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制度之變與王朝崩潰

提示上方"史客兒"免費關注!

原創投稿請至:[email protected]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漢靈帝做了一次大膽的改革。這次改革涉及的對象是地方政府,卻最終徹底葬送了東漢皇朝。

由於黃巾起義造成了地方混亂,中央政府意識到必須做出有效的調整,提高各地資源調撥的效率,才能防止下一次起義的爆發。

在鎮壓起義的過程中,人們發現這個政府不僅無能,而且很龐大。軍事官員、財政官員、行政官員、司法官員,層層疊疊,每一個官員都想著如何守住地盤,防止別人侵犯自己的領域。從政府調撥來的經費成了各個官員口中的肥肉,你爭我奪,卻忘了敵人就在眼前。

比如,後來作為改革樣板的四川地區,本來就地處偏遠,管理不易,官員的責任重疊尤其嚴重,對於權力你爭我奪,有了財政錢糧,誰也不想放手,所以,問題更加突出。

皇帝和大臣都意識到,如果要節省開支,提高效率,必須進行一定的改革。他們認為,應該將所有的財政、軍政權力統一授予一個官員,由他來整合調撥。在皇帝過問地方事務時,只需拿這個官員是問,再由他確定其他官員的責任;而投入到該地的財政資源,也由這個官員統一分配。

這個統一負責的官員就是州牧。

州牧並非是一種新型的官職,其雛形叫刺史。漢武帝時期,皇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監督地方官吏,將天下分為十三部,派遣刺史去刺探各部的官僚。這時的刺史只是一個監察官員。在西漢時期,刺史還不是常駐官員,必須每年回京師向皇帝彙報。

到了東漢初年,為了加強刺史的監察效果,規定刺史不必每年都回京師,可以派下屬回京師彙報。於是,刺史就逐漸演變成了地方的常駐官員。由於他有監察郡縣官員的權力,地位反而超乎郡之上,成了郡守的上司。

刺史本來是為了幫助皇帝集權而設的,但碰到掌控力不強的皇帝,刺史反而可以擴張權力,使得地方官制更加複雜,不便管理。不過此時的刺史仍然不管財政,只針對官員進行糾察。

隨著東漢社會的逐漸解體,皇帝對於刺史的依賴反而更強。皇帝發現,為了鎮壓叛亂,就要將資源都集中起來形成合力。而集中資源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將刺史的權力擴大,不僅讓他掌管官政,還要掌管財政和軍政,也就是將這個地方所有的資源都交給他去管理。

這個辦法是由太常劉焉提出來的,他認為,現有的刺史由於權力不夠,而且普遍素質不高,徒增暴亂。所以,應該從有好名聲的重臣中選取一些官員,把刺史改為州牧,由這些重臣來擔任。

朝廷採納了劉焉的建議,而劉焉本人也當上了益州州牧。益州州牧在劉焉手中控制了六年,之後傳給了他的兒子劉璋。漢獻帝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劉璋為了對抗曹操,引入劉備作為幫手。三年後,劉備取得了益州的控制權,以此為基礎建立了蜀漢政權。

與劉焉同時擔任州牧的還有太僕黃琬,任豫州州牧;宗正劉虞,任幽州州牧。

靈帝的改革很像後來唐玄宗的改革。靈帝創造了州牧這個軍閥集團,玄宗則創造了節度使。他們的目的都是一樣的,因為行政效率低下、財政開支分散(或者不足),無法滿足軍事需要,所以,必須在地方上安排一個掌管一切的官員,統一管理財政,形成合力。

但是,官員雖然可以提高行政效率,卻由於缺乏監督,很快就獨攬大權。這時候,就算是皇帝也拿他們沒有辦法了。

在州牧這個職位設立一年後,公元189年,漢靈帝去世,大將軍何進聯合袁紹,欲除去宦官勢力,但在爭鬥中被宦官所殺。何進死前曾經邀請在北方帶兵的董卓前來洛陽,幫助他對付宦官勢力。何進死後,董卓仍然以這個名義進入洛陽,挾持了年幼的天子,剪除了宦官勢力。

之後,董卓另立漢獻帝,這就是漢代最後一個皇帝。

當董卓擅權時,漢靈帝創造的州牧顯出了巨大的活力:他們掌握著一個地方的全部資源,可以迅速調動資源用於戰爭。袁紹(冀州)、袁術(揚州)、曹操(兗州、冀州)、劉備(徐州、豫州、益州)、劉表(荊州)等,都從地方起家,他們或者親自擔任,或者派心腹代理,但最終的目的都是控制一個地方的所有資源,以用於戰爭。東漢政權終於在這巨大的離心力之下走向崩潰。

【摘自:《中央帝國的財政密碼》郭建龍/著 鷺江出版社 因版面有限,文中註釋略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購買

圖書信息

書 名:中央帝國的財政密碼

作 者郭建龍

出版社:鷺江出版社

定 價:68.00元

ISBN:978-7-5459-1109-1

出版日期:2017-4

《穿越百年中東》作者郭建龍最新力作

林達/鄢烈山/劉軍寧/吳曉波/戴立寧/王小明/ 羽戈/唐學鵬 鼎力推薦

一本人的《國富論》

一部新視角下的財政史詩!一段兩千年的帝國財政傳奇!

鹽鐵官營制度的建立,始作俑者竟是吳楚七國之亂?備受稱讚的王安石變法居然加速了北宋的滅亡?飽受內憂外患的清朝如何能維持財政平衡?

內容推薦

本書作者以歷代王朝為經,以現代經濟學理論為緯,上至秦漢,下至晚清,詳細梳理長達兩千餘年的中央帝國的財政制度之流變,分析歷代財政制度之得失,力圖從田賦制度、貨幣制度、官營經濟三方面說明傳統政治之興衰與帝國財政狀況密切相關。

本書分為三部分,以歷史上三次社會與財政的重建為劃分階段的標準。第一部分聚焦於秦漢到南朝時期,以漢武帝建立的國有體制,漢武帝、王莽的金融壟斷,以及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土地和戶籍制度為線索,解讀這段時期的財政現象;第二部分以北魏的土地國有制改革為始,論及唐代土地國有制所引起的巨大混亂,以宋代金融改革引起的大崩潰收場;第三部分自元代政府試驗性的財政政策起,隨後論述明清時期的保守財政,以晚清財政近代化的努力和惰性為終。

作者簡介

郭建龍,獨立作家,曾任《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出版作品有:小說《告別香巴拉》;文化游「亞洲三部曲」,《印度,漂浮的次大陸》《三千佛塔煙雲下》《騎車去元朝》;人物傳記《一以貫之》;商業傳記《勢在人為》;歷史遊記《穿越百年中東》。

註:本公號所推送的文章如侵犯到原作者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繫(『進來撩』欄中的聯繫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內刪除。所推送的文章並不代表本公號觀點,請和諧留言。

微信號:skdyh8

溫馨提示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