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史上最難畢業季,2017年應屆生何去何從?

今年,有765萬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加上中職畢業生、初高中畢業不再升學的學生數量,需要就業的年輕人是1500萬。

在目前經濟下行與去產能并行的壓力下,如何消化這個大一個就業群體,挑戰不小。

文︱劉詩蕾

本文由界面新聞(微信號:wowjiemian)授權轉載,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作為今年765萬應屆高校畢業生中的一員,周瑤這位優等生用12年優異成績構建起的驕傲幾乎已被畢業求職徹底擊碎。

4月末的一天,這位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大學部應屆畢業生拿著一摞厚厚簡歷,在北京師範大學一場校內招聘會上已經轉了3圈了,仍然沒有找到一個滿意的單位。

在參加北師大這場招聘會的幾天前,周瑤在老家長沙參加了湖南公務員省考。等待結果的這段時間裡,她回京繼續投簡歷參加招聘會。

「實在是沒有一個對口。」站在角落休息時她說。此時,她的小腿已經被5厘米高的黑色皮鞋磨得酸痛,這雙高跟鞋是她媽媽從湖南老家寄給她專門用來應聘的。穿著這雙鞋,周瑤已經參加過3場校園招聘會和5場面試了。

4月末,2016年應屆畢業生招聘漸入尾聲。比起大型招聘會,這場招聘會規模顯得小了不少。80家公司的招聘窗位依序隔出的通道中,摩肩接踵的應聘者似乎都帶著背水一戰的決心。不論男女,顯然都經過了一番精心打扮,以使自己更富職場氣質。在與招聘方的禮貌克制交談之中,應聘者們仍有一些相似的複雜情感:急切、倦怠,期待中摻雜著焦慮。

這只是2016年龐大應屆大學畢業生群體就業道路上的一個典型場景。根據國家人力和社會保障部的數據,這個夏天,將有765萬大學生畢業進入職場。

自2002年起(當年第一屆高校擴招畢業生畢業),高校畢業生人數逐年上升,2005年突破300萬,2008年超500萬,2011年過600萬,近3年更是達到16萬到28萬的單年漲幅。高校應屆畢業生人數已由145萬人攀升至前所未有的765萬。

而根據人社部的數據,如果加上中職畢業生和初高中畢業以後不再繼續升學的學生數量,今年青年人的就業群體加在一起約有驚人的1500萬。

在當下國內化解過剩產能造成一部分職工下崗、經濟下行壓力下企業用工不足等大背景下,「2016年就業形勢複雜、任務非常艱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在今年2月份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說。

1

一個月他瘦了20斤

「電話一響,我就心驚肉跳,以為單位來通知了,我是真的都神經衰弱了。」聶少卿苦笑道,為找到一份工作,去年一個月內,他足足瘦了二十斤。

聶少卿是華北科技學院一位大學部應屆生。去年,他本打算報考研究所,但他最終放棄了這一想法。他說:「我已經25歲了,同屆大多是22歲,我讀研出來都快三十了。」

這一決定是明智的,因為今年考研報考人數達到177萬,以7%增長終結持續兩年的報考頹勢。最近的一份調查顯示,考研人群中56%的出發點是為了「更好的工作」。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考研大軍中往屆畢業生佔了足足四成。經濟下行背景下,壓力正逐步向考研和就業傳導。

放棄考研的念頭后,聶少卿從去年開始就投入了找工作的大軍中。

從2015年9月開始,各個用人單位和公司開啟了針對應屆生的第一波網路招聘。應屆畢業生們也迎來了自己的「金九銀十」黃金應聘季。

作為班裡學習委員,聶少卿大學前三年幾乎沒逃過課。為找工作,聶少卿在大四這年不得不密集逃課。

每天七點半,聶少卿準時起床,洗漱完畢,下樓買份早飯,馬上回宿舍開電腦,邊吃飯邊搜索網路上的工作機會。一般情況下,他會在過一遍各大招聘網站,篩選出心儀的職位后,再挨個細查公司的規模等相關信息。最終決定投遞簡歷后,他會針對應聘職位和公司寫封言辭誠懇的五百字求職信,附在簡歷后郵箱發送出去。

