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文化大數據】「網紅書店」熱引發對書店價值的重新思考

近日,「深夜食堂」和「網紅書店」成為熱門話題,二者不僅僅是實現商業價值的一種方式,更表達了社會對特殊群體的關懷和對文化價值的重塑。
【標籤】 網紅書店 文化價值
【正文】

【熱點回顧】

「網紅書店」如何讓深夜的燈亮著

最近一個多星期以來,以24小時書店為主題的山東聯考語文作文考題,成為圖書發行行業從業者的熱門話題。特別是閱讀考題中的素材,讓人直接想到去年年底因《日報》報道《合肥24小時書店不驅趕任何人,拾荒者也可過夜》而走紅網路的安徽合肥新華書店三孝口店。

從2014年10月31日24小時書店營業至今,這家「網紅書店」已連續2.2萬多個小時不打烊。在堅守中,書店邁出了轉型升級的步伐,不斷更新人們對於書店的認識。在服務夜間讀者的過程中,也發生了很多暖心故事。

3年轉型升級重在服務細節

進入仲夏時節,三孝口店內被美麗的荷花所裝飾。據《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了解,根據節氣與傳統節日變換,這裡的裝飾植物和民俗產品不斷「上新」,為讀者帶來鮮明的時間流逝和季節變更感。此外,書店還搜尋留聲機、收錄機等時代舊物,引發讀者懷舊情懷,讓讀者體會「放慢腳步生活」。這些獲得業界與讀者肯定的細節都是三孝口店轉型升級后發生的變化。

三孝口店前身是合肥市一家知名的科教書店。作為安徽新華髮行集團旗下首家「實體書店提升轉型」示範店,三孝口科教書店於2013年6月16日改造升級為三孝口書店,不僅進行了業態調整,更進行了格局變化。改造之後,書店環境清新文藝,不銷售教材教輔,受到讀者尤其是年輕讀者的喜愛。

啟動24小時營業、與騰訊合作O2O智慧書城、創意開展「非書·生活·集市」文化節……安徽新華髮行集團在實體書店升級方面的新鮮嘗試都會在三孝口店第一時間呈現。記者在持續跟進報道的過程中發現,這家書店已轉型為以閱讀為核心的文化生活空間。

3年間,三孝口店持續關注讀者閱讀的細節,不斷調整和增加更舒適的座椅。如今,讀者可自取愛心坐墊席地而坐,夜幕降臨時,可隨手打開手邊的自助檯燈。書店還為讀者準備了點心和熱茶。此前,給夜讀者提供的食物是洋芋片之類的小零食,考慮到夜晚吃這些不太健康,店員們便開始用電飯鍋蒸熱包子、饅頭和花捲之類麵食,價格不貴,夜間的讀者們可以吃得實惠。此外,免費充電埠、免費飲用水等,都為讀者準備齊全。

2016年7月開始,書店設立特色帳篷服務,提供帳篷、睡袋和毛毯,為夜間的讀者和路過的驢友提供「與書同眠」的場地。這一特色服務為書店24小時運營增色不少。

閱讀顧問講述溫情故事

三孝口店的圖書導購員擁有一個特別的稱呼——閱讀顧問。「成為您的專屬閱讀顧問」,是三孝口店店員的服務承諾。到了夜晚,書店就像是讀者心靈的棲息地。尊重和包容每一個深夜來訪者,是閱讀顧問們始終堅持的夜間值守原則。

24小時書店成為聯考作文考題,讓三孝口店再次成為朋友圈裡的熱點。對此,每一位店員都倍感自豪。「我們沒有刻意去炒作,因為我們只專心做好事情;我們不是熱點,人心的善才是。」一位「90后」閱讀顧問這樣說。

在三孝口店工作3年、上過200多個夜班的夜班值班經理李方慧介紹說,夜班人員的第一項任務是巡視整理書架上的圖書、用抹布清潔書架。每當李方慧有條不紊地做著這件事情時,書店已陸續有20多位讀者各自就座。晚上10點前,預訂帳篷的讀者陸續到達書店。李方慧幫他們搭好帳篷,鋪好地墊。凌晨兩點,正是李方慧仔細整理書架的最佳時機,她把白天放錯位置的書籍逐一歸類,用掃描槍記錄庫存。

