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這個「號」有見識的人都在讀,他憑什麼敢說?

在傳統媒體時代,人們閱讀新聞看《財新》、《參考消息》、《紐約時報》,那麼在移動媒體時代,我們又該如何選擇?那些讀者動輒百萬的微信時事、財富大號是怎麼運營出來的?

前不久,新媒體排行榜小編採訪了上榜微信大號【政商內參】(公眾號ID:(zsnc-ok)☜長摁複製)創始人、資深媒體人信海光,一場對話揭秘財富大號是怎麼運作出來的。

一條微博轉發上千次已非常可觀,但很少有微博能做到每條都有上千次的轉發量,而【政商內參】的文章由於內容精準獨到,平均每天文章轉發數都能接近兩萬,難怪【政商內參】的口號是:有見識的人都在讀,與200萬讀者一起了解更真實的......下面是新媒體排行榜小編「榜妹」與信海光的對話:

榜妹:#標配問題#您的微信公眾號矩陣是哪一天開始運營的?現在一共有多少個賬號?分別有多少關注者?團隊有多少人?大家怎麼分工呢?

信海光:我們這真稱不上什麼矩陣。】是在2013年初,確切說是2013年1月28日發布了第一篇文章,到現在為止賬號不過五個,水面下就不提了,政商內參大概有三十萬讀者,微天下有十萬左右,還有一個創業內參也有幾萬冬粉,可惜剛剛犧牲掉,被長期禁言了。這幾個公眾號都是我和兩三個朋友在運作,其實也沒什麼太明確分工,主要是根據愛好來吧。

說實在的,因為我們都是媒體出身,做公眾號可說是駕輕就熟,【信海光微天下】特色是原創,【政商內參】的賣點其實是我們眼光,也就是所謂PGC(專家推薦)。在早期運營幾個賬號並不太吃力,當然現在影響力逐漸增大,又有你們這樣的排行榜給加KPI,就壓力山大了。

政商內參後台數據

榜妹:#標配問題#從開始運營到現在,您所選擇的內容模式經歷過幾個發展階段,冬粉出現過幾次增長高峰,是哪些原因呢?

信海光:【信海光微天下】一開始完全是興趣驅動,所以內容是不拘哪一方面的,完全根據我的愛好與關注走,偏偏我的愛好與關注又比較雜,微天下的內容也隨之比較雜起來。大體是這樣:科技與互聯網,這是我的老本行,也算專業特長;時政,也算是我的本行,當過幾年報紙評論員,又寫了不少專欄,在微信號上偶爾技癢就會寫時政評論;其他就是讀書和歷史以及旅行,這是我的業餘愛好。

以上說的早期,在後來微天下就比較聚焦了,更多的是關注科技與互聯網。

信海光微天下這個賬號在科技圈算是個大號,但放到整個微信圈裡,冬粉數就不值一提了,增長也不快,不過這也很正常,說句好聽的就是定位精準,你說假如馬雲、李彥宏、馬化騰都關注一個微信號,它還需要那麼多冬粉和閱讀數嗎?其實不需要。對了,我沒曬誰誰關注我啊,只是舉例。

榜妹:#標配問題#目前的盈利方式是?一年的營業收入大概是多少呢?以後的運營模式大概會有什麼變化?

(榜妹註:「我說了,你信么?」收入問題好幾回榜妹都被這樣搪塞了。這回榜妹要聲明,你敢說我就敢信!)

信海光:現在我這裡連實體都沒有成立,所以也沒法講什麼盈利問題,回頭微信廣點通廣告分成出來再給大家通報好了,不過也不要寄望太高,真不多。

信海光:可能因為長期混跡於互聯網圈吧,我對版權問題是持比較開放的態度的,之前寫過很多這類思考的文章,因此我對自己的文章被轉載之類也是同一個立場,並不太介意門戶或者垂直門戶轉載,當然一些基本底線還是需要的,比如署名等。

從利益方面講,真正好的內容即便免費也能給作者帶來豐厚回報,這是幾千年前就被驗證的真理,孔子的論語、春秋有版權嗎?老子的道德經有版權嗎?但他們卻因之名垂千古,當然他們不是一般人,這算特例。但互聯網的出現,對普通人來說,也有了通過免費獲取回報的途徑,你看過一本叫《免費》的書沒......跑題了,打住。

如果說一句真話,不要對從其他形式媒體往微信導流抱以太大希望,效率真的很低,我是持有一種聊勝於無、積少成多的心態的。很難想象一個讀者會因為你在文章里加了微信公眾號ID就去加你,他們大多數只是掃一眼而已,除非你的文章極好極好。我的文章經常會上門戶網站首頁,訪問量最高一兩百萬都有,但倒不來幾個冬粉,這就是傳統閱讀與微信閱讀的區別,傳統閱讀大多數情況下根本不重視文章是誰寫的,微信在這方面就強多了,每個作者都能有自己的固定讀者。

榜妹:我看到您有三個號(會不會還有更多啊?),「信海光微天下」是以您的名字命名的,「政商內參」經常榜上有名,在新媒體排行榜剛剛發布的「微信500強」時事類排名第五,「創業內參」算是「內參系列」里的精準選手,榜妹想問的是,怎樣快速有效地(且優雅地)把一個微信公眾賬號的流量引到另外一個公眾賬號呢?

