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秦嶺深處留守兒童的守護神

西部決策網訊(孟善良 通訊員 張鵬航)魏玉瑛是商洛市鎮安縣茅坪回族鎮紅光國小負責人,今年38歲,20歲師範畢業后,就一直在這所學校任教,把最寶貴的18個青春年華留在了這方熱土,獻給了渴求知識的山村孩子。 紮根山區育桃李 灑盡青春無怨悔

魏老師執教的學校所在地紅光村,近400戶人家,僅有一戶漢民,其餘的都是回民。這裡平均海拔1300米,處在秦嶺山系北陽山深處,是鎮安有名的邊遠高寒山村。學校現在是一所有學前班、一至四年級的初小,有學生104人,教師3人。

魏老師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學校還不通公路。因學校住房緊張,魏老師僅住半間房,宿、辦、廚合一,牆角搭個土灶,每逢颳風下雨,做飯時柴煙出不去,熏得她眼淚直流;下雨化雪時,芋子頂棚上到處漏水,她只能在最低處掛一條毛巾導水,下面用臉盆接著,地面、被子都是濕漉漉的;當時電不正常,晚上常常點煤油燈辦公。由於她是學校唯一的公辦老師,就理所應當地包畢業班,所有主副課一肩挑。

這十八年間,先後有7名老師調進調離,每調走一個老師,魏老師都心酸羨慕一陣子。她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教師,是一個女人,也為人母、為人妻、為人女,看著同行如釋重負地離開,她何嘗不想回家門口工作呢。她的丈夫在外村當村幹部,他既要照顧父母,還要照顧患有精神病的叔叔。公婆於2010、2011年先後病逝,在彌留之際魏老師都沒及時趕回送二老一程,作為兒媳,她確實愧對公婆;孩子出生后,只能讓他的外婆照看,三歲後魏老師才帶著他吃住在校。孩子上茅坪中學時,學校離她新買的房子不足100米,孩子爸常常不在家,精神病叔叔經常走失,想到家的「留守兒童」,魏老師起了去鎮中心國小任教的念頭,這消息讓村民得知后,他們紛紛來做魏老師的工作,五十多歲的馬村長拉著魏老師的手說:「娃呀,你得為咱回民的娃娃著想哩,鄉里鄉親都誇你是一個難得的好老師,咱這窮村根本就留不住好老師,你走了,咱校也就垮了,我代表全村人求你留下吧!好歹給咱子孫後代把希望的根兒留住呀!」說得老淚縱橫。第二天早上一走上講台,看到講桌上堆滿了孩子們送來的栗子,核桃,五味子、煮玉米棒子、旱黃瓜等,魏老師知道,這是他們一天在校的零食。女生們趴在桌子上啜泣起來,男生你一言我一語地說:「魏老師,您別走,別撇下我們!」,魏老師一時哽咽難語,打消了離開的念頭。魏老師兒子上初三時,眼巴巴的指望媽媽能在他身邊照顧他,魏老師丈夫也說話了:「娃到了學習的節骨眼上了,你還是調回來吧。」她有點心動了,但一想到倆新來的女老師,她走了,她們肯定也會離開的;她走了,多年難得的校建項目就要泡湯了;她走了,又有一些留守兒童將會輟學,遠走他鄉隨父母漂泊。想了很多,對他們父子也解釋了很多。學校召開初三複課動員會時,點名讓魏老師代表家長發言,當時在星期中途,這一走,孩子課沒有人上沒人管,出了事咋辦?魏老師就給孩子的班導請假,班導有點生氣的說:「好我的魏老師,孩子在國中三年,你參加過一次家長會了嗎?你也是老師呀!」說得魏老師面紅耳赤,也讓魏老師內疚不已。

在「雙高雙普」創建過程中,魏老師暗下決心,工作不給茅坪鎮拖退、不能拖全縣的腿,加班加點籌建部室、整理檔案。但體力活卻難住了魏老師,當地青壯年全部外出做泡饃生意去了,在家全是老年人。2013年暑假拆除舊房時,廢木廢料扔得滿院都是,快開學了,學生出行不便也不安全,他們一家三口借來電鋸,整整忙了五天,將所有的木頭都鋸斷劈開,整齊地堆放在屋檐下,把校園收拾的乾乾淨淨。兒子的手磨起了血泡、柴簽把手扎得鮮血直流,魏老師的胳膊困疼得一個禮拜之久都抬不起來。魏老師丈夫又氣又疼地說:「你哪是學校負責人?是保姆、是伙管、是勤雜!」當時劈的柴為學生做營養餐足足燒了三年,這個累受得還真值,魏老師說。

學校的經費特別緊張,房子建好了,部室內部設施還是一無所有,魏老師思來想去,突然想到了曾在紅光村包村的省民委馮處長,便試著打了一個電話並說出她的想法,當他知道魏老師還在那裡堅守時,非常感動,承諾幫忙解決。不到一個周,他就派專人將三組書架、2000冊圖書送到了學校,還幫學校聯繫了一家「義行動」的愛心機構,為學校添置了許多體育用品。就這樣經過師生的努力與上級部門的傾情扶持,校容校貌大為改觀,順利通過了省市驗收,她也很榮幸獲得了「縣雙高雙普創建先進個人」榮譽。

