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新京報花2000萬招新聞人,你為什麼不來?

作者:魏曉

科技圈空歡喜了一場,虎嗅網到底是沒能撤離北京,那只是虎嗅在4月1日愚人節玩的自黑把戲。現在,它還在東城,不過已不再是傳媒之花。

虎嗅的這則搬遷通知,以假亂真,玩著玩著,順便也把自己玩進去了。

而在當天,新京報也發布了一則招聘信息,稱新京報則在今年至少拿出2000萬來尋找最優秀的新聞人。

放在紙媒營收整體下滑以及愚人節的背景,新京報的這個招聘看上去就像是假的。要知道,如此的大手筆招聘新聞人才,在紙媒業內,近幾年已屬罕見。

但其實,這則招聘,是真的。並且藍媒匯注意到,4月5日新京報在其整版廣告版面上刊登了這一招聘信息。

有新京報內部人士透露,2000萬是整體投入,具體到采編崗位,待遇在業內肯定算是較高的。就在今年春節前,報社就曾調過一次稿費,新京報的好稿從千字兩千,上調至約三千。

那麼,問題來了,去嗎?

大手筆

這不是第一次新京報以大手筆招聘,在業內博取強烈關注。

2014年7月,新京報深度報道部的一則招聘啟示給出,首席記者年薪30萬起的待遇,彼時,新京報給出的稿費標準:「千字2000元」,在業界還是屬於高水平的,當然現在也上調了。

一個共識是,媒體是一個需要理想來支撐的行業。這背後源於,相比較辛苦的付出,從業者並不能獲得較為優厚的薪酬回報。「新聞民工」,這是越來越多的新聞人對自己所處的或尷尬或窘迫的職業角色的自嘲。簽的不是正式合同、工資底薪低、工作壓力大,這些想必在行業內是普遍現狀。

尤其是這兩年傳統媒體廣告營收大幅下滑,一些報刊雜誌已經垮掉停刊或者降低稿費標準,媒體從業者的日子愈發難過了。

在這種背景下,記者現在收入相對其他行業,從性價比上來說早已無任何優勢。所以近幾年,媒體人跳槽離職的消息,越來越多。

彼時新京報給出的待遇,雖然可謂是「最體面的薪酬」,但也應注意,在新京報想成為首席記者也並非那麼容易,這意味著,年薪30萬並不好拿。

不過,放眼至媒體業內,新京報的稿費標準,還有薪資水平,都可算得上較有競爭力的標準。

內容權重

最新的招聘中, 2000萬是個關鍵詞。

新京報稱,2017年,新京報至少增加2000萬元投入,只為聚集最優秀的新聞人。

2000萬可算的上是大手筆,就拿年薪30萬的最高標準來算,也足夠新京報聚集60多位深度報道人才。

因此可以看到,新京報對優質內容的渴求度。

事實上,現在做深度調查報道,對於媒體機構和媒體從業者來說,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以新京報此前引發廣泛社會反響的深度調查稿件《一個自閉症少年的死亡之路》來說,報社先後派了兩撥人,並歷時一個多月的調查採訪。

這種報道所耗費的人力、精力當然還有財力,都是普通媒體難以承受的。簡單來說,沒有雄厚財力支持,何談去搞深度優質內容。

一方面,能夠派出並且有能力派出記者的新聞媒體也越來越少了,它們要麼處於所謂新媒體轉型的焦慮中,要麼經濟實力已經不允許把記者派往新聞發生地,要麼乾脆已經死掉。

另一方面,記者也得不到豐厚的保障,從而願意不辭辛苦,並冒著風險深入一線。

這也造成了現在種糧食的少了,大家都只想著炒菜。

不過,從新京報過往對內容的投入來看,雖然成本奢侈,但其依舊堅持內容為王,並堅持走由優質內容帶來的影響力變現。

全媒體

區別與2014年的高新招聘,在本次招聘信息中,新京報還對外透露出,其轉型新媒體,要做最具影響力的全媒體原創內容生產平台。

可以看到,除招聘大量資深記者外,《新京報》此次招聘大量全媒體人才,包括數據新聞編輯、新媒體設計、視頻直播導播、資深視頻編導、首席三維動畫師、動畫捕捉導演、首席MG動畫師等人才。

據了解,早在2014年,新京報11周年社慶時,全媒體發展戰略被明確,「革故鼎新」,下定「蛻」變決心。此後新京報對內容及其生產流程,包括從業人員結構做根本變革。

2015年,新京報提出「新京報+」和「+互聯網」概念,先後創建了大燕網、動新聞、熱門話題等新媒體產品。2016年,新京報全面轉型「全媒體原創內容生產平台」,在保持原有報紙新聞品質的同時,讓移動端成為新京報傳播的主戰場,比如全面鋪開了新聞直播報道,成立「我們視頻」 等。

此外,新京報移動端原創矩陣旗下還有30個公號,總冬粉超過500萬,其中不乏政事兒、沸騰、新京報傳媒研究這些在業界有影響力的微信公眾號。正如新京報自己所說,其已經不只是一張報紙。

好工作?壞工作?

新京報的大手筆招聘,再加上此前紅星新聞也以年薪20萬+招調查記者和評論員,新聞記者究竟還算不算的上是一份好工作。

2014年,白岩松還曾勸說大學生,別學新聞。他說,新聞並不是一個養家糊口的好行當。

該年,多數媒體採訪一聯考狀元時,也紛紛規勸這位原本有志於報考新聞的學子轉投其他專業。

確實傳統媒體的采編崗位,相對於其他行業,確實缺乏足夠的競爭力。

此前藍媒匯聯合其他機構發布了《傳媒界2016招聘觀察》中就透露了一個很俗很現實的問題:在傳統媒體賺錢少。報告顯示,2015年,傳統媒體編輯、記者、采編人員的平均月薪分別為5688、5541、4876元,

多麼,不多吧。2000萬的大手筆,畢竟只是個例。

有多位同行曾向藍媒匯調侃,「不敢多想什麼『無冕之王』,實際上就連『新聞民工』都不配當,我哪有民工掙得多啊!」這不是玩笑。

不過,記者這門職業依舊有其閃光的價值。白岩松說,之所以還有人願意干,恐怕是因為他們可以拿另外兩份「工資」——情感工資和精神工資。前者是有一幫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去做事,後者是總是卑微的希望偶爾能推動一下社會的進步,或者是起碼不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壞。

《智族GQ》總主筆何瑫此前也曾發文表示記者當然是一份好的職業,尤其適合剛畢業的年輕人。

他引用了一位前輩的話:如果說大多數人是活一輩子,那記者至少是活兩輩子,優秀的記者可能是活四輩子,五輩子。

更多熱門文章

有傳媒求職需求請點擊閱讀原文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