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解讀《騰訊傳》第三部分「移動互聯網的站台票」

第三部分共有七章,是描述騰訊在2010年至2016年之間遭遇成長的煩惱,忽而成為眾矢之的,忽而柳暗花明,不經意間成為最大的互聯網企業。

一、新浪微博的出世 - 挑戰者必須找到不同於領先者的新競爭方式以取得成功!

以iPhone手機出世為標誌,自2010年開始互聯網就轉向了人們手中那個3.5英寸屏幕的手機了,不管你願不願意,PC為代表的第一代互聯網已經成為歷史,新的大陸豁然出現在人們面前。在美國的兆頭是Twitter和Facebook, 在是新浪推出的新浪微博。

2009年9月,模仿Twitter的新浪微博悄然上線。在2010年,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新浪微博成為國民性的現象級產品。在2010年11月5日,新浪微博的群組功能,新浪微群開始內測,使得微博同時具備了通信和媒體的雙重功能。同年11月16日,新浪宣布新浪微博用戶達到1億人,每天發微博數超過2500萬條,其中38%來自智能手機或平板類的移動終端。

新浪微博就是移動互聯網風行的標誌之一,它真正威脅到了騰訊的用戶基礎。相比之下,在同時進行的3Q大戰就像是一場暖場賽,騰訊裹挾著PC時代無與倫比的用戶基數碾壓了奇虎360的周鴻禕。馬化騰的騰訊又是後知後覺中的追趕新浪微博,在8個月後,也就是2010年5月騰訊微博才上線。為了爭取用戶,特別是大V用戶,馬化騰甚至親自上陣邀約相熟的名人加入騰訊微博。即使是這樣,騰訊微博依然不見起色,幾乎所有觀察家都認為騰訊微博不可能戰勝新浪微博,甚至認為在移動互聯網的大潮中,那隻企鵝QQ會倒地不起。

邁克爾 波特說過:「挑戰者必須找到不同於領先者的新競爭方式以取得成功!」

就像喬布斯發現了蘋果內部將要離職的喬納森·伊夫一樣。真正救主護駕的白衣騎士就是在騰訊內部,與喬布斯主動發現喬納森·伊夫的戲碼不一樣的是,這位白衣騎士是毛遂自薦的。在第二部分的讀書筆記中曾經提到騰訊為了對抗MSN收購了本土最好的郵件客戶端Foxmail,還有Foxmail的開發人張小龍。

2010年11月的最後一周,張小龍在騰訊微博中寫道:「我對iPhone5的唯一期待是,像iPad一樣,不支持電話功能。這樣,我少了電話費,但你可以用Kik跟我簡訊,用Google Voice跟我通話,用Facetime跟我視頻。」

Kik 即手機通信錄的社交軟體

Kik 即手機通信錄的社交軟體,可基於本地通訊錄直接建立與聯繫人的連接,並在此基礎上實現免費簡訊聊天、來電大頭貼、個人狀態同步等功能。簡單的說,Kik 就是一款「可以與手機中同樣安裝了Kik的好友免費發消息的跨平台的應用軟體」,說白了,它就是一款具有信息推送技術的IM,與Gtalk、MSN、QQ等IM相比,Kik的優勢在於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用戶體驗,真實到不能再真實的好友網路。2010年10月19日, Kik登錄蘋果App商店,在15天內就吸引了100萬名用戶。

kik界面

張小龍注意到了Kik, 在2011年10月末的一個深夜,手指中夾著Kent香煙的他,在煙霧繚繞中,給馬化騰寫了一封郵件,建議由他的廣州團隊開發一個類似的Kik的產品。馬化騰當即回了一封簡短的郵件,郵件的內容是:「同意」。這是一封價值數百億的郵件,而且還是以美元計價的。

張小龍後來給這個模仿Kik的產品起了個名字,叫做:「微信」。

微信的啟動頁面

在微信啟動頁面是一個孤獨的人站在月球上仰望碩大的地球,後來張小龍說那個人指的就是他自己。

二、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站台票」—微信

張小龍

從2011年1月21日微信上線,到2014年1月24日的「搶紅包」引爆,這是屬於微信的三年。

微信1.0版主打免費簡訊,但受到三大電信運營商包月簡訊的打擊,不能吸引用戶。

微信1.2版迅速上線圖片分享功能,但用戶反應也不熱烈。

2011年5月,微信新版本增加了語音聊天功能,用戶被激活,每日新增用戶從1-2萬人提高到5-6萬人。

隨後,微信上線了令人眼前一亮的「搖一搖」和「漂流瓶」功能。

2011年7月,微信再次迭代更新,推出了「查看附近的人」的功能,徹底超越了所有對手,日增用戶數達到了10萬人以上。

2012年3月29日凌晨4點,馬化騰在騰訊微博宣布微信同時在線人數突破1億。這距離微信上線僅僅過了433天。與之對比的是,QQ同時在線人數突破1億花了10年時間、Facebook用了5年半、Twitter用了4年。

2012年4月19日,微信推出了「朋友圈」功能,將圖片分享給微信好友,微信好友可以點贊和評論。這個功能意味著微信已經從手機及時通信工具升級為手機社交平台。

之後的微信4.2版,微信推出了視頻通話功能,完勝了Iphone的Facetime。

2012年8月23日,上線。公眾號是張小龍及其團隊的發明,具有媒體和電商的雙重屬性,可以說是對互聯網的原有生態系統進行了革命。到了2015年10月,公眾號數量突破了1000萬。

