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為何「失去二十年」的日本依然富裕?中央高層智囊考察后給出答案

一份有深度、有視野、有情懷的文化讀物

這裡的文章,每篇都值得一讀! 歡迎持續關注和分享

日本街頭

「失去二十年」似乎是日本的一個特有標籤。談論日本社會和經濟的學者,往往喜歡用「失去二十年」來佐證日本的衰退與沒落,並把它作為一個典型案例來描述房地產和股市泡沫破裂后的災難性後果。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后,許多經濟學家都曾擔心美國是否會陷入日本式的衰退,是否會重現日本「失去二十年」的經濟停滯。

來到日本出差或者是旅遊的外國人,在日本走馬觀花之後,無論如何也無法把親眼見到的富裕、整潔、充滿現代化氣息的日本,與一個經歷了20年停滯的國家聯繫在一起。

經歷了「失去二十年」之後的日本,依然是平均壽命最長的國家,是使用iPhone手機比率最高的國家,甚至把iPhone的發明國——美國遠遠甩在後面;日本的網速不是世界上最快的,也是最快的之一,遠遠超過許多發達國家;日本電視台早已經進入到數字時代,不再播放模擬信號的電視節目了;以高速公路、鐵路、新幹線和航空運輸構成的交通網路,幾乎覆蓋了日本的每一個角落,不同交通工具之間的無縫連接,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相比。

代表日本高效率和現代化的基礎設施, 毫無「失去二十年」后破敗的痕迹。一位訪問日本的英國政府官員曾經說:如果這就是「失去二十年」,我願意英國也「失去二十年」。

最近,為了支持美國總統川普「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宏偉計劃,日本首相安倍在訪美期間,向川普提出了今後十年內日本政府和私人企業,對美國投資17萬億日元的一攬子計劃,幫助美國修建高速鐵路,更新陳舊的捷運系統等基礎設施,讓美國的基礎設施進入21世紀。

據估計,這個投資計劃可以為美國創造70萬個就業機會。安倍向川普提出的投資計劃,就好像日本對發展家的經濟援助,絲毫不像一個「失去二十年」國家可以從容做到的大手筆。

學者們所說的日本「失去二十年」是指1991年-2010年這個階段。在上世紀80年代後半期房地產和股市泡沫破裂后,日本經濟增長出現了斷崖式的下跌。1990年日本GDP是464萬億日元(按照1995年價格計算),十年之後的2000年日本的GDP僅僅達到534萬億日元的水平。

這十年期間GDP的平均實際年增長率是1.4%,低於所有發達國家。這是泡沫經濟崩盤后第一個「失去十年」。此後,在2001年到2010年之間,日本GDP平均實際年增長率進一步下滑到1%以下。在此期間,日本出現了長期的通貨緊縮。 這是第二個「失去十年」。

簡單來講,日本「失去二十年」的現象是以GDP增長率來定義的。而要理解「失去二十年」的經濟停滯與日本現在依然展示的富裕和發達之間的不一致,需要跳出以GDP增長為唯一標準的單線思維。

國際清算銀行的經濟學家指出,僅僅用GDP來衡量日本經濟的表現, 而不考慮日本人口結構變化是片面的。日本過去幾十年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勞動人口的大幅減少。1995年-2015年,日本勞動人口減少了1000萬。勞動力是生產活動最重要的投入要素之一。勞動人口的大幅下降,自然會抑制GDP的增加。

但日本的勞動生產率在「失去二十年」間卻出現了大幅提高。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估算,日本勞動力人均GDP在2000年-2015年間累計增長了20%,遠遠超過美國的11%;即使剔除2008年金融危機對美國經濟的負面影響,2000年-2007年間,日本勞動力人均GDP依然增加了11%,超過美國同期8%的水平。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彌補了勞動力下降對經濟的副作用。根據索洛的增長理論,勞動生產率的進步是收入增長的永動機。

在「失去二十年」間,日本人平均工作時間也出現了大幅下降。1990年日本人平均每月工作171小時。隨著法定節日的增加和帶薪假期的普及,日本人均工作時間不斷減少。2013年平均每個月的工作時間是149小時,比1990年減少了13%。工作時間的減少意味著閑暇時間增多,生活品質量提高,以及勞動生產力的提高。