有朋友問過李方慧:「你們書店天天就為那幾十個讀者開著燈,你們還要上夜班,值嗎,你們掙錢嗎?」這其實也是很多人的疑問。李方慧回答說:「我也沒有太高尚的想法,從我自己經歷過的這200多個夜晚來看,這座城市有一盞燈一直亮著,也總有一群陌生人會安心地圍在這盞燈下,這就是我工作的意義吧。」

1993年出生的龔帥在三孝口店擔任閱讀顧問剛滿一年。讓龔帥印象深刻的是,同事曾特意告訴他關照一個流浪漢。這個流浪漢是書店夜晚的常客。龔帥注意到,這個流浪漢喜歡讀歷史和社科類圖書,每次來了,找個角落坐下,安安靜靜地看書。龔帥還遇到過另一個流浪漢,有天晚上,流浪漢就坐在5樓B區靠椅上,看到龔帥走過來,忽然沖他說,「小老弟,能不能給我倒杯水,我有點難受。」龔帥立即給他倒了一大杯熱水送過去,問他還有什麼需要自己幫助的。

「24小時書店環境安靜,氛圍好,能吸引真正愛讀書的人。有些打工仔和流浪漢,雖然不買書也經常來。所有來書店的人,我都會為他們提供同樣的服務,給他們力所能及的關懷和幫助。在我眼裡,所有進書店的人都是一樣的,都是我們尊重的讀者。」2013年來到三孝口店工作的閱讀顧問王婷說,工作時間久了,她感覺到,當自己在給予別人力所能及的溫暖時,也得到了溫暖的回報。有個愛寫作的王阿姨是書店常客,每次來書店都會對王婷講述最近看了哪些書和有了哪些讀書心得。有時,她會在一大早就到店裡為上夜班的王婷送來熱乎乎的早點。這讓王婷感到,被陌生人熟悉和關懷,是一種不可多得的幸福體驗。

讓善意如涓涓細流般持續下去

趙世平是合肥新華書店三孝口店負責人,她從同事那裡收集了不少發生在「深夜書房」的故事。「選擇在24小時書店過夜的人,大約有這麼幾類:正在奮鬥中的複習迎考的學生,嗜書如命的學者和讀書人,暫時失意的上班族,因為家庭矛盾等原因逃避到這裡的人,拾荒者和無家可歸的流浪漢,中轉另一個城市的旅行者……大家共享在這盞溫暖的燈下,重拾心情,整裝出發,充滿希望地迎接新的一天。」趙世平說。

晚間書店的營業額少且營運成本高,每晚,三孝口店都要支出運營費用和人力成本1000多元,一個月算下來就是4萬元。安徽新華髮行集團黨委書記曹傑在集團大會上的發言讓三孝口店的員工堅定了服務讀者的信心:「對三孝口書店,我們沒有贏利的要求。每當有拾荒者和無家可歸的流浪漢或者對生活暫時產生失意的人們,在感覺無助的夜晚,因為被這裡尊重和接納,從而改變了當時灰色的情緒甚至生活的走向,這就是這家書店存在的價值,我們就要把這樣的書店一直開下去。」

「善其身,濟天下」是安徽新華髮行集團倡導的企業核心價值觀。三孝口店的員工把這6個字,以涓涓細流般的善意去持續詮釋。這間永不打烊的正能量「網紅書店」,也是這家集厚重歷史與銳意進取精神於一身的文化企業的縮影。

(以上來源:新聞出版廣電報 李明遠 2017-06-20)

網紅書店養成記

2017年6月7日,聯考拉開序幕,隨著7日上午語文科目考試的結束,山東省聯考作文題目新鮮出爐:24小時營業的書店。「某書店開啟24小時經營模式,兩年來,每到深夜,當大部分顧客離去,有一些人卻走進書店……」細心的讀者發現,雖然山東聯考語文作文題沒有點出合肥新華書店三孝口店的名字,但素材內容是直接來源於去年年底媒體對該書店的報道。

「合肥24小時書店不驅趕任何人,拾荒者也可過夜。」自2016年12月21日人民網以此標題報道了合肥三孝口店的上述善舉,三孝口店一夜之間爆紅網路,獲全國關注。

從媒體主動報道的熱點對象,到意外成為全民關注的聯考作文素材——一家傳統書店究竟是如何煉成網紅書店的?那些溫情故事的背後,有著經營者對初心怎樣的堅守?

