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河北驕傲]塞罕壩人閆曉娟的憧憬、歲月、磨礪與驕傲

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在塞罕壩,有這樣一群人,生在塞罕壩,長在塞罕壩,陪著父輩度過了塞罕壩的艱難時期,也在老一輩人艱苦奮鬥精神的感召下重新回到了塞罕壩。務林人的後代、塞罕壩兒女閆曉娟講述塞罕壩帶給她的憧憬、歲月、磨礪與驕傲。

閆曉娟的全家福。

憧 憬

我的父親於1962年在承德農校畢業后,被分配到塞罕壩工作,是林場369名創業者之一。從我記事起,我的父母以及我鄰居的叔叔阿姨們總是忙忙碌碌的——他們不是到苗圃去幹活,就是到山上去造林。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才明白,他們做的是一件很偉大的事兒,既改善了生態環境,又為國家建設輸送了木材。

以前聽老一輩人講述著藍圖,想把沿壩一帶都栽上樹,老一輩人的藍圖還沒有完成,願望還沒有實現,我覺得我接著做這件事情更能體現我的人生價值。

歲 月

1977年10月,塞罕壩發生了歷史上罕見的雨淞災害。媽媽也參加了那場生產自救活動,由於坡陡路滑,在往山下運輸木材時被砸斷了左腿,剎那間家裡的「半邊天」塌了……母親在養傷期間,我們幾個孩子沒人管。年僅4歲的我就每天跟著上山造林的爸爸,爸爸工作時就把我獨自放在造林地的窩棚里,餓了就吃玉米麵餅子,渴了就喝搪瓷缸子里化的雪水。記得有一次,窩棚里突然竄出只大老鼠,把我嚇得跑出來哇哇大哭。我邊哭邊在山上找爸爸,走著走著迷了路。後來,幸虧遇到好心人把我送回了家。

作為務林人的後代,對塞罕壩總有一種割捨不斷的血脈情愫,我畢業之後也有機會留在縣城工作,但是我思前想後還是決定回到塞罕壩工作,因為我從小生在林場、長在林場,我對那裡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對那裡的人和環境也有一種割捨不掉的情感。

閆曉娟對塞罕壩有一種割捨不斷的血脈情愫。

磨 礪

有人說,選擇了林業就選擇了艱辛,選擇了塞罕壩就選擇了付出,而對於在塞罕壩成家的女人來說,能夠兼顧相夫教子,盡賢盡孝簡直是一種奢望。

18年來我先後從事過裝卸工、清潔工、核算和會計等工作,自學考取了高級統計師、會計師,還榮立三等功一次。在工作中我認識了我的丈夫,並於1997年組建了幸福的家庭。

我的丈夫是一名基層林場幹部,分管苗木銷售工作,一兩個月不回家是常有的事。現在我幾乎承擔著家裡所有的重擔,但我覺得很幸福,因為我覺得只有在勞動中產生的愛情才是最真摯的。塞罕壩給了我愛情,給了我一個溫暖的家,給了我一份熱愛的事業。作為塞罕壩職工的家屬,雖然我們遠離都市的繁華,沒有很多人花前月下的卿卿我我,也少有家人團聚的溫馨和浪漫,但我們知道,嫁給了塞罕壩職工就是嫁給了塞罕壩。我們所能做的就是給他們一個安定的家,一個穩定的後方,一個溫馨的港灣,累的時候能在這裡棲息,苦的時候能從這裡靠岸。

驕 傲

我親眼見證了父輩那一代人創業造林的艱辛,這片森林就好像他們的孩子一樣;作為子女,我有責任,從他們手中接過這個接力棒,守護好這片森林。作為塞罕壩職工的女兒、妻子,我會用我全部的愛為塞罕壩的明天增添一份更加美麗的色彩。

  • 雄安5G創新示範網正式啟動建設!2020年實現5G商用

  • 最後期限發出!河北這35家危化生產企業限期內全部要完成搬遷

  • "最美河北故事"系列微訪談—最美軍嫂•孟如明

©長城新媒體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