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特朗普會對中國做什麼?從中會誕生哪些投資機會

。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財經專欄作者,黃金錢包首席研究員 肖磊

本文是之前一篇分析的「續」,在閱讀本分析之前,可回看「川普時代,我們應該抓住哪個點?」,會更好的理解此文要表達的意思。

川普是一個時代的產物,也是美國國家意志和戰略目標開始改變的標誌。就像美國在搞垮蘇聯前,也上台了一個政治經驗並不豐富的右翼總統,叫里根。

這類總統不是職業政治家,利益相對簡單,川普雖然商人出身,但基於對政治的天然偏見,在政治上反而不會出現嚴重的利益交換和輕易妥協問題,在實施很多意志方面將是堅定的。

關於當年裡根政府是如何加速「搞垮」蘇聯的,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自行找資料去看,網上到處都是,也不是什麼秘密了。

川普上台後,很多政策已趨於明朗,我在「川普時代,我們應該抓住哪個點?」一文中反覆提出的觀點,已經得到驗證。

比如我認為川普不僅不會在國際軍事和製造地緣政治方面收縮,而且會更加有說服力的擴張,這跟之前參選時承諾的「閉關鎖國、逆全球化」等完全不符。

近期美國有很多舉動值得關注,包括大幅增加國防開支、把釣魚島納入日美安保條約、航母開進南海、在韓國部署薩德等等。

而且就在剛剛,川普給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批了195億美元預算(比2016年還高2億美元),要求2033年送人上火星。

川普大幅削減聯邦開支,但在國防和NASA上面依然保持著巨大的投入。里根時代為了跟蘇聯搞軍備競賽,曾提出了星球大戰計劃。

在剛剛結束的「兩會」上,兩會發言人傅瑩在回答美國有線電視新聞CNN記者提問時說,從根本上講,不知道你同意不同意,美國恐怕還是擔心從能力上趕上或者超過美國。

傅瑩此話不是亂講的,川普時代,美國真正的戰略對手,只有。

當然,這種所謂的「對手」,不是冷戰時期美國和蘇聯的那種模式,而更像是二戰結束之後英國和美國在國際貿易和全球金融市場的爭奪,也類似於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美國與日本的經濟競爭,亦趨同於過去幾年美國與俄羅斯的關係。

在面對這麼大的經濟體,而且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發展邏輯之下,中美之間的博弈,肯定是圍繞經濟、金融領域展開的,軍事等地緣政治問題,可以看成是一個輔助籌碼,不是當前要分析的重點。

上一篇分析中已經提到,由於在資本管制和匯率改革等方面,依然嚴格控制(當然這種控制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美國的應對策略隨著川普的上台,已經從本質上有所轉變。

類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為了控制日元匯率而制定「廣場協議」等事件很難在發生。

時下市場最擔心的可能是關於貿易保護的問題,我在這裡做個判斷,中美之間不會開打貿易戰。

在製造貿易壁壘方面,如果給徵收懲罰性關稅,對於美國來說,是一個非常不合算的生意,有損自身完全市場經濟地位,未來將無法牽頭制定貿易規則。

況且川普政府已經搞明白了一件事,就是在回歸高端製造業方面,美國真正的競爭對手是德國(對德國的態度會越來越差)、日本(川普已公開指責日本操縱匯率),而不是,因為不僅完全依賴於美元,而且跟美國的分工協作非常互補。

但中美之間的博弈,依然是匯率,只是這種博弈,能看懂的人會越來越少。

2014年,美國為了制裁俄羅斯,持續釋放國內原油儲備,以及加大頁岩油等增產力度,在期貨市場製造做空氛圍。到2014年6月開始,國際原油價格斷崖式下跌,半年後,國際油價從105美元/桶已經跌到了45美元/桶,俄羅斯貨幣盧布兌美元匯率大跌50%,俄羅斯外匯儲備大降超過1500億美元。

請注意,當時俄羅斯的全部外匯儲備也只有4600億美元,相當於大降30%。油價下跌對俄羅斯的影響是巨大的,2015年俄羅斯GDP同比下跌3.5%,俄羅斯經濟從最高峰時GDP達到2.3萬億美元,已下跌至1.2萬億美元。

對於制裁俄羅斯這樣的國家,如果不從經濟命脈「油價」入手,幾乎毫無其他辦法。由於原油的定價權根本不在俄羅斯手裡,這就導致對於制裁俄羅斯,也並不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制裁之後,俄羅斯經濟幾乎腰斬,如果再加上本身的經濟結構問題,俄羅斯經濟要重新具備威脅,可能至少還得三到五年,況且俄羅斯的壯大,首先威脅到的是歐洲安全,而非美國。

川普的上台對於美國來說,是一個戰略的完全轉變(此話已強調了很多遍)。美國發現,制裁俄羅斯,除了引來俄羅斯對美國的仇恨,對美國的利益並不大,而且在油價大跌的這幾年裡,美國得罪了沙烏地等中東產油國,更讓國內諸多共和黨石油大亨的利益受損。

再者,制裁俄羅斯最大的獲益者是歐洲,尤其是德國。而俄羅斯對美國的威脅,遠遠低於對德國的威脅,從戰略角度講,德國最擔心的的恰恰是俄羅斯的崛起,以及形成的對整個歐洲的衝擊。