24小時書店掌燈人的故事——「小老弟,能不能給我倒杯水,我有點過不去了」

龔帥,1993年出生,閱讀顧問,在合肥三孝口24小時書店工作剛滿1年。

每天晚上九點,都市裡萬家燈火正濃,龔帥已到崗參加完晚班例會,開始著手夜班前的各項準備工作——給對講機和掃描儀等設備充電,跟上一班同事交接,巡視歸納整理書架上讀者丟下的散書,再次溫習書籍所在的位置。從當天晚上九點,到第二天早晨九點,龔帥將度過12個小時的夜班時間。

三孝口書店的四樓和五樓,是24小時書店區域。夜班的每個樓層安排有一名閱讀顧問和一名收銀員。賣場區域,員工必須嚴格遵守只給站立不允許坐下的店規,夜班當中如果感到有點累和困,可以到員工休息通道休息一會。

在龔帥度過的那些24小時書店的夜晚,有那麼幾個晚上給他的印象最深。一次是凌晨兩點多了,一對年輕情侶突然攜手走了進來。夜晚總能讓人產生特別的親近感,龔帥像是問候老友一般招呼,「這麼晚還到書店來?」他們說,「慕名而來,在網上看到過關於三孝口書店的報道,一直想來感受下這裡的氛圍。」這對年輕人認真挑選了幾本書,安靜地坐在那裡捧讀,一直到天亮。

他還記得一個流浪者。同事特意對他關照過,24小時書店從2014年10月31日開業以後,這個流浪者就是書店夜晚的常客。龔帥上夜班以後,經常會在夜班時分碰到他,他注意到,這位流浪者最喜歡讀歷史和社科類圖書,每次來了,找個角落坐下看書,安安靜靜的看書,彼此互不打擾。龔帥還遇到過另一個流浪者,他清楚的記得,那天晚上,流浪者就坐在5樓B區靠椅上,看到龔帥走過來,忽然沖他說,「小老弟,能不能給我倒杯水,我有點過不去了」。龔帥立即給他倒了一大杯熱水送過去,問他還有什麼需要自己幫助的。

今年5月的一次夜班,深夜12點多,一個12、13歲的小男孩忽然走進書店,一個人坐在5樓看書,看起來又有點心不在焉。那晚當班的收銀員也有一個身份是母親,她看到這麼點大的小孩竟在這個時間點一個人出現在書店,就把自己帶的麵包送過去,還給他倒了杯熱水,跟他聊天。原來,小男孩和父母鬧矛盾,深夜離家出走,跑書店來了。龔帥與收銀員和小男孩慢慢說道理,最後叫了一輛車把孩子安全送回了家。

逢到上夜班,白天龔帥就在家睡覺,養足精神,陪女朋友的時間自然少了很多,女朋友對這份工作也有不少埋怨。龔帥說,這份夜班工作,你不做,總是要有人做的,除非我們24小時書店不開了!每次,當他看到網路上有關於自己書店的報道,就立即轉給女朋友看,他覺得,女朋友雖然嘴上抱怨,但內心也一定會為他感到驕傲和自豪。

「你們書店天天就為那幾十個讀者亮著燈,值嗎,你們掙錢嗎?」

李方慧,1992年出生,夜班值班經理,在合肥三孝口24小時書店工作3年。

每當華燈初上,長江路上的大部分門店開始熄燈拉卷閘門紛紛打烊,李方慧卻騎著電動車奔向自己的崗位。20點50分準時到達書店,21點換好工作服,畫好淡妝,看著鏡中的自己,喊一聲「Fighting!」,開始職業生涯中又一個不眠的書店之夜。

3年前,畢業於安徽職業技術學院的李方慧,帶著對閱讀的熱愛,經筆試和面試,成為書店一員。當書店宣布將正式開啟24小時經營模式——為所在的城市點亮起一盞不眠的燈,那時的李方慧對即將到來的夜班還沒有太具體的概念,只新鮮的覺得,自己將和每天一起來書店的人,共同體驗與白天不一樣的時光。

