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作家專欄】鄧貴環|熬糖

作家專欄

展示名家作品

推介優秀作者

創|作|心|得chuangzuoxiinde

鄧貴環

散文是抒寫心靈的文字,我願借它那雙有力的翅膀帶我飛翔。所寫內容,要打動讀者,首先要打動自己,要選取最動情的東西寫;其次,文章一定要體現一個主題,即我為何要寫這篇文章?這個創作意圖要明確地體現出來。散文所謂的「形散神聚」,這個「神」,就是文章要表現的主題;再次,儘可能去追求結構的合理,儘可能去追求語言的精鍊和優美 。我告訴自己,要把每一次寫作,都當作與自己靈魂的一次對話,對自己寫作實踐的一次檢閱。

熬糖

秭歸是個山區縣,地處湖北省的西南部,我的老家娃娃寨,又位於秭歸縣的西南部。因為山高路遠,還被稱作 「秭歸的青藏高原」。

娃娃寨並不是一座寨子,而是一座山,所有的耕地都鑲嵌在山坡上,這裡一片,那裡一片,條條縷縷並不連貫。絕大多數都是旱地,水田很少,只在河溝低處,有零星的水田分佈。自古以來,玉米都是當地人日常的主食。

要是老用玉米面蒸飯吃蒸粑粑吃,久了也會膩,我的媽媽就變著手法給我們做玉米的各種吃食。

玉米面裹上土豆絲煎餅子;湯里下一些嫩菜葉,把玉米面攪拌進去做玉米糊糊;溫水和玉米面讓其發酵,再做成緊實的圓團,放在灼熱的草木灰里燒「火燒粑粑」;或者冬天把玉米煮熟之後放在屋子外面凍酥,然後用砂子或食鹽炒著吃。還有就是最奢侈的吃法:熬玉米糖。

玉米含糖量較高,跟含糖量同樣高的紅薯相比,熬制出來的糖容易拔得白,看相更好,更逗人吃,所以媽媽每到過年,都給我們熬玉米糖吃。

玉米糖是所有如花生瓜子、柿餅、苕金果兒、干炸土豆片或者瓦栗子等小吃中最珍貴最奢華的食物,平時並不容易得到。

我們家大口闊,熬少了根本不夠一人一塊地敲了吃,家裡的大人就常常說不想吃或者不喜歡吃,特別是媽媽。他們把節約下來的糖讓家裡的小孩多吃點。多熬幾次又不可能,我們家土地不算好,種的玉米收成本來就不多,也就僅僅夠一家人摻著土豆、紅薯、赤小豆等雜糧才能勉強吃到第二年接上新的糧食。土豆也算主食,很多時候陳土豆已經吃完,新土豆才一點點大,就要去挖來,揉掉土豆皮,煮熟后拌上一點玉米面,蒸熟來維持一家人的一日三餐。媽媽邊撿挖出來的小小的土豆,邊嘆著氣連聲說可惜,這麼小就挖出來吃了,它們還能長大許多呢!可她還是要不斷地把小土豆挖出來吃掉,她要每天節約一點玉米下來,過年的時候才能熬糖,來解我們兄妹幾個一年裡積累的饞勁。而哥哥姐姐們吃糖的時候,她又總要囑咐他們別敲太大的塊兒,說要留著給正在讀書的我正月里上學了帶到學校去吃。那時候,我有時一整天只吃一頓飯,其餘的幾頓餓了就去敲一小塊糖來吃,玉米糖實貼,吃了可以管很長時間不餓。難怪我小時候胖,想來大約都是糖吃多了吃出來的。

糖好吃,熬糖卻是個費時費力的苦活兒。我的爸爸媽媽得為此提前準備很久的時間。

熬一次糖需要一大簸箕的玉米面,玉米用石磨磨成面是一項極其艱苦的勞動,他們得熬上好幾個深夜才能磨出來。還要準備好高高的一摞柴,柴是硬柴,儘是栗木之類,這樣的木頭燃起來火力足,有熬頭。這些柴都是爸媽白天在地里幹活的間隙,去砍來或者拾來的。他們還要提前生好一些麥芽(用來起催化作用),然後等待一個不能幹活的大雪天,一大早就起來做著其他的各項準備工作。

到了熬糖這天,一大早媽媽就起床了。她把大鐵鍋里裝滿水,生火燒開這一鍋水之後,再把一大簸箕玉米面倒進鍋里,撤去大火,留下少部分燃燒的木柴,用一把特製的大木鏟子在鍋里使勁攪拌,邊攪拌邊煮,然後放進摻水磨細的麥芽再攪拌。一會兒之後,撤去灶里的柴禾,只留下燒紅的灶灰。鍋里的玉米糊溫度逐漸下降,大約半個小時之後,起鍋裝進一個紗布織成的大袋子里,反覆不停地擠壓揉捏,直到完全擠出玉米糊裡面的汁液。

