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各個省份是如何形成現在的形狀的?漲姿勢!

看現在地圖,各個省份形狀都不規則且千奇百怪。那麼,到底是如何演變成現在的形狀的?遵循怎樣的劃分標準?看過知乎網友、歷史地理學碩士牧奕君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先拋出結論:

現行的行政區劃疆域形狀,處於「兩千年三循環」中第三個循環的後段,直接承襲自設立於元代的行省,經過明代優化、清代細分再優化、民國改制、共和國修修補補而成。

元朝建省的初始指導精神是徹底的犬牙相入,以便各行省能夠互相牽制,之後歷代則慢慢的根據山川形便精神進行合理性優化。

可以將地圖看作一塊大拼圖

首先呢,我們還是限定一下討論範圍:省一級行政區的疆域變遷。不談郡縣一級的。但是呢,我們還是要清楚一點,省級政區邊界形狀的變遷,並非想怎麼變就怎麼變的,它是受到下面郡縣級政區的約束的。

打個比方,全國就是一塊大拼圖,拼圖由幾百幾千塊小拼板組成,這些拼板可以理解為縣,幾塊拼板(幾個縣)組成一個小單元,就成了市(地級市),幾個小單元(市)合在一起再組成一個更大的單元,這就是省。大單元最後組成全國。

這樣一來,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省的劃界取決於下面小單元的組成和邊界,而市的劃界同樣受制於其下縣的分佈。而且要劃界,我們幾乎必然要沿著拼圖給我們的最小的拼板的邊界來劃分,不可能說我們劃線的時候把一塊拼板一分為二。

這是第一個要理解的內容:省的劃界不是亂來的,而是有規律可循可以分類匯總的。

第二呢,我覺得我們在討論行政區劃問題的時候,心裡一定要有一個層級的概念。

什麼是層級?現在來說就是省-市-縣/區,放在古代么就是州-郡-縣。啊,是不是看起來很容易,那麼我問幾個問題哈:

①上海市、蘇州市、太倉市,他們都叫市,但是層級一樣嗎?

答:不一樣。依次是省級直轄市、地級市、縣級市。

②寧夏回族自治區、北京市東城區、香港特別行政區,他們都叫區,但是層級一樣嗎?

答:不一樣。依次是省級自治區、縣級市轄區、省級特別行政區。

③嘉興市、海鹽縣、嘉善縣、平湖市,他們之間的關係又如何?

答:海鹽縣、嘉善縣、平湖市平級,都是縣級,嘉興市為地級,統轄前者(暫且無視省縣直轄試點)。

④漢代荊州與唐代荊州是同一個東西嗎?

答:不是一個東西。漢代荊州約等於如今的省,地域範圍涵蓋今兩湖地區;而唐代荊州就只相當於如今的地級市,也就是如今荊州市的大致範圍。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到,同名的、層級未必相同;不同名的,層級倒也可以一樣;甚至上下級都是一個名字,可他們層級也不同;而歷史上叫同一個名字,在不同的時期層級也可以不一樣。

這是研究行政區劃的大坑,如果這些問題沒有弄清楚,就很容易在閱讀的時候被繞進去,渾渾噩噩稀里糊塗就把東西讀完了。

在這個方面,前輩們已經制定了很明確的規範,創立了:高層政區、統縣政區、縣級政區這三個名字,以此來縷清幾千年來紛繁複雜的行政區劃。

我們還是拿剛才的拼圖拼圖來做例子。一個個小拼板就是縣,自然而然也就是縣級政區了。縣級政區可以有好多名字,如:縣、區(市轄區)、市(縣級市)【注意這裡討論的是行政區劃層級,不是行政級別。可不要冒出來什麼副省級市、副省級區。】;

幾個縣級政區組成一個一個小單元,這個小單元即統縣政區。它的名字可以有:郡(古名)、州(古名)、府(古名)、市(地級市)、地區、盟(錫林郭勒盟)、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統縣政區再往上就是高層政區,有州(漢)、道(唐)、路(宋)、省(元明清今,我忽略了明代布政司)、區(自治區)、市(省級直轄市)等等。

好了,關於這個問題,大家一定要明確:同名不一定同級,同級不一定同名。然後再明確高層-統縣-縣級這三層級別,就好。

上面嘰嘰歪歪了那麼多,大家不要嫌麻煩,它們是下面內容討論的基礎,搞懂了上面,讀下面的才不會吃力。以後讀其它的文章也會省力許多。

兩千年三循環

開頭的結論里已經說了:現行的行政區劃疆域形狀,處於「兩千年三循環」中第三個循環的後段,直接承襲自設立於元代的行省,經過明代優化、清代細分再優化、民國改制、共和國修修補補而成。

這裡提到了一個「兩千年三循環」,這是周振鶴先生提出的概念,用來簡要概括秦代以來行政區劃層級變遷的過程,即:秦漢到南北朝由二級制到三級制,隋唐到宋由二級制到虛三級制,元明清由多級制到三級制這樣的三個循環,歷時兩千年,故稱。

