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中國基因研究首次登上國際空間站

由北京理工大學鄧玉林教授團隊研製的「空間環境下在PCR反應中DNA錯配規律研究的科學載荷」於美國時間3日下午搭載「龍」貨運飛船飛往國際空間站。據悉,這將是空間科學實驗項目首次登上國際空間站。該載荷將在空間輻射及微重力環境下,在軌開展抗體編碼基因的突變規律研究。

記者日前從北理工獲悉,此次進駐國際空間站的載荷,是在科技部重大科學儀器開發專項和國防科工局民用航天專項支持下,由北京理工大學生命學院教授、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鄧玉林帶領團隊自主創新研製。據悉,這是該團隊所研製的載荷繼2011年「神舟八號」搭載、2016年「長征七號」首飛搭載以及2017年「天舟一號」搭載之後又一次實現「太空之旅」。此次北理工載荷將被帶入國際空間站美國實驗艙,實驗數據將傳回給研究人員進行後續科學研究。

據悉,空間飛行過程中航天員將面臨多種健康威脅,其中空間輻射和微重力是導致航天員生理功能失調的重要因素。鄧玉林教授介紹,早在「神舟八號」載荷實驗的研究中,團隊就發現了在空間環境中DNA變異的一些新現象,從而推斷空間環境之於基因突變可能與生物分子進化有著重要聯繫。

「鑒於抗體是人體中較為保守的重要生物學元素,我們提出大膽設想,將抗體編碼基因片段作為研究空間環境對分子進化影響的模型。」鄧玉林說,「我們希望通過此次空間實驗進一步了解空間環境對基因突變的影響和規律。」

團隊主要成員、北京理工大學生命學院副教授李曉瓊介紹,此次載荷是採用微型微流控PCR儀,對抗體DNA片段進行在軌飛行狀態下的基因擴增,來模擬人類生命的延續與發展。在空間飛行結束后將分析基因突變規律,進而探討空間輻射及微重力環境下的基因誘變機理。

據了解,本次搭載共有兩組12塊晶元,將對20個基因在空間環境下進行突變規律的研究。由於溫度過高會給晶元帶來巨大的壓力,容易產生破裂,為此,研究團隊採用技術手段突破了在太空變溫條件下實現基因擴增的技術難題。

我們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