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沒有延期畢業的碩士,沒有按期畢業的博士?

最近一段時間,不少高校都舉行了春季研究所畢業典禮,一大批完成學業的碩士和博士生順利獲得研究所學位。然而,還有不少達到學習年限的研究所卻延期了。

來自多所高校的調查發現,目前研究所畢業延期現象非常普遍,特別是博士生,在個別理工類學校,博士延期率甚至高達90%,因此廣大研究所們甚至流傳:「沒有延期畢業的碩士,沒有按期畢業的博士」。

為何會有如此數量眾多的博士生不能正常畢業?延期畢業會給博士生帶來哪些困擾?為應對博士生大規模延期畢業的現象,高校在培養機制上做出了哪些探索?本期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博士生延期比例到底有多大?

根據教育部2005年出台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學生在校最長學習年限由學校規定。在,大部分高校規定,碩士生兩至三年,普博生三至四年,直博生和碩博連讀生等五年左右,超過學習年限則視為延期,碩士最長不能超過5年,博士不能超過八年等,實際情況各校會有一定差異。

那麼博士生延期比例到底有多大?據《統計年鑒》和《教育事業統計年鑒》數據顯示,2010年預計畢業博士研究所人數為117978人,實際畢業博士研究所人數僅為48987人,未正常畢業率為58.48%;2011年預計畢業博士研究所人數為125153人,實際畢業博士研究所人數為50289人,未正常畢業率為59.82%。國務院學位辦的全國博士學位獲得者資料庫顯示,2011—2012年,全國博士學位獲得者的平均學習年限達到4.3年。

福建某文科強校對近五年的博士生畢業時間進行分析后發現,該校博士生按時畢業率不到40%。而理工類大學,博士生延期的現象就更加普遍了,上海某工科高校甚至曾有90%的博士生申請延期畢業。

為什麼出現延期?

無法達到畢業要求,是導致大多部分博士生延期畢業的首要原因,一項來自全國部分高校的調查發現。而博士生的畢業條件,主要包括科研成果和學位論文兩個部分。

大部分高校都對博士生科研成果有明確要求。如廣東某高校要求,博士生在校期間要達到至少有一篇英文論文發表、一篇論文被三大索引收錄、一篇論文署名第一作者、一篇論文以該校在校博士生身份發表這「四個至少」;上海某高校則規定,博士生在校期間鬚髮表兩篇以上高水平論文,理工科博士生至少有一篇論文被SCI或EI收錄。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劉姓教授表示,在導師的幫助下,博士生的科研成果基本都能夠完成,至少從我們文科來看,因為沒有發表科研論文而不能按期畢業的學生幾乎沒有。相比之下,很多學生都是在學位論文上出現問題。

北京某高校在讀博士生周甜甜(化名)說:「我們的畢業論文不好做。有些同學的研究對象較為罕見,要去西北高原實地考察,動植物的生長繁殖有一定的周期,實驗必須跟著周期進行,想快也快不了,要是錯過了,可能就要等到下一年,3年內完不成學位論文很正常。」

「一些領域的課題存在客觀上的難度,導致實驗時間過長,或者要進行重新實驗,學生不得不推遲畢業論文的寫作和答辯,這很正常。」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劉姓教授表示

此外,一些領域的課題存在客觀上的難度,導致實驗時間過長,或者要進行重新實驗,學生不得不推遲畢業論文的寫作和答辯。

而生師比過高等問題則是導致博士生畢業延期率較高的第二大原因。

某大學一位博導在搬辦公室時問一個前來幫忙的學生:「你是我們學院的嗎?你叫什麼名字?」該學生回答說:「我是您帶的學生。」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這位60多歲的知名博導,最多的時候曾經同時帶過40多名研究所。由此可見,研究所導師帶學生過多、師生間交流過少等問題被廣為詬病並非虛傳。調查顯示,每個博導平均要帶5.77名博士研究所,遠高於美國每名導師帶2至3個學生的比例。

對當前導師與學生的關係,21世紀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也表示了質疑:「現在師生之間的關係發生了很大的變異,有些學生成為了導師的打工仔和勞動力,導師對學生的畢業論文卻並不是很關心。」

