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薦讀)上校侃《三國》:爾虞我詐是三國

文:渝夫 圖片來源於網路

爾虞我詐才是《三國》不變的主題。

如果拋卻所謂的政治智慧,如果忘卻強烈的個人好惡,如果完全站在普通人的立場上思考,你會發現爾虞我詐才是《三國》不變的主題。

不管打著什麼旗號,不管多麼師出有名,從董卓到袁紹,從孫堅到曹操,一個比一個陰險狡詐,一個比一個詭計多端。

也就是說,在羅貫中的筆下,在高希希的鏡頭裡,縱覽《三國》,竟然找不出幾個誠實守信之人。

各路諸侯也好,各位梟雄也罷,全都是演技一流的實力派明星,心口不一、假戲真做的功夫委實了得。

先看看胡作非為的董卓。明明是欺凌幼主、擾亂朝綱,卻在小兒皇帝面前自喻為車輪下的雜草、石縫裡的黃連,自稱是天下最為苦命之人。

董卓聒不知恥的造詣,顯然達到了厚顏無恥的程度。

再看看一本正經的袁紹。明明想借盟主之名和十八路諸侯之力排除異,卻非要打著主持正義、誅殺奸賊、匡扶漢室的旗號。

袁紹身為盟主,卻一不給糧餉,二不派軍援,一心只想著撈取好處和壯大自己的實力,最終導致盟軍四分五裂,盟友反目成仇,使得原本混亂的天下更加混亂。

孫堅也好不到哪裡去。得到大漢天子倉皇丟失的傳國玉璽,久經沙場、英勇善戰的長沙太守竟然狂喜到失態,不計後果地據為己有,不可抑止地做起了九五之尊的美夢。

孫堅雖有勇有謀,識破了袁紹硬奪玉璽的詭計,但在留住傳國玉璽的同時,也把自己推向了樹敵於天下的尷尬境地。

曹操的奸詐表現得最為露骨。明明只有四千兵馬卻謊稱上萬,騙來了孫堅的三千精騎;明明是想挾持天子搶奪先機,兵敗后卻責怪袁紹按兵不動。

劉備倒是一直沒有忘記自己的身份,顯得不那麼老奸巨滑,卻多多少少有些假仁假義的味道。

創業之初,勢單力薄的劉備確實牛X不起來,假借皇室宗親之威、夾著尾巴做人或許是他最為明智的選擇。

爾虞我詐、你死我活的背後,其實全都為了利益。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最簡單的道理,往往能夠解釋清楚最為複雜的問題。

對權力的無比崇拜,對錢財的無盡貪婪,對美色的無度迷戀,歷來是禍亂之源。

因為當事人掌握著不同的資源和不一樣的話語權,迷戀權錢色的危害也就有了三六九等之分:有的禍國殃民,為害一國之民;有的毀滅自己,為害一家之人。

從這個角度看東漢末年各路梟雄的勾心鬥角和爾虞我詐,也就多了幾分理解。

實際上,人之煩惱,多半源於貪婪,源於對現狀的不滿足,源於不切實際的盲目比較。

淡泊名利很好,可惜沒有幾個人能夠做到。

很多時候,很多場合,很多人,要求別人走人間正道,自個兒卻在自私自利的小道上漸行漸遠,甚至迷失了前行的方向。

這一點,孩子往往比大人看得更為清楚。

比如隨父出征的孫權,小小年紀,竟然明白傳國玉璽不過是一塊帶來諸多禍端的石頭而已。

對此,大人們自然心知肚明,但權傾天下的貪慾蒙蔽了他們的眼睛。

為了搶奪那塊美麗的石頭,為了搶奪那個沾滿血腥的皇位,各路梟雄不惜拔刀相向,上演了一幕幕血雨腥風的人間慘劇。

計謀和欺騙,血腥和暴力,英雄和美人。這就是《三國》留給後人最為深刻的歷史記憶。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