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2017中國女性創業報告

摘要:有人稱,女性是這個世界上最未充分利用且能起到槓桿作用的資源,下一個30年,女性將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未來,沒有人能獨擋女性的力量,因為今天,女性已經覺醒,力爭在商業領域「向前一步」。

文|劉夢羽

敦煌網創始人、總裁王樹彤說,「我不喜歡『女版馬雲』這個稱呼」。無獨有偶,貓撲上也有一篇文章,題目叫《別人叫我「女版馬雲」》。

看來,稱呼一位企業家「女版馬雲」之前,要三思。由此,聯想到另一個問題,憑什麼只有「女版馬雲」卻沒有「男版董明珠」 ?

不妨先來看看商界領袖和高管的性別比例。《企業家》雜誌社社長、企業家木蘭匯理事長何振紅女士總結了一個「5%的陷阱,10%的現象」。

具體來說,5%的陷阱,是指那些大公司的創立者或管理者,考量女性所佔比例,5%是一道難以跨越的性別門檻;「10%的現象」,則是指大公司高管中女性比例佔到10%左右。

一份來自《企業家》智庫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在全球主要股票市場(上海、深圳、香港、紐約、倫敦)上市市值超過1000億的公司共有86家,而女性擔任董事長或CEO的僅有4家。

截至2016年底,在全球主要股票市場(上海、深圳、香港、紐約、倫敦)上市、市值超過1000億的86家上市公司中,董事會成員中女性109位,比例為11.32%;女性高管109人,比例為10.75%。市值500億以上、1000億以下的96家上市公司中,董事會成員中女性95位,比例為9.77%;女性高管134人,比例為11.92%。

所以,商業世界中,「性別偏見」不是臆想出來的,它是一種真真切切的現實存在。

把格力電器帶到製造頂峰的董明珠,同樣是商界標杆式的人物,現在她又馳騁在智能製造領域裡,帶領更多的「造」公司一起飛翔。但我們的社會尚未學會,如何把成功的商界女性與成功的商界男性放在同等的位置。

有人稱,女性是這個世界上最未充分利用且能起到槓桿作用的資源,下一個30年,女性將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未來,沒有人能獨擋女性的力量,因為今天,女性已經覺醒,力爭在商業領域「向前一步」。

今年,企業家智庫聯手木蘭匯公益基金會發布了《女性創業報告》,主題是「創業是一場無性別運動」。有一天,當性別不成為話題時,女性就真正強大了,「原力綻放」就可以實現。

《女性創業報告》(2017)

創業是一場無性別運動

序言

20世紀90年代以來,女性創業以及女企業家的崛起引人矚目。數據顯示,目前女企業家已佔企業家總數的1/4左右[i]。與此同時,全球主要經濟體正在進入一場「性別紅利」競賽,各國政府都不同程度地聚焦女性商業力量的挖掘。

進入21世紀,信息和計算機技術激發出工商業的驚人潛力。據最新統計,互聯網的普及率超過51%,網民規模突破7.1億。商業世界迎來了革命性變革。創業,特別是女性創業的蔚然興起,是我們這個時代最突出的標誌之一。

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寫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已成為全球創業最活躍的國家。而且,女性的創業活動指數高於全球平均水平。在經濟最發達的省份之一浙江省,平均每19個女性中就有一個是老闆。[ii]

由此可見,的女性創業已日趨成為一種「新常態」。

商業是公平的競技場,創業是一場「無性別運動」。

如同在考試中我們不會因為性別差異而給女性加分,在創業中我們也不會為女性和男性設置不同的成功標準。時間是最公平也最寶貴的「資本」,無論對於女性還是男性創業者,一天都只有24小時。商場如戰場,人們認為男人「退一步一無所有」,而女人「退一步海闊天空」,創業不成還可以回歸家庭。實際上,全身心投入創業的女人,同樣也是「退一步一無所有」。

我們承認,女性創業具有其自身的特性。男女在社會分工、社會心理、社會資源、教育培訓、收入差距等方面存在明顯差異。這也說明,在創業這場「無性別運動中」,不能忽視性別因素給女性創業者帶來的阻礙。創業是所有人實現社會價值和人生理想的方式之一。我們並非倡導絕對的、一對一的公平,而是呼籲讓女性平等享受創業的權利。

《企業家》雜誌是商業史的見證者和記錄者,在32年商業觀察中,見證了女性企業家的崛起。2017年,企業家智庫聯手木蘭匯公益基金會發布了《女性創業報告》,希望通過的共同努力,推動創業女性加速。

報告主要結論:

l 30歲是女性創業的「黃金年齡」;

l 四成以上女性創業者第一次創業前擁有從商經歷;

l 女性創業的行業覆蓋廣泛;

l 務實理性是女性的優勢;

l 女性更容易選擇獨立創業;

l 家庭支持是女性創業的重要條件;

l 資金是制約女性創業的重要因素;

l 女性創業社會資本薄弱;

l 女性創業亟待改善和提升六種能力。

報告正文:

