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給孩子瞎聽古典音樂啟蒙,還不如好好看《貓和老鼠》

點擊上方媽寶幫幫幫,一鍵關注。

科學育兒、專家訪談、繪本介紹、好物分享、剁手指南,記者媽媽Jo媽幫你一網打盡,全天下媽媽的好朋友,就是這了!

小Jo同學最近對音樂越來越感興趣。在嘈雜的商場或遊樂中心,他會突然停下來問我背景音樂是哪種樂器演奏的。對不同音樂所表現的滑稽、悲傷、歡樂他也多少有些體會。

於是,我在認真考慮要不要開始學一門樂器。可是我的閨蜜,資深鋼琴老師Annie卻勸我別急,在真正走進音樂大門之前,還要帶孩子參觀很多間樂趣無窮的房間,等他真正打開音樂之門時,才不會覺得太難而轉身離開。

在她的指導下,我們讀了很多音樂繪本,玩了很多音樂遊戲,受益匪淺。於是,我邀請Annie,寫了這篇文章、開一節微課讓更多媽媽受益。

音樂啟蒙,亂聽古典樂可就錯了。

作者:Annie

自幼習琴

本碩均就讀於中央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系

曾就職於:

中央音樂學院附中

某知名國際學校

雅馬哈音樂中心

參與創辦新音悅藝術學校

多次擔任珠江凱撒杯、團中央星星火炬杯音樂大賽評委

學生中有23人考取了中央音樂學院

家有一個對音樂很敏感的小女兒。

現在每位父母都很重視孩子的藝術教育,有的是在家裡自己給孩子做音樂啟蒙,比如說聽聽音樂,看一些音樂劇的視頻,或者帶孩子去欣賞一場高質量的音樂會;還有一些家長會通過比較甄選,把孩子送到藝術機構,讓較為專業的老師來幫助孩子進行啟蒙教育。這兩類我覺得都很好,那下面我談一下我在十幾年的教學里遇到的一些問題。

學音樂最難堅持下去的,是這種孩子

啟蒙教育,是讓孩子從無到有,從淺到深,多角度多方向的了解一個事物。很多家長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購置了樂器,讓他開始學習,認為只有開始學樂器了,才是真正開始接觸音樂。

可惜這種方式,缺了前期的鋪墊,單線條的讓孩子練琴考級、升學加分,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音樂啟蒙教育。孩子開始時會興緻勃勃,到了枯燥的練習階段,就會缺乏堅持下去的動力和興趣。

在學習音樂之前,最基本的啟蒙教育是讓孩子學會聆聽。傾聽存在於大自然的樂器樹葉在風中的簌簌聲,小鳥嘰嘰喳喳的叫聲,風雨雷電的聲音;傾聽自己的聲音,走路的聲音,拍手的聲音,歌唱的聲音。發現生活中的音樂和節奏,才是小朋友最開始應該接觸的音樂。

對生活中存在的音樂比較敏感的孩子,再去接觸樂器,才會有更深的體驗。

比如說,我的學生去彈一首曲子《在海邊》,正是因為她去過海邊,有過踩著柔軟細沙,聽過海浪此起彼伏的聲音,彈奏連續的琶音才更貼近樂曲的主題,綿延不斷,溫柔深情。

在孩子兩三歲的時候,在家裡就可以進行簡單音樂啟蒙(除了聽古典音樂)。比如水杯遊戲,用小木棍敲打不同的物品,聽不同材質所發出的各種聲音,訓練孩子的聽覺,積累豐富的聽覺經驗,這也是非常好的方式。

選擇學什麼樂器是孩子的事

我見過一些家庭,孩子本來對某種音樂形式有了興趣,但因為父母在音樂方面是白丁,所以自認為沒有辦法輔導孩子,甚至覺得孩子也會遺傳,沒音樂細胞。

這個想法是有問題的,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音樂學院的孩子,家長大多數也不是科班出身,都從事各式各樣的職業,我的父母也不是。

爸爸媽媽的啟蒙其實就是耐心和陪伴,把對孩子的音樂啟蒙也當做自己的二次教育,和孩子共同探索共同學習。熏陶才是最好的教育,如果父母從不聽音樂,又怎能指望孩子熱愛音樂?

音樂沒有好壞之分,讓人身心愉悅才是第一要素。讓孩子去選擇他喜歡的音樂形式和樂器,前提是父母知道如何提供這些選擇。

孩子的敏感,可能在很多方面,爸爸媽媽不要糾結於是否有天分,孩子都是喜歡音樂的,聽到音樂都會開心的扭動起來,每個孩子都有學習音樂的能力,並且一出生就具備了這種潛能。

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的心理發展學家霍華德·加德納在1983年提出「多元智能」理論:「音樂智能」是獨立存在的,是每個人與生俱來擁有的一種智能。它的基本特徵表現為對於音高的敏感性,加德納教授還研究證實寶寶在嬰幼兒階段就有計算音高的能力。

所以,爸爸媽媽要做的就是在孩子的頭三年時間裡,觀察和引導,發覺孩子興趣所在,然後著力開發培養就好。

音樂啟蒙從何開始?