一輪程序走完,再來新一輪,如此往複。一天下來,「眼睛酸澀、脹痛,看什麼都是虛的」, 聶少卿說,「神經高度緊繃,腦袋特別痛。」

「以前老師老說我們專業工作難找,我想能有多難呢?但是就真的難到了這個地步,你不體驗根本沒法理解。」 聶少卿說。他就讀的專業是安全生產,如果畢業對口就業,則負責大型施工企業、大型廠礦、生產型企業等企業的安全生產。

但最近兩年來,受「去產能」等宏觀政策影響,這一領域的相關職位需求人大幅減少、就業緊張。「職位一少,競爭就更大啊,你說你一個二本的拿什麼和人家重本研究所去拼?」 聶少卿說。

網投簡歷、線下大型招聘會、校招、親友介紹——秉承「寧可錯投一百,絕不放過一個」的信念,聶少卿把畢業生求職的每一條常規途徑都做到了極致。

參加完學校及周邊學校的招聘會之後,聶少卿從大學所在地河北廊坊趕到北京、河北張家口等地,參加當地的大學招聘會。原本聶少卿連去山西太原、山東濟南的火車票都買好了,最後囿於時間緊張放棄了。

「正常人哪受得了這折騰?整天提心弔膽,電話一響就怕,面試完等結果更怕。又期待又焦躁,一被拒就像被打入了十八層地獄。」 聶少卿苦笑著說:「每天心情跌宕起伏得跟坐過山車似的,簡直比談戀愛還揪心。整夜整夜地失眠。」

還好,付出總有回報。在網投一百多封簡歷,在廊坊、北京和張家口三地參加十餘場校園招聘會,經歷十多家公司的面試后,在去年十月底,聶少卿最終簽約隸屬於鐵路工程總公司的中鐵六局,工作地點在石家莊。這是一家國企,工資待遇也不錯,同學們羨慕不已。

聶少卿的同學不知道的是,為了這份工作,他瘦了足足二十斤,長期高強度對著電腦屏幕,他的視力驟降,散光進一步加重。

2

被迫離開北京

長期以來,畢業后能留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些大城市工作往往是大部分應屆畢業生的夢想,這些城市因政治、經濟等因素形成罕有的頂端優勢資源,且足以讓父母親屬們倍覺臉上有光。

然而,隨著近幾年這些大城市為解決「大城市病」而推出的控制人口規模等政策,畢業后能落戶在「北上廣深」這些大城市工作變得越來越難。

在北京求職希望渺茫后,在此求學7年的歐陽盈已經準備回蘇州老家工作了。

「按去年六月計劃,我現在應該進新華社或者央視,總之留北京肯定沒問題。」歐陽盈專業學的是新聞,但她目前頗有些無奈。雪花一樣飄往各個招聘單位的簡歷中,歐陽盈的簡歷足以令大多數人傾羨。清華大學國際傳播新聞碩士應屆畢業,傳媒大學大學部,精通俄語英語,在CCTV、新華社等媒體合計實習兩年。

這些都沒有給她帶來足夠運氣。

歐陽盈原定計劃是在首都北京找份體面的工作,這符合大部分畢業生希望落足大城市的就業心理。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經濟研究所去年針對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進行的一項問卷調查顯示,在2015年高校畢業生中,在省會城市或直轄市工作的以59.1%佔據絕對比重,25.4%在地級市工作,在縣級市或縣城工作的佔13.0%,在鄉鎮工作的佔1.8%,在農村工作的僅佔0.8%。

留北京,擺在歐陽盈面前首選是去央媒,這也幾乎是她就讀的碩士班同學們的首選。除了單位本身的大平台外,還有穩定的工作預期,另外,央媒、國企、中央機關和事業單位等,對非京籍應屆畢業生還有一個無法忽視的吸引力——戶口。在北京,當地戶口跟買房、買車、小孩上學直接掛鉤后,應屆畢業能在北京找到一份正式的工作是落戶的唯一機會。

圖表來源:百年英才教育

留京的意志在一路瓦解。在新華社、CCTV等「央媒第一梯隊」的應聘中,歐陽盈通過了初篩、筆試,但最終都止步在了面試階段。

歐陽盈一位在某央媒實習的同學的經歷顯得更為可惜。這位筆試中超出第二名二十多分的同學,最終和其他進入最後實習的同學一起被刷,用人單位最後錄用了一位筆試排名靠後的北京女孩,只因為這位女孩不佔用單位的留京名額。