女創業者畫像:「夢想家」與「多面手」

任何一個企業家,都會被賦予時代色彩。

如果對比今天和上世紀90年代的女性創業,外部環境以及自主創業的需求、動力、觀念已經發生了巨大改變。總體來看,上世紀的創業以「需求型創業」為特徵,以改善物質條件為動力,社會對女性企業家持有一定成見。而今天的創業以「機會型創業」為特徵,以創造新的社會價值為動力,女性創業者獲得了更多社會認可。

互聯網的普及帶來了機會的公平性和均等性。女性在獲取信息、資金、社會網路等關鍵資源方面的環境大大改善了。今天,女性受教育的程度大大提高,比以往更加具有進取心,也更加關注前途和未來。

經濟轉型升級釋放了巨大的空間。伴隨著新業態的不斷湧現,女性創業者進入更多新興行業和領域。女性在經濟發展中,已經扮演著嶄新的角色。

30歲是女性創業「黃金年齡」

《企業家》女性創業調查覆蓋了60、70、80、90后的女性創業人群。通過調研發現,30歲前後是女性創業的「黃金年齡」。有近七成的女性第一次創業的時間在30歲左右。

在經濟學中有一個「M」型曲線,也說明了女性勞動參與率的生命周期的特點。在這個周期中,15-20歲,女性勞動參與率迅速上升,形成第一個高峰,20歲以後,女性由於婚育而退出勞動力市場,女性勞動參與率下降,形成第一個低谷。孩子長大以後,大約在35歲作用,勞動參與率再次上升,形成第二個高峰;50歲以後,勞動參與率一直呈下降趨勢。

30歲左右的女性的思想趨於成熟,生活上更加獨立自主,對創業的身心準備達到了一個比較理想的狀態,如果遇到好的創業機遇,創業激情便會「一觸即發」。80、90后現在正處於30歲左右,與前輩們相比,她們普遍受到良好的教育,經濟狀況較為理想,視野更開闊,因此,她們的創業率相對較高。

《企業家》女性創業調查顯示,27.90%的女性企業家在26-30歲創業,41.86%的企業家在31-35歲創業。30歲前後是女性創業的「黃金年齡」。

先有積累后創業

商業管理是一種高度依賴實踐的專業行為,無論是家裡有人經商,或是自己在企業中做過一段時間,女性創業往往與之前從事的工作有很高的相關度,屬於同一行業或者相關領域。商業經驗的積累,能夠提高女性創業的成功率,是女性創業的加分項。

四成以上的女性第一次創業之前曾從事商業工作。我們的樣本中,女性第一次創業之前,有商業從業經驗的比例達到44.46%。有人經過國有大公司的歷練,有人在大型上市公司做過某事業部負責人,有人在相關產業進行資產投資,有人在國外互聯網公司中做過產品經理……她們的經歷五花八門,這些經歷影響了她們的創業方向。

《企業家》女性創業調查顯示,在創業之前,44.46%的企業家有商業經驗。這說明,現代女性在創業時十分理性,擁有一定的積累之後再投入創業。

行業不同各有擔當

第三次信息技術產業革命,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生產力,改變了原有的生產關係。與十年前相比,今天創業的專業化程度更高了,創業受「硬科技」驅動的特徵明顯。在《福布斯》雜誌發布的「值得關注的新三板企業」中,企業的主營業務絕大多數分佈在互聯網、軟體和信息服務業、機械和設備製造、醫療、專業諮詢服務等領域。在科技部公布的2016年131家獨角獸企業中,有10家企業由女性創始人(或聯合創始人)創辦,佔總數的7.6%。「科技中的女性」話題討論越來越激烈。

我們通過調研發現,女性創業的行業覆蓋比較廣泛,年輕一代的女性創業者進入男性主導的「硬科技」、金融領域較多。女性創業的選擇越來越多元,一位從事建築工程的女性創業者說,在她參加的一個培訓項目中,男女比例是9:1,男性做影視IP、金融,而女性做基建、閥門。一位創業十多年,從事傳統製造業的上海女企業家表示,「現在的女孩,30多歲就很厲害,她們非常進取,善於傾聽別人,跨界能力很強。商業新業態越來越多,80、90后不少有留學經驗的人,能看到很多前途和未來」。

《企業家》女性創業調查顯示,女性創業分佈的行業非常廣泛。互聯網、金融、服務行業的女性創業者占樣本企業的55%。

務實理性的「夢想家」

調研發現,女性創業者普遍更「低調」、更務實、更理性,她們更像是一類隱形的「夢想家」。她們並不會刻意把創業包裝成一種概念。創業之初,她們的大部分精力都用來打磨產品、提高服務、研究客戶等方面,而較少做大規模的宣傳推廣。換句話說,她們並不想成為「網紅」,她們更想實實在在做好自己的企業。