我個人的經驗來說,當然是越早越好。

因為職業的緣故,我從懷孕到生寶寶頭一個星期,一直在授課。每天肚子里的寶寶都陪伴著我的每一堂課,聽不同風格的鋼琴作品。

而且孕期練習瑜伽,也播放了很多電影ost作為背景音樂。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在我家寶寶身上得到了很明顯的印證,有一次我播放了舒伯特的《冬之旅》中的一首藝術歌曲,屬於比較悲情凄涼的那種,寶寶躺在我身邊,一動不動聽得非常認真,最後我驚奇的發現她鼻翼開始泛紅,眼裡閃著淚花,表情非常悲傷。一開始以為她困了餓了,但當音樂換成一首迪士尼的歡快的曲子,寶寶又開心的笑了起來,手舞足蹈。

平時生活中還有很多類似的經歷,都讓我覺得音樂啟蒙越早越好,而且肯定能夠有所收穫。

再比如說,我發現很多人和我一樣,30歲以後,總是喜歡聽老歌,很多都是青少年時期的歌曲,劉德華,張學友,陳奕迅的。

從審美角度上講,可能老歌更好聽更打動人,旋律朗朗上口,歌詞也文采斐然。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童年與青春期是一生中最容易受到影響的時期,早期的記憶和經驗是塑造人格不可或缺的要素,而且它們會深刻影響人生後來的每一件事。

再舉個例子,因為有了娃,平時抱著哄她時,總會唱一些兒歌。我在中央音樂學院讀大學部時去北京育才國小實習,當時為了備課搜集學習了很多現代童謠,但現在卻記憶不深了。真正哄娃時,我發現自己唱的還是記憶中小時候聽到的學到的兒歌。

這都說明了,早期的記憶真的會影響人的一生。

所以儘早進行音樂啟蒙(不是單純的樂器學習!),包括聽力經驗的豐富,歌唱能力的積攢,都是很有必要的,當然也要注意選擇適合孩子的方式和內容。

與其瞎聽古典音樂,還不如這樣做

古典音樂如汪洋大海,浩瀚無比,確實裡面有很多高深難懂的。但是不要因此望而生畏,因為我們可以挑選出適合孩子的,簡單易懂的作品。

這裡還是要說明,如果爸爸媽媽沒有做任何功課,就隨便搜些古典大師的作品來給孩子聽,效果會適得其反,有些交響樂恢弘的氣勢會嚇到孩子。

其實,經典動畫片的配樂是很好的啟蒙素材。比如《貓和老鼠》的配樂令人叫絕,處處都是大師的作品,看的時候怎麼引導也很重要,以後我再找機會詳細講講。

0~3歲的孩子,我建議大家從音樂繪本入手。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古典音樂繪本,基本都配有對應的CD或者掃二維碼來聽,比如像《大家來聽音樂會》《樂器在歌唱》,《我的第一本古典音樂啟蒙書》,《小老鼠參觀音樂學校》等,都有可聽的音頻,結合畫面來聽古典音樂,就比較容易理解和接受了。在我們當年學琴的年代,真不敢想有這樣豐富的資源。

我自己買了很多音樂繪本,給我的學生建立了一個借閱圖書館,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音樂背後的故事。

家長不必買這麼多,精選出一些出來,花費不過一兩百元,不到一節鋼琴課學費的一半,就能激發孩子長久不滅的興趣。如果沒有這些鋪墊,可能上十節鋼琴課都沒用。

用繪本啟蒙,並不是只講一遍故事就完事了,父母還需要做一些簡單的功課,怎樣講、怎樣引導孩子從繪本里獲得音樂營養,我專門開了一節微課來講,感興趣的父母可以聽聽。

對於選擇直接聆聽的古典音樂,其實也並沒有那麼困難,有很多通俗悅耳的古典音樂曲目,比如帕赫貝爾的《D大調卡農》,巴赫的《G弦之歌》,肖邦的《降E大調夜曲》,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施特勞斯家族的各種圓舞曲比如《藍色多瑙河》《維也納森林的故事》《藝術家的生活》《春之聲》等等,還有其他一些小型的比如《土耳其進行曲》《致愛麗絲》......

還有一些作曲家專門針對兒童所寫的作品,比如童話題材為原型的一些音樂,柴可夫斯基寫的《胡桃夾子》《睡美人》,舒曼的《童年情景》《青少年鋼琴曲集》,普羅科菲耶夫的《彼得與狼》,聖桑《動物狂歡節》,巴托克的《兒童組曲》之類的,都是有著完整的故事情節,非常適合小朋友來聽。

相對這些來說,一些大型的交響樂作品,雖然都是非常經典的曲目,但樂曲本身強調對比衝突、彰顯個性,聽起來宏大有氣勢,但這些並不如那種旋律比較寧靜,相對比較悅耳的曲子更容易接受一些。

如果你想進一步了解如何用繪本開啟音樂之門,可以收聽我們的微課。

適合誰聽?

1、想提高孩子與自己藝術修養的家庭

2、不想瞎報班、花冤枉錢的家庭

3、想知道怎樣花一兩百元買書,就能激發孩子興趣,並且將興趣持續下去的父母

4、買了音樂繪本但苦於方法不得當,不會引導的父母

5、不想給孩子聽《小蘋果》、《喜洋洋》的父母

6、寶寶的年齡在0~6歲

在這節付費微課中,你將聽到什麼?

1、一份最佳音樂繪本書單,此前幾乎從沒有國內專家討論過這一領域,而在國外卻是每個家庭必不可少的

2、三大類音樂繪本推薦和使用方法

3、怎樣通過音頻、小視頻幫助孩子理解音樂、理解繪本,經典動畫中的配樂

正式開課時間:7月25日周二晚上21:30分

戳閱讀原文,聽Annie老師講課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