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不差錢的中國人:為什麼做不出好看的原創綜藝

隨著海外引進綜藝的紅利期接近尾聲,原創綜藝節目怎麼做成為擺在綜藝製作人面前的一道難題。 其實引進綜藝大行其道的環境下,原創綜藝從未間斷,卻因為各種內外因素與爆款失之交臂。如今,面對引進節目新意匱乏,原創綜藝的春天何時才能到來?

2013年底,一檔引進自韓國的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開啟了電視熒幕真人秀霸屏的時代。之後各大衛視紛紛引進韓國、歐美、日本的綜藝模式加以本土化的改造,大多取得了不錯的收視成績。3年之後,從海外引進綜藝的紅利期已經接近尾聲,綜藝節目怎麼做成為擺在綜藝製作人面前的一道難題。

其實在過去的三年間,原創綜藝從未間斷,卻因為各種內外因素與爆款失之交臂。如今,面對引進節目新意匱乏,大家不禁要問,原創真人秀的春天何時才能到來?

引進綜藝依然大行其道

據騰訊娛樂白皮書統計,2016年衛視周末晚間檔節目共144檔,較去年同期增加21%,涵蓋戶外、音樂、婚戀、親子、語言等多個類型,外來綜N代《奔跑吧兄弟》和《好聲音》分別斬獲年度收視率和網路播放量冠亞軍。但較2015年相比,前者收視率下降1%左右,後者則下降將近2%。可以看到,引進綜藝雖然依然霸佔電視屏幕,但熱度在漸漸消退。北京衛視《跨界歌王》和《跨界喜劇王》成為唯二入選十大最具關注度的原創綜藝節目,似乎為國產綜藝帶來曙光。

雖然多數綜藝以標榜「原創」為自豪,但貨真價實的原創卻少之又少。不少所謂的原創節目其實或多或少帶有外來品的基因,戶外競技類多帶有韓綜《無限挑戰》和《Running Man》的影子,明星+萌娃類節目也無非是《爸爸去哪兒》的變種。

除了舶來品本土化,國內製作人嘔心瀝血的成果也免不了被同行「借鑒」。東方衛視《歡樂喜劇人》大熱導致大量同類明星喜劇節目的出現,《笑傲江湖》則招致素人喜劇節目泛濫。

如此算來,可以歸結為原創綜藝的節目已是屈指可數,質量上乘的更是鳳毛麟角。

大多數的原創綜藝節目叫好不叫座

中央三套與《好聲音》製作團隊——燦星共同推出的《好歌曲》雖然在不少地方借鑒了《好聲音》的外殼,但內核創新性地著眼於音樂創作人與歌曲本身。舞台的極大包容性給小眾音樂歌手提供了展示才華的舞台,霍尊、莫西子詩、蘇運瑩等走入大眾視野。

製作公司燦星更是將節目版權成功實現反銷。《好歌曲》的版權被賣到全球25個國家,英國國際傳媒集團在法國春季電視片交易會上訂購了《好歌曲》的國際發行權和英國播出權,各國本土化的《美國好歌曲》和《英國好歌曲》已經陸續出現。這無疑為原創綜藝節目打了一針強心劑。

湖南衛視制播的《一年級國小季》也是成功一例。該節目分為國小季、大學季和畢業季三個專題,均採用明星老師+素人學生的模式。國小季突破了固有的親子模式,率先打出明星+素人萌娃的玩法,關注國小生的教育生活、心理健康等等,在豆瓣電影收穫8.0的高分,平均收視1.1%左右。對一檔原創綜藝來說已經是相當可圈可點的表現。

湖南衛視另一檔聚焦動物的原創真人秀《奇妙的朋友》創新性地將鏡頭對準大自然中的生靈,對話人類與動物的相處模式。首播即拿下同時段收視冠軍,平均收視率維持在1.7%以上。

四川衛視與世熙傳媒等公司聯合制播的歷史體驗真人秀《咱們穿越吧》將穿越這一火爆的影視元素與歷史文化糅合在一起,生動呈現了「原始社會」、「南宋書院」、「唐朝絲綢之路驛站」等情節。據悉該節目聘請近五十位歷史學者作為節目顧問,總導演張國立在情節、道具上極盡考究,最終呈現出這檔寓教於樂,兼具教育性和娛樂性的創新綜藝。《咱們穿越吧》第一二季分別在豆瓣收穫了8.4和8.9的超高分。

