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南岸:創新社會治理 打造共同家園

原標題:南岸:創新社會治理 打造共同家園

南湖社區巧手工坊工藝品義賣活動

南坪益站

創新社會治理是南岸區的特色工作之一。

以「三事分流」為主線,以「三社聯動」為載體,南岸不斷強化改革創新,社會治理的顯著成效有力推動了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以「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建設為契機,南岸提出未來5年將培育出在全市叫得響、全國有影響的「幸福南岸共同家園」創新社會治理品牌。

三事分流

把更多話語權交給群眾

新城區與老城區同時發展、新市民與老市民相互融合、城鄉區域共同交錯——在城市化的快速推進中,類似現實問題具有普遍共性。南岸亦然。

伴隨這一現實的是廣大群眾利益訴求的複雜化、多元化。比如民生投入逐年增加,但是群眾的幸福感並沒有同比增強;比如政府管理越來越多,群眾的參與不見增加……

不能只強調加大投入和權利賦予,不能只強調自上而下的精細管理——基於這樣的認識,南岸區沉下心來,將更多的話語權交給群眾,下大力氣推進社會治理創新。

「三事分流」工作法,於是應運而生。

關於「三事分流」,一個在全市乃至全國都很典型的案例頗具說服力。

海棠溪街道學府路社區土廟子片區曾是典型的「髒亂差」區域,儘管群眾搬遷意願強、政府征拆決心大,但由於種種遺留問題,多年來數次動遷均無功而返。

在探索實施社區「三事分流」自治機制的基礎上,街道採用「政府引導+群眾自治式搬遷」的方式,把「話語權」交給老百姓——居民簽訂的協議中有一關鍵條款,即簽約率需達到95%以上,協議方才生效。在群眾自治的基礎上,搬遷補償政策也公開透明、「一竿子到底」——每棟樓房均由3名居民代表全程參與,評估機構由居民自治選擇,搬遷補償方案全面公開,讓