擁有持續創作能力的寫作者可以將自己的優質內容通過微信公眾號在熟人及朋友圈內傳播,也可以通過訂閱擴大自己的傳播範圍,而且這個傳播是互動式的,完全超越了傳統媒體單向傳遞信息的缺陷,可以說有了微信公眾號才有了之後的「自媒體」,從而形成了一個全新的輿論生態系統。之後的幾年,傳統的報紙和雜誌等紙面媒體受到了極大的打擊。

對於商家和企業而言,微信公眾號也打開了一扇大門,一個與淘寶C2C式電商平台完全不同的交易平台可供選擇。商家和企業通過微信公眾號可以以極低的成本和最快的速度發布資訊,獲得精準的用戶。

2013年8月,騰訊的支付工具財付通與微信打通,推出了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與支付寶並駕齊驅

在2014年春節,800多萬人領取了約4000萬個紅包,平均每個紅包10元。這是一場微信紅包的狂歡,從此在線支付領域微信支付與支付寶並駕齊驅。

到了2015年6月微信和微信的海外版WeChat合併活躍賬戶數達到了6億,覆蓋了90%的智能手機,成為了最大最活躍的移動社交平台。

至此,微信在不經意間解決了新浪微博給騰訊帶來的威脅。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幾乎所有移動社交及網路媒體領域的產品都在微信的萬丈光芒下瑟瑟發抖。

馬化騰的「死敵」周鴻禕都不得不在2012年的一次峰會上承認:「在今天這麼多互聯網公司里,只有偉大的騰訊公司、尊敬的馬總拿到了『船票』,其他人還在琢磨。」 馬化騰以勝利者特有的謙虛表示騰訊只是拿到了「站台票」,並表示還沒有坐下來的資格。

在這三年中,張小龍帶領的微信開發團隊沒有遭遇到像樣的抵抗。

雷軍做得米聊也是模仿kik,並且比微信上線還要早一個月。但是,雷軍後來轉而做小米手機,退出了與微信的競爭。

網易的丁磊在2013年8月攜手電筒信推出了「易信」。這是一個全面複製微信的產品,還有電信給予的免費簡訊和註冊送流量的優惠。可惜,易信來得太晚了,根本沒有機會與微信競爭。

移動在2011年9月推出了有免費簡訊和語音簡訊的飛聊業務。但在之後的兩年間也只有可憐的300萬註冊用戶,並且在線用戶也不活躍。同時,也沒有任何大牌的互聯網企業願意與移動合作推廣。這就是移動在移動夢網業務中卸磨殺驢的後果。最終,2013年7月,移動暫停了飛聊業務。

無論怎麼強調微信都不過分,因為微信創造了另外一個騰訊。受微信的刺激,騰訊的股價在這5年裡增加了近5倍,市值從400多億美元飆至2000億美元。

馬化騰與微信

2015年3月,馬化騰作為全國人大代表,他對媒體說:「騰訊第一個事就是以通信和社交為核心,以微信和QQ為平台和連接器,我們希望搭建一個最簡單的連接,連接所有的人和資訊、服務。第二個事就是內容產業。一個是連接器,一個是做內容產業。」

之後,騰訊在互聯網行業了縱橫馳騁,大肆收購,與阿里巴巴接連上演商戰大片,都是馬化騰所說的「連接器+內容產業」的戰略的具體實現。

三、誰將會成為騰訊未來的敵人?

《連線》雜誌的前主編凱文·凱利,也被大家親切的稱為「KK」曾經與馬化騰見面會談。

馬化騰與凱文·凱利

馬化騰問KK:「在您看來,誰將會成為騰訊未來的敵人?」

「這是一個至少價值1億美元的問題。」KK幽默的回答:「在互聯網世界,即將消滅你的那個人,從來不會出現在一份既定的名單中。」

就像微信輕易超越新浪微博,引領一場新媒體的革命一樣。在新浪微博原來的競爭者名單上恐怕也最多有騰訊微博的名字,而絕不會想到微信。

就像曾經棋牌休閒遊戲的霸主聯眾,也沒有想到打倒它的是那隻原來只是做即時通訊的企鵝。

就像當時如日中天的諾基亞手機,也不會想到逼得自己賣身的是那個曾經快要倒閉、一直做電腦的蘋果。當蘋果手機剛一問世時,諾基亞還嘲笑說沒有人會用這隻沒有實體鍵盤的蘋果手機。

按照KK在《失控》一書的觀點來看:「互聯網像大自然,追求的不是簡單的增長,而是躍遷和進化。」

正在噴發的火山

吳曉波老師形容騰訊是一座正在噴發的火山,而且誰也無法定格一座正在噴發的火山。

我的《騰訊傳》讀書筆記到此也就結束了。

這是一個沒有結束的故事,這也是一個還在正在進行的故事。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這個故事的親歷者。似乎冥冥之中選中了馬化騰、選中了騰訊、選中了那隻胖胖的企鵝,但馬化騰他們當時並不知道。

人生就像閉卷考試

如果有人說人的命天註定,那我也會說:「這是一場閉卷考試,就算有標準答案,我們也無從得知。我們只有在這場以生命為代價的考試中,奮力爭先,即使不能達到滿分,也要考個最高分,才能不枉此生!」

好玩的是,得分是你和這個世界一起打的!

僅以此文與讀者共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