但該節目第一季最高收視率為1.3%,最低僅為0.39%,;第二季的評價收視率也僅穩定在0.85%。

與今年文化類綜藝如出一轍,大多原創綜藝出現了叫好不叫座的現象。

電視台「崇洋媚外」阻礙原創綜藝的創作

2016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下發了一份《關於大理推動廣播電視節目自主創新工作的通知》,引進綜藝的數量、製作和播出均受到嚴格限制,鼓勵制播原創節目,但自《通知》發布以來,原創節目似乎並沒有出現明顯轉機。

作為節目播出源頭的電視台在綜藝上為得到儘可能多的招商費和冠名費,必須保障節目收視率,如此一來,那些有成功先例的安全型節目自然成為首選,原創綜藝則很難在電視台得到審批。

浙江衛視節目製作中心主任周冬梅曾經為電視人正名「整個社會被急功近利的情緒所脅迫,我們沒辦法獨善其身。這是一個速食的時代,大家都想賺快錢,但創新需要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顯然,用來給電視台試錯的時間和機會有限,因為電視台的時段資源非常緊缺。

日月星光創始人易驊透露,她去電視台提交方案有兩個感受,一是曾經在海外成功的模式獲批比較容易,二是執行的過程中沒有成功先例來改造的原創,過程非常非常艱難。引進的模式節目一放PPT,把海外數據一說就很容易得到認可,但如果你是拿原創模式在日理萬機的衛視總監面前用短短10分鐘抓住他的心,難度太大了。

即使原創節目通過審批,口碑爆棚,但由於播出平台和時間段的限制,觀眾覆蓋面始終有限,加上宣傳力度更等外界因素,缺了天時地利,收視率自然不喜人。試想被安排在四川衛視周日晚播出的《咱們穿越吧》如果放在衛視第一梯隊中任意一家,成績則會完全不同。

人才匱乏、原創力低下是導致原創綜藝難以出頭的「罪魁禍首」

南京藝術傳媒學院副院長王方認為人才的匱乏是原創綜藝舉步維艱的根本原因。「院校編導專業偏重技術,教學生怎麼拍攝、剪輯,但很少交他們創意策劃。」加上常年浸染國外引進模式,國內節目製作人在製作上的不成熟導致原創節目完成度低,自然不能與成熟的引進綜N代對抗。江蘇衛視曾推出過國內首檔飛行勵志真人秀節目《壯志凌雲》,邀請到夏雨、張雨綺等嘉賓為節目添磚加瓦。從題材上來說,《壯志凌雲》確實是個不錯的創意,奈何被觀眾吐槽缺乏娛樂性、太嚴肅,在綜藝大潮中被無情淹沒。

要做原創就會有風險,被國內綜藝奉為最佳「借鑒」對象的韓綜也存在播出后收視不佳的風險。韓國綜藝製作人在突破此種壁壘的方法有兩種,一是根據國情進行創作:比如根據韓國成年男子服兵役制度製作的《真正的男人》、受韓國單身男子數量增加啟發推出的《我獨自戀愛中》等,做到獨一份才能避免同質化並培養觀眾忠誠度。當然,這與韓國電視台數量極少的現實有很大關係,但關鍵在於貼合社會生活。

第二種突破固有模式桎梏的方法只能在節目本身進行創新,如《無限挑戰》由於製作速度過快導致節目質量下降,所屬電視台MBC批准節目組7周的修整請求,回歸后的節目口碑與收視率齊飛。但這種方法只對個別節目有效,不具備普遍性,畢竟任意一檔節目都有生命周期,經歷成長、成熟、輝煌、衰落其實是很自然的事情。曾經的王牌綜藝《Running Man》、《我們結婚了》無不從現象級綜藝的寶座跌落。

將國外模式移植到雖然風險小、收益高、回錢快,爆款頻出,但始終是為他人做嫁衣。國產綜藝從「製造」轉變為「創造」的過程不僅需要電視從業者深耕本土文化、集思廣益,也需要市場和觀眾給予原創節目創作者犯錯的耐心。

版權申明:內容來源網路,版權歸原創者所有。除非無法確認,我們都會標明作者及出處,如有侵權煩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並表示歉意。謝謝。

-END-

免費關注傳媒頭條微信公號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