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你」從哪裡來?走進淮南壽縣,了解明朝初期大移民這段悲傷歷史

土生土長的壽縣人,如果是同姓人,見面後知道對方和自己一個姓氏后,一般會開個玩笑:「五百年前是一家」。土生土長同姓的壽縣人為何說五百年前是一家呢?這個背後有什麼樣歷史事實!這個「五百年前」從何時算起的?這都要源於明朝初期那次全國性大移民,500年的時間也就明朝初期1400年前後到清末1900前後的時間,到了今天已經不止500年,下面就聊聊:壽縣人,「你」從哪裡來,這個話題。

夕陽西下的壽縣古城圖片

一、明朝初年為何要全國大移民到江淮和中原地區?

的中原和江淮地區,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漢族人曾經出現差點就被滅亡的事件。最嚴重的就是東晉十六國時期的「五胡亂華」那次,胡人建立的後趙,在後趙皇帝石虎統治的15年時間裡面,包括漢人在內各族人民慘遭屠殺和折磨。要不是一個叫冉閔漢人(石虎的養孫)奮起抵抗,估計那次漢人基本上就滅絕了。到了南宋時期,淮河又是宋金對峙前沿陣地,除去當兵的,因為留在這塊土地要打仗,估計能跑的也跑差不多了,不是投親就是奔友了,因此這個地方人口是不會多的。1230初期,蒙元忽必烈為了消滅南宋,就是和南宋打了40多年仗,蒙古鐵騎橫掃江淮及中原,死去多少人,就沒法說得清了。而且蒙古人還幹了一件至今讓漢人都無顏面對事情:就是為了防止漢人反抗,每五家派駐一個蒙古兵,負責看管這五家,把做飯的用菜刀,鍋鏟,以及農具等凡是有鐵的物件都集中一起由這個蒙古兵看管,那家要做飯用菜刀,先要申請,用完要還回去,而且蒙古人還要這五家的孩子喊他「韃韃」或「韃子」,後來就演變成「大大」和「大」,其實在上個世紀70-80年代,壽縣農村還有小孩喊自己父親或則叔叔為「我大」或則是「大大」的,這裡面隱含的是一個無法啟齒屈辱史。

壽縣古城南門

到了元末,朱元璋等起兵抗元朝,據史料記載,蒙古人三次血洗鳳陽縣。起義軍劉福通保的「小明王」在安豐城定都8年,不但是安豐城在劫難逃,毀於戰火,就連安豐路下轄8縣1州也是在劫難逃。《元史.地理志》安豐路所轄的八縣一州:壽春縣、安豐縣、下蔡縣、霍邱縣、蒙城縣、定遠縣、懷遠縣、鍾離縣及濠州,僅有戶17992,人口:97611人,(元初安豐路轄:安豐、壽縣、霍邱。后增加到八縣一州),這個地域面積有多大呢?估計有一萬平方公里,而人口就9萬多人,和現在大一點城鎮人口差不多少。地廣人稀,明初的皇帝為了穩定中原地區,增加人口和財政收入,不得不走山西,江西、山東等地收到衝擊較少山區移民過來。

壽縣城雕塑

二 究竟有幾個地方向壽縣移民了,移民有幾種方式?

第一、史書記載的是有三個地方大規模向安徽和中原地區移民,當然零星也有,比如朱元璋遷江南豪強到鳳陽也有幾次。嚴格地說這三個地方移民遷出地聚集的中轉站:排在第一就是山西洪洞大槐樹,據說這個槐樹當時有個老鴰窩;第二就是山東濟寧下面兗州的棗林庄;第三就是江西鄱陽的瓦宵壩。壽縣遷入的移民,這三個地方都有,但是基本是山東棗林庄集散中轉過來比較多,山西洪洞大槐樹基本在河南中原一帶,瓦宵壩移民遷入地主要是當時安慶府,也有最遠到六安和壽縣南的。但是壽縣好多人說祖上告訴他是山東老鴰巷,但是史料從來就沒有查到山東老鴰巷這個記錄。可能是洪洞縣大槐樹上老瓜窩和山東混淆后以訛傳訛吧。

