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港股、美股已經漲了這麼多,還能漲嗎?

歷史已經證明,能賺阿爾法的錢的人少之又少。

財經天下(ID:cjtxzk) 文|周展宏

編輯|周春林

插畫|晁春彬

年初發行一個專註投資港股的基金時,投資人最大的疑問是,港股一向這麼便宜,流動性不好,沒有漲跌停限制所以風險高,我們為什麼要去投資港股呢?結果香港恒生指數今年頭8個月上漲27%。

現在同行見面,只要聽說你是做港股的,都很羨慕,覺得你一定是賺到了。而最近做路演,經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港股、美股已經漲了這麼多,還能漲嗎?

漲了這麼多,還能漲嗎?這是一種均值回歸(Mean Reversion)的思維模式。很多做量化投資的人根據這個理論設計交易模型。

從市場整體看,確實存在均值回歸的規律,但對於單一的標的來說,我們經常看到的現象則是強者恆強,弱者愈弱。

或者更直接點說,一個投資者究竟是賺的跟隨指數同步上漲的錢,還是真的具有發掘好的投資機會的能力,賺到擇股的錢?

在基金的評價體系中有阿爾法收益和貝塔收益的區分,大盤總體上漲帶來的收益即貝塔收益,基金選股策略帶來的收益即阿爾法收益。貝塔收益說白了就是水漲船高帶來的收益,貝塔收益高並不代表基金經理的水平高;由選股帶來阿爾法收益才是基金經理真正價值所在。

市場上一直有兩類投資者,一類是認為自己具有賺阿爾法錢的能力,另一類是認為沒有人能賺阿爾法的錢。我認識一位從社保基金下海的投資者,他認為絕大多數人只能賺貝塔的錢,能賺阿爾法的錢的人少之又少。

他分享了一個故事:幾年前,他還在管理社保基金的時候,給博時的分倉連續兩年表現不佳,因為這位基金經理配置的都是大盤藍籌股,那幾年是小股票漲得好。但是,這位社保基金的管理者在那年春節專門跑到博時去,要求博時不能更換基金經理,同時要求基金經理不能改變他的投資組合,回來之後就又給博時追加了一倍的資金,結果大盤藍籌股接下來一年否極泰來,大幅上升,所以這位基金經理也一時風光無兩,然後下海,現在也是私募大佬一枚。

但這位社保大佬不以為然,認為博時這位基金經理的業績是在社保基金嚴苛限制組合的情況下獲得的,與其說是賺阿爾法的錢,還不如說是賺了板塊輪動的錢。

如今下海之後,這位社保大佬成立的基金專門的投資於各種不同風格的基金組合,試圖在不同風格的基金中切換來賺取超額收益。

我顯然是要賺阿爾法錢的那一類投資者。如果你看中的只是港股比A股便宜,就貿然殺入這個市場,那很危險。從總體估值來看,目前香港主板的平均市盈率達到了15倍,而上交所的平均市盈率也只有18倍。

誠如我在之前專欄里所言,我們投資於港股看中的並不是估值修復,而是價值發現。港股估值更低只是給我們提供了更高的安全邊際而已。

回到最開始投資者的問題,我的回答是,香港一直是一個分化嚴重的市場,10年前我進入香港市場的時候,恒生指數就在25000點,而經過今年的大漲之後,恒生指數仍然不到28000點。如果我要依賴指數上升才能賺錢,那我可能早就輸得底褲都沒了。

那位提問的投資者告訴我,他夫人10年前買了QDII基金,至今都沒有回到凈值之上。這又牽扯到另一個問題,的公募基金經理非常不穩定,而且大都很年輕,導致基本沒有長期業績記錄作為參考,投資這樣的基金實際上是一種盲投,是對自己的錢不負責任的。

最後,我認為投資者在目前這個時點問這個問題是恰逢其時,因為接下來,大家普遍賺錢是個小概率事件,投資者是否具有選股能力會顯現出來。而歷史已經證明,能賺阿爾法的錢的人少之又少。

(本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原標題:漲了這麼多,還能漲嗎?)

周展宏

理時資本創始合伙人,著有《投資者的記分牌》一書。業餘他還運營著一家微信公號「能力圈」(AbilityCircle)。他的申明是:文章中所提到的公司他可能投資了也可能沒有。投資有風險,本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本文首刊於2017年9月11日出版的第141期《財經天下》周刊】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