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道教的優良傳統與道教徒的修養

道教的優良傳統與道教徒的修養

編輯/道家研究院

道教是中華民族文化形成的宗教,其信仰、教理、教義、人生觀、價值觀、社會道德、人倫道德,無一不是中華民族自上古流衍積澱下來的。道教把民族優良傳統加上信仰觀念,作為宗教道德、修持準則,貫徹於修道行為的全過程。本著這一信念行持不懈,不論在什麼情況下,不動搖自己的善地、正行,這就是道教徒在定力上的修養。下面從幾方面來加以闡述。

一、「道」與「德」

道教信仰的「道」和「德」是《老子》中闡述的道德,是道教的根本信仰,道教的教理教義全部以《老子》道德為準則進行修持。因為道無形體,維德能彰顯,故道為之體,德為之用。所謂「德」即是得,德積而道備。道教修道而得道的過程,即積德而達到與道合真的過程,也就是由凡人成仙人的過程。道教基於這種信仰,所以自古的高道,無不重視道德修養。以至葛洪曾明確提出「德之不立,雖服金丹大葯,亦不得長生」。而歷代祖師也無一不是有功於國,有德於民的大德累累者。

道教徒既是以道德修養來完善自我,進行體道合一的修持以達到得道成真的目的,就須首先明白,人事道德是什麼?也就是說所謂「道德」的定義是什麼?「道」一般是指事物運動變化的規律,引申為人們必須遵循的社會行為準則、規矩或規範。「德」即得,人們認識「道」,遵循「道」,內得於己,外施於人,便稱為德。人們在思想信仰上認準並樹立自覺走這條「道」,遵循這種方向和規則是善,是正義;而違背這種方向和規則是惡,是非正義,這種內得於自己,外施於、影響於、教育別人的情操、品質和境界就是德。《莊子·德充符》中說:「德充於內,物應於外,內外玄合,信若符命,」就說的是內心世界道德充足,外物自然與之相應的道理。人民群眾在日常勞動、生活中形成的各種行為習慣、禮儀風俗,並據以確定的善惡標準,形成的輿論力量,就是道德力量。從道德產生先於法律的角度看,道德規範是人的第一行為規範。我們任何人都要受到這種行為規範的約束。道教的宗教道德觀,既有社會文明的一面,也有信仰觀念的一面。在客觀上有歷史的繼承性和連續性,只要我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創造性的給以豐富,就會極大的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要求。

二、道教人生觀

講道教人生觀,首先要弄清道教講的人生觀是什麼?人生觀是人的世界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必須聯繫道教的世界觀來解答人生觀的本質問題。世界觀是人們對世界的根本看法,也就是對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領域最一般問題的根本觀點。人生觀是關於人生最一般問題的根本觀點。道教的世界觀是「道法自然」,道「萬物恃之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愛養萬物而不為主」。「長之畜之,成之熟之,養之復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萬物皆秉道生。道教的人生觀,要像「道」那樣,「功成不名有,愛養萬物而不為主」,「觀天之道,執天之行」,順應自然,因勢利導,不為己甚。一個人的一生全部過程,包括生活道路、生活目的和人生價值,就是一個人的人生觀的最一般的問題。

人生觀作為人們關於人生價值、人生目的、人生道路的根本觀點,是人的主觀意識現象,是對客觀實際生活過程的能動反映。人們不同的社會地位,生活狀況,都會給其人生觀的內容造成不同的影響。比如:有人認為人生在於享樂的享樂主義人生觀;有人認為人生在世是受罪的悲觀主義人生觀;有人以權力大小、社會地位高低為追求的權位主義人生觀;有人認為金錢萬能,把不擇手段地弄錢或積累財富作為人生內容的拜金主義人生觀,有以信仰、追求人生方式,都以現實功利實用性為轉移的庸俗、投機性的實用主義人生觀。以上所舉人生觀的核心是利己主義或個人主義人生觀,不能科學地解決人生價值、人生目的、人生道路等根本人生問題。所以說都不是科學的人生觀。

道教的人生觀和人生價值是以其信仰來建立的,是以學道、體道、修道最終達到體道合真,得道成仙的目的。道教徒為達到這一信仰目的,在修行的過程中講究「重積德」。在修持法則上做「真功」與「真行」並進。什麼是真功?王重陽引晉真人語云:「若要真功者,須是澄心定意打疊精神,勿動勿作,真清真靜,抱元守一,存神固氣,乃真功也。若要真行者,須是修仁蘊德,濟貧救苦,見人患難,常行拯救之心,或化誘善人入道修行,所行之事,先人後己,與萬物無私,乃真行也。」其它如:苦己利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不損人利己,不爭名奪利,老子講「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認為「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甚至以為「吾所以有大患者,為我有身,及我無身,吾有何患」來做一個徹底無個人得失的修道者。