心懷無私奉獻情,暖了校園暖人心

家有梧桐樹,招來金鳳凰,紅光國小卻不是這樣。儘管學校的辦學條件得以改善,但在這個邊遠高寒的民族山區,「新教師不願意,老教師留不住的」老大難問題卻長期得不到解決,這也成了魏老師心中永遠的痛。 2012年,中心校白校長把兩個新分的特崗女教師親自送到學校,千叮嚀萬囑咐,要魏老師好好照顧,留住她們。看到學校來了大學生,魏老師感覺學校有希望了,很激動,可就在白校長離開的時候,倆新教師倆哭了……,魏老師感到迷惘,感到責任重了。二位新教師分別來自西安和安康,懷著熾熱的教師夢,從縣城坐了兩個半小時的班車到達學校,心理落差自然比較大。她倆常常哭嘴,生活很不習慣,魏老師就教她們做飯,三人搭夥,一起做一起吃。魏老師儘可能地多帶課,讓她們的教學負擔稍輕些。學校附近沒有住戶,熱鬧的校園到了晚上就靜寂得可怕,何況她們又都是膽小的女孩子。每到周五,她們就急了,不停地問魏老師:「魏姐,今天回街上不呀?」,魏老師理解她們在這裡舉目無親的感受,而她畢竟還有一個家,有孩子與丈夫需要照顧呀,於是就叫她倆一塊去自己家過禮拜。有時魏老師上街辦事,想順便利用晚上時間打理一下家,但想到她倆常說的「只有魏姐你住在學校,我們才睡得踏實」的話,又不由自主得改變了主意返回學校。就這樣,她們三姐妹在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關照,精神上相互支撐,親如家人、形同姐妹。在別人眼裡,魏老師既是她們的領導,又像她們的姐姐,更像她們的家長。在魏老師的心裡還真把自己當做一個家長,精心地打理著校園這個「家」。

為孩子讓愛做主,育好人情系未來

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魏老師不偏愛好學生,也從不放棄一個後進生。二年級學生安濤,性情暴躁,經常對同學大打出手,批評時他白眼一翻,還是屢教不改。家訪后才得知,孩子的父親在礦山罹難,母親拋下嗷嗷待哺的弟弟改嫁,年邁的爺爺勉強支撐著這個飄搖的家。看著滿頭白髮的老人,聽著他凄苦的訴說,想著孤苦的孩子,魏老師的心都碎了。回來后,她連忙找齣兒子的一些衣服送到了他們家,又找到了村幹部,幫這家申請了低保並為哥倆申請了孤兒救助。星期天,她叫他們來家玩,拿來兒子的零食招待他們,又拿齣兒子的玩具逗他們開心。慢慢地,幾個孩子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從兒子的口中揣測到他內心的想法,她又試著和他們一塊兒玩,從談遊戲規則到談生活、談學習,再談孝道、談做人。慢慢的,安濤的一些壞習慣沒有了,學習也認真了。他的爺爺見了魏老師就說:「魏老師,我倆孫子現在可懂事了,回家幫我燒水做飯,割牛草,也不和我頂嘴了,真不知道該咋感激你呀!」

要想與學生建立起濃厚的師生情,教師就必須傾心付出無私的愛。學校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兒童,加上回民的性格比較倔強,不願和別人交往,魏老師就成了孩子們與爺爺奶奶、父母溝通的橋樑,成了他們都信任的「貼心人」。 魏老師的手機就是他們的服務「熱線」,家長們對孩子的叮囑、孩子們想對父母說的心裡話都要通過魏老師的電話來轉達,家長給孩子們寄回的物品,魏老師自然成了他們的義務快遞員。無論白天還是深夜,無論上班還是下班,魏老師都會義無反顧地幫他們傳達、跑路。紅光村的溝溝岔岔,家家戶戶她都跑遍了,她教的學生的孩子,又成了她的學生,而魏老師依然是這個學校一名普普通通的老師。

這18年,魏老師在家長眼中就是孩子們的守護神;這18年,魏老師往返于山間小路,送走無數她摯愛的孩子。聽著當地鄉親祖孫三輩發自內心的 「魏老師」 親切稱呼,感受著孩子們小鳥般的依戀,看到自己的學生在西安泡饃館當老闆、在西安買房安家,看到自己的兩個學生在鎮安的最高學府——鎮安縣中任教,魏老師心裡充滿了自豪與驕傲。

憨厚的丈夫與已經懂事的孩子,現在對魏老師非常理解與支持。這十八年來,丈夫就是學校的義務勤雜工,安電修繕、接送教師、購物印送文件,隨叫隨到,從沒有一句怨言。今年母親節那天,在縣中就讀的兒子給魏老師發了條簡訊:「媽媽,您不僅是我的媽媽,也是紅光100多孩子的媽媽,是這個世界最了不起的媽媽。如果可能的話,我將來想報考陝西師大。」看完,魏老師流下了激動的淚水,心中流淌出滿滿的幸福。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對著鏡子,她發現自己的白髮日漸增多,身體也出現了「三高」癥狀,這是魏老師18年的堅守帶來的職業病。但她依然不後悔這18年的選擇與堅守。回想著一路走來的酸甜苦辣,她覺得既然選擇了三尺講台,面對回民孩子渴求知識的眼光,承載著著大山深處父老鄉親的期盼,就沒有理由退縮,沒有理由不讓講台成為一種獨特的風景。「我這輩子要像青松紮根石縫一樣,留在這所學校,守護教育紅光的孩子。」這就是魏老師對當地父老鄉親既質樸感人又擲地有聲的千金承諾!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