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獨家丨融合報道傳播效果與深度的統一

導 讀

深度報道不僅體現在思想上的深度,也體現在傳播形式上的深度和廣度。

合報道,不是用新的媒介形式否定舊的媒介形式,也不能把舊的媒介形式當成裡子、新的媒介形式當作面子,而是不同呈現方式、不同技術層次的高度融合。實踐證明,「傳統」的文字報道可以在新媒體場域刷屏,取得一個個「10萬+」;新媒體呈現方式也依賴於一代代新聞工作者傳承下來的基本報道法則,遵循最基本的新聞規律。

下面,我結合青年報的實踐談談如何兼顧融合報道的傳播效果與深度。

形式:平面報道與立體呈現相結合

事實的層層推演、抽象的理論思辨,在深度報道和評論中,文字是紙媒采編工作者習以為常的載體。一個報道任務完成的標誌是把它「寫下來」。然而,在融合報道中,文字報道僅僅是呈現方式之一,而且深度並不全靠長篇累牘的文字來實現。融合報道是立體化、多形態的,融合報道的深度,也有與傳統平面報道所不同的評判標準。

以專題報道為例,專題曾是報紙就某一話題進行深入報道和分析的呈現方式,但是在互聯網

上被「抓取」后被動地二次傳播的專題報道,每一篇文章被分離開來,專題的深度無法體現。那麼,如何繼承傳統專題報道的優勢,并力求完整地在融合傳播中體現采編者的意志?答案是:融合專題報道既是形式的融合,「一雞多吃」,又是對內容的差異化挖掘,探尋不同傳播形式各自適合的內容。

「青年話題」版是青年報的言論版,長期秉持「公民發言」的理念,一事一議的時評是一以貫之的體例。但因為受眾閱讀品位的變化以及他們對評論信息增量的要求,時評這一體裁的傳播力面臨考驗。從2016年開始,「青年話題」便每周拿出一個整版操作專題評論,就社會熱點進行多角度、深入化的分析,2017年,評論、人物訪談和短視頻同時呈現於專題中。

在「告別草莽時代 直播還是風口上的那隻豬嗎」專題評論中,版面呈現除了有文化學者、媒體評論員、直播領域創業者的文章,還有對網紅遊戲女主播「女流」的專訪,並附上了視頻二維碼。而在新媒體版本(微信、頭條號、企鵝號等分發渠道),更加突出視頻內容,同時附以概括性的文字內容。在短視頻傳播的重要平台——微博上,秒拍視頻也帶動了深度評論的傳播。

「暖聞周刊」是青年報創辦的暖新聞專刊,它從誕生起就踐行了平面報道與立體呈現相結合的原則。其每一次主打報道,不僅有文稿作者和編輯參與,還有視頻和H5製作團隊介入。《語文,王旭明生命中最重要的詩》是「暖聞周刊」近期取得好評的報道。作為教育部原新聞發言人,王旭明一直以來都是新聞人物,針對他的深度報道已有不少。在他退休之際,青年報除了推出總結其職業成就的人物報道,製作團隊還推出了人物視頻和H5頁面,讓人物形象和性格更為直觀和鮮明。

「共青團新聞聯播」是青年報共青團新聞中心打造的融媒產品,每段視頻長度在20分鐘左右。因為傳統的共青團新聞較為嚴肅,同樣的選題,版面處理和視頻處理會有不同方式,視頻形式更加生動有趣。在呈現形式上,「共青團新聞聯播」形成了前沿探索、評論員解讀、人物報道、熱點串講等較為固定的欄目結構。

通過以上的處理方式,融合產品製作充分利用了採訪資源,改變了過去以平面報道為主線的采編思維,報道不再只是為了報紙印刷而報道,從選題階段就考慮視頻呈現適用性、移動端傳播的可讀性等。

方法:增量報道優先,避免內卷化

深度報道是紙媒黃金期的代表報道形式之一,數千字的篇幅是報道「深度」的直觀體現。然而,在融媒呈現上,篇幅、時長不是深度的唯一指標,甚至深度不需要外在的篇幅來體現。毫無疑問,融合產品的信息傳遞有著更為多樣化的元素。深度報道不僅體現在思想上的深度,也體現在傳播形式上的深度和廣度。

有的傳統紙媒人可能對新媒體有一種錯誤的理解,認為視頻、動畫等傳播形式過於淺顯,有悖於深度報道的要求,甚至照搬尼爾·波茲曼

「娛樂至死」的觀點來否定融合深度報道。其實,就拿一般在三四分鐘以內的短視頻為例,雖然播放時間不長,但是其綜合承載了視覺、聲覺信息,正如視頻文件和文本文件所佔存儲空間的巨大差異一樣,視頻媒介所傳遞的信息量也非單一的文字媒介所能企及。

很多受眾的反饋證實了上述判斷。比如,我在操作「95后大學生畢業」的短視頻選題后,發現很多受眾的回饋超出了采編者的預判。他們不僅會揣摩受訪者的言論,還會觀察他們的表情、動作、神態甚至「顏值」,「憂鬱的小哥」「美麗的小姐姐」是網友的常用表述。儘管議程被帶偏,但是傳播起到了令人驚喜的效果。一千個讀者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視頻信息的多樣解讀,何嘗不是融合報道深度的體現?