山西洪洞縣大槐樹

此外,還有壽縣人及霍邱一帶後世修譜把三個地址都寫上了,說是山西洪洞縣遷移到山東棗林庄,山東棗林庄遷移到瓦宵壩后,又從江西瓦宵壩遷移到壽縣、霍邱,這一看就是弄不清到的是哪裡遷移出來,乾脆把三個地方都寫上算了,如果從山東棗林村遷移出到江西,那是要經過安徽,何必繞個大圈跑到江西瓦宵壩的移民集散地,再坐船到安徽來呢。而且這是政府組織的強制移民,不是你想到哪裡就到哪裡的。壽縣人為何把上廁所,說成「解手」就是個很好的佐證,「解手」這個詞,是因為被強制遷移過來的,官府為了防止逃跑,就把老百姓反剪雙手捆成一串,防止你逃跑便於押解,被押解的人路上要是方便的話,就請求官差解開雙手,因而叫「解手」就是上廁所方便的代稱了。以至於現在還有壽縣本地老人走路喜歡雙手反剪,可能也是因為這個緣故吧。也許你會問,難道家譜記錄都不可靠嗎?還真的不一定可靠,因明初不准許私人修家族譜牒,到明中後期才放開私人修家族譜牒。這時候起碼已經過了5代人以上,過去農村文化普及率低,光靠口傳肯定會出差錯的。而且過去人在修譜的時候,對於搞不清的事實,一般就是乩譜,乩(音讀 jī)就是占卜的意思,對於祖上不清的事實,選幾個備選方案,然後抽籤決定選哪個,作為修譜依據。

江西瓦宵壩圖片

第二 從山東「屯田調衛」遷移到壽縣來的。

1、明代軍隊是實行屯田衛所制,在各地駐軍的,而且當兵是世襲的,准許帶老婆孩子一起來到你屯田駐紮的地方,這個就相當於解放后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一樣。當時一個衛有兵5600人,明代的壽州衛所就是從山東調衛過來的,假如這個人生了三個兒子,那他大兒子承父業就是當兵,餘下兩個就只能在附近開荒種地了,到了他的孫子那一輩可能就有10左右,除去一個子承父業當兵外,其他的也還是種地,假如這個後代沒有男丁,那就走兄弟後代裡面選個做當兵的接班人。在《壽縣誌 - 姓氏》志書中寫道:「尹氏 ,時際元末,群雄並起,於宋和靖處士尹焞之七世諸孫中,有兄弟三人:長世元,次世功,幼世位,族居山東濟寧州老生塘,集丁壯三千餘人,結寨自固,后從明大將徐達定山東、克大都有功,詔進世元為昭勇將軍。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擢世元為長淮衛指揮使世襲衛千戶,世功為長淮衛千戶,世位為衛百戶,兄弟三人遂率兵南下,屯田淮上,而安家於壽州南鄉青蓮寺(壽縣十字路),為南遷尹氏之祖。」上面所說尹氏兄弟帶來的3000多人,其後人分居在當時屯田衛所的四周了。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壽縣

2、明代軍屯人員是怎麼分駐各地的。當時一個衛是5600人的編製,相當於現在一個旅的人數。一個衛所分成五個千戶所,每個千戶所1120人,相當於現在一個團的編製。一個千戶所下轄10個百戶所,相當於現在一個連的編製兵力。一個百戶所下面轄兩個總旗,每個總旗56人,相當於現在一個加強排兵力,一個總旗下面轄是5個小旗,一個小旗相當於現在一個班的兵力,每個小旗11人(含一個小旗長)。史書上面記載:「大小聯比成軍」。這句話是什麼意識呢?拿壽州青蓮寺這個衛所舉例說明。青蓮寺衛所滿員是5600人編製,分五個千戶所,留下一個千戶所駐守青蓮寺大本營,其它四個千戶所分別派駐:北邊堰口集,南邊石集(今天安豐鎮),西邊就是安豐城故地、東邊就是開荒的周家橋附近。為何說周家橋進駐一個千戶所部隊,那是因為周家橋地理位置決定的,扼守南北交通,又可以東增援瓦埠湖航行安全和保證壽州到廬州古驛道暢通,西邊可以增援青蓮寺大本營。派駐到周家橋的這一個千戶所1120人部隊,除去留下一個百戶所112人駐守周家橋以外,其餘的9個百戶所的人員,就分駐周家橋四周。其中一個百戶所112人就派駐到原來的開荒鄉橋灣村上土城。一個百戶所軍隊有兩個總旗編製,每個總旗56人,其中一個總旗就是派駐在今天的原橋灣村周家小郢。派駐小郢的這個總旗下屬5個小旗,除去一個小旗11人和1個總旗長,計12人留守周家小郢,餘下四個小旗分配到:周家大郢,余郢,扈郢、西郢。留在上土城一個總旗,除去留有一個小旗11人和1個總旗長駐守上土城,餘下的分別派駐:范郢、大東郢,小東郢、西郢。這就是史書上說的「大小聯比成軍」的意思。但是這5600人只是包括士兵(包括總旗長和小旗長),但是衛所指揮長1人,千戶所長5人,百戶所長50人這些當官應沒有計算在內的。