道教的這種人生觀和價值觀,不是馬克思科學人生、價值觀,但有著某些共同的精神。這也說明道教信仰中的某些積極意義,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不但相適應,而且能為社會安定服務。道德是社會意識形態,是一種上層建築。這種意識形態是為社會經濟基礎所決定而又反作用於社會經濟基礎的社會意識形態。道德是以善惡觀念來把握現實世界。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無疑是精神的東西,但它又不同於僅限於精神過程,而是通過人們的道德實踐或具體道德行為表現出來,是物質實踐和精神意識的統一,是作為這樣一種實踐精神去對世界進行善或惡的掌握,也就是說,道德對世界的實踐精神的掌握,是認識善和惡。道德的功能,是以人們自己的善和惡,正義和非正義,公正和偏私,誠實和虛偽等道德觀念,去評價自己或他人的行為,從而調整人們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所以道德就有或多或少的自我犧牲來作前提。社會關係的形成是道德產生的客觀前提,人的自我意識的一定程度的發展是產生道德的主觀前提。道德的基本要求,是要人們自覺地維護社會整體利益,為此,就必須對個人利益作出必要的節制乃至犧牲,也就是說,當個人利益與社會整體利益發生矛盾時,只有自覺地節制或犧牲個人利益以維護和發展社會整體利益,才是合乎道德的。能否做到這一點,是衡量一個人是否有道德或道德境界高低的標誌。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提倡社會公德,互相尊重,禮貌待人,敬老愛幼,關心殘疾人,誠實守信,言行一致,遵守社會公共秩序,遵守職業道德,不取無義之財,愛護公共財產,自覺履行對社會和國家的義務,維護社會安定,愛國愛教愛社會主義,擁護共產黨的領導,搞好宗教活動場所的管理,這對一個道教徒來說,是應做到的起碼道德要求。

道教徒若能時刻不忘自己的信仰,時刻以戒律和祖師語錄來檢點自己的行為,并力行不怠,他一定會是一個超俗的,有高尚道德修養的受人敬仰的未來仙人。

三、道教的優良傳統與道教徒的修養

道教徒的修養是建立在道教優良傳統觀念信仰上的自我完善道德、人格的修養,也就是道德操守的自我建設的修持作為。道教的優良傳統是什麼?概括來說,凡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都是道教繼承和發揚的優良傳統。

這正是有文化特色的道教才具有的。具體說,道教的優良傳統是重現實,重人生,不反對科學,力爭掌握生命的主動權,認為我命在我不屬天地。在社會生活中,既不追求功利的「入世」,也不專註悲觀的「出世」,而是牢牢掌握這兩種處世法來進行品德修養。道教徒在修養上的出世入世兼行法,是從老子「君子得時則駕,不得時則蓬累而行」思想繼承下來的,這種觀念在操作上是,當出世時,不忘人民疾苦;當入世時不計個人功利。

行出世法,是放開人我觀念,是非觀念,不使事務撓心,使心處於常清常靜境界。以無為化導自身,除去一切私心雜念,常使性靈朗然覺照。這是關於自身性命的修養。行入世法,是為社會人類做好事,力行正義,苦己利人,抑惡揚善,謙虛忍讓,寬宏大量,正身修身,戒除詐偽,行為端正,不謀私利,慈悲惻隱,導人向善。行出世法必須從入世的積功累德做起,德業不雄厚,要去做出世的修鍊是不可能得道的。所以道教徒在行持上重視以出世補入世,以入世補出世,互為助長,才是道教徒的修養。

道德徒的修養和道德準則,是以堅定的信仰為基礎的,如果信仰不堅定,就會迷失方向,被外物所迷惑,或被似是而非的歪道理所迷惑。人與人生活在一起,彼此的影響感染非常有力,往往會形成一種風習。個人處在不良的環境中,耳濡目染久了,自會同化於無形。