日本還是擁有海外凈資產最多的國家。海外資產創造的收入並沒有包括在日本的GDP中。

因此,我們無法從GDP里看到「海外日本」的實力。在「失去二十年」間,日本企業不斷通過海外投資和併購打造了一個「海外日本」。例如全球最大汽車製造商豐田每年生產的1000萬輛車中, 大約三分之二是在海外生產的。日元可自由兌換的國際貨幣地位,也給日本企業創造了在日元升值時,進行海外併購的有利條件。

2001年日本持有的海外凈資產是179萬億日元,2015年日本海外資產達到339萬億日元,比2001年增長了90%。海外資產為日本帶來了巨大的收益。2001年日本海外凈資產的收益是8.2萬億日元,相當於日本GDP的1.6%;2015年日本海外資產的收益達到了20.7萬億日元,大約為日本GDP的4%。

海外資產的收益也改變了日本經常賬戶收入的結構。日本過去十幾年經常賬戶盈餘的來源,已經不是傳統的貨物和服務貿易盈餘,而是海外資產的收入。日本的海外資產是這個國家埋藏在全世界各地的財富,是日本國民收入的一個重要來源。

從日本家庭的微觀層面來看,日本依然是一個富裕和藏富於民的社會。日本的家庭依然擁有非常健康的資產負債表。上世紀80年代股市泡沫的破裂,讓日本許多家庭失去了一大筆紙上財富。目前日經指數依然不到泡沫期間的一半。但是,日本家庭不包括房產在內金融資產的積累並沒有停滯,而是出現了顯著的增長。1990年日本家庭平均金融資產是1350萬日元,2015年是1810萬日元,比1990年增加了34%。

平均值也許會掩蓋收入分配不均的問題。不過,即使從中間值來看,日本家庭也依然擁有非常健康的資產負債表。日本家庭2015年金融資產的中值是1050萬日元,這一數據意味著日本一半以上的家庭擁有1050萬日元的金融財產。

更為重要的是,日本家庭60%的金融資產是以銀行存款的形式存在,說明日本家庭有充足的流動性,可以抵禦任何突發的經濟危機。經濟的長期停滯並沒有導致日本家庭的負債增加。日本家庭目前平均負債為500萬日元,其中90%是房地產貸款。日本僅有38%的家庭擁有債務,這一比例比2008年下降了3個百分點。

忘掉GDP增長率,聚焦於勞動生產率、生活品質的改變、海外資產的積累和家庭財富增長這些變數,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何「失去二十年」的日本依然是一個富裕的社會。

延伸閱讀:《中央高層智囊:深刻認識與日本發展的差距》

作者:劉應傑,國務院研究室綜合司司長

近期,我們組團到日本進行21天的考察調研,圍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題,到有關政府部門、企業、大學、研究機構訪問交流,聽取專家學者的意見,到東京、大阪、福岡等地參觀考察。總的感受是,雖然日本經歷了20多年的經濟低迷,被稱為「失去的20年」,但日本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到高度發達文明的階段,在現代化道路上與日本還有巨大的差距。我們必須時刻自省自警自勵,學習借鑒日本的長處,抓住機遇加快發展自己。

正視與日本發展的巨大差距

日本三菱綜合研究所和野村綜合研究所是兩家知名的民間智庫。我們訪問交流時,學者們都對日本的經濟發展有一種強烈的危機意識。橫井正配是野村綜合研究所的區域擔當部長,他一半時間在,一半時間在日本,他說感覺兩邊落差非常大,的發展是朝氣蓬勃,日本則是死氣沉沉。

中原豐是三菱綜合研究所的副社長,他比喻說,日本是一個「日出的國家」,但現在卻是太陽下山的國家,而則是太陽當空的國家。我們深刻地感受到,日本許多有識之士都對國家和民族的發展抱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他們在研究日本面臨的問題癥結,並尋找著重振日本雄風的未來。

