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給孩子的美的歷程》:感知美比掌握技能更重要!

蔡元培說:美育者,應用美學之理論於教育,以陶養感情為目的者也。

《給孩子的美的歷程》是根據李澤厚的《美的歷程》一書刪編而成,這是活字文化近年來策劃的「給孩子」系列叢書中的一本,目的顯而易見,是要給孩子以美的教育。所以,書在編排上,刪減去高深的學術論述,保留了適合孩子、也有必要讓孩子閱讀的內容,並配以109幅古代藝術品圖片。

「美具有引人向善的作用和力量。」全書以優美的語言、獨特的觀點講述了數千年文明史中「美」的發展歷程,將「美」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清晰、具體地呈現在孩子眼前,給予孩子美的教育和欣賞美的能力。

李澤厚

著名哲學家、美學家

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

巴黎國際哲學院院士

美國密歇根大學等多所大學客座教授

代表作:《批判哲學的批判》

《現代思想史論》

《美的歷程》

《美學四講》等

引領了八十年代以來學術思想界的走向

從龍飛鳳舞的文化圖騰到夏商周的青銅饕餮,從先秦理性精神到楚漢浪漫主義,從魏晉風度到盛唐之音,從宋元山水意境到明清文藝思潮……全書洋洋洒洒地講述了數千年的藝術發展歷史,涉及數百種藝術作品,貫通繪畫、雕塑、建築、文學、書法等藝術門類。

李澤厚認為,藝術趣味和審美理想的轉變,並非藝術本身所能決定,決定它們的歸根到底仍然是現實生活,故而考察一個時代的文藝,必先考察那個時代的社會經濟、政治情況。

本書在個例分析之下以詩意凝練的語言指出了各個重要時代的藝術精神。時代精神的火花在這裡積澱下來,傳留和感染人們的思想、情感、觀念、意緒,經常使人一唱三嘆,流連不已。

它並不是一部一般意義上的藝術史著作,重點不在於具體藝術作品的細部賞析,而是以人類學本體論的美學觀把審美、藝術與整個歷史進程有機地聯繫起來,點面結合,揭示出各種社會因素對於審美和藝術的作用和影響,對古典文藝的發展做出了概括性的分析與說明。

藝術本來是活在一定時空中的。它有時代性、歷史性,但恰恰又是藝術把時空凝凍起來,成為一個永久的現在。畫幅上、電影中、詩詞小說里,就是這種凝凍的時空,它毫不真實,卻永不消逝。不過,筆者覺得,從藝術品窺探民族心理,相對於讀那些被無數次篡改的史書,來得更真切。正如學者王以培所言:「一部作品無論在講什麼時候的事情,都反映出作者當時的社會背景與心態,都是一段歷史的再現,是精神層面的復原,這甚至比史書記錄更加真實。」從藝術的演變,可以看出中華民族走過怎樣的心路歷程。

本書對於藝術品格之成因的分析,讓人茅塞頓開。對於魏晉時代的清談,對於《世說新語》里那些任性之行,我一直如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李澤厚在書中寫道:某種病態的瘦削身軀,不可言說的深意微笑、洞悉哲理的智慧神情、擺脫世俗的瀟洒風度,都正是魏晉以來這個階級所追求嚮往的美的最高標準。

《世說新語》描述了那麼多的聲音容貌,傳聞逸事,目的都在表彰和樹立這種理想的人格:智慧的內心和脫俗的風度是其中最重要的兩點。信仰與思辨的結合本是南朝佛教的特徵,可思辨的信仰與可信仰的思辨成為南朝門閥貴族士大夫安息心靈、解脫苦惱的最佳選擇,給了這批飽學深思的士大夫以精神的滿足。而到了隋唐盛世,藝術的氣象就來了個180度大轉彎,形成了與北魏的悲慘世界對應的另一種美的典型。

在雕塑方面,秀骨清像、婉雅俊逸明顯消退,隋朝雕塑的方面大耳、短頸粗體、朴達拙重是過渡特徵,到唐代,便以健康豐滿的形態出現了。唐代佛像變得更慈祥和藹,關懷現世。人們不再以瘦為美,就連馬的畫像也由瘦勁而豐肥。

蘇霍姆林斯基說:「美是道德純潔、精神豐富和體魄健全的有力源泉。美育最重要的任務是教會孩子能從周圍世界(大自然、藝術、人們的關係)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摯,並以此為基礎確立自身的美。」我想,給孩子以美的教育,讓孩子能夠感知美、追求美,這比孩子多掌握一項技能要重要得多。三毛說:「人活在世界上,重要的是愛人的能力,而不是被愛。我們不懂得愛人又如何能被人所愛。」同樣,如果我們不懂得美,生命中又如何能有美。學者曲黎敏說:在這世上,光做「人」是不夠的,最好還要做一個詩人,最起碼是個骨子裡有詩意的人,那樣你與世界的對話就豐富而且充滿意義了。

當下教育,最缺失的恐怕當屬人文精神了。教師馬小平在給學生的一封信中寫道:「應對各種考試成了教學的主要目的,掌握各種技巧成了教學的重要內容,課堂里瀰漫著空虛和無意義的氣氛,人文精神喪失了,生活的意義沒有了,這已經成為教育的基本狀況。

李澤厚在序言中寫道:「有人說,既然是心理情感的構建,那便與培育『一顆心』也有關係。但有這麼重要和嚴重嗎?我不知道。我只願你們在這多義、朦朧和不明確性的領悟琢磨中,能讀出些傳統的味道和興緻來。

他說得很誠懇,這本書能夠帶來多大的美育效果呢,還是不要抱太功利的想法,美育本來就是潛移默化的,藝術本來就是「多義、朦朧和不明確」的,千萬別指望讀一本書就能包治百病,讀書莫功利,正如木心所言:「人哪,在沒有功沒有利的狀況下,也要急急乎功近近乎利。

由詩人北島發起並主編的「給孩子」系列

推出的線上兒童閱讀推薦平台,

持續"給孩子一部好作品"。

微信ID:tochildren

轉載聯繫後台 | 入微信群請加:missfanyi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