雖也有見識卓越,意志堅決,不受環境影響,處污泥而不染者,這非有堅定的信念才能不改其節操。所以前輩祖師教我們在交友上有:雲朋霞友、良朋益友和狂朋怪友之分別,要我們有一個區別是非的清醒頭腦,擇善而從。在當今市場經濟大潮的衝擊下,很多人有「拜金主義思想」,見利忘義,攫取不擇手段。富裕是社會主義奮鬥目標,貧窮不是社會主義。但是取得富裕是以自己的勞動通過正當途徑去取得,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左傳》曾有:「居利思義,在約思純」的名言,這就是說:佔有財利要想著是否符合「義」,處於貧困時要想著保持自己的清白操守。唐人杜牧說過:「莫言名與利,名利是身仇」,這當然不是說正當取得的名利,而是說那些攫取不義之財,見利忘義者流。處在當今社會的道教徒,要保持清白,就得有「為草當如蘭,為木當如松」的氣節,要有「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的操守,要有「一念之非即遏之,一動之妄即改之」的自律心。社會人際間常會有正不容邪,邪復妒正現象,我們只要做到源潔形端,自然會流清、影直。人惟患無志,有志無有不成者。談到道教徒的修養,有個現實問題,這就是道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問題,我以為,道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是要在政治上相適應,江澤民同志說:「社會主義建設是當前的最大政治」,就是說,建設有特色社會主義,是全國各族人民的最大政治。我們道教首先是國家公民,建設有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應該做出的貢獻,堅持四個維護:「即維護法律尊嚴、維護人民利益、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

依法管理好宗教活動場所,隨著社會主義發展的各個階段調整我們自身建設,革除那些封建迷信活動和不過問政治的觀念,要關心國家大事,加強政治學習,愛國守法,堅定不移地擁護共產黨的領導,走社會主義道路,這就是與社會主義相適應。而不是改變我們的信仰,改變我們的信仰形象,或者一心向錢看,追求高級的物質享受,就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了。恰恰相反,這不是適應而是腐敗,是與我們道教信仰相悖的。馬丹陽告戒劉長生祖師說:「縱日消萬金,正好粗衣淡食」。

就是說:正當花的錢縱然花得多也是應該的,但對自己的生活不可奢侈,要艱苦樸素。現在我們國家還有很多沒有解決溫飽問題的貧困者,還有很多上不起學的兒童。我們少享受點,把錢去做社會公益事業,這不是個人既積德,又解決別人困苦的大功德嗎?希望我們道教道友們要做到《墨子》所說的「利人乎即為,不利人乎即止」,來共勉之。

四、道教要用教義思想為構建和諧社會發揮積極作用

構建和諧社會,人人有責,需要腳踏實地的艱苦努力,需要社會各界和全體人民的共同參與。我們道教界對社會要有責任感和使命感,胡錦濤主席曾指出:「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制、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道教應發揮如下作用。

1、道教倡導「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思想,可以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人是社會的細胞,人與人之間的和睦相處則是社會穩定和發展的必要條件,更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引導人們從善去惡,要求嚴格自律,加強道德修養,要人們自潔、守正、淡泊名利、無為守靜。主張:「慈愛和同、異骨成親」和「濟世利人」,是人與人之間都是親兄弟、親姐妹,彼此之間沒有壓迫、沒有欺騙。要求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要做到誠實守信,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寬容。積极參加社會扶貧、救災、助學、助殘等公益事業活動,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宗教和睦,社會和諧貢獻力量。

2、主張「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生態智慧。可以促進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道教視天、地、人為一個統一的整體,主張善待萬物,要求人類社會必須認識自然、順應自然,一切按自然規律行事。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有責任和義務協調關照人與天地、萬物之間的關係,要積極主動地維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宇宙空間和自然界之祥和。只有對自然生命的尊重,才會有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道教提倡「貴生」為人類社會的美德,要求人們尊重生命,保護生命。道教認為,維護整個自然界的和諧與安寧,是人類本身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前提。

3、強調「眾生平等」的思想,可以促進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社會的和諧,必須依靠人人遵守社會規範來維持。老子《道德經》講「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這種天道與善說,就充分體現了一種平等思想。還有道教在學道修仙的道路上,也是提倡人人平等,人人都可以學道,人人都可以得道,這種「眾生平等」的思想與構建和諧社會所倡導的「公平正義」的思想是有一致性的。

4、闡述「天道承負」的思想。是指,後人承受先人過失之惡果為「承」,先人有過失遺患於後代為「負」,就是因果關係。經曰:「力行善反得惡者,是承負先之過,流災前後積來害此人也。其行惡及得善者,是先人深有積蓄大功,來流及此人也」。道教認為,行善不昌,祖上必有餘殃,殃盡必昌;行惡不滅,祖上必有餘德,德盡必滅。儒家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感應篇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在這樣的教義思想,規範人的行為,要修心、修善、積德、修性等修持法。