按照店規,每兩個小時須巡視整理一次書架圖書,因為白班工作人員往往在晚上9點之前還有許多圖書沒來及整理,所以夜班人員的第一項任務,就是趕緊將書架間散落的圖放回原位,同時用抹布清潔書架,保持一塵不染。當李方慧有條不紊做著這些事情時,開著冷氣的書店已陸續有二十多位讀者各自就坐,或翻書,或閉目養神,或刷題,或在吃晚飯。

快22點,預訂帳篷的讀者陸續到了。為了方便讀者,書店每晚會提供四至五頂帳篷,供大家「入住」,入住時間為當晚22:00至次日7:00。他們各自選好中意的位置,李方慧幫他們搭好帳篷,鋪好地墊。入住者中有帶孩子體驗生活的,有附近工地離家遠回不去的建築工人,也有外地來合肥旅遊的,看到他們分別鑽進帳篷,臉上無意間流露的愜意和歡喜一旦被李方慧捕捉到,她心裡總會升騰起加倍的愜意和歡喜。

凌晨兩點,四樓的二十多位讀者大部分已睡著,還有幾個考研的同學在題海苦戰。上班時整理好的圖書此刻又面目全非了,這樣夜深人靜的時段,正是李方慧細整書架的最佳時機,把白天放錯位置的書籍逐一歸類,用掃描槍記錄庫存——統計的過程也是練就一身本領的過程,在這裡工作的每一位閱讀顧問,都要牢記住每一本書的作者、圖書的梗概及擺放位置,這樣才能更好地為讀者提供最為快速便捷的諮詢。

有些深夜訪客來了之後,隨手把包一丟,沒有一絲一毫防範心理。這總是讓李方慧有點頭疼,一邊忙碌一邊還要時時瞄上一眼替他們照看,可她心裡又想:「他們確實是把書店當成自己家了呀。」

來書店3年,李方慧算了下,自己已經上了200多個夜班。這200多個夜班中,她遇到過各種各樣的讀者,也不乏無理取鬧的人。因為作息時間打亂,她經常失眠,臉上直冒痘痘,尤其生理期最為難受。也遇到過自己突然生病,但因為夜班整個樓層只有兩個個當班人員,沒人頂崗,只能忍著疼痛堅守在崗位上。有朋友問她,「你們書店天天就為那幾十個讀者開著燈,你們還要上夜班,值嗎,你們掙錢嗎?」李方慧明白,這也是很多人的疑問。她回答朋友:「我也沒有太高尚的想法,從我自己經歷過的這200多個夜晚來看,這個城市有一盞燈一直亮著,也總有一群陌生人會安心的圍在這盞燈下,這就是我工作的意義吧。」

「我和他們之間,往往會採用眼神交流的方式」

朱勇,1978年出生,閱讀顧問兼夜班值班經理,曾在安徽圖書城店工作,2016年被調往三孝口書店。

安徽圖書城店和三孝口店同樣位於省會合肥繁華的長江路,相距一站多路,從圖書城店調去三孝口店工作,朱勇還是有太多不一樣的感受。他說,安徽圖書城店來的最多的是學生和家長,買書基本直奔主題,匆匆忙忙,很少停留和交流。而在24小時書店,讀者來自四面八方,有的是每天從城市的最東邊或最西邊特地趕來,在書店裡一坐就是一整天,有的是趁趕火車飛機前的一點空閑時間來書店小坐一會。如果說,安徽圖書城店像是時刻變換的流動的風景,那麼三孝口書店有時就像靜物畫,每個瞬間定格下來,都是最經典的閱讀場景。

因為晚上客流量少,朱勇和他的夜班同事一起,承接了白班的部分工作——整理書架,登記缺書情況,利用晚間時段做好對白天團購業務的後續服務等等。

對於深夜來書店投宿的拾荒者,朱勇說,「我和他們之間,往往會採用眼神交流的方式。」起初,他們進來是有些不安的,也會悄悄觀察書店人員的態度,時間久了,彼此之間共同擁有了一份不用言語的默契,見面時,互相點點頭,微笑一下。朱勇能感覺到,漸漸地,他們在這裡很安心,神情很放鬆。

朱勇說,以前同事之間經常開玩笑,「書店裡找不到漂亮的女孩,美女們都出沒在街頭的時裝店。」到了24小時書店以後,在這裡卻經常會遇到美女,因為環境和氛圍非常吸引她們,經常會看到她們在這裡舉著手機自拍,或者讓攝影師拍,把書店和書,當作最美的背景。