明代屯衛軍隊分佈「大小聯比成軍」示意圖

第三、逃難、逃荒的流民,相當於以前說「盲流」一樣,為了更好的生存到處流動一群人。

由於這群人並非出於官方安排,所以多數移民沒有能夠順利在當地人籍,成為合法的定居民戶,多年後才得到官府承認,被編人當地戶籍。據史料記載,洪武十四年(1381)有土著1700戶,正統七年(1442)增加了338戶流移客戶;至成化十八年(1482)土居主戶增加到2544戶,流移客戶增加到6356戶,移民戶佔總數的7100。但這並不意味著到正統七年才接受外來移民,只是說明從洪武初開始遷入的移民,直到正統年間才陸續獲得合法的居留權,被編人戶籍。在《明英宗實錄》卷89中正好有一段正統七年鳳陽府收糧監察御史胡鑒的奏章,可以證明這種做法:本府太和、壽縣、霍邱等縣,地土寬廣,荒閑者多,以致各處人民逃來趁食。先是,御史金敬給與勘合,暫編居住,以待原籍來取復業。今經年久,原籍差人來取,有發遣起程至中途逃回者,有聚眾打傷來人而回者。展轉在彼居住,又不入籍當差,至有竊人財物肆為不法者。合行禁止。朝廷作出的決定是重申都察院以往的規定:「凡逃民離鄉年久,產業已成,不願回還者,許就所在官司報籍,三年一體當差,敢有不遵者,治罪不饒。」並命令巡視鳳陽等府通政司參議王錫負責調查實施。已在鳳陽府西北的壽縣、霍邱、西部的太和、潁上等地居住很久的山東移民顯然都符合就地人籍的條件,所以他們從正統七年開始就陸續人籍了。當然,山東移民並不都是在洪武初年就遷人的,有的可能遲至正統七年以後。明初遷入鳳陽府西部壽縣、霍邱等縣的山東移民的數量並不是很多,估計不過數萬,但由於壽縣當地土著人口稀少,移民佔總人口的比例很高,並且有較高的增長率,百餘年後山東移民及其後裔已佔總人口的70%左右,他們的影響之大可想而知。這也是為什麼至今壽縣還有那麼多移民後裔念念不忘山東故鄉的原因所在。山東棗林庄也是一個移民的出發地或集散地中轉站,並不是壽縣的山東移民的真正故鄉。但它在移民後裔心目中的意義是不可磨滅的,因為它同樣凝聚著移民對故鄉深深的眷戀。以至於山西和山東移民地混淆在一起,出現一個山東濟南老鴰巷地名。

移民遷出中轉地

三、「你」從哪裡來的?以下是目前壽縣部分氏族的可能來源地。

1、山西及河南移民過來:

梁氏之一、明初從山西雲中遷來。

邵氏之一、明初自河南徙壽,居於瓦埠鎮南邵家店、邵家老灣。

牛氏之一、於明成化十一年因避禍亂自河南汝州魯山遷來,居正陽關東牛家堆坊

2、南方移民:

楊氏之一 、 明初江西瓦屑壩遷移壽縣東南鄉錢家集楊大塘埂

洪氏之一,明初由婺源輪溪發脈,遷至壽州府南保義集。

方氏之一,明初由歙縣岩寺遷居上窯。

方氏之二,來自桐城。永樂時期任壽州衛千戶,因此落居。

塗氏之一,「南昌堂」。明代中葉由南昌府永修縣塗家鋪遷至壽縣定居。

夏氏之一,明初始祖夏臨從南昌遷居壽春。

陶氏之一,漢族陶氏。元末明初從瓦屑壩遷居壽州東鄉(今長豐陶樓),號五柳堂。

鄭氏之一,明初從饒州府瓦屑壩遷居壽州南鄉瓦埠街,后又徙居城東

張氏之一,小迎河張氏,明初從杭州遷入。

段氏之一,來自湖北英山,明代中葉從六安遷入。

江氏之一,來自霍山方家坪(現屬金寨)。在壽縣已傳二十餘世。

廖氏之一,自稱明代開國大將廖永安之後。明初從巢縣遷鳳陽后遷壽州。

汪氏之一,明末清初由歙縣遷居淮南洛河鎮。

宮氏之一,洪武時從句容遷懷遠,后播遷至壽州。

羅氏之一,原籍江西吉安廬陵,明中葉遷霍邱,后播遷至壽州。

3、山東移民:

蔡氏之一,認為其遷始祖於明代初期由山東調衛來

鮑氏之一,聚居上窯。自述其祖於明初從山東濟南遷來

尹氏之一,原居山東濟寧州老生塘,元末結寨自固,於明初任千戶並屯田淮上,安家於壽州南鄉青蓮寺。

石氏之一,祖先於明代從山東兗州遷來。

柴氏之一,明洪武年間自山東濟寧徙來。

徐氏之一,聚居瓦埠。祖籍山東濟寧。

李氏之一,居芍陂西。祖籍山東濟寧,明初徙壽縣。

孫氏之一,郡號樂安,明朝洪武初徙自山東濟寧州老官塘。

韓氏之一,祖籍山東省南部,元末時逃難落戶於壽州東南鄉。

周氏之一,聚居八公山,開荒集周家橋。祖籍山東。

張氏之一,號稱開荒張家。明代從山東遷徙到青蓮張羅城定居。

袁氏之一,始遷祖袁再興,原籍山東嶧縣棗林庄,於元代遷居壽縣城南三溝村。

郝氏之一,自明初從山東遷徙至淮河南岸,定居壽縣磨子灣,大約有六百年歷史

畢氏之一,來自山東。

曹氏之一,明代從山東遷入。聚居在小甸集。

聶氏之一,明永樂時從山東棗莊遷入。

羅氏之二,可能來自山東。

權氏之一,可能來自山東。

孟氏之一,可能來自山東。

卞氏之一,可能來自山東。

孔氏之一,可能來自山東。

四 、相對於明代移民過來的姓氏,壽縣當時土著居民還有哪些姓氏?

1、熊氏

熊氏分居於保義、雙橋、堰口、三覺、雙廟等地,系楚的後裔,源於帝顓頊氏後代季連,姓;傳至商末有鬻熊,為周文王師,成王封其孫熊繹於荊地為楚國,公族以為姓,以熊為氏。

顓頊圖像

2.楚氏

楚氏分居於雙橋、三覺等地,系楚的後裔,源於姓,楚王子孫中有以國名為姓者(「楚」,讀音「雛」)。

3.袁氏

袁氏源於媯姓,帝舜的後裔。周武王克殷紂,求其後以奉祀帝舜,得媯滿,封之於陳,為胡公。胡公卒,子申公犀侯立。犀侯十世庶孫名諸,字伯爰。伯爰之孫濤塗以祖名為氏即爰氏;爰袁相通,乃有袁氏。或曰,陳公子有為大夫食采袁鄉者,因自別為袁氏。壽州袁氏,據明初《袁洪先塋碑記》:其祖先來自齊魯,後有仕於宋者,世居三溝村。袁洪,從明太祖征戰有功,進榮祿大夫,后軍左都督,並賜鈔錠飾其先塋,即袁家老墳。今顧家寨、梨樹店、枸杞園廣袤十餘裡間,為袁氏聚居處,其西北為袁家湖。

4.呂氏。古有呂國,在豫西。傳為炎帝後裔四岳之封國,虞、夏、商、周為列侯,姜姓。太公望姜尚為呂人,亦稱呂尚。春秋初,楚滅呂,呂人不忘其國,因以國名為氏。或曰:共工氏從孫伯夷佐堯掌四岳,佐禹治水,封為呂侯,太公尚其後也。今壽縣呂氏,多居於瓦埠、菱角等地。

5.孫氏

孫氏系出多源。其一出姬姓,周武王封弟康叔於衛(今河南省北部),八傳至衛武公,有公子惠孫,惠孫之孫武仲,以祖名命氏,即孫氏。其二出輩姓,楚令尹蔿敖,字孫叔,即孫叔敖,為楚君蚡冒五世孫,后蔿敖之子孫即以祖名稱孫氏;孫叔敖死後,楚莊王封其子於寢丘(今河南省沈丘、固始間)。其三出陳、田,系舜的後裔,陳厲公之子陳完避難於齊,改姓氏為田;其六世孫田書仕齊為大夫,有戰功,齊景公賜姓為孫氏,封之於樂安(今山東省博興、高青、壽光等縣地),故孫氏多為樂安郡;孫武,即田書之孫,著兵法十三篇。

戰國楚令尹孫叔敖之墓圖片

6、方氏之一、世居瓦埠鎮。為明代以前老戶。

瓦埠老街

7、汪氏之一、居住安豐、保義、隱賢一帶,南宋1207年,一個叫汪三的人從婺源攜子帶父,遷入當時的安豐縣。

隱賢老街

備註:文章後面部分資料引用於網路上面公開資料,如有侵權請聯繫發文者,謝謝!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