《企業家》女性創業調查顯示,女性創業的最初動力更加務實。在我們研究的個案中,女性創業的驅動,有的來自家族事業的傳承,有的來自個人職業瓶頸的突破,有的來自發現有趣、有價值的項目,有的來自很強的責任感。在創業過程中,她們更看重「成長的維度」,有能力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整戰略。

家庭與事業的「多面手」

在我們的調研中,女性創業者強調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把握婚姻和事業的平衡,家庭是女性創業最大支持力。

這是男性和女性創業者最大的不同之一:女性是多面手,不僅創業還有極重的照顧家人的責任。男性企業家基本上都以事業為重,很少面臨家庭與事業的衝突,但女企業家常常面對這個問題。

對創業者來說,時間都是公平的。這意味著,在婚姻和家庭中承擔更多責任、花費更多時間的女性,與男性相比,用在創業上的時間「相對不足」。因此,女性創業意味著更多的付出。

破解女性創業的障礙

根深蒂固的偏見與傳統觀念

創業是一場「無性別運動」。但事實上,對性別的偏見一直存在,尤其在男性佔主導地位的商業世界。《企業家》女性創業調查發現,女性創業面臨的排名前三位的困難和障礙有:

把這些問題反過來看,無論在家庭之內還是家庭之外,女性如果獲得男性的理解和支持,可以在商業中釋放更大的潛力。

調研中我們看到了女性對社會責任和家庭責任平衡的自覺,也看到了男性開放的心態和觀念的變化——很多創業成功的女性都認為自己「很幸運」,得到了另一半的理解。很多創業成功、心態開放的女性,其配偶往往具備一定的從商經驗,無論是否共同創業,他們都能更好地理解對方。

慈銘健康董事長韓小紅認為,隨著移動互聯網以及服務產業的發展,女性可以很大程度上從家庭事務中解放出來,這將釋放出很大的創業動力。

資金是制約女性創業的重要因素

根據TechCrunch2016年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2010年至2015年,全球僅有10%的風險投資流向了女性。據估計,女性創業企業的年度財務缺口達2600-32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6-萬億元),其中受影響最大的是中型企業。[iii]《2016女企業家發展調查報告》顯示,女企業家主要集中於服務型企業,具有「小而美」的特點。

資本,是制約女性企業規模的重要因素。但我們也發現,女性創業對資本的追逐並不狂熱。她們往往有多大能力做多大事情,資金池也在創業過程中逐漸擴大。這從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女性較強的風險控制意識。

另外,女性解決資金問題的手段也非常靈活。例如,一位從事製造業創業的女性企業家創業比較順利,但2015年前後遇到回款難的問題,她及時調整戰略,引入資本合作方,並尋找與合作方匹配的客戶,既幫助客戶解決資金問題,也解決了自己的工程回款問題,還完善了與合作方的合作模式,可謂一舉多得。

《企業家》女性創業調查發現,女性創業啟動資金,48.13%來自自有資金,18.37%向家人、朋友的借款,16.77%來自銀行貸款和風險投資支持。女性創業銀行貸款和風險投資的使用比例較低。

社會資本薄弱

波士頓諮詢公司在《彌合創業性別鴻溝:網路的力量》(Bridging the En-trepreneurship Gender Gap: The power of Networks)報告中,強調了「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的重要性。報告認為,社會網路可以帶來願望、長期規劃和增長;新的或改進的商業技巧和更好的商業理念;合作和信任;更多的資金以及情感支持。

我們的調研中發現,女性創業者的社會網路相對有限,不像男性創業者擅長編織社會網路,從中發現合作機會。有接受訪問的女性創業者表示,一直都在尋找合伙人和投資人,感覺「比談戀愛都難」。事實上,由於社交圈子的「同質化」,女性企業家之間的合作和利益綁定較弱,女性尋找合伙人的成功率可能遠遠低於男性。

2017年《企業家》進行第九屆商界木蘭評選,對入圍的50位候選人進行分析發現,50位候選人中有29位是白手起家的商業女性,佔比58%。夫妻共同創業佔比41%。這說明,這說明,創業女性往往獨立性非常強,更容易選擇獨立創業;如果選擇創業夥伴,更傾向於選擇最信賴的人,家人參與創業的可能性很高。

女性創業亟待改善和提升的六種能力

《企業家》女性創業調查發現,女性最希望提高的六種能力如下:

女性企業家有共同的優點,就是細緻,但是對宏觀戰略的把控能力有欠缺。因此可以看到,能影響行業和產業格局的大公司很少是女企業家創辦的,這些大公司的戰略性都非常強。創業階段的女性也非常需要戰略眼光,這樣能夠把握住更大的機會。