在書店,朱勇說他最觸動的一次,是看到一群十幾歲的孩子在一起交流,「看,這本書我有!」「看,那本書我也有!」孩子們嘰嘰喳喳比著自己的圖書擁有量,那一刻,朱勇覺得非常非常開心。

「在我們眼裡,所有進書店的人都是一樣的,都是我們尊重的讀者。」

王婷,1989年出生,閱讀顧問,2013年來到合肥三孝口24小時書店工作。

作為一個兩歲孩子的母親,對於夜班工作,王婷有過不適應。「起初家人不理解這份工作,自己也覺得是有些辛苦。但時間久了,我感覺到,當我們在給予別人力所能及的溫暖時,也得到了溫暖的回報。」

有一次,王婷上夜班,一個女孩買了兩本書,等她付完錢準備走時,才發現自己的手機不知在哪丟了。女孩急壞了,這大半夜的,沒帶現金也沒法打車回去。王婷安慰她不要著急,用自己的手機幫她叫了滴滴計程車,又因為擔心她的安全,留了女孩的聯繫方式。女孩回去之後,加了王婷微信,成了微信好友,經常互動。現在,王婷手機里大部分的微信好友,都是書店的讀者。

有個愛寫作的王阿姨是書店常客,每次來書店都會對王婷講述最近自己看了哪些書,有什麼樣的心得。有時,她惦記著王婷上夜班辛苦,一大早就到店裡送來好吃的早點。這讓王婷常常感到,被陌生人熟悉和關懷,是一種不可多得的幸福體驗。

王婷說,「24小時書店環境安靜,氛圍好,能吸引真正愛讀書的人。有些打工者和流浪者,雖然不買書也經常來,並且來書店,並不完全是為了過夜,他們也看點書,互相之間也經常說話,書店成了他們溝通的社交平台,他們也渴望著有個愉快輕鬆平等的地方交流。所有來書店的人,我都會為他們提供同樣的服務,提供免費的熱水,給他們我力所能及的關懷和幫助,在我眼裡,所有進書店的人都是一樣的,都是我們尊重的讀者。」

「深夜書房」,向世界敞開一扇光明的大門——

《深夜食堂》是日本一部電視劇,故事發生在一個小餐館中,這裡的菜單很單一,但是老闆可以根據客人的要求利用現有食材做出各種料理,並且和客人一起帶出一個個充滿人情味的故事。來小餐館的客人各式各樣,有沒名氣的演員,有上班族等等。那些生活在夜色中的人,每到晚上,紛紛前來投奔,溫暖感人的日常故事,暖心暖胃。

三孝口24小時書店,也扮演著和「深夜食堂」類似的暖心角色,每到深夜,當大部分讀者離去,有一些人卻走進書店。四季的夜色里,書店用持續明亮的燈光和永遠敞開的大門,在夜晚,接納和收留著各式各樣的投奔者。

趙世平是合肥新華書店三孝口店負責人,她從同事那裡收集了不少發生在「深夜書房」的故事,她說,「選擇在24小時書店過夜的人,大約有這麼幾類:正在奮鬥中的複習迎考的學生,嗜書如命的學者和讀書人,暫時失意的上班族,因為家庭矛盾等原因逃避到這裡的人,拾荒者和無家可歸的流浪者,中轉另一個城市的旅行者……大家共享在這盞溫暖的燈下,重拾心情,整裝出發,充滿希望的迎接新的一天。」

去年冬天的一個下大雪的晚上,深夜十二點,走進一個本地中學就讀的高中生,因為父母偷看了自己寫在網上的日記,發生爭吵,大男孩帶著一腔委屈離家出走,躲進了書店。凌晨兩點,父母相繼找來,孩子卻不願跟他們回家,他們各自呆在一隅,僵持著。店員們沒去干涉,給他們緩衝的空間和時間。在深夜書店,經常會有處於叛逆期的學生「離家出走」到這裡,看看書,說說話,漸漸就緩解了激動的情緒,有的家長找到孩子以後感謝地說,「書店真好,以前孩子跑了找不到,現在只要和大人鬥嘴,就知道到這裡來找孩子,幸好孩子是跑進了書店!」