這個頗令人意外的結果被歐陽盈視為今年應屆生進京落戶政策的一個註腳。「今年確實情況更嚴峻了。當然企業是不會直接講出來說政策縮緊,戶口名額不夠,但是能很明顯看到用人單位會有意向地選擇有北京戶口的人,即使可能沒那麼優秀。」

其實,這種狀況在去年畢業季時就已經有明顯的傾向。2015年年初,不少簽約央企國企的應屆碩士畢業生在網上發聲,稱自己因「超齡」被告知無法解決北京戶口,面臨解約。

去年清華大學發布的一組數據曾引起輿論嘩然。數據顯示,清華畢業生京外就業率接連3年突破50%。當然,這其中有學生因為北京這樣的大城市房價高企以及其他生活成本昂貴等原因自動放棄在北京就業等因素,但北京日益收緊的人口政策也是畢業生選擇離開北京的主要原因,過去幾年來,大城市管理者試圖通過減少畢業生落戶以調控城市人口規模的意圖也愈發明顯。

今年1月2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確定,全面放開高校畢業生、技術工人、留學歸國人員等落戶限制,提前是「除極少數超大城市外」。

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副局長張祖德早在去年也曾公開表示,2015年應屆畢業生的引進指標不超過9000人,而2016年只會少不會多。

「每一年都說最難就業季,但每年師哥師姐都就業情況很好,也沒放在心上。去年那樣的形勢下,師哥師姐一半以上進央媒,好幾個進國家部委和四大銀行。」 歐陽盈說,今年形勢急轉直下。他說:「我們班到3月為止,只有兩個人去了央媒第一梯隊,到4月底,進入央媒工作的也只增加了4個人;另外,我們班沒有一個通過國考的。」

在留京的希望基本落空后,歐陽盈選擇了離開。最終她通過江蘇省省委選調生項目,成為老家蘇州的一名公務員。然而無論以哪種姿態離開北京,回到老家,意外著將被老家親友打上「被北京淘汰」的標籤。

3

創業者

「我一開始就沒打算找工作,我是要幫別人找工作。」南京審計大學大學部應屆生趙宗陽說。據前程無憂發布的《2016應屆畢業生求職到位率調查報告》,他可算作今年1.3%創業應屆生的一分子。

自2012年入校以來,校內的招聘海報、學校招聘會、就業培訓大會,還有學長學姐的交流,讓趙宗陽每一年都充分感受到了「就業難」:「我們學校不算名牌大學,同層學歷上吃虧。還有,學生企業兩方信息不對稱,學生不知道企業需要怎樣的人才,根本不知道該怎樣努力。」

創業的念頭萌生在大三這年,趙宗陽和幾位校友討論后決定:做一個針對應屆生的線上職業規劃平台,整合社會優質就業相關的資源,為應屆生提供就業相關指導培訓。

大三這年,趙宗陽和盟友們為此組建了學校社團,進行了線下嘗試,比如開展模擬面試、邀請企業招聘會來做交流會等。

找到天使投資人拿下第一輪300萬資金后,今年年初,趙宗陽在內的16人團隊一起開始了這個創業項目。在畢業前夕這段忙碌日子的縫隙中,團隊每人皆擔多職:技術、文案、自媒體運營、公關、市場拓展、活動執行。

經過幾個月的沒日沒夜的工作后,目前,這個名為職前Careerfore——一款致力於服務應屆生就業的app已通過團隊內測,目前正在前期宣傳階段,預計今年8月份上線。

在大學生就業形勢愈發嚴峻的情況下,越來越多高校學子選擇了創業這條路。

據麥可思研究院數據:2007年這一數值為1.2%,至2014年,該數值已翻倍增長至2.9%。其中,餐飲行業、零售、個體服務業等行業已經成為應屆大學部畢業生創業最集中的行業,甚至超過了互聯網創業所佔的比例。報告認為,「成本低是重要原因,互聯網背景下很多傳統行業也都藉助了互聯網的因素」。

圖片來源:視覺

大學生創業越來越被視為一種解決就業的迂迴道路,各級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關政策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力圖通過高校、政府、社會三方建立有效機制,引導大學生創新,支持大學生創業實踐。

