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UBER、滴滴作為共享汽車的霸主,為何難以盈利

這兩年發展最熱的無非是共享經濟,從最初的共享汽車,到現在的共享腳踏車、共享充電寶。但是,在這些共享經濟中,幾乎都沒有實現盈利。

例如,已經在全球多數國家和地區提供服務的UBER,在2016年又虧損幾十億美元,這還不包括市場。作為國內霸主的滴滴,最近頻頻獲得各地網約車運營牌照,但其在國內市場上,也沒有實現盈利。

特別是在網約車新政實施之後,滴滴在國內發展明顯受阻,為了儘快實現盈利,滴滴已經加快了國際化進程,從之前的資本以及技術出海,欲向服務出海轉變,另外,還在矽谷成立研發中心,專註自動駕駛技術以及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

其實,滴滴現在做的事情,UBER已經做了.UBER已經在全球市場布局,依舊沒有實現盈利。即使滴滴完成全球化,其也不一定能夠實現盈利。UBER就好最好的證據。

目前,UBER已經將未來押注在自動駕駛技術上,欲通過自動駕駛技術降低運營成本,最終實現盈利。但此種方法能否湊效,依舊是一個未來數。

就是目前情況來看,UBER、滴滴難以實現盈利,原因有三。

在運營模式上。

UBER、滴滴都是輕資產運營,平台自身幾乎不提供任何汽車,司機和汽車都是自願加入,而UBER、滴滴只是一個平台,起到一個分配和調配的作用。這樣以來,每一筆訂單收入大部分是歸司機所有,因為司機提供服務和汽車。

UBER自身也是這麼認為,因為司機拿走了大部分利潤,導致平台遲遲難以實現盈利,所以一直希望用自動駕駛技術取代人類司機,這樣絕大數的利潤就將歸平台所有。

但這是有一個前提,前提是所有汽車都是平台自身所有,這樣以來,平台前期投入就會非常高。

燒錢補貼

共享汽車模式本身是不存在,為了普及這種經濟模式,平台展開了瘋狂的補貼。而滴滴創始人程維就曾表示目前根本不考慮盈利,先佔有市場再說。而佔有市場就是通過瘋狂的補貼,不僅對乘客進行補貼,還要對司機進行補貼。

根據數據顯示,在2016年,UBER與滴滴在國內競爭時,兩者為了爭奪市場進行了瘋狂的貼補大戰,其中,UBER在國內燒錢幾億美元。而滴滴已經在國內完成了多輪融資,融資金額已經高達上百億美元,這些資金多數都是投入到運營當中。

而且,UBER創始人曾表示,滴滴就是不正當競爭,其就是在用錢培育市場,UBER在市場燒錢幾億美元,滴滴更多,有數據表示滴滴燒錢高達40億美元。

特別是新進入的市場,幾乎都是通過燒錢補貼佔領市場。共享經濟嚴重燒錢是其不能盈利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合法

在網約車新政實施之後,賦予了滴滴等網約車合法身份,但平台以及網約車司機必須有相關執照才能合法運營。網約車在合法化,在世界上是少有的,全球多數國內並沒有給予網約車合法的身份,例如像台灣、日本等地區,UBER在這些地方生存艱難。

在歐洲也是,UBER已經面臨多場官司,計程車不斷進行抗議要求取締網約車。而UBER則堅持認為歐盟才有權利評定自身是否合法。

正是由於不合法,導致網約車在多數國家或者地區都是艱難運行,總是被罰。不僅如此,多數地區的司機還集體起訴平台,要求提高待遇,這對於平台而言,無疑是增加了運營成本。

所以說,UBER、滴滴等共享經濟,雖然已經佔領了市場,如果以上三點沒有解決好,其想要實現盈利是不可能的。即使UBER、滴滴等都希望藉助自動駕駛技術,降低運營成本,以實現盈利,但是,前期大量投資,重資產運營,成本實現盈利也是一個未知數。

如果平台和汽車廠商聯合運營,UBER、滴滴等網約車公司提供技術,汽車廠商提供汽車硬體,然後利潤分成。這種模式顯然是理想化,因為汽車公司都在研發自動駕駛技術,而且百度已經開源自動駕駛技術,部分車企還進入了共享汽車領域,也就是說,汽車企業與其合作的可能性小。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