一位三十多歲的女性,有段時間常在書店過夜。來的次數多了,店長就和她慢慢交流起來。原來,她是來合肥找弟弟的,因為弟弟突然失聯,焦急的她已經找遍了周邊好幾座城市。為了安慰焦慮的她,店長每天晚上主動跟她交流,給她在這個陌生的城市提供相應的信息和幫助。

一位來自山東的年輕女孩,到合肥求職面試,面試完之後買了回山東的火車票,是半夜的車次,她選擇在搭乘火車之前一直呆在書店,「這裡環境真好,如果能在這裡再偶遇一個男朋友,那就更好了。」她對給她送來熱水的閱讀顧問笑著說。書店,讓她感到特別的安全和放鬆。

一位拎著電腦包的上班族有一段時間常在這裡過夜。每晚一到書店,把電腦包塞進一個書櫃,找個沙發睡下,閱讀顧問還得留神給他看護著電腦包。到了第二天早晨,洗手間洗漱一番,精神抖擻的出門,投入到新一天的生活當中。

一位女士常來,並擁有了夜晚專屬的「老位置」。在值夜班的閱讀顧問眼裡,她從沒說過話,也不願眼神交流,彷彿很怕被打擾,也很少見她換過衣服。善解人意的閱讀顧問也從不主動打擾她。有一天,她竟買了一套價值298元的《蔡志忠漫畫全集》,付款時,沖閱讀顧問第一次主動的遞上一個微笑。

一些拾荒者和流浪漢更是24小時書店的常客,十二點之後,他們相繼趕到這裡,相互招呼,「你來了啊」,「你也來了啊」。在深夜,他們各自找到合適的位置,安心的睡上一覺。

白天,書店是人們汲取精神養料的場所,到了夜晚,這裡更像是心靈的寄託所和棲息地。尊重和包容每一個深夜來訪者,是閱讀顧問們始終堅持的夜間值守原則。

書店還準備了點心和熱的茶水。此前,給夜讀者提供的食物是簡單的洋芋片之類小零食,考慮到夜晚吃這些不太健康,店員們便開始用電飯鍋蒸熱包子、饅頭和花捲之類麵食,價格不貴,夜讀者們吃得實惠又管飽。冬天的夜晚,還會特別為女性準備紅棗生薑茶。此外,免費充電埠、免費飲用水等等,都為深夜宿讀的人準備齊全。

除了有一整套安全保障和值班制度,每晚附近的民警也會來書店巡查,讓讀者和店員更加覺得安全。

在這座城市,24小時書店向世界敞開了一扇光明的大門,以寬厚的人文情懷氣息,迎接四面八方來的來客,他們中有教授、普通市民、農民工、流浪漢和拾荒者,不管何種身份,一律被平等尊重和接待。這裡,是形形色色的人生旅途當中,陪伴他們度過長夜的美好、文明、平等的心靈驛站。

轉型升級三年來,這間正能量網紅書店究竟做了哪些事——

合肥三孝口24小時書店的前身是省會合肥著名的科教書店,曾在全國首創店中店「計算機廣場」。作為安徽新華髮行集團旗下首家「實體書店提升轉型」示範店,三孝口科教書店於2013年6月16日成功轉型升級為三孝口書店,不僅進行了業態的調整,更進行了格局的變化,以改造之後的「小清新」和「文藝范」,再次受到讀者尤其是年輕讀者的喜愛。

2014年10月31日,三孝口書店正式啟動24小時營業,成為中部地區首家24小時書店。並作為全國首家與騰訊官方合作的O2O智慧書城,榮獲「2015全國非書品經營標杆書城」榮譽稱號。

2017年5月31日,第27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上,「全國最美新華書店」評選結果揭曉,安徽新華髮行集團旗下的合肥三孝口24小時書店、銅陵新華書店圖書館店兩家門店獲此殊榮。

從合肥科教書店到合肥三孝口書店,再到合肥三孝口24小時書店——安徽新華髮行集團以持續的創新與變化,向社會展現著自己服務讀者的最大誠意。

從2014年10月31日24小時書店營業至今,算一算,書店已堅持2萬2千多個小時不曾打烊。

舉辦各類活動300餘場,其中「國學晚九點」、「國學誦讀會」、「夜讀詩會」、「民謠音樂會」等豐富的夜間文化沙龍活動,將讀者無意識的碎片閱讀轉化為有意識的文化追求,很多讀者稱自己在三孝口店度過了此生最難忘的夜讀時光。