與此同時,各高校關於創業創新教育的具體舉措和休學創業的規定也逐步落實。日前,清華大學通過《清華大學研究所學籍管理規定》的修訂方案,展現出其對大學生創業的支持力度和決心:研究所創業,可以停學三年。

值得注意的是,大學生創業成功率低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一項調查數據顯示,當前,全國大學生創業成功率最高的浙江為4%,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平均為2%,這與歐洲和美國的大學生創業成功率20%有整整十倍的差距。

「成不成功我真沒想過,沒想那麼複雜,我就想把事情做好。」趙宗陽說:「我也是學生,知道找工作多難,就是想幫助更多學生,尤其是像我一樣不是清華北大這些名校的學生,哪怕他們找工作時能為他們提升一點點戰鬥值,那也就夠了。」

4

經濟下行的壓力

作為就業率的一個主要指標,大學生就業率也直接反映出當下宏觀經濟走勢。

恰逢史上數量最龐大的高校應屆畢業生的這一就業季,去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6.9%,創下1990年以來的25年新低。最新的數據顯示,2016年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長6.7%,GDP增速創下了2009年以來28個季度的新低。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一項研究表明,2013年,GDP每增長1個百分點吸納就業140萬至160萬人。

2013年10月2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應邀在工會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作經濟形勢報告時也稱,過去,GDP每增長1個百分點,就會拉動大約100萬人就業。經過這幾年經濟結構的調整,尤其是隨著服務業的加快發展,目前大概GDP增長1個百分點,能夠拉動130萬、甚至150萬人就業。

「我們關注GDP,其實關注的是就業。」李克強說:「我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和有關方面反覆測算,都認為要保證新增就業100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在4%左右,需要7.2%的經濟增長。我們之所以要穩增長,說到底就是為了保就業。」

按照這樣的測算,今年若解決掉1500萬人的新增年輕人就業,需要的經濟增長率肯定要高於7.2%。

「整體的經濟下行首先會抑制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人才供給卻是線性增長。這樣的經濟態勢下,也會深入推進結構調整,這也會影響就業市場。」社會科學院勞動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張冀說:「這個時候再遇上765萬應屆高校畢業生,總計1500萬的青年就業人員,肯定是最難就業季。」

權威數據也顯示,經濟下行壓力下,就業崗位供應也受到影響。據人社部公布的《2016年第一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市場供求狀況分析》,今年一季度用人單位通過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招聘各類人員約520萬人,較去年同期減少了22.9萬人,下降4.5%。同比去年,東部地區市場用人需求減少了1.2萬人,而求職人數卻增加了14.1萬人。

圖表來源:百年英才教育

「經濟下行的背景下,除了一些成熟的大型上市公司仍然注重人才梯隊建設和人才儲備,普通公司更偏向招募有工作經驗、上手快的員工,這會節省很大的人才再培養的成本。」在互聯網行業從事十多年人力資源工作的林超向界面新聞分析:「留給應屆生的職位有限,又碰到了數量最龐大的畢業生,今年自然競爭慘烈。」

智聯招聘的數據也顯示,今年一季度平均每個招聘職位收到48份簡歷,相比之前的26份接近翻了一番,足以證明今年職業競爭態勢之激烈態勢。

另外,今年的就業形勢之嚴峻,也正是由於隨著經濟結構調整進入深水區,「去產能」對就業市場產生的不利影響的顯現。

「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作為今年經濟工作的五大任務,其中重工業的「去產能」放在首位。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在3月介紹,去產能的目標是鋼鐵產能在5年之內要減少1億至1.5億噸,煤炭產能在3到5年內要減少5億噸、減量重組5億噸。

系列宏觀政策很快波及到了就業市場,就業研究所和智聯招聘共同發布的2016年第一季度的《就業市場景氣報告》顯示,今年2、3月份調查失業率呈現逐步上升趨勢,具體表現為農業戶籍人口的失業率上升,以及短期失業人員比重較大,去產能行業用工減少是一個重要因素。

當然,「目前去產能造成這些下崗工人會不會對應屆生造成影響,還是要細化,分行業、分學歷,不能一概而論。」張冀說。但他也認為,現在的情況是煤炭、鋼鐵等行業市場給出的職位少,另一方面由於系列政策的不穩定因素,對應屆生的吸引力也會降低,這肯定對相關專業的學生就業造成不小影響。

2016年第一季度的《就業市場景氣報告》顯示,2016年第一季度有超過半數的行業的用工需求同比出現負增長。快速消費品行業用工需求同比降低15%,大型設備、機電設備、重工業用工需求同比降低14%。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用工需求量萎縮的行業主要集中於傳統加工製造業、能源行業等。

5

就業率真的說明問題嗎?