我們今天看到的省一級地圖的形狀千奇百怪,其實就和這個循環裡面高層政區的變遷有著直接的關聯。三個循環里,前兩個循環是二級到三級,多出來的一級都是高層政區,這個高層政區在新生的時候,是怎麼劃分的,按照什麼理念劃分的,這直接決定了它的形狀。

第三個循環時,高層政區自循環之始便已經存在,那麼元代劃分高層政區的理念便十分重要,後代修修補補又是根據什麼來的,這都是需要詳細說明的內容。

好了,開始分段詳述:

一、第一循環:秦漢二級至南北朝三級

秦立郡縣,漢承秦制。在漢武帝之前,地方上是簡單的統縣-縣級二級制(郡縣二級制)的行政區劃。漢武帝時代,一來開疆拓土,二來人口孳息,使得郡的數目有了一定的增長。這對於中央政府來說,直接管理的壓力和難度都增加了,而且效率也開始低下。簡言之就是管不過來了。原來一個班只有40多個學生一切ok,漲到50多個也還可以忍受,但是一個班7-80個學生,誰還願意來當班導呢?

因此,為了更好地管轄統縣政區的官員,提升行政效率,漢武帝時,創立了「州」這一準行政區。分天下為十三刺史部(還有一個司隸校尉),以《禹貢九州》的州名為基礎命名。每州設刺史,負責監察下轄各統縣政區的官員。之所以說是准行政區,那是因為在此時,州只是監察區,州刺史只管官不管民政,也沒有駐所(相當於現在的省會),甚至州刺史也只是臨時性的工作,中央官員一年出去溜達幾個月巡查完畢了,回到長安彙報后就去做別的了。(咦?感覺和現在的中央巡視組有點像哈。)

既然是監察、巡視,那麼中央各個州就肯定會有交通便利的考慮,再結合人文、地形等因素,以統縣政區為基礎,決定了當時州這一準行政區的基本形狀。

舉一個例子吧:揚州刺史部。這是位於當時南方的刺史部,地廣人地,所以很大,相當於今數省之地。下轄六安國、會稽、廬江、九江、丹陽、豫章等郡。我們注意廬江郡和豫章郡的西部邊界,以及豫章郡和會稽郡的南部邊界,基本上就是以大別山、羅霄山;南嶺等山脈作為與其他郡的邊界。那麼,自然而然的,揚州刺史部也就承襲了這個邊界。形狀就是這麼來的。


東漢建立后,各州刺史部雖然還是准行政區,但是卻已經有了自己固定的駐所,而且刺史也不用回中央,可以在駐地長期辦公。比之西漢向前推進了一步。

桓帝靈帝以來,黃巾猖獗,天下紛爭,社稷如累卵之危。為此,中央正式分權給地方,改州刺史為州牧,授予軍政大權。這樣,州就正式成為了一個有駐地,長官有軍民政權的高層政區了。

西晉重新統一以後,高層政區州的框架大致一如兩漢之時,如下圖西晉揚州:

東晉十六國南北朝,天下大亂。州郡制在南北朝以後開始糜爛,原因一在於僑州郡縣的設立,二在於以州郡長官之職論功行賞,但僧多粥少,結果州郡越封越多,導致整個制度徹底糜爛。

至此,第一個循環已經走入了末路。

二、隋唐前期二級到唐後期宋虛三級

隋唐前期重新設立統縣-縣級二級制行政區劃體系。在這個過程中,最值得稱道的是統縣政區在劃分的時候,基本上都是依據一個自成體系的形勝之地而設立的。甚少(但並不是沒有)出現跨山脈,跨大河的情況。這就為以後准高層政區的出現和劃分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唐代亦如漢代,到了唐代中期,上百個州(統縣級)讓中央難以高效管轄,因此也走上了漢代的老路,設立了監察區,稱「道」,行監察地方官員之職。既然名為道,那顧名思義在劃分的時候充分考慮了交通的方便,也必然綜合了山川河流的因素,盡量保證一個地理單元都在一個行政區之內。

舉個例子,唐初十道中:淮南道,淮河以南長江以北。


河南道:黃河以南淮河以北,豫西山地以東。

嶺南道:南嶺以南。


仔細看上圖,可以看到邊界非常的整齊劃一和嚴謹,幾乎沒有破例的現象發生。

而到了開元年間,對道又進行了拆分,稱開元十五道。就是把山南道一分為二、江南道一分為三,這都是細化的工作,並不是對原有體系的大拆大建。

原本,道也只是監察區,但是安史之亂以後,藩鎮割據興起,擁有軍民政權的節度使兼任監察區長官,因此道也就成了一級正式的高層政區(但是中央不承認)。原來依據山川地勢劃分的道,本意是交通方便,人文合一,管理便利,但是在戰亂不斷的中晚唐和五代十國,這樣的劃分反倒成為了地方割據的便利條件。