2016年7月開始,書店設立特色帳篷服務,提供帳篷、睡袋和毛毯,為夜間的讀者和路過的驢友提供「與書同眠」場地。

關注細節,不斷更換和增加更舒適的座椅,讀者可自取愛心坐墊,席地而坐,老少相偎,共同閱讀。夜幕降臨,可隨手打開手邊的自助檯燈。

根據節氣變換,更新與時令應季應景的店內裝飾植物——秋季麥穗、夏季荷花、春節劍蘭、冬季的紅樹枝——為讀者帶來鮮明的時間流逝和季節變更感。在傳統節日,選擇茱萸、福娃、對聯、賀卡、台曆等配飾,時刻關注民俗。搜尋時代舊物,如留聲機、收錄機等,引發讀者的懷舊情懷,讓讀者體會「放慢腳步生活」。書店的各種創意美陳先後獲百道網最佳展架/展台月度之星獎、21世紀「共讀一本好書」陳列一等獎、少年兒童出版社主題展台一等獎等。

創意開展「非書•生活•集市」文化節,打造非書的文化藝術品和創意藝術品的展示空間。期間組織的6場主題文化沙龍,從田園沙拉製作到家居裝飾風格解析,從零基礎油畫教學到黑白攝影技巧,從彩鉛勾勒美麗到「我的素食主義」講座,從居食學行多維度豐富讀者的文化生活,致力於打造人們除家庭、工作場所之外的第三空間。

這裡還是全省文化惠民消費季的重點活動場所之一,是圖書漂流公益書台、「遇見溫暖 書香傳遞」70歲老人捐書平台、少兒捐書平台,以圖書漂流、以書易書的形式,實現不同群體之間的文化觸電。目前,全市70歲以上的老人每月可以到店內免費領取一本圖書、無限次換閱圖書。活動過程中,年輕人喜愛的一本書可以傳遞到老人手中,不同年齡層之間,實現了文化的共享。

這裡的圖書導購員擁有一個別緻的稱呼,叫做「閱讀顧問」,致力於向每一位用戶提供個性化閱讀服務解決方案。每一位員工的工號牌上印著自己的微信二維碼,讀者通過掃二維碼關注閱讀顧問,員工通過微信接收訂單,一對一交流,通過個人送書、快遞等方式直接送書上門。「成為您的專屬閱讀顧問」,是三孝口店員對讀者的服務承諾。

這裡是年輕員工創新的土壤,書店用「及時獎勵」制去鼓勵員工創新。打包比賽、收銀業務技能大賽、圖書預處理大賽、周期性的員工讀書分享會、弟子規演講比賽、工間操大賽,戶外素質拓展、員工互助課堂之歷史圖書大串講等等,在持續不斷的分享和學習中,員工不斷提升個人素質,同時去發現更多工作帶來的樂趣。

三孝口書店的窗外,是這座城市日趨成型的捷運站,是不斷變化中的城市新貌,而始終不變的,是頭頂的這盞明燈和書店掌燈人守望閱讀的初心。

2016年12月20日,日報對夜間的合肥三孝口書店進行報道,「暖心!合肥24小時書店不驅趕任何人,拾荒者也可以在這裡過夜」的微博迅速火爆網路。隨後,人民網、鳳凰網、新華網、青年網、新浪網、環球時報等一大批國家級和地方媒體進行網路直播、報道、轉載,網上關於24小時書店的閱讀量累計超過2000多萬,三孝口書店自此成為不折不扣的網紅書店。

2017年6月7日,書店成為山東聯考作文素材,面對再度被刷爆的朋友圈,書店一名年輕的九零后閱讀顧問淡定地說,「我們沒有刻意去炒作,因為我們只專心做好事情;我們不是熱點,人心的善才是。」

晚間書店的營業額少且營運成本高,每晚,只要點亮燈光,三孝口書店就要補貼進去一千多塊錢運營費用和人力成本,一個月算下來就是四萬塊錢。但是,就像安徽新華髮行集團黨委書記曹傑有一次在內部員工大會上說的那樣:「對三孝口書店,我們沒有盈利的要求,每當有拾荒者和無家可歸的流浪者或者對生活暫時產生失意的人們,在感覺無助的夜晚,因為被這裡尊重和接納,從而改變了當時灰色的情緒甚至生活的走向,這就是這家書店存在的價值,我們就要把這樣的書店一直開下去。」