媽媽往往只能趁傾倒袋子里的玉米殘渣的時候,才會抓緊時間休息一會兒。她工作的時候很少說話,眼裡卻總是含著一絲笑意,彷彿已經看見她的兒女吃著了她親手熬出來的糖一樣滿足。在這個間隙里,她會坐下來,吸一袋煙或者說幾句逗樂我們的話,就要站起來把剛剛揉出來的汁液重新倒進清洗乾淨的鍋里,生起熊熊的大火來燒煮。

鍋里的汁水在不停息的大火熬制中開始還比較清稀,還能看到媽媽的面影隨著翻滾的汁液一晃一晃地動,那一綹綹從額前披散下來的頭髮也一漾一漾的。隨著鍋里不停滾動著的黃色汁水漸漸地少下去、少下去,媽媽的影子也終於消失不見了。鍋里的汁水越來越粘稠,顏色也變得越來越深,最後幾乎都成了黑色,這種黑的顏色,就彷彿在告訴媽媽,這糖可以起鍋了。

這時候時間也差不多到了下半夜,本想陪伴著媽媽的我們幾個姐妹也終於熬不住,東倒西歪了。媽媽想試一試糖漿的火候,她拿了一根筷子,在糖漿里蘸了蘸,然後一隻手將筷子平伸到額頭前,稍稍等一會兒,另一隻手的食指和拇指圈起來在糖漿拉出的絲上一彈。媽媽告訴我,說火候到了,這一彈就能夠把糖絲脆脆地彈斷,要是火候不夠,糖絲就會軟綿綿的,就會粘住你的手指。

試過被認為火候到了之後,媽媽熄滅了火,端起鍋來,把裡面的糖漿倒在事先預備好的乾淨的草木灰里,等它冷卻。

天在這個時候差不多已經亮了,媽媽喊爸爸起來,說是要「拔糖」,她說糖冷過勁了就拔不動了。

糖是在磨樁上拔的。爸爸洗凈雙手后,等待媽媽把磨樁洗凈擦乾,然後吃力地抱起熱乎乎的糖團,纏到洗乾淨的磨樁上,一雙手緊緊握住糖團往後退,然後再上前纏住再後退,如此反反覆復。手裡的糖,漸漸綿軟,漸漸變白。媽媽在爸爸手中還在繼續拔著的糖里撒上一些炒熟的芝麻粒兒或者幾粒擰碎的核桃仁、一把熟小米之類,爸爸反反覆復地將它們與玉米糖完全均勻地融合在一起。

拔糖是個力氣活,每次熬制的糖團,都有十多斤重,年輕力壯的爸爸一陣徒手拔下來,額頭上一股一股的熱氣就直往外冒,汗珠子也牽連不斷地順著臉和脖子往衣服里鑽,很快就把衣褲全都濕透。完成了拔糖之後,爸爸要氣喘好一陣子才能平靜下來。

拔好的糖有玉的潤澤和月亮的瑩白,還有醉人的香甜,讓人垂涎欲滴。但累了一天一夜的媽媽沒捨得吃一點點,全被爸爸盤好放進盛著炒熟的玉米面的簸箕里。這糖在寒冷的臘月天里過一陣就冷卻了,冷透之後的玉米糖潤白裡帶一點杏黃,用小木槌敲下一塊,糖塊里的芝麻小米,白白的小點歷歷可見,放進嘴裡,香甜無比。

我在學校吃著媽媽為我熬的糖,想著他們的苦和累,覺得一輩子都報答不了。

作家專欄欄目說明

應文友要求,新銳散文平台開通《作家專欄》欄目,旨在展示名家作品,推介優秀作者。

投稿時,請精選5--8篇作品、創作心得與作者簡介和生活照一起發郵箱,如有高清配圖,可一併發來。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作者簡介:鄧貴環,湖北秭歸屈原故里人,高級教師,湖北省作家協會會員,有多篇文章發表,有散文隨筆集出版。

新銳

堅持「尊重名家,不薄新人」的辦刊理念。

感情求真,思想求深,角度求新,

視野求廣,語言求美。

請支持如下稿件:人性之美、大愛情懷、鄉愁、親情友情愛情、生態情懷、性靈自然等。

合作紙媒:西嶽評論散文版

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作品回顧

蘋果手機用戶可按下面二維碼打賞作者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