訪日之前,我們研究了中日經濟發展的對比,可以說中日經濟發展經歷了一個彼消此長的過程。

1991年日本泡沫經濟破裂,此後進入了長期的經濟低迷時期,被稱為「失去的20年」,深陷經濟的泥潭中不能自拔。

過去20年,經濟年均增長達到10.5%,而日本只有1.1%。1987年,日本GDP超過前蘇聯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日本經濟佔全世界經濟總量的比重從1994年最高峰時的17.67%,逐步下降到2010年的8.7%;經濟佔全世界經濟總量的比重從1991年的1.83%,逐步上升到2010年的9.3%。

1994年日本經濟總量相當於的8.55倍,達到戰後以來的歷史頂峰,隨後中日經濟差距迅速縮小,1997年日本GDP降為的4倍多,2002年降為的2倍多,2006年降為的1倍多,2008年之後兩國GDP已比較接近。1990年居世界經濟第10位,1995年超過巴西、西班牙、加拿大上升到第7位,2000年超過義大利居世界第6位,2005年超過法國和英國居世界第4位。2007年超過德國居世界第3位,2010年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按照目前的發展速度,今後幾年,中日之間的經濟差距將進一步拉大。世界各國公認,的崛起不可阻擋,長達30多年的高速增長創造了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的奇迹。

正是由於經濟發展的輝煌成就和日本經濟的長期低迷不振,使得國內外許多人看好,而看衰日本,甚至有不少人也認為,即將全面超越日本。

到底應該如何看待和日本的發展?這是訪日前後始終縈繞在我們心頭的問題。

通過在日本的訪問、考察、接觸和了解,我們深深地感受到,對日本發展的看法和評價不能簡單地被經濟總量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的表象所掩蓋,日本的經濟社會發展不像有些人所認為的那樣「深陷泥潭」,相反日本經濟運行總體還比較平穩,經濟社會發展都進入到有序運行的軌道,經濟和社會管理的各個方面都達到了精細化的程度。日本的就業相對比較充分,人民生活比較富足,國民心態比較平和,社會秩序安定和諧,城鄉地區之間發展比較均衡。

總體上,日本經濟社會發展已經進入高度發達文明的程度。與此相對照,在現代化的道路上與日本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第一,經濟實力方面存在巨大差距。

雖然的經濟總量超過日本,但的國土面積是日本的25倍,人口是日本的10倍多,反過來日本的人均GDP是的10倍。2010年,日本人均GDP是42150美元,而只有4260美元。日本在世界上的高收入國家中名列前茅,而僅排在第120位左右。日本經濟方面的巨大優勢突出體現在三個方面:工業製造、金融實力、技術優勢。這是日本維持世界經濟霸權的三大支柱。

一是強大的高端工業製造能力。日本三菱綜合研究所的中村裕彥先生說,日本為什麼能夠成為世界上的高端製造大國?因為日本沒有多少資源,能源自給率不到20%,糧食自給率只有28%,要維持日本人的生存,滿足能源和糧食的進口需要,就必須發展具有強大競爭力的製造業,這是日本的生存之道和生命線所在。日本正是以這種深刻認識和進取精神,牢牢佔據世界製造業的高位。

工業實力和強大的製造能力成為日本最重要的王牌。工業製造業的高度自動化,使日本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機械設備和工業機器人製造大國。

世界500強企業中,日本共有68家跨國企業上榜,僅次於美國而居世界第二位。日本產生了一大批世界知名公司和品牌,如豐田、三菱、日產、索尼、東芝、松下等,其產品技術含量和質量精益求精,享譽全球。在日本工作的教授告訴我們,日本產品很少有質量問題,更不可能有假冒偽劣,同樣的產品各地價格也相差不多,顧客儘管放心購物。日本製造成為品牌、技術、質量的代名詞。

二是強大的金融實力日本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確立了世界金融帝國的地位,後來雖然受到泡沫經濟破裂和金融危機的衝擊,但金融實力依然強大。日本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2010年,日本的海外凈資產總計為3.07萬億美元,相當於其國內生產總值的55.8%。

三是強大的技術優勢。永遠保持技術領先優勢,這是日本手中的核心王牌。日本提出「技術立國」戰略,在研發領域始終保持世界至尊地位。日本的研發投入佔全球研發投入總量的20%,而其人口只佔全球的2%。日本的科研投入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3.4%,其中77%來自企業,而經合組織成員國的平均水平只有2.3%。全球十大發明型企業中,有八家在日本。其專利發明集中在電子、機械、精細化工、納米新材料、能源與環保等高科技行業。在可見的將來,日本的技術領先地位難以動搖。