「內卷化」曾是傳統媒體嘗試融合轉型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把報紙上的信息照搬到網上,不進行任何符合新媒體傳播規律的編輯,更不為融合傳播挖掘增量,從一開始就註定會失敗。融合報道必須有增量,不僅是表達上的增量,也要有內容上的增量,從「正報」的附庸變成獨立的產品,甚至報紙報道也不妨成為融媒產品的副產品。實踐證明,缺乏提前布局,依賴「二次加工」而成的融合報道並不能真正體現新媒體意識。

在融合報道策劃流程上,也要消除「順帶」的思維。一些傳統媒體的編輯可能存在這樣的觀念:派記者出去採訪時,要求他們順便拍攝一點視頻,回來剪輯一下了事。其實,如果事先沒有嚴密的策劃,特別是對選題是否適合視頻呈現、能否達到理想傳播效果的預判,「順帶」思維除了加大記者的工作量,並不能收穫如願的傳播效果,甚至會引發一線采編人員對融合報道的抵觸。

我們操作的「90后中年危機」專題就是融合報道創造增量的典型案例。除了版面上請專家和撰稿人分析「90后中年危機」的成因和表現,隨文字報道同步推出的視頻採訪了8位已經步入社會的90后。可以說,對每一個人物的採訪都是深度訪談,視頻原始素材容量高達55個G,總時長超過8個小時。

有了增量素材,還要去粗取精,捨得「動刀」。上述視頻製作完成後的最終長度是4分25秒,剪輯時只保留最打動人、最精華的語言,縮短每一個鏡頭的時長。移動端的受眾最不願看到一個人敘述的長鏡頭了,因此,可以以問題作為視頻中小單元的劃分依據,每個小單元時間長度不過在20~30秒左右。在短視頻領域,如此規格的呈現形式已足夠體現深度。

機制:部門主導,報道呈現產品化

應該說,互聯網

在民用化早期,傳統媒體就開始投入資源用於網路傳播。這麼多年來,新媒體、融媒體的概念一直是報業轉型的口頭禪,也是學界的「顯學」。但是,一邊是門戶網站、新聞APP和商業自媒體你方唱罷我登場,一邊是傳統媒體的融合轉型在整體上亦步亦趨。其中的一大原因,就是傳統媒體過去在內部機構設置上,刻意地將采編部門區分為「正報」和新媒體部門(網站)。原創和突破能力較強的采編人員依舊服務於「正報」的傳統業務部分,較少參與融合報道實踐;而掌握相對技術優勢的新媒體部門,缺乏採訪資源和原創能力。

從近年來成果顯著的融合轉型案例看,只有傳統意義上為「正報」服務的部門主動拓展融媒體業務,而專門的新媒體部門提供技術支持,並不斷增強自身的原創能力,才有可能生產一批兼具傳播效果和深度的產品。

針對過去探索的經驗和教訓,青年報在內部提出了「部門主導、三端(報紙端、PC端、移動端)融合」的口號。部門主導,我理解就是強調所有采編部門投入轉型工作,鼓勵每一位采編人員轉型。

和許多媒體轉型的節奏一樣,2014年以後,青年報探索融合轉型,逐步構建了微信傳播矩陣。一些部門主導的微信公眾號表現突出,為融合傳播撰寫專門的稿件成了很多記者的習慣。例如,評論部在2014年下半年相繼創辦了「中青評論」和「海運倉內參」微信公眾號。其中,「海運倉內參」主打時政分析,在很短的時間內成長為國內有影響力的時政類新媒體產品之一,並在2016年「新媒體影響力盛典」上獲評「最具影響力政務類公號」。以往被認為枯燥、乏味的時政評論,以符合新媒體傳播特點的述評形式呈現出來,很快獲得了受眾和市場的歡迎。

在部門主導基礎上,報社還先後成立了若干融媒工作室,啟動「融媒小廚牽引網報融合全媒體計劃」,如青年范兒融媒工作室、共青團新聞聯播工作室、青梅融媒工作室等。每一個融媒工作室主導一個融媒產品項目,以項目和產品為導向開展工作。這些工作室有別於傳統上由版面編輯主導的運作機制,允許跨部門合作,讓擅長新媒體策劃與製作的年輕采編人員擔當核心主力,激發了采編人員從事融媒產品製作的熱情。

結 語

在紙媒黃金時代,深度報道和評論是業界投入巨大、受眾高度關注的形式,推動了「新聞紙」最後的繁榮。但是,國內媒體融合轉型以後,因為各方面條件的變化,深度報道和評論似乎不再風光,一些媒體甚至裁撤了深度報道部門,減少了報紙的評論版。從市場角度看,深度報道和評論面對轉型的「不適感」,無疑是造成這種危機的內部原因之一。

當然,類似《刺殺辱母者》這樣的傳統深度報道,經過網路媒體

二次傳播以後,仍然有可能創下巨大的點擊量。然而,與其被動地依賴網路媒體的轉化,不如主動尋求突破,讓深度報道和評論以符合新媒體傳播規律的形式重獲生機。

對於傳統紙媒從業者而言,首先要破除版面優先意識,從接到新聞線索開始,就不能把最終的產品想象成單純的版面,而要把融合傳播放在首位。無論如何,技術不是限制轉型的主要障礙,觀念才是。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