信海光:這個問題我木有辦法回答,因為到目前為止,政商內參還沒有拿出過一條位置給「微天下」導流量。因為我覺得這是沒有意義的,微天下的讀者必須是微天下的讀者,你說我從政商內參倒過來一些公務員、企業主之類讀者,它看幾眼發現不喜歡一樣會取消關注。

或許以後會做一些這方面的工作,但那是以後......

榜妹:其實,我們都久仰信老師的大名啦,榜妹從小就是看您的文章長大的......請問,您現在算是全身心地投入在以微信號矩陣為核心的新媒體事業中了嗎?我看過您在北京《競報》停刊時的一篇專欄,說起您的老東家老同事,那麼,如果上天再給您一次機會,你當初還會選擇同樣的職業道路嗎?

信海光:從小就......為了配合榜妹裝嫩的虛榮心這裡我就不辯解了。現在我的相當一部精力確實是投入在新媒體上,這也是理所當然。好吧,我承認上世紀末就開始在金庸客棧廝混了,可能是得益於天性吧,啊我是雙子座,其實從頭至尾我對新媒體都很敏感,基本上每個點都踩准了,比較早的去嘗試各種新的媒體形態,從BBS到個人主頁到微博到微信,我的微博賬號其實也算個中V了,新浪微博最早的用戶之一,早期居然拿過微博的全網冬粉第一名,當時就幾千個冬粉......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前面幾種形態中少了博客一環,就是因為早期我寫著寫著博客就去報紙了,以至博客給荒廢了,當然報紙最後也沒辦成。從互聯網轉而去辦報紙,當時沒覺得如何,只是新聞學院畢業生的精英情結在驅動,現在看是走了一段岔路。

至於說上天再給我一次機會,還會不會選擇同樣的職業道路?當然不,能夠穿越的話我肯定會去成功的互聯網公司先把財務自由解決了,話說當年的同事甚至下級,因為互聯網,現在上億、十億美元身家的都有,如果給你同樣的機會不去抓住才是傻子。但如果我沒有預知未來的能力而穿越回去,我90%還是會把職業生涯投入到傳統媒體去,因為你受到的教育、你的熱愛、甚至你的信仰都決定你就會去這麼做,那種慣性是巨大的,深入骨髓的,或許穿越十次才會有一次能因為某種蝴蝶效應而產生其他選擇吧。

榜妹:每天怎麼獲取和整理想要獲取的信息呢?您有一個類似「每日必看」網站及的東西嗎?

信海光:沒有什麼「每日必看」。有一點值得一提,是我覺得我的信息都來自我高質量的朋友圈,我的朋友們水平確實非常高,他們分享的東西,有價值的可能性更大,我經常會把其中一些更有價值的內容分享到微信號上。

榜妹:時事榜里的同行您都已經很熟悉啦!你會怎麼給目前的微信公眾號來分類呢?比如,你怎麼看待「人民日報」,「央視新聞」,以及「新聞哥」。

信海光:說實在的,我寧肯不上這個時事榜,你懂的,壓力很大的。我們的賬號名字是政商內參,如果能挪到商業排行榜去我覺得也合適,求之不得。

我覺得你們現在的分類就挺好,可以再繼續摸索完善。

榜妹:憑您的經驗,微信公眾號中什麼樣的內容既博眼球又有深度呢?您個人又最喜歡什麼樣的內容?

信海光:這真是一個高難度的問題。因為政商內參至今還沒有解決這個問題,如果你觀察細緻就會發現,政商內參至今還沒有參與過單篇榜大戰,也就說還沒有把太大力度放到發一些群眾喜聞樂見,樂於轉發的內容上。

我覺得既有深度又博眼球的文章必須要引起兩種共鳴,一是贊同性的共鳴,一是情懷上的共鳴,這樣的文章就是各界通吃了。但大多數情況下,你很難做到這一點。

榜妹:您怎麼看待微信公眾號內容的轉發和版權問題?會介意別人轉你的文章不註明出處嗎?這種事需要規範嗎?具體怎麼弄才有可行性呢?

信海光:這個問題前面我基本上都回答了。需要補充的是,我認為現在把精力與熱情放在微信上的朋友們不必糾結於版權,因為現在微信公眾號的整個盤子還不大,還有太大增長空間,還沒有到互相計較的時代,就好像美國西部時代,沃野千里,無人開墾,誰會在乎一尺一丈之地呢?

榜妹:作為後輩景仰的老師(榜妹是真心的...),您可以給現在才剛進入微信公眾號紅海的同行們一些秘訣嗎?怎麼樣才能一出生就風華正茂啊?

信海光:我想了十分鐘,結論是沒有秘訣,還有,現在也不是紅海時代。如果說經驗的話,你真的要對這件事很投入,要喜歡琢磨,要多看,多想,至少我自己是這樣做的,大眾傳播、受眾口味是有規律可循的,你要做的就是摸清你所定位的那個讀者群體的口味。

榜妹:您怎麼看待推送軟文這個事呢?您發過嗎?如果要發的話您的標準是?

信海光:這種事情沒必要張揚,我一般把軟文按照國外的叫法叫做原生廣告,話說現在紐約時報都開始研究這個,自媒體時代的刊發原生廣告的原則是不能作惡,不要欺騙讀者,這不僅是道德的問題,也是你的立身之本。比如你可以發一篇賓士車的軟文,只要你分享的是你真實的體驗。(完)

【政商內參】是微信公眾號上最火爆的財經、社會參考讀物之一,由資深作者、媒體精英、商業智囊精心打造,視野敏銳廣闊,有獨到的消息源......識別,可一鍵關注【政商內參】: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