第二,日本處在現代化的領先地位。

訪問日本期間,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日本完善的基礎設施,特別是發達的綜合性立體交通體系。日本全國近1.28億人,居住在面積只有37.78萬平方公里的列島上,而且還主要集中在本州島上,但到處的交通都很通暢,包括東京這個國際化大都市,幾乎看不到長時間堵車的現象。

主要是因為,雖然日本汽車工業發達,居民家庭汽車擁有率很高,但大城市地下鐵路、地上高架捷運構成了一個立體交通網,到任何一個地方都很方便,人們出行首選的是捷運和捷運(日本人都叫電車),很少有人會開車上班,甚至一些大公司的經理、政府的高官也都乘坐捷運。我們在東京的幾天活動,充分體驗到了捷運和捷運的方便之處。日本人很為他們完善便捷、節能環保的基礎設施自豪,並認為日本在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運營和管理方面具有向其他國家出口的優勢。

日本在城鄉、區域發展方面已達到了比較均衡的狀態。從南到北,沿途所見,各地區發展都很現代化。日本的農村一樣能夠享受現代化發展的成果,交通便利,服務設施比較完善,生活水平與城市差別不大。與此相對照,的城鄉、區域之間還存在著很大差距。特別是還處在農村勞動力向城市大規模流動的階段,僅消化吸收這龐大的農村人口,最終達到城鄉之間的相對均衡,恐怕就需要兩三代人、幾十年的時間,這就充分體現了與日本現代化的差距。

第三,日本在生態環保方面的突出成就。

日本雖然是一個地域狹小、自然災害頻發和多山的國家,但生態環保做得非常好。人們具有非常強烈的環保意識,每個人都自覺地保護環境。穿行在日本的城市之間,高速公路許多時候是在山洞和橋樑之間通過,所見山巒到處都是森林覆蓋,一片鬱鬱蔥蔥。日本的森林覆蓋率達到64%,是世界上森林覆蓋率最高的國家之一。日本非常重視綠化,即使在繁華的東京,高大的樹木、整齊的草坪、大片大片的綠色也盡收眼底,似乎有土地的地方就被綠色的植物所覆蓋。

訪問日本真正地感受到什麼是整潔乾淨。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乾淨,這大概是我們人到日本的強烈感受。據介紹,日本是世界上垃圾分類管理最嚴格的國家,家家戶戶自覺對垃圾進行分類,按時定點收集,甚至街道上的垃圾筒也不多,人們出門都自覺地帶著塑料袋,把準備扔的垃圾保存起來,放在有收垃圾的地方。在任何地方,都看不到亂扔垃圾和隨地吐痰的現象,也沒有如美國紐約捷運亂寫亂畫的問題。

日本更是十分強調節約的國家,全民具有強烈的節約意識。日本的飯菜都份量較少,剛好夠一個人吃即可,即使是大家一起聚餐,所點食物也是夠吃就好,不會出現吃不完浪費的現象。日本人認為,他們的資源和食物有限,雖然現在已經非常富裕,但視浪費為犯罪,良心上感到不安。對比人餐桌上的巨大浪費,真使我們感慨萬千。

這次東日本地震海嘯和核輻射,造成電力普遍緊張,日本人更是感到了能源的緊缺,提倡和推行各行各業和全社會節能,辦公室、家庭和許多公共場合都只開一半的燈,雖然沒有強制,但人們都非常自覺地實行。日本一些企業都配備有能源管理師,負責落實節能標準。

交通節能也是日本節能的一大領域,政府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國民自覺不開汽車,現在騎腳踏車在日本又流行起來,既節能,又減少污染,還可以鍛煉身體,受到人們的普遍歡迎。日本是世界上節能減排做得最好的國家,其能源使用效率相當於的15倍之多。

