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上海:國資國企「混改」探路城市養老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陸文軍

養老保障是中央最關心的「六件小事」之一。作為國內人口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上海正通過一項國資國企的「混改」,探索未來城市養老的新路徑。

城市養老困局有望「破題」

上海普陀區鎮坪路上,一幢商務樓已被改造成擁有近300張床位的全新養老機構「望年薈」,即將迎來首批入住老人。這裡一到四層是三甲醫院岳陽醫院的特診部,不但服務養老院,還對社會開放。除了設施齊全的照護床位,這裡還專門開闢了一個樓層做「城市客廳」,有書吧、書畫教室、手工教室等多功能,並對周邊社區老人免費開放。

在上海閔行區古美社區,嵌入式長者照護中心「智匯坊」也全新開業,這種社區養老的新型機構在閔行區已有兩家,除了提供類似住家養老的衣食住行,還特別重視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居住鄰近的子女、孫輩可以隨時探望,社區養老非常受歡迎。

這樣的創新養老機構,目前在上海開始布局建設的已接近40家,因地制宜,有望推出5000張養老床位,而且明確定價不會走「高端」,收費最高為每月6000元,最低不到3000元。

讓人倍感溫暖的「養老困局破題」背後,蘊藏著上海國資國企「混改」的大膽探索。實際上,籌建並運營這些養老機構的申養公司,是2015年由上海國企地產集團與萬科,以及上海中醫藥大學共同成立的混合制企業。上海地產和萬科分別出資並占股,上海中醫藥大學以醫療技術、醫療資源入股,剩餘股份用以激勵經營團隊,整個運作完全市場化。隨著申養公司項目全面開花,城市養老困局有望在上海率先實質性突破。

怎樣提升養老獲得感?

養老資源匱乏,成本居高不下,越來越大的城市養老負擔成了突出困境。怎樣突破現有養老體制的困局?怎樣切實提高城市「養老獲得感」?怎樣既控成本又保服務?怎樣改變養老從業人員流失率高的尷尬?

上海申養就是難題中誕生,又旨在謀求一些答案。「我們不以盈利為目的,而是創造新的市場模式,」上海地產副總裁、申養公司董事長管韜萍說,打造全產業鏈養老的平台體系,讓一些國有資源「活起來」,要圍繞主業建立起養老配套服務、城市適老化改造、老年用品集成等全產業鏈。

她分析,申養擁有目前國內養老領域不可複製的優勢:第一,形成了全封閉產業鏈、社區養老、照護機構、長者公寓、護理醫院等四大體系涵蓋了養老的所有形態。

第二,引入了「去養老化」的全新理念,將未來養老機構打造成老人公共社區,不追求床位數,而是追求老人的新生活方式。

第三,在養老機構中植入志願者公寓,為養老產業涵養人才、引導社會參與,目前的「望年薈」原本可以建設400張養老床位,現在只有290床,將一層樓打造成了志願者公寓,倡導用養老服務抵扣部分租金。

第四,創建一個養老機構,可以成為周邊社區老人的公共活動空間。

第五,將專業公立醫院嵌入養老機構,對內成為養老機構的醫護保障,對外輻射整個地區,補了國內「醫養結合」嘗試的最大短板。

第六,打造養老延伸產業鏈,比如與專業營養師合作,根據時令變化、老年病針對性治療,研製了572種標準化的養老菜品,對自有養老機構進行統一配餐,並逐步進行技術輸出。

萬科集團高級副總裁兼萬科上海區域首席執行官張海說,養老服務的精細化管理,是萬科長期探索的成果,核心是提升群眾的養老獲得感。

「的養老行業不能成為五六十歲老人照顧七八十歲老人的惡性循環,」張海指出,申養將通過不斷提升行業形象、就業環境和從業人員社會地位,逐步將養老服務業打造成對年輕人有吸引力的新興行業。

國企混改的「上海標本」

在養老領域,國資國企介入成功的案例很少;民資又往往局限於資源不足、可持續性不強,難成氣候。面對「深度老齡化危機」逼近的大城市,制定養老服務的標準,探索新的市場模式,意義極大。

上海地產集團董事長馮經明說:「地產這樣的國企,就是要想政府所想,急政府所急,尤其是干政府想干卻難乾的事,養老也是典型城市難題,啃這個『硬骨頭』,成為地產集團未來三年重點發展的功能性板塊之一。」

在這點上,上海地產與萬科高度契合,萬科也已從房產商轉型為城市綜合服務商,城市更新也成為萬科長遠戰略,養老、教育更是萬科先行進入的城市服務的優勢領域。

張海說,用市場化的手段、激活各類存量資產是萬科的強項,養老又是萬科很早開始介入的戰略優勢領域,「混改」探索是讓不同所有制企業的長處得以協同疊加。

管韜萍說,「萬科的信譽和能力,加上上海地產的公益性質和兜底保障,同時用好國企的資源,民企的效率、能力和靈活性。這是雙方敢於在養老服務領域,闖出國企混改一條新路的根本底氣。」

馮經明指出,國企混改,引入民資,要的不是資金,而是民資的人才、能力、機制、活力和市場意識。

申養作為國內養老產業國企混改的首個試點,目前採取輕資產運作,引入了一些「公建民營」,用來破解養老困局。管韜萍說,養老作為服務性行業,民營機制有優勢,但純民資的運營機構,背不動資產壓力,很多只能靠降低服務質量來減少成本,用以平衡支出,造成了現在養老服務的困局。

據統計,目前公辦的福利院,每年每床政府補貼高達10萬元,這樣的成本顯然不可能廣覆蓋,只能照顧到小部分最需要的特殊群體;而養老「公建民營」的混合制探索,解決了覆蓋面少的問題,未來做到可複製、可推廣。作為混改試點,申養公司的規範程度極高,註冊資本達到3億元,規模可謂國內養老市場的領軍企業,將來有望登陸資本市場。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