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當「共享經濟」從線上走向線下…

一個平常的周末,當我在一家星巴克排隊時,看到了這樣一個場景:沿街的落地玻璃窗前的高桌上,坐在一字排開、看似對著城市街景卻專註於自己面前的筆記本中的內容的人。咖啡館這一空間類型在初現之時,是一個承擔了社會交往功能的場所,是一個人們在這裡見面、交談、聚會以及認識他人的場所。但在上述場景中,咖啡館作為社會交往場所的功能消失了,它成為了一個自發的工作地點。這一變化不僅僅出現在咖啡館,也出現在機場、火車站、公園,在一切我們未曾想象到的場所。

撰文 | 莫萬莉(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博士研究所,耶魯大學建築學碩士,大舍建築特約研究員)

不在一個特定的工作空間工作,這個想法在十幾年前是難以想象的。無論是工人或是職員,他們的工作必須要在一個特定的場所以及在一個特定的時間段完成。那麼,這些可以在咖啡館、可以在任何地點工作的人是「誰」呢?如果借用哲學家奈格里和哈特的概念來說,他們就是「非物質工作者」。通俗的說,他們也可以類比為「自由職業者」。與傳統的「自由職業」相比,今天,自由職業所涉及的層面則更為寬泛:自由媒體人,自由程序員,自由建築師,自由廣告人,全職的自由工作者,兼職的自由工作者。

「自由職業者」的激增源自生產方式的變化,即所謂的從物質生產向非物質生產的轉變。如果歸納上文所例舉的自由職業所涉及的類別,可以發現他們的最終產品往往都是是想法、代碼、圖像和語言等這些無形的、非物質的產物。這也是他們被稱為「非物質工作者」的原因。與物質生產相比,顯而易見地,它們的不同之處在於它們的最終產品。最終產品的有形或是無形決定了生產方式與過程的不同,並進一步決定了工作方式和空間的根本區別。

以福特汽車的生產作為典型的物質生產的案例。汽車,作為一種有形的和實在的產品,它的生產過程依賴於把一輛汽車分解成很多個零部件——把一個大的任務(生產汽車)分成很多小的任務(生產不同的零部件),交給不同的工人來完成。零件和零件,任務和任務之間則通過流水線來聯繫。整個生產過程是一個集中化、效率和的過程。由於每個工人必須高度集中注意力在自己的任務上,在車間內工人和工人之間的談話往往是被禁止的。

然而,在非物質生產中,當無形的想法與知識成為了最終產物時,語言作為交流的載體成為了最為重要的生產工具。以建築設計為例。團隊的成員們會用語言的來闡釋自己的想法。與生產汽車的清晰的線性過程相比,從團隊的思維碰撞到方案的產生,則是一個非線性的過程:它從一堆交織的想法中,藉由語言的討論,靈光一現而形成了最終想法。語言在非物質生產中變得如此之重要以至於哲學家保羅-維爾諾曾寫道,「在過去的工廠里,工廠主往往豎一塊牌子,上面會寫「安靜!有人在工作」,而現在則可以放一塊牌子說「有人在工作。說話吧!」

產物的無形性和生產過程的非線性使非物質生產在地點和時間上都變得越來越靈活。設計師、程序員可以離開工作地點后依然繼續構思設計或是代碼;團隊之間可以通過電話、電子郵件和雲服務隨時保持交流和分享工作成果。如果把這種狀況極端化,可以發現在非物質生產中,電腦、電源、Wifi和一個可以就坐的地方即構成了一個可能的工作場所。於是,家可以是工作場所,火車站和機場可以是工作場所,公園可以是工作場所,而咖啡館也當然可以是工作場所。