例如元和藩鎮圖中,江西、福建、嶺南,它們的形狀我們是不是很熟悉?還有浙江,大致的形狀已經出來了。


到了宋代,因為吸取之前藩鎮割據教訓,因此在高層政區(路)的劃分上,在原來充分考慮山川便利的基礎上,故意將一些地理單元拆散,使得某一個路不能成為一個封閉的地理單元,從而遏制割據局面的出現。所以,我們就可以看到一些奇奇怪怪的形狀:宋淮南東路淮南西路,就有了淮北地區的土地。


再如荊湖北路和荊湖南路,如今的湘西地區,在北宋時是屬於荊湖北路的。


白線大致是現在的湖南湖北省界,紅線是宋代荊湖南路和荊湖北路的路界。當然啦,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一部分也是因為湘西地區是荊湖北路方面向南推進開發的,所以順帶就這樣了。

三、第三循環:元代多級制簡化到如今的三級制

宋代,雖然說高層政區的劃分已經不是那麼的符合山川條件,但是基本大勢還是有的,畢竟隋唐底子還在。可是到了元代,情況發生了大變化。

元朝,是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的征服王朝,其行政制度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吸取了其它諸國的經驗雜糅而成,而且複雜多樣。稱他是多級制,是因為最多可以有五個層級,最少可以只有三個,相互搭配排列組合,十分複雜。

又因為是征服者,故而行政區劃劃分帶有了非常明顯的軍事行動佔領意味。我們看下圖:元初行省。


因為元滅宋是自北向南的,所以我們看到元初的行省也大都是南北長條狀。而且設置行省大多也只是為了考慮佔領控制,並非出於經濟發展人文和諧等考慮。因此,我們看到了奇葩版的,跨越了秦嶺,兼有甘肅的陝西四川行省、跨越了南嶺的湖廣行省和江西行省……還有顯得迷你的福建行省。

元代初年的這樣劃分,既不方便管理,也不利於經濟發展,更別提區域整合和認同。但有利於軍事統治。當然了,這種不利也還是會影響到中央政府的有效管理,所以到了元代後期也對行省進行了拆分和重組。

拆陝西四川行省為陝西行省、甘肅行省和四川行省,撤銷江淮、福建行省,新建河南江北行省,江浙行省。算是對之前的一種優化。

明朝建立以後,繼續這種優化的路子。原來湖廣和江西行省南部都跨了南嶺,明代以後這兩省南嶺以南部分獨立成了廣東和廣西;元代中書省過於巨大,拆分為山西、河南、山東三省和京師;江浙行省亦拆分成浙江和福建,新設了貴州。唯甘肅行省併入了陝西行省。


有明一代,如今的省的形狀結構基本定型了。如浙江、福建、江西、廣東、廣西、山西、山東、河南、京師(河北),以及山東的遼東半島部分(遼寧)。

但還是有些奇形怪狀的,如陝西、四川和湖廣,另外還有一個巨大的南京。貴州則像一個飛鏢。

貴州之所以如此奇形怪狀,一種解釋便是故意而為之,讓四川西南部猶如一把尖刀插入貴州腹地,進而能夠有效地干預這個新設立的高層政區。

進入清代,繼續對剩餘的區劃進行整合拆分:拆南京為江蘇和安徽;拆湖廣為湖北和湖南;自陝西分立甘肅;分四川西南部給貴州,使其形狀均勻;平定西藏之後,又將藏區部分地區劃給雲南和四川。自此,所謂內地十八省的版圖格局基本定型。


值得注意的是,拆分舊政區的時候,湖廣是橫向切,南京是縱向切。湖廣以長江分南北,符合山川形便的原則。而南京縱向一刀,使得江蘇和安徽都跨了長江和淮河,是不符合山川形便的。有一種解釋是,當時的淮河沿岸因黃河奪淮以後泛濫成災,十分貧窮,因此就用比較富裕的蘇南和皖南來照顧比較落後的地區。不然一個又大又窮的高層政區,必然是中央政府的頭疼所在。這便成為「肥瘦相濟」。

晚清民國以來,台灣、新疆、東北三將軍(黑、吉、遼)相繼建省。東北地區自民國以來經歷了東北三省,偽滿洲國14省、19省,抗戰勝利以後的東北九省,再到新成立以後正式確立東北三省。最後,自甘肅分寧夏回族自治區,自四川設立重慶市。再加上京津滬港澳這幾個芝麻綠豆的板塊,目前全國的版圖格局就正式成型了。

最後再說說重慶,都比寧夏要大了。設立重慶市的原因很明確,三峽工程。移民安置,後續管理等等。原來是打算設立一個三峽省的,但是周圍地區沒有什麼發達地帶,都很落後,還有不少國家級貧困縣。由於各地扯皮胎死腹中。最後,想必也是考慮了肥瘦相濟的原則,用一個西南大城市來搭配三峽周邊的貧困地區,從而組成了一個面積可以和省匹敵的大麥克重慶市。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