這就是為什麼川普上台之後開始放鬆對俄羅斯的制裁,當時反對意見最強烈的不是別人,正是德國總理默克爾。

為了回擊默克爾,川普甚至開始罵德國欠北約巨款,要德國支付北約賬單,意思就是不想再為德國去跟俄羅斯死磕。正是因為如此,大家也都看到了默克爾此次訪問美國造成的尷尬,川普對默克爾冷眼相待。

然而,在北約問題上,川普真的是差那點錢嗎?不是的,川普的算盤非常清晰,如果德國和歐洲不站到美國一邊來對付,那美國就不會站在德國一邊對付俄羅斯。

作為交換,未來的全球外交領域你會看到一個很大的變化,就是德國有可能會變成下一個韓國,未來無論誰上台,德國在政治上會對變得強硬。美國讓德國和韓國就範的兩張牌非常好打,對德國打俄羅斯牌,對韓國打朝鮮牌。

說到這裡,你可能懷疑,作者是不是在假設一個子虛烏有的故事,然後兜售一個陰謀論。非也,作者真正的目的是為了更全盤性的思考市場的變化,以便更好的為不確定的未來,提供一個可能的角度,這對於做出某些投資選擇,是非常重要的。

作為一名普通的投資者,大部分時間所看到的,只是這個世界的末梢,根本看不到源頭正在發生的事情,這就會導致對很多市場的判斷,完全基於市場本身,而市場本身又不是市場自己決定的。

接下來,需要警惕三個方面,投資者也需要做好準備

首先,跟2014年制裁俄羅斯時候的策略剛好相反,當年是打壓原油價格,讓俄羅斯經濟陷入困境。未來,是拉抬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使其持續走高,因為是大宗商品最大的進口國,抬升進口成本,相當於直接轉移經濟創造的利潤,讓部分財富迅速轉移到其他國家,達到遏制的目的。

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對於美國來說一舉兩得,一方面會提升澳大利亞等盟友的經濟實力,另一方面也會給俄羅斯一個復甦的機會,給歐洲施壓的機會會更大。

完成這一戰略目標的方法有很多,川普政府會繼續鼓吹基礎設施建設,給市場製造一種對諸多原材料的持續需求預期,供華爾街炒作。美元加息可以觸動各國央行改變貨幣政策,推升本幣匯率,美元指數不升反降,大宗商品價格進一步走高。

另外,川普政府還在研究放鬆關於對華爾街的監管,多德-弗蘭克法案裡面,有一些對投行「做市」的限制可能會放鬆。要知道之前原油、黃金、銅、白銀等等市場,每一次大的行情背後,幾乎都有高盛、巴克萊、德銀等金融機構的影子,未來這些機構在大宗商品市場的作用將重新展現。

事實可能遠比推演更有說服力。前兩年大宗商品價格的下跌受益最大的是,2015年高盛亞洲區副總裁Kenneth Courtis曾估算稱,能從大宗商品價格暴跌中一年節省4600億美元。其中,原油的省錢空間最大,達3200億美元。

要知道當下俄羅斯整個外匯儲備,還不到4000億美元。

去年初,商務部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15年,由於原油、塑料、大豆、天然氣、紙漿、穀物、銅精礦等10類大宗商品進口量增價跌,合計減少付匯1880億美元(摺合人民幣1.2萬億元)。這極大的削減了國內企業的生產成本,並提高了效益。

如何給經濟製造麻煩,似乎一目了然。

其次,督促解決貿易順差問題,將是未來美國對的一個更大施壓方向。目的跟拉高大宗商品價格的道理一致,想盡辦法消耗的外匯儲備。

如果貿易順差大幅下降,令驕傲的出口能力對人民幣的背書將出現反轉,外匯儲備降幅預期會增大,同時阻止進一步增持黃金。已經連續五個月沒有增持黃金儲備了,這是非常罕見的。而俄羅斯在油價反彈,外匯儲備增長之際,迅速恢復了對黃金的增持(今年1月份俄羅斯增持了100萬盎司黃金)。

雖然擁有3萬億美元外匯儲備,但如果一旦外匯儲備逐步減少的預期形成,對人民幣的衝擊是難以控制的,這可不是解釋說「不需要那麼多外匯儲備」就能消除的。

如果無法維持穩定的美元儲備,也無法保證強大的貿易順差,更無法擁有更多的黃金儲備,人民幣基本就處在一個裸奔狀態,信用水平會出現很大的問題,將導致資本流動和資產價格波動加劇。

第三,製造各種與相關的地緣政治問題肯定是意料之中,更主要可能是會主導更多貿易方面的新規則的設立,輸出對市場的一種不信任。

很多國際性的長期戰略投資,會忌憚這種風險,轉而進入短期投機模式,而不是進行長期投資,經濟的投機化、空心化會更加明顯。股市大起大落,維持房價的成本越來越高,金融去槓桿風險增大,政策的有效性會明顯下降。

最後,我相信會想出很好的應對策略,化解各類風險,但作為投資者,需要做好一些準備,以免當市場發生變化時,又不知所措。

文/肖磊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