如果說在物質生產中,語言由於帶來了分神的風險而降低了生產效率,那麼在非物質生產中,它反而能提高生產力。與物質生產相比,稀缺的邏輯在非物質生產中並不存在。當在物質生產中,一件產品的價值與它的稀缺程度往往成正比;但對知識與想法來說,試圖「壟斷」形成稀缺的狀況則會使它們逐漸失去「生產力」而被淘汰,最終失去價值。這裡的「稀缺」並非指一件非物質產品的新穎度和原創性,而是指它的被分享程度。以非物質生產的根據——語言——來作比方,一門語言,當使用它的人越來越少,它也就逐步走向了消亡。

正因為分享能夠極大地促進非物質生產,而非物質的產物又恰恰是極易被分享的,這一新興的生產方式正挑戰著許多傳統的觀念。以財產觀念為例。一般認為「財產」有兩種類型:私有財產和公有財產。然而,非物質生產的產物卻往往能夠超越這一二元對立。在它們的生產過程中的互相協作過程很難讓一個個體的人能夠宣稱自己對於某一樣「知識」擁有所有權。哈特把這種所有權的情況稱為「共有」,更為準確的說是「人造的共有」(與人類所共有的自然資源相區分)。「共有」專指人類勞動和創造力所生產的成果。一個典型的線上共有的例子即是維基百科。

共有讓維基百科所積累的知識的容量和更新知識的速度遠遠的超越了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或是私人所主持的學術機構所能匹敵的速度。有人曾經計算過,維基百科每年的更新量如果全部印刷成實體書的話,相當於952卷大英百科全書的厚度。正是維基百科的開放性,讓它的生產力在知識的廣度上遠遠高於了任何一個機構。

那麼,當共有從線上走向線下之時,又會如何呢?從Airbnb到滴滴,從Wework到共享腳踏車,再到最近打著「共享」旗號的林林總總的物品,如火如荼的共享經濟似乎為這一問題指向了回答。雖然共享經濟早在互聯網誕生初期便有雛形,但它真正開始進入主流商業卻是在2013年。藉助互聯網平台的力量,從搭個車到為鄰居跑跑腿,從出租低利用率空間到「出租」廚藝、修理技能等等,每個人都可以搖身一變為「微創業者」,每個人都可以聽命於自己、靈活的工作;每個人可以更多地依賴彼此而非龐大、冰冷的企業;每個人可以在閑暇的碎片時間,利用現有的資源,賺取一點點外快;每個人不再是被動的消費者,而成為了一個開放社區的一員。這便是共享經濟許下的承諾。

共享經濟也扮演著其它角色:通過對大型連鎖機構——無論是酒店、餐廳或是其它組織——的威脅,它似乎是一個「顛覆者」,試圖為個體代言,在對等的基礎上提出一種平等主義的模式;通過對共享的提倡,它似乎是一個「環保主義者」,當大家能夠共享閑置的資源,為何還需要重複的擁有?

然而,這些承諾是否又被真正兌現了呢?從進入大眾視野到今天,共享經濟走過的若干年頭已經使得學者、媒體、大眾能夠以更為批判的眼光來看待它。一些討論認為「共享經濟」本身這個名稱就是自相背反的:「共享」往往是一種非商業化的、人和人之間的社會活動,它是一種不涉及金錢而受到奉獻、慷慨等情緒驅使的交換行為,而「經濟」則恰恰意味著相反的事物:以貨幣為基礎換取商品或是服務的交換形式。一些討論則集中於從事共享經濟中的勞動者的保障問題,以及它對城市空間所帶來的影響。

而更為關鍵的問題則在於,互聯網文化的意識形態 - 共享、開放真的能夠在線下和商業本能形成統一嗎?當線上的維基百科能夠將數以百萬計的貢獻者彙集起來,創造出一個全球性的知識共享平台,它完整地貫徹著互聯網的開放與共享原則:阻止某一事物成為商品,將其從私人財產的領域解放出來,在社區成員之間共享。那麼,共享經濟是否能夠在線下依然實現這一開放性呢?

點擊「閱讀原文去我們的微店看看呀~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