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白銀視角下的中國經濟變遷

文|孫麗娜

在群雄逐鹿的國際局勢中,美國始終保持了「一超多強」中「超」的地位,且多年屹立不倒,獨霸全球。究其實質,主要依靠美媒、美元和美軍的支撐。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美元作為全球貨幣,居功至偉。美國經濟史學家布拉德·德隆曾經說過:所有時代的歷史都是經濟史,是隱匿在政治波瀾與軍事表皮之下的經濟血肉之軀,而金融就是其中永不停歇的血脈。當前,正處在趕超發展的快車道上,如何趕超成為我們認真思考的問題。

之所以落後,表面上看是因為近代落後於工業革命。事實上,歐洲在工業革命之前就已經有了金融革命,而正是這種金融革命使得資本主義快速發展。金融、貨幣的革命也是落後的重要原因之一。FT中文網財經版主編、首席財經評論員徐瑾認為,歷史的死結未必歸於使用白銀,但白銀的命運卻可以提供可能的解釋與答案。徐瑾在所著述的《白銀帝國》中,通過考察自宋朝至中華民國的白銀髮展史,找到了帝國興衰的密碼和答案。

之所以採用銀本位,是有著不得已的苦衷。在宋元明三個朝代,試圖跳過銀本位直接進入貨幣本位,但一方面因為紙幣的無約束泛濫印發導致帝國衰亡,另一方面對民眾來說,白銀不但具有保值和儲存的便利,還擁有免於被權力輕易掠奪的貨幣本性,所以「白銀天然是市場的選擇」。相比於白銀,紙幣從宋代的會子悲劇開始,到明代大明寶鈔的失敗,最後不得不以失敗而告終。鴉片戰爭推動了的近代化,但在經濟體制上,即使白銀在市場的自發選擇中勝出,貨幣制度也始終處於被動狀態。由於多年以來最重要的財稅大權旁落於海關控制下,甚至到民國也沒有建立起有效的貨幣體制。在明清之後號稱銀本位,但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比如白銀沒有作為鑄幣使用,流通種類達上百種之多。徐瑾認為,由於白銀多種度量單位不一,導致貨幣制度空前混亂,而混亂的幣制進一步造成經濟金融的萎靡落後,與國家的孱弱分裂彼此牽引。用銀,也因此成為一種落後的象徵,甚至被看做一種白色的詛咒,成為帝國落後的鏡面投射與無奈註腳。

從經濟學角度來看,財政銀行對於國家工業化的意義重大。日本和德國的發展一再向我們證明了一個道理:只有強大的財政體制,才能支持預算投向經濟發展,隨之形成經濟發展支持政府的正反饋。明清以來至民國政府都沒能完成財稅的現代化轉型,政府一直缺乏充足的稅收支持。晚清之後,財政狀況不斷惡化。特別是由於軍事和財政的雙重潰敗,的大小財源甚至土地往往淪為抵押品,更沒有帶來金融制度根本性的變革。無論北宋的紙幣還是清末的公債都在昭示著:在社會系統沒有完成現代性轉化之前,在舊有權力規則之下,金融服務於政治的命運難以有本質改變,最終的自我潰敗也難以避免。在這種情況下,一直也沒有進化出真正意義上的銀行系統。貨幣無法銀行化,就不得不走上白銀之路。沒有銀行,沒有白銀鑄幣化,就必然導致混亂與落伍。銀行體系的缺失成為近代所面臨問題的關鍵。

如果繼續深入挖掘,我們就會發現,傳統金融體系之所以發展滯后,主要原因在於所有權的歸屬。在所有權明晰的政府治理下,才能夠產生先進的金融制度。所有權制度缺位,市場經濟就更難以發展。無論明代的沈萬三還是清代破產鹽商的命運都證明,皇權可以一時賦予商業特權,也會在瞬間褫奪這一特權。制度尋租的收益往往超過技術創新的收益,私人資本在國家面前始終處於弱勢,無法形成強大力量。正是因為產權難以得到終極保護,所以也難以在整體上形成現代意義上的貨幣體系與金融系統。以農耕經濟為主的傳統社會,商業一直是作為政治的附庸而存在的,而金融業作為商業的附庸,只能成為附庸的附庸。對此,徐瑾的見解更為深刻:當產權保護與人身安全都無從談起時,權力對財富直接掠奪是最便利也是最直接的方式,何必考慮更曲折的銀行模式呢?

研究貨幣史可以發現其形態變遷與制度發展均離不開特定的歷史變化,而貨幣的變遷背後對應著帝國的進退。貨幣的價值並不來其內在的金屬價值,一美元的紙幣僅僅是一張沒有內在價值的紙,是國家創造了貨幣和它的使用價值。國家越是強大,政府機構的信用度越高,貨幣就變得越強。金融固然很重要,但是要建立在國家信用的基礎之上的。清末、民國乃至國民黨統治大陸時期,白銀、法幣等等貨幣形式都充分的證明:只有社會穩定、秩序井然的情況下,金融貨幣才能真正發揮作用。

徐瑾在《白銀帝國》中指出,梳理百年白銀歷史,我們看到白銀的命運伴隨著一個古老帝國的掙扎與糾結,白銀嬗變背後,不僅是王朝更迭,更是文明興衰。藉助白銀之眼,我們可以一窺現代化之路。這條路,必然是強大國家實力、提高國家信用、保障所有權之路。■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