另外,這六種能力都是社會資本發生作用的場域,社會資本豐厚的創業者能夠更容易獲得這六種能力。所以,女性創業要實現從量到質的轉變,「掘金」社會資本的能力是關鍵。

為創業女性加速,撬動性別資源的「槓桿」

女性已經成為21世紀三大引擎之一。一個在性別上更加多樣化、更平衡的環境會更加有助於促進一個低成本的經營環境。更平衡的環境也有利於增進思考。女性創業是經濟問題,而不單是性別問題。「支持和促進女性創業帶來巨大的性別紅利,使促進經濟增長更佳具有可持續性和包容性。」

目前,在全球白首企業家的女富豪中,佔三分之二,排在美國和英國之前。2017年白手起家全球女首富也是人。毫無疑問,女性在商界的成功,不僅成為推動性別平等的巨大動力,還成為經濟發展的最大亮點。

為了撬動性別資源的「槓桿」,我們有如下建議:

政府引導,提供有針對性、面向女性創業者的政策、金融、評價系統等方面的支持體系。

目前各級政府、社會團體、企業已有一些針對女性創業扶持的項目。未來在政府的引導下,提高全社會參與程度,並在政策、金融、評價等方面形成一套較為完備的體系,為女性創業提供更持續的支持。

釋放社群力量,促進女性創業高增長目標的實現。

社群是成員圍繞一個價值點聚集的群體。通過社群力量,女性可以實現個人創業無法達成的高增長目標。在社群活動中,女性可以通過教育、培訓,獲得資金,搭建人脈、尋找導師,開拓事業,獲得情感支持等。商界女性領袖可以分享自己的成功或失敗經驗,通過「合伙人」或投資人等形式支持創業女性,實現圈層共振,提高女性在商界的話語權。

企業家自我賦權,有速度、有激情、有狼性的創業者才能和企業一起成長。

在創業過程中,部分女性更關注埋頭做事情,社交頻次降低很多,雖然這不是一個劣勢,但是開朗和開放的確能夠為企業家帶來更高的關注度。一些具有魅力人格的女性企業家,利用社交媒體把自己打造成「網紅」,挖掘出企業新的傳播資源。和過去相比,女性創業要有速度、有激情、有狼性,才能和企業一起成長。

社會財富從來不是平均分配的,社會進步也不是自然而然發生的,這一切需要有先見、有能力的人一起合力推動。讓我們一起採取行動,讓少數女性的成功撬動更多女性的成功!

[案例]木蘭加速器

木蘭匯,誕生於2009年,由《企業家》雜誌社發起成立,旨在倡導女性商業精神,展現女性商業和公益力量。

作為商界女性領袖俱樂部,經過8年沉澱,木蘭匯已匯聚近半數百億女性掌門人,成為發掘和傳遞商業女性領袖智慧的重要平台。

「木蘭匯」發起的木蘭加速器醞釀兩年,致力於在三年間連接和加速千名木蘭合伙人,影響萬名商業女性,並讓百萬職場女性從中受益。一經推出,便得到了木蘭匯理事董明珠、何振紅、何巧女、夏華、孫伊萍、王潮歌、陳春花、杜鵑、陳愛蓮、俞渝、韓小紅、汪靜波等多位商界女性領袖的支持。

木蘭加速器的目標是回歸商業本質。選定15人合夥加速小組模式,通過「一對一加速」和「跨界互動」成就更多創業女性,使女性執掌的「估值一億美金以上」的創業公司從5%提升至10%。

2016年,「木蘭加速器•媽媽製造」項目啟動,作為加速器的第一個專項,致力於幫助全國各地許多有才有藝的山村媽媽們就地創業脫貧。2016年底,「木蘭加速器」確定第一期創始合伙人,並以「重構消費」為主題,首先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啟動小組學習。

木蘭加速器將通過兩大互動載體:標杆學習、企業診斷,連接和孵化具有潛力的商業女性,小組成員互為導師與合作夥伴,共同解決初創企業面臨的三大問題——資金、資源和經驗,從而幫助創業女性突破自我局限,成就女性商業夢想!

內容製作 | 《企業家》智庫

編委會 | 何振紅 萬建民 黃秋麗

研究總監 | 黃秋麗

高級研究員 | 劉夢羽

設計總監 | 石姿

資深美編 | 肖麗 王佳星

註:本報告截止日期2017年3月31日,相關數據請以最新更新為準。

樣本統計與真實情況可能存在一定誤差。

參考文獻:

[i] 發展研究基金會:《女性創業:釋放增長新機遇》報告

[ii] 浙江省工商局《浙江女性創業年度報告(2016)》

[iii]性別歧視阻礙女性創業企業發展,青年參考,2015年4月29日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