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從經濟學角度解析 人為什麼要結婚?

這篇文章從經濟學的角度解析,人為什麼要結婚?理性到令人髮指,其中很多觀點值得商榷,但從經濟學角度分析婚姻,也有值得借鑒的地方

在文學家眼裡,愛情是兩顆心靈碰撞的火花,婚姻是愛情的墳墓;

在哲學家眼裡,婚姻是必然性與偶然性的統一,人要結婚是必然性,跟誰結婚是偶然性,必然性寓於偶然性之中;

在社會學家眼裡,婚姻是出於社會協作的需要,家庭是社會的細胞;

在政治學家眼裡,婚姻是一種政治行為,林妹妹不會嫁給焦大;

在生物學家眼裡,愛情婚姻與植物受粉動物交媾沒有什麼不同,都是繁衍的需要。。。。。。

本文以經濟學的基本原理作為分析工具,對愛情婚姻這一社會現象進行理性的分析,得出婚姻交易本質的若干結論。寫作中盡量避開一些艱深的專業述語和模型,力圖用散文化的語言來闡述婚姻的經濟學原理。

用經濟學解析婚姻不是我的創意,是貝克爾(Becker)的發明。1981年,美國經濟學家Becker首次把經濟學方法引入對婚姻行為的分析,寫了《家庭論》(A Treatise on The Family)一書,貝克爾將微觀經濟分析的領域擴大到包括非市場行為的人類行為和相互作用的廣闊領域,因此於1992年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但是,貝克爾的著作沒有也不可能窮盡婚姻問題的各個方面,時代的變遷和國情的差異使我們有了發揮的空間。

愛情是人間最美好、最崇高的東西,千百年來被人們歌頌讚美。經濟學以人類的自私本性為假設,是研究在資源約束條件下人們如何做出理性選擇以實現效用最大化的學問,長期以來被認為是庸俗的科學。

用庸俗的眼光來觀察崇高的愛情,確實讓人不習慣和難於接受,甚至使有些人極不高興,認為是狗眼看人低。但無論如何,人可以看狗,狗也可以看人,正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事實上,從不同的角度看同一個問題,總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 在文學家眼裡,愛情是兩顆心靈碰撞的火花,婚姻是愛情的墳墓;

◆ 在哲學家眼裡,婚姻是必然性與偶然性的統一,人要結婚是必然性,跟誰結婚是偶然性,必然性寓於偶然性之中;

◆ 在社會學家眼裡,婚姻是出於社會協作的需要,家庭是社會的細胞;

◆ 在政治學家眼裡,婚姻是一種政治行為,林妹妹不會嫁給焦大;

◆ 在生物學家眼裡,愛情婚姻與植物受粉動物交媾沒有什麼不同,都是繁衍的需要。

那麼,用經濟學的眼光看,愛情婚姻又是一個什麼樣的情形呢?

一、婚姻的性質

上帝從生理上安排了男女之間的需求。男人是女人最大宗的消費品和客戶,同時,女人也是男人最大宗的消費品和客戶。男女雙方在婚姻中是單個的經濟自由體,擁有自身的完全產權。婚姻是對耐用消費品的購買,跟一般商品交易不同的是,所付出的不是貨幣,而是他(她)們自己。每個男女都是一個製造愛情的個私企業,交易的內容是對方的性別差異、物質金錢、權力名聲、容貌才氣等等。

人人心中一桿稱,愛不會平白無故的產生。人們在尋找對象之前,總是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形成一種擇偶標準,如年齡、身高、容貌、學歷、職業、收入、健康狀況、家庭背景等等。如果我們把上述各種因素進行適當歸類,會發現主要有三個主要條件:身體條件、社會條件和物質條件。

◆ 身體條件主要包括年齡、身高、容貌、健康等;

◆ 社會條件主要包括學歷、地位、家庭背景等;

◆ 物質條件主要包括收入、財產、職業等因素。

在這些變數中,身體條件是隨年齡增長而衰變的,是愛情婚姻中的減函數。社會條件和物質條件的增減是可以憑經驗進行預期的。學歷、地位、家庭背景的高低好壞以及收入、財產、職業等,預示著將來家庭收入及精神生活質量的好壞,即婚姻效用的大小。