學生自身的各種選擇是博士生畢業延期率較高的第三大原因。

據了解,通過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所等項目,國內不少優秀博士生都在讀博期間出國留學,因此延期畢業的現象很普遍。「還有一些博士生想把論文寫得更好,對這些可能成為國家優秀博士生的學生,學校會進行重點培育,導師會把這些學生的培養時間合理地延長到4年半,甚至5年。」南開大學某教授說。

與這些因為對自己要求高而選擇延期畢業的博士生形成鮮明反差的,是不少學生因為人生缺乏方向而延期。此外,還有一些博士生因生育、生病等原因推遲畢業。

延期之後的各種「傷不起」

對周甜甜而言,由於去年秋季沒有採集到有效的實驗樣本,無法在規定時間提交開題報告幾乎已成定局。雖然延期的原因是做科研必然要面對的偶發因素,但周甜甜還是感受到了越來越沉重的心理壓力。

「只有我們自己學院的人才能理解,因為客觀原因,我們大部分人無法實現3年正常畢業。這一點,很多人包括父母、親朋好友甚至同學卻並不理解,他們會用異樣的眼光看待我,常常讓我覺得很焦躁。」周甜甜說。

對此,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劉姓教授表示:「這是一種式的社會期待。在西方,社會空間很大,來自社會、家庭和自身的壓力很小,雖然博士生延期畢業甚至淘汰的現象都很多,但之後他們會以各種方式進入社會。而在,延期畢業之所以會成為一種讓人擔憂的社會現象,就是因為大家對博士的預期過高,過於從人力資本的角度來看待博士生教育,功利性太強。」

而更讓延期畢業博士生不安的,是每天都會感受到的現實壓力。

根據教育部等規定,如果延期畢業,即意味著不再享受國家獎助學金,而僅僅只能依靠學校和導師的部分補助,對個人生活造成比較大的影響。

如果說這些現實問題讓延期博士生們覺得「壓力山大」的話,一些政策的出台則讓延期變得「讓人恐慌」。比如,北京對畢業生落戶將進行年齡限制,應屆畢業生大學部生不超過24歲、碩士生不超過27歲、博士生不超過35歲,超過這個年齡限制的非北京生源畢業生,將不能夠留京。

延期畢業,「傷不起」的不僅是博士生。南開大學一教授表示,延期的成本也讓各方不堪重負。每延期一年,不僅學生要多付出一年的求學成本,國家、學校和導師也要增加一年的培養費用。

對於國家而言,延期的公費生每年要相應地發放獎學金、醫療補貼等。根據2015年教育部的統計數據,在校博士生已近32萬人,隨著延期畢業博士生的增多,每年的投入將是一個巨大的數字。

高校更為教育資源的緊缺頭疼不已。有的高校甚至因為延期畢業的博士生太多,無法騰出宿舍,導致不能及時給新生分宿舍,引起新生怨言一片。而延期畢業學生對圖書資料、食堂、研究室等公共資源的佔用,也常常讓高校感覺運行「吃力」。

在一定程度上,延期畢業博士生數量太多,也會影響該學科來年的招生,北京某高校招生辦負責人就對此表示了擔憂,「怕一些優秀的學生會對報考有所顧忌。」此外,一教育學者表示:「博士生延期畢業也可能對導師產生不好的影響,引起外界對導師科研水平的質疑,或者導致該導師的招生數量減少。」

博士生培養機制各項改革的「試水」

然而,給各方都帶來沉重壓力的博士生延期畢業,一定是壞事嗎?

不少學者認為,延期畢業正是對博士生質量高要求的體現,說明門檻正在提高,但是,為避免博士生延期畢業帶來的各種問題,應該不斷完善博士生培養機制。

首先,博士生學制及與學制相應的改革有待跟進。雖然教育部沒有明確規定學制,很多高校也把學制設置為彈性學制,一般在3至6年,但實際上,學校在補助、宿舍提供等方面的配套政策上,往往以3年為限,這就給學生帶來了諸多尷尬。「名義上是彈性學制,但和規定3年學制沒有太大差別。」北京某高校博士生說。