第四,日本是世界上最和諧有序的國家之一。

日本社會給人的第一感覺是有序。交通人流都在無形中聽從一個指揮,就是都遵守規則。在大城市的街道上很少能看到警察,各個路口只有紅綠燈在指揮交通,綠燈亮時發出一種「啼嘟啼嘟」的聲音,提醒盲人可以過馬路。汽車和行人都嚴格遵守交通規則,無論是市內還是市外的車流,看不到如常見的不斷強行併線、超車、夾塞、甚至進入逆行道往前超車等違反交通規則的情況。據說日本發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很低,在世界上也是交通事故率最低的國家之一。從表面上就可以看到,日本是一個很守規則的社會。

在日本訪問旅行,人經常會問,這裡安全嗎?東西會丟嗎?在日本人的心目中這都是不成問題的問題。日本是世界上犯罪率最低的國家,安全根本不是問題。陪同我們的人說,他在日本生活二三十年,基本上沒有碰到過丟東西的現象。人總是說,你幫我看著東西。可日本人不明白,東西你看它幹嘛。

在日本的機場、飯店、賓館等各個地方,經常可以看到放著沒人看的行李,旁邊人來人往,並沒有人覺得東西不安全。陪同的人告訴我們,在日本沒有人家裝防盜門,窗戶上也沒有防盜網,因為他們不擔心會被盜。我們專門看了街上停放的腳踏車、機車,有些是上鎖的,也有不少是不上鎖的。這也印證了日本社會的安全。我們感到,在日本真使人有一種「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感覺。

日本還是世界上最公平的國家之一。日本朋友甚至開玩笑說,我們是真正的社會主義國家。人們不管是從事哪行哪業,工資收入差別不大,而且非常透明,沒有工資外的灰色收入。要知道日本人的收入很容易,只要知道他大學畢業時間和年齡就可以了。

一般來說,大學剛畢業每月收入20多萬日元,相當於人民幣1.6萬多元;30多歲的人一般收入30萬~40萬日元,相當於人民幣2.5萬~3.3萬元。據日本的教授講,一般資歷比較高的教授的收入與日本首相相當,都是一年1200萬日元左右。日本實行嚴格的個人所得稅和遺產稅,遺產稅率從10%到70%,這些都成為調節收入分配的有效手段。因此,日本的基尼係數比較低,大約是0.285,屬於世界上收入差距最小的國家之一。

日本還是世界上最廉潔的國家之一,一直處於最清廉的前30個國家之列。日本還是世界上人均壽命最高的國家,女性的平均壽命為85.33歲,男性為78.33歲,均創下全球最高紀錄。

第五,日本具有很高的國民素質。

人們普遍承認,日本的國民素質很高。這首先與日本的教育水平高有很大關係。高中畢業的學生大多數都可以上大學,受過大學教育的人數佔總人口的一半左右。

日本人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幾點特別突出:一是講禮節。對人非常有禮貌,赴約非常守時。日本人的鞠躬世界聞名,商場、賓館、飯店總可以看到服務人員對客人鞠躬致謝。在日本幾乎看不到無禮的舉動或粗魯的行為舉止。

二是重信用。日本人誠實守信,在商業買賣中幾乎不會發生欺詐行為,坑蒙拐騙的事情絕少發生。日本的企業也以講究信用、產品質量精良著稱於世。

三是嚴格自律。日本人的口頭禪是「不給他人添麻煩」,每個人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並儘力做到盡善盡美。在日本看到街上的小汽車,都是擦得乾乾淨淨,每家每戶每個商店門前也都是收拾得乾乾淨淨,這也是「不給別人添麻煩」的具體表現。在日本的大街上、捷運里,看到的上班族都是西裝革履,日本人喜歡穿西裝是一種自律的文化要求。令我們驚奇的是,計程車司機也都是西裝領帶,和公司白領沒有差別。日本人工作負責,講究效率,勤勉敬業,精益求精,工作中加班加點成為常態,而且都是人們的自覺行為。

四是團結精神。在日本,給人的感覺,這是一個高度一致的社會,根本沒有如其他國家那樣的不同民族、種族、語言、文化上的差別,更沒有這些方面的社會衝突。日本人具有一種團隊精神,大家都融入到集體行為之中,為了集體的和社會的利益,甘願放棄自己的個人利益。日本民族始終有一種強烈的危機意識,有非凡的適應能力,有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這些都是日本取得卓越成就的重要因素。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