一般來說,男子對女方的選擇較為看重容貌,因為男人自信有能力養活對方,容貌能夠給自己帶來心理滿足,還具有正的外部性(別人看著順眼)。女人則更看重男方的社會條件和物質條件,女人因其先天的生理構造,在社會生產生活中處於弱勢,比較重視婚後的物質支撐。

在以上諸要素中,綜合得分最高的人,就成了搶手的商品,如香港的李澤楷被捧為鑽石王老五。但必需看到,每一個要素都是可變數,有的人很有錢,他(她)可能就不是太在乎對方的物質條件,而會把對方的社會地位和年齡、美貌等當成重要的參數。

有的人缺錢,就會把錢看得很重要,這就可以解釋一些年輕帥哥為何選擇年齡較大的富婆做老婆的現象了,這就是各得其所。理性的個人總是在自身客觀條件的約束下選擇合適的對象以實現婚姻效用的最大化。戀愛是男女雙方各方面條件均衡和博弈的過程,結婚則是對愛情交換的一種確認,結婚證就是一個標準合同。

用經濟學的眼光看,婚姻是一種交易。從找對象到結婚的過程就是一個尋找目標市場、考察雙方需求、認同商品交換條件直到簽訂交換契約的過程。有需求就必然有市場,婚姻交易存在著各種途徑。婚姻介紹所是專門搜尋、處理、提供婚姻產品信息的職業機構,是為降低婚姻交易成本而產生的,它靠收取信息服務費和交易場地費來維持運轉。

媒人與紅娘的作用在現代社會仍不可小視,但他們往往會為了得到一份厚重的彩禮和酬金而誇大當事人雙方的信息特徵,隱瞞某些對雙方不利的信息。當代人最主要的求偶方式是在婚姻市場上自由尋找,通過舞會、聊天等社交活動來尋找目標。

近年來又出現了非誠勿擾 一類進行婚姻速配的電視欄目,把婚姻市場的概念詮釋得一清二楚,對反對婚姻市場論的人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網路是一個新的婚姻市場,網戀的興起源於低廉的搜尋成本。

在網上搜尋一個異性只需要幾鈔鍾,送一束電子鮮花根本不花錢,同時還避免了面談的緊張和尷尬,有人做過調查,容易陷入網戀的大都是性格內向、工作繁忙、外表不出眾的網民,他們在現實中戀愛比一般人需要付出的成本要高。由於網路給人留下的想象空間太大,難於掌握對方完全、準確的信息,因此網戀者見光死的機率也非常大,交易成功率非常低。

大哲學家叔本華主張父母包辦婚姻,他一再強調因愛情而結婚的人必定生活在悲哀之中,由婚配雙方父母安排的功利婚姻常常比愛情婚姻更加幸福。

但從經濟學的角度看,自由戀愛的婚姻模式更能體現自由市場交易的效率原則。前者重觀察結果,後者重邏輯分析,都可以舉出實例來證明各自的觀點。我當然是支持經濟學分析的,舊時代的包辦婚姻的確比較穩定,但我認為並非原於包辦本身,而在於制度約束。

說過婚姻,我們不妨再回過頭來看看愛情。畢竟愛情和婚姻是有關係的,儘管不是必然聯繫。愛情是個恆久的話題,至今沒有人能夠給它下一個權威經典的定義。我不想引用別人下的定義,因為愛情實在是個性太強,似乎找不到共性。

我只想說,愛情也是一種交易。貝克爾說,上帝目光所及,均可交易。從經濟學的角度看,愛情作為一種社會現象,源於一定的經濟基礎,它的運作也始終遵循著經濟運行的基本規律。

一般認為,愛情是一種只講奉獻,不講索取的非功利現象,但在經濟學的視野里,愛情不管是出於何種非理性動機,都會對經濟行為作出反應,沒有任何愛的付出是完全不需要回報的,用更哲學一點的話說,表面上是我們愛對方,實際上是愛自己,因為所愛之人其實是自我的對象化。

只要我們對愛情現象稍作一些觀察,就會發現這樣一些事實:

1、愛情是男女之間的一種愉悅情愫,其本質是快樂之美,人們從愛情中能夠獲得甜蜜與快樂;

2、愛情的享受,是人們用約會時間、甜言蜜語等主要投入,輔以花前月下樓台館所等要素投入而生產出來的;