似乎成了定律,最近10年來,每年的畢業季都被稱為「最難就業季」,但與此同時,各類就業率數據則描繪出一幅樂觀美好的畢業生就業圖景。

今年4月,人力資源服務商前程無憂發布《2016應屆畢業生求職到位率調查報告》,這份覆蓋30個省市自治區的227所高校的調查結果顯示:2016年大學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市場並未受到經濟放緩的影響,當公務員、創業或已經獲得企事業單位就業機會的已達到了52.11%,真正苦於沒有工作機會的僅佔6.7%。

往年數據也呈現出應屆生就業的樂觀局勢,據北京大學教育學院調查顯示,2015年高校畢業生畢業時「落實率」達83.1%,較2013年同期數據上漲11.2%。麥可思數據針對大學生畢業半年後的調查則顯示,2012屆至2014屆就業率皆逾90%,且逐年上升。

今年還沒到應屆生畢業離校之時,已有不少學校已經曬出了近百的就業率,這不禁讓人疑惑,最難就業季是不是只是媒體的「噱頭」?

對此,社會科學院勞動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張冀認為,高就業率本身值得揣度。他說:「一部分就業率通過研究所考試來解決,還有一部分是虛假就業證明,有些學校強行要求學生簽三方協議,這種水分是存在的。再一個,畢業半年就業率能到90%以上,多是趕上了下一屆學生的就業季。」

「應屆生就業怎麼樣,光拿就業合同和三方協定來統計肯定不準確,但確實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教育體制改革研究室主任王烽接受界面新聞採訪時說:「特別是在畢業的一年以後,有隱性失業,也有隱形就業,我們對應屆生就業率的跟蹤統計很難進行,想要更準確反映就業情況,對畢業生的跟蹤統計還是要建立起來。」

即使畢業生的就業率如各方數據展現的那麼高,市場提供的工作也通常遠不能滿足這些意氣風發的畢業生們的慾望。在張冀看來,單一的就業率無法還原就業情況。

他進一步解釋說:「工作肯定能找著,關鍵在工作是否與畢業生學業水平和能力相匹配。就業好壞是個綜合複雜的問題,不能單看就業率,還要看就業半年一年後的離職率、專業相關性等等。」

6

高校擴招的錯?

最近幾年來,高校擴招政策也被視為導致「文憑跌價」削弱高校生就業競爭力的重要原因。

單純從數據來看,確實如此。高校擴招16年來,全國高校畢業生總數已從1999年時的85萬人,飆升至今年的765萬人。

另據教育部發布的首份《高等教育質量報告》,2015年在校生規模達3700萬人,位居世界第一;各類高校2852所,位居世界第二;毛入學率40%,高於全球平均水平。報告指出,預計到2019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將達到50%以上,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

但王烽認為,目前高校毛入學率達到40%了,在世界範圍內也只算一個平均水平。的高校數目放在的人口基數和國土面積、社會發展現狀,仍是不足。

圖片來源:百年英才教育

「經濟和生活水平提高,老百姓接受高等教育水平的需求也在增長。在我們這個學歷社會,要提高就業,肯定要滿足需求提高高等教育的供應量和教育質量,而不是一味歸於擴招的錯。」王烽說,目前高等教育層層劃分的結構成為培育社會所需要人才的掣肘。

王烽注意到,現在企業用人觀念也在發生變化,企業參考的不一定光是學歷證書,這也是人才市場走向更理性更健康的一個標準。對此他認為,這也就對學生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同質化辦學模式很容易讓學生失去競爭力。

「其實落點還是高等教育改革,不同類型的學校要找准自己的定位,還有高等教育多樣化,避免高校同質化。」王烽說。

(註:應要求,文中出現的畢業生均為化名)

信息來源:微信公眾號:福建中公事業單位考試 (fjsydw)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