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凈慧長老80后弟子明象法師的佛門之路 導師風采

明象法師

2009年依凈慧長老披剃

同年於傳印長老座下圓具

2011年考取佛學院

現於佛學院研究所禪宗專業學習

2012年獲漢傳佛教講經交流會金蓮花二等獎

2016年獲首屆漢傳佛教辯經金蓮花一等獎

佛說:

一沙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世界萬物無不包羅在宇宙之內

而宇宙又蘊藏於世間萬物之間

比如藏在一盞鈞瓷之中……

初見明象法師,印象最深的他頭上的戒疤,非常的醒目,我就好奇的問他「疼不疼啊」。

明象法師淺淺的一笑,說「戒疤是受菩薩戒時,表示燃頂供佛的。過去大菩薩們都是真的燃身燃指,我們效仿,就在頭頂燃幾個小香塔。這種香塔是處理過的,所以也不怎麼有感覺就好了。」

於是我很好奇,張嘴就問:「有的法師沒有燙,你為什麼還要燙呢?」

他說:「我受戒的時候,傳印長老為我們開示菩薩的學處,講到了燃頂供佛,雖然這幾個疤並不能說明什麼,卻是初發心的一份願力,過去的祖師們都這樣做,虛雲長老、本煥長老……只有到了現在,大家看法不一樣了,有的燙有的不燙了。」

不管明象法師怎麼說,我們還是感覺戒疤顯得比較古老、傳統。明象法師看起來也就20多歲的樣子,談吐間顯著一份老成持重,不失幽默卻又很準的把握著法師的身份,相處下來使我們並沒有太多違和感。

想起師父(曙提法師)說起他辯才無礙,想來會有很多年輕人喜歡與法師交流。我又問道「平時你被大家問到最多的問題是什麼啊?」

明象法師爽朗地笑著說「我被問的最多的是,我為什麼出家。」其實我自己內心中也有這樣的疑問,只是沒好意思問出口,見法師這麼說,我便順水推舟的說了一句「那您就說說嘛,正好為大家解除疑惑。」

明象法師並不迴避,他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他說「每個人都在說佛法的慈悲,到底這種慈悲給人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呢?或許很多人會拿經典解釋,我的感覺不一樣,我從小就在寺院里玩兒,當初自己還沒供桌高,寺院里的老菩薩們哄著,那時候感覺慈悲就是這些老修行的笑容。

因為這樣愉快的經歷,開始學習佛法,很多人接觸佛法是從義理開始,從一個完全陌生的角度開始體會佛法的道理,我不是的。

很多佛教的義理,我是在小的時候就那麼認為的,對於佛教的生活方式已然成為一種願景,並沒有感覺有多不適應,真的是一種理所當然。」

度化所有的眾生

「那你是獨生子嗎?父母怎麼看呢?」「我是獨生子女啊,父母肯定是不能接受我這樣的人生選擇,但是他們還是選擇了接受。」

「那有沒有考慮過父母老了的問題呢?」

「這是一定要考慮的,作為獨生子女,無論我身份是什麼都要考慮這個問題。這個問題也恰恰反映出社會對於出家的一種偏見,認為出家就是與家庭、社會的割裂,這是錯誤的,作為出家人,他的使命是度化所有的眾生,如果說他連自己的父母都度化不了,那麼其他的從何說起?有人會認為能不能度化父母要看因緣,我感覺這一世我們能成為世間至親,這便是最殊勝的因緣!」

聊到這個話題,我們的談話內容又開闊了許多,很自然的聊起了現今社會年輕人學佛現象,比如說前一段在網路上很火的「北京龍泉寺出家人製造機器人賢二」,我很想知道明象法師怎麼看。

明象法師談及了兩點現象,第一是吸引年輕人學佛的是佛法的思辨性;第二是年輕人學佛與自身信仰二者之間的差異。

明象法師認為,當今社會是一個信息大爆炸,思想學說極為豐富的時代。無論是西方的文化、哲學,還是本土的思想、傳統,無疑是歷史上最為豐富的時期。現在的年輕人接受的教育,使他們對於生活的追求意境不僅僅是物質的層面,還有了更高的追求。

在眾多的文化當中,佛法的思辨性最容易引起大家的關注,因為在形式上和邏輯上更接近於科學的精神。但是以文化的角度去認知佛教,實際上很難使人們對於佛法產生自身的受用,受用是佛教的辭彙,也就是只是在文化層面去了解佛教,對自身很難得到有效的幫助。

而信仰是幫助人們解決問題,完成有限的時空向無限跨越的,真正的要從佛教上得到滋養,必然要以信仰的角度去看待它。這裡最關鍵的是皈依三寶,進而是五戒十善。這些大家都能做得到,對於自身能夠起到積極的影響,如果說只是一味強調文化、強調「我心中有就可以了」,一定不會真正的體會到佛法的殊勝。

說到了對於佛法的受用,我們很想知道明象法師的一些感受,特別是他與他師父凈慧長老之間的一些故事。

我問他「您是凈慧長老的侍者吧,作為青年的僧人,能否從你與師父的交往中談一談這個問題呢?」明象法師先糾正了我一下「我不是老和尚的侍者,一直以來都沒有過這樣的福報。師父對於我而言,最大的影響是他堅定了我對於漢傳佛教的信心。跟隨老和尚出家,讓我切身的感受到,漢傳佛教指導我們的解脫是沒有問題的,這個世界真的有菩薩!」

學法修行什麼最重要?

信心最重要!

對於這一點我並不十分理解,就想讓師父再解釋幾句,明象法師說「很多人都把師徒關係看作是父子關係,由於獨生子女多,很多人希望自己是'師父的唯一',但是在大道場、大叢林這一點是不現實的,師徒之間應該是法與法的關係,而不是人與人的關係。

人們遠觀老和尚,是受人尊重、高高在上、前呼後擁的老和尚,很多人看到的方丈也是這樣的印象。但是很少有人了解過他們為了寺院的建設、佛教的發展、僧團的生計付出了多少辛苦。

我們出家跟著師父,並不是認一個乾爹,希望有生之年能夠繼承什麼物質上的遺產,我們是來跟隨老和尚上學法修行。

學法修行什麼最重要?信心最重要!你只有能夠堅定了自己的信心,才能按部就班的完成你應該完成的修學內容,我親近老和尚就是在這一點上得到了受用。僧團不是絕對的凈土,都是活生生的人,大家住在一起,難免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很多人看到問題就退失道心了,有些人感覺自己不是師父的'唯一'就離開了,這個事情是值得思考的。」

話題似乎永遠不會停,想要聊的也太多了,但是時間不留情,我們只好希望機緣的再一次成熟。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