3、生產愛情的收益,取決於當事人在這方面的天賦和人力資本投資,如語言天賦、性愛技巧以及得自文藝作品的愛情觀念。在這三個判斷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發現,愛情是一種投入與產出的關係,是一種交易。

鮮花插在牛屎上是愛情交易中的一種特殊現象,這可以從人的消費偏好與信息不對稱理論中得到解釋。不同的人或同一個人在不同的環境不同時間裡的偏好是不盡相同的,胖瘦高矮,各有所好,這一點很容易理解,不再贅述。

信息不對稱是指相互之間的了解程度不一至,局外人對局內人的了解有局限。一對在別人看來極不般配的男女,他們也許正愛得死去活來,那是因為他們已經發掘出對方潛在的,別人所不容易發現的優點。

二、成本與收益

戀愛婚姻是需要支付成本的。直接成本是尋找目標過程中所耗費的時間、金錢、財物。你要與對方見面,得犧牲一些時間,還要請對方吃飯喝茶,為了給對方留下一個好印象,你還要刻意修飾一番,比如買件體面的衣服等等,這些都是直接的成本。

你為了追求對方,必然要放棄做別的事情,放棄對另一個目標的追逐,這是機會成本。從尋找目標到談戀愛到結婚,都是成本的耗費過程。為了降低交易成本,出現了婚姻介紹所、出現了電視速配。在成本和收益的比較中,人們不會做虧本的買賣,時間多,金錢多,愛情光顧的機會也更多。

選擇結婚和選擇單身都是人們在成本與收益間權衡的一種理性的選擇,結婚的目的在於希望從婚姻中獲取最大效用。結婚給人帶來的收益是十分明顯的,大體上可以歸納為五個方面:

1、獲得性的滿足和情感的寄託。

康德認為,婚姻的意義在於合法使用對方的性器官。研究表明,性快感是僅次於毒品提供的生理快感。婚姻使性伴侶長期化、穩定化,使性生活安全化。特別是在艾滋病威脅人類的今天,穩定健康的性伴侶對誰都有好處。

2、通過男女互補,促進資源的充分利用,實現規模經濟,獲取規模經濟效益。

具有不同專業化優勢的、在能力與收入方面存在差別的男女,通過婚姻的形式可以使雙方的收益達到最大,是一個互補雙贏的方案。最明顯的例子是,一個人和兩個人的生活開銷並沒有太大的差別,比如住房和傢具,一個人生活用一套,兩個生活也是用一套。再比如男主外女主內,或者女主外男主內,要比每個人既主內又主外效率更高;

3、互相提供信用,協調人力資本投資的收益。

比如一個人支持另一方做生意,最後實現總效用的增加;

4、起到防災保險的作用。

比如一方生病了,有人照顧,並且在因生病的失業狀態下有人支付醫藥費用。印度農村流行女兒遠嫁,明顯具有防止農業欠收風險的功效,兩親家不在一個農業區,同時受災的可能性較小,若一方遭災另一方有能力接濟。

5、可以分享家庭商品增值。

婚姻作為耐用消費品,具有逐漸積累增值的特點,在規模效應的推動下,婚姻的某些獨特效用會逐步顯現出來,比如情感的寄託、家庭的福利、知識和智慧的交融、小孩帶來的樂趣等等。

有了那麼多的好處,大多數人當然選擇結婚了。婚姻是一種缺乏需求和供給彈性的商品,一個石頭一個坑,綜合得分再低的人最後都有一個歸宿,除非男女性別比例失調。

但是也有不少人選擇獨身,尤其是女子單身現象有逐漸增長的趨勢。這些現象可以用成本分析模型加以解釋。我們常常看到那些女博士、高級白領及一些事業有成的人找不到對象,原因就在於他們進入愛情門坎的機會成本太大。

現代社會,一個優秀的職業女子面臨著許多選擇,她們有很好的工作機會,經濟獨立,前程美好,無須依賴男性,如果選擇婚姻要放棄的東西太多,或者投入的成本太大,她都會捨不得。相比之下,單身反而有更好的預期回報,她們自然選擇獨身。