事實上,如果規定了具體的學制,而沒有配套措施跟進的話,很多學生往往會選擇較為簡單的畢業論文課題,這就違背了高校培養創新型、研究型人才的本意。因此,有不少高校嘗試根據培養目標的不同,開展各種形式的學制改革。例如,北京大學曾於2004年做出嘗試:將博士生的學制改為4年,以提高博士生的培養質量。南開大學則採取增加「碩博連讀生」、「直博生」比例的方式,減少碩士、博士兩個階段分開攻讀而給研究所造成的時間與精力消耗,增強科研成果的連貫性積累。

據了解,曾有學者對優秀博士生學位論文進行研究分析,發現在2001年、2002年評出的100篇、97篇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中,分別有51%、50.5%的作者攻讀博士學位的年限在3.5年以上,其中多數作者的在讀年限在4年以上。這說明很多優秀博士論文確實需要花3年以上的時間才能完成。

「其實,在國外,博士生延期畢業是很正常的現象,大學部實行學分制,博士生教育沒有具體的學制規定,5年、6年都很常見,學校和學生看重的是論文質量,而不是時間。」著名教育專家熊丙奇說。

在不少高校看來,加強博士研究所培養的過程管理是抑制博士研究所延期畢業的另一項重要措施。

在招收博士生方面,很多高校不再「以分數論英雄」,而是採取更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復旦大學等要求理工科院系的考生,必須先提供證明自己科研能力的書面材料,材料審核過關后,再進行筆試和面試,從而加大對博士生科研能力的考核。

中期考核是高校越來越關注的環節。據了解,許多高校通過強化博士生資格考試、開題報告等環節,及時掌握了解博士研究所各個時期學習、科研任務的完成情況。如上海交通大學實行博士學位論文中期考核制規定,考核不合格者,學校將中斷對該博士生的培養。同時創新一票否決制,學校還請來校外專家評議博士學位論文,只要有一位提出「創新不足」,就暫緩答辯。

博士生培養信息跟蹤體系也在高校紛紛建立起來,對於科研能力太差無法完成學業的學生,不少學校都根據規定及時進行淘汰。

事實上,在國外,名校的博士生淘汰率高得驚人,比如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經濟系每年約錄取20名博士生,最終能拿到博士學位的僅半數。大多數學校的大部分研究所都在5年內讀完博士。從美國高校的總體情況來看,博士生淘汰率在1/4到1/3左右。

此外,許多高校也在積極加強博士生導師隊伍的建設。「學校實行嚴格的博士生導師准入機制,不斷將科研能力強、業務水平高的教師選拔到博士研究所指導教師隊伍中來。還作了具體規定:如導師一屆招收博士不允許超過2名,無課題、無成果、無經費的導師將停止招生等。」天津某高校教授說,如今,導師的質量意識顯著提高,如果認為自己指導的學生沒有達到畢業要求,導師可以首先就不同意學生答辯,而不必等到論文答辯委員會或學位委員會的質疑,為博士生的論文起到了很大的把關作用,也有效抑制了博士生的延期畢業。

如今,博士生培養機制的各項改革和探索都在陸續「試水」之中,我們所期待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博士生質量的提高,又或者像周甜甜所期待的,「能夠很驕傲地告訴別人,我需要延期畢業!」

國外戴上博士帽有多難?

德國:做5年科研拿學位水到渠成

攻博時間的長短完全取決於博士論文的內容性質,一般為3至6年。一般走完5年左右的科研工作過程,他們也已鍛煉成為有獨立開創能力的科技工作者了,拿博士學位水到渠成。

法國:拿不到學位的大有人在

法國的博士階段是相對純粹的論文階段,學生如果在3年裡抓緊的話,獲得學位希望很大。但不可否認的是,現在雖然博士數量逐年上升,但拿不到學位的也大有人在。所以在簡歷中經常可見到「博士課程修了」這樣的話,表示雖修完課程,但學位仍然沒有到手。

美國:驚人的長學制

據統計,美國博士平均修業年限最短的是化學、化工、生化等學科,連碩士階段在內,約需6年左右;最長的是歷史、外語(如法語)、藝術史、音樂等人文類學科,平均需10年左右。一個在美國長大的學生,如攻讀亞洲史(如史)博士學位,需11至12年。(部分來源:教育報 記者:易鑫)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