5、以「行善抑惡,積德成仙,」為修持準則。積木成林,積石成山,積水成海,積善成福,積惡成禍,禍福之源,本自一心,積之方成可不慎之?神仙是「累世修行」而成的,是可以通過「積功盈德內修其心,外積其行」而獲得的。認為積善功才能通天神,才能得道。包括「無爭、無私、無欲、返樸歸真、忘我、忠信、寬容、節儉、教化」等諸多方面。以戒惡從善,為勸化世人。

6、 要「持戒律己,端正品行」的道德規範。所謂戒律。是戒諸惡行也,律是自律,完全靠自己來規範自己,完善人格和道德。戒,指防備、警惕、警戒、告戒等;律,指規律、約束等。即道教約束道士言行防止違反教規玄范的警戒條文。道教徒必須先守五戒:第一戒殺,(—切眾生,皆不得殺)第二戒盜,(非己之物,皆不妄取)第三戒淫,(非夫婦者,皆不得犯)第四戒妄語,(非屬實者,皆為妄語)第五戒酒(非病非法,皆不得飲)。

初真十戒:第一戒者,不得不忠不孝,不仁不信,當盡節君親,推成萬物;

第二戒者,不得陰賊潛謀,害物利己,當行陰德,廣濟群生;

第三戒者,不得殺害含生,以充滋味,當行慈惠,以及昆蟲;

第四戒者,不得淫邪敗真,穢慢靈氣,當守貞操,使無缺犯;

第五戒者,不得敗人成功,離人骨肉,當以道助物,令九族雍和;

第六戒者,不得饞毀賢良,露才揚己,當稱人之美善,不自伐其功能;

第七戒者,不得飲酒食肉,犯律違禁,當調和氣性,專務清虛;

第八戒者,不得貪求無厭,積財不散,當行節儉,惠恤貧窮;

第九戒者,不得交遊非賢,居處穢雜,當慕勝己,棲集清虛;

第十戒者,不得輕忽言笑,舉動非真,當持重寡辭,以道德為務。

這十戒,托虛皇天尊所命,能做到者,天神護佑,永脫一切苦腦。道教戒律主要目的是凈心,心凈則行明,行明則身正,身正則有德,有德則道成。

7、道教對「社會倫理道德」的影響。道教的長生成仙信仰是以倫理道德為前提,以「道」為中心。呂祖就說:「未修仙道,先修人道」。所謂「人道」就是以倫理道德為內容的做人準則。《抱朴子》說:「欲求仙者,當以忠孝、和順、仁信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務方術,皆不得長生也」。道經還說:「欲修道者,務必臣忠、子孝、夫信、婦貞、兄敬、弟順」。《感應篇》曰:積功累德,慈心於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懷幼。昆蟲草木猶不可傷,宜憫人之凶,樂人之善,濟人之急,救人之危。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長。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寵若驚;施恩不求報,與人不追悔。

道教的宗教道德規範,主要體現在各種戒律中。按其內容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一、 信眾的自我道德修養,如遵行柔弱、清靜、忍辱、寡慾、知足等基本教義;

二、 維護社會和政治穩定,如:「不得叛逆君王,謀害家國」、「不得違戾父母、師長、反逆不孝」等戒條;

三、 反映普通百姓的道德意識,如「不得販賣奴婢」、「不得恃威勢凌人」、「不得多積財物,侮蔑孤貧」等;

四、 維護社會公德規範,如「不得欺凌孤弱,奪人財物」、「恤死度生,救疾治病,施惠窮困」,

五、 「戒淫邪,戒偷盜,戒妄言」等。

只要我們能在「愛國守法」、「團結友善」、和「敬業奉獻」這三方面的教育和引導工作見到成效,就是為構建和諧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的貢獻。

胡錦濤同志強調:加大宗教界愛國人士培養力度,努力形成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學識上有造詣、品德上能服眾的宗教教職人員隊伍。

在十七屆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會上,胡錦濤同志強調,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發揮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是做好新形勢下宗教工作的根本要求。做好信教群眾工作,是宗教工作的根本任務。

黨的十七大黨章總綱部分增寫了「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團結信教群眾為經濟社會發展作貢獻。」這標誌著我們黨對宗教問題的認識更加清醒和自覺。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是:全面貫徹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堅持宗教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這個基本方針,是包括「四句話」。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