社會提供給女性的工作和發展機會越多,單身女子的群體就會赿大。可是上天就是那樣吝嗇,不可能把好處全讓你佔了。單身女子事業心赿強,越希望有美好的感情,以獲得補償,但是在期望值較高的情況下,婚姻變得更加不易,從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用最接近經濟學意義的話說叫路徑依賴。

嚴格意義上的獨身(一輩子不結婚)現象是很少的,更多的則是遲婚。遲婚的原因除了以上分析的因素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因素:

◆ 受教育時間長,從國小到博士,在學校里足足要呆20年,好多商機都錯過了。

◆ 性開放的影響,婚姻的一個主要目的是解決性問題,在不結婚也很容易獲得性生活時,許多人會不忙於結婚。

◆ 社會約束條件的變化改變了婚姻的成本和相對收益,比如住房價格上升導致婚姻成本上升,被迫遲婚。

婚姻中的另一個現象是紅顏多薄命。紅顏薄命,古今皆然。西施、貂蟬、王昭君、楊玉環,號稱古代四大美女,雖有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之貌,但結局卻無一善終;褒姒、趙飛燕與皇帝們誓結生死,卻均被處死,還落得禍國殃民的罪名;還有大家所熟悉的,張愛玲凄凄慘慘,黛安娜香消玉殞,梅艷芳英年早逝對這一現象,經濟分析方法也可以做出合乎情理的解釋。

從產權經濟學和契約經濟學的角度看,帝王們與美人簽訂的契約為私人契約,與臣民們簽訂的契約為江山契約,國家出現問題的時候,人們總愛把原因歸為紅顏禍水,在江山與美人之間選擇江山是最理性的選擇。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沒了江山,美人難保,江山鞏固,何患無美人呢?兩相權衡,自然是犧牲美人以保江山。

對於普通美人的命運多舛,我們可以利用博弈論原理,從兩方面來分析。一般來說,美女是男人們追逐的熱點對象,假如最初有10個男人追,美女們總是在10個男人之間挑肥減瘦,並從一些外在信息上對追求者做出判斷和選擇。

隨著追逐者的增多,男人們也對美女的道德人品產生了懷疑,好男人們逐漸失去信心,紛紛退出角逐。在眾多男人的博弈中,劣幣驅逐良幣,有錢有權的花花公子成了最後的勝出者,女人的命運也就註定要悲慘了。這就是為什麼優秀的女人總找不到優秀男人的道理。

研究表明,美女家庭的暴力發生率比一般家庭要高得多。而在不幸的婚姻中,男子更具有先動優勢,又具有較低的退出壁壘,而女子則處於明顯的后動劣勢,面且有無限高的退出壁壘,結果自然是女人吃虧,難免紅顏薄命的結局。

另一種情況是,美女們自侍先天的美貌資源,學得好不如長得好,放棄學習上進,但畢竟紅顏難駐,最後缺乏的是自立能力。她們從最初在眾多男人的追逐中撈取好處(比如經濟實惠、虛榮心的滿足等等),到最後遊戲人生,玩弄男人,跌入萬丈丈深淵,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最終毀滅了自己。

三、婚姻與生育

現在人們關心的中心問題是生育的數量和質量問題。

在這個問題上,經濟學和社會學的觀點完全相反。著名社會學家馬爾薩斯認為,收入的增加將導致家庭規模的擴大,原因是好的醫療條件會使兒童死亡率降低,收入的增加將會使人們早婚並且不大節慾,從而導致生育率提高。

貝克爾則從經濟學的角度,通過成本-收益分析,得出了相反的結論,認為富裕家庭會生較少的孩子,貧困家庭則傾向於多生孩子。我是贊成貝克爾的觀點的。與貧窮家庭相比,富裕家庭的父母一般有較好的職業和較高的收入,以及舒適的生活事業環境,如果想多養孩子,那麼就要支付巨大的機會成本。

因此,富裕家庭的父母更注重孩子的質量,更願意在提高孩子質量方面增加支出,也就是說,他們養育孩子的直接成本也是很高的。利益權衡之下,富裕家庭就更傾向於在生育較少孩子的同時提高孩子的素質。

生男生女問題,也是困擾國人的一大心病。重男輕女現象至今難有改變,尤其是在農村。從社會學的角度看,男子在家庭中起支柱作用,他們承擔著重體力勞動,並且由於男子社會活動範圍較廣,他們預測和抵抑風險的能力也較強,生男孩意味著更保險。