「善其身 濟天下」,是安徽新華髮行集團倡導的企業核心價值觀。三孝口書店的員工,把這六個字,以涓涓細流般的善意去持續的詮釋和呈現,以一盞永遠不滅的燈,一扇永遠敞開的門,讓這個世界,更加溫暖明亮。

這間永不打烊的正能量網紅書店,也是這家集厚重歷史與銳意進取精神於一身的文化企業最好的縮影。

(以上來源:安徽青年報 責任編輯 2017-06-09)

合肥這家「網紅書店」登上聯考考題,你去過嘛?

早從2014年10月31日開始,合肥新華書店三孝口店開始執行24小時經營模式。如今,三孝口24小時書店讓不眠燈光陪護「刷夜」讀者,成為合肥人心中的「文化地標」。

每晚9點半之後,書店四樓、五樓的24小時區域,就會逐漸有很多來書店「刷夜」的讀者,他們有的是備考的學生、有的是夜讀的青年、還有的是無處安歇的人。

無論進店的人是什麼身份,沒有一來就睡覺的,都會拿起一本圖書閱讀,他們睡著時,經常有打開的書本蓋在身上、放在頭邊。有的讀者也會帶著自己的被子等物品進來,但早上離開時,都會把東西收好帶走。

書店50多名員工,每個月會有10個人上夜班,分成兩班輪流值守。20多萬冊圖書的打理、店內衛生的打掃,會讓工作比較辛苦,但他們仍在努力給大家提供一個舒適的環境。

當整個城市沉入黑夜,總有一盞燈為你亮著。合肥新華書店三孝口店,曾上過「最美書店」排行榜。

在凌晨一兩點的深夜,城市裡,街頭巷尾的燈光暗淡下來,唯獨這家24小時書店裡燈火通明,就是這凌晨2點的燈光,也會吸引很多晚間行走的路人。

「得知書店登上聯考考題,自己也覺得不可思議,中午同事們的朋友圈裡都傳開了。」提起書店成考題素材一事,合肥新華書店三孝口店副店長徐昕煒在電話里意猶未盡地說。

徐昕煒告訴記者,聽到消息之後,第一反應是高興,可以看出社會各界對閱讀和文化事業的重視。「至今24小時不打烊模式已經走過了近3個年頭,這也是對我們堅守的一種肯定。」

在徐昕煒看來,作為書店本身,文化推廣的意義更大於對經濟效益的追求。24小時不打烊模式的初衷就是希望為更多讀者提供更優更好的閱讀空間。

三孝口書店開啟夜間模式,並不只是針對無家可歸的流浪人群和拾荒者。「晚上來看書的人群很廣泛,有喜歡夜讀的市民、有自習的大學生,還有外來務工人員等,更多的是給大家提供一個讓心靈沉靜的地方。」徐昕煒說。

「雖然值得高興,但也讓大家意識到責任更大了。」徐昕煒表示,今後在書店的運營中會不斷給自己施壓,讓推廣文化的功能更加完善,使書店真正成為合肥市民心中的「文化地標」和「精神家園」。

【數據分析】

安徽三孝口24小時新華書店被當作聯考作文題的素材,一時傳遍網路、刷爆朋友圈新聞,體現了大眾對合肥這家書店的認可和對傳統書店模式的重新關注。

書店和公益結合,促進書店價值最大化利用。三孝口書店作為一家企業,卻能不顧管理經營損失和成本壓力,為顧客、讀者著想,為弱勢群體著想,寧可付出很大的代價,也要執著於做公益,值得點贊、叫好。反觀一些企業為了追求單純的經濟效益,不顧嚴厲的監管,弄虛作假或售賣不合格產品,從來不顧及社會效益,只要能掙錢,而不願承擔社會責任,也必將失去社會的信任。

一個文化企業是這樣,一個國家也是這樣。每個人力所能及為社會、為他人做點公益,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在無形中成就了自己。「贈人玫瑰,手有餘香」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當越來越多的24小時經營模式的書店、越來越多為社會貢獻正能量的單位和企業開啟時,一個國家才能真正的強大,才能樹立良好的國際形象、贏得國際社會的認可與尊重。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