從經濟學的角度看,生育一個男孩和生育一個女孩的成本是相同的,但收益卻懸殊較大。生育女子的收益主要來自於彩禮、女孩的乖巧帶來的便利和愉悅。但生養男孩的收益則是倍數效應,生了一個男孩,還會引進一個女孩,而且在多數家庭中還是男子說了算。在成本一定的條件下,收益的大小是決定生男生女的關鍵因素。

四、婚姻的風險

如何看待婚姻的風險問題,經濟學也可以小試牛刀。一般地說,在婚姻變故中,男方主動的較多,換句話說,花心的往往是男人,陳世美佔多數。

有人從動物學的角度分析說,女人的折舊率高於男性,這就使得男人們總愛尋花問柳。

經濟學家們則用效用論來解釋婚姻的衰變。邊際效用遞減是經濟學的一條基本原理,說的是人們在消費同一種商品時,其效用隨著單位數量的增加而遞減。比如一個飢餓的人吃包子,第一個很好吃,效用最高,感覺最好,赿到最後,赿沒有感覺,如果繼續吃下去,就會噁心嘔吐,產生負效用。

如果我們把這條規律套用到愛情上,就會得到相同的結論,愛情的滿意度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降低,初嘗禁果的滋味一輩子不會忘記,年久月深,慢慢成了習慣,沒了感覺,就象左手摸右手。既然在一起味同嚼蠟,各自另覓甘果,離婚也就順理成章了。

婚姻變故的另一個原因,經濟學往往用信息不對稱來解釋。幾乎所有的西方經濟學教科書在談到信息不對稱時都會提到二手車市場這個經典模型。在二手車市場上,車主總是比買者更了解車況。在對車況不太了解的情況下,吃虧的總是買主。

男女戀愛過程中,雙方既是車主,又是買主,他們總是隱滿那些對自己不利的信息,公開或放大對自己有利的信息,如掩飾自己的缺點,張揚自己的優點。對方看到的往往是完美的你,正所謂情人眼裡出西施,連情人頭上長的虱子都是雙眼皮的。

有一些信息是難於捕捉到的,比如性偏好、對父母的孝順、發展潛力等信息。可一旦婚姻交易成功,進入了制度框架的約束內,雙方的缺點就會慢慢暴露出來,如果這些缺點不礙大事倒也罷了,人們總是寧願修修補補,繼續維持下去。你不情願花20塊錢車費去挑換一件缺一顆紐扣的衣服。倘若嚴重影響到婚姻生活質量的話,那麼,重新選擇另攀新枝就在所難免的了。

這裡又涉及到一個新的問題,就是離婚的成本問題,這些成本包括因離婚給各自帶來的經濟損失和名譽損失。離婚的成本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 婚姻合約前的沉沒成本,主要是雙方在實現婚約中的交易成本,婚姻持續時間赿長,沉沒成本赿大。

◆ 道德成本,即因離婚導致的品頭論足,社區和同事對你的輿論等。

◆ 離婚對家庭、對自己心靈傷害的成本以及對下一次婚姻的負面影響。

◆ 解除婚約的交易成本,如訴訟的費用、耽誤的時間和精力等。

如果離婚成本太大,人們就會繼續維持下去,特別是在把離婚與道德問題聯繫起來的環境中,很多人會選擇不離婚而維持白開水式的婚姻。倒過來看,如果婚姻的成本為零,就不會有人結婚。

結語

總之,婚姻是一種交易行為,而任何交易都是存在風險的。投資理論認為,不能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藍子里,但婚姻的制度約束及婚姻的性質決定了婚姻只允許有唯一的賭注,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由於女性的折舊率高於男性,因此女性的婚戀風險也較男性大得多。婚姻的風險來自多種複雜的因素,為了規避風險,人們在選擇對象時,總是陷入周密的計算與考慮之中,房子、票子、車子、對方的職業、健康等非純粹愛情因素成為婚姻是否安全的重要考量指標,婚前財產公證、家庭開支AA制等各種雜音乘虛而入,使原本應是兩情相悅的愛情婚姻蛻變成對數量的計算與追逐,使得愛情的領地越來越小,這種理性牢籠成為現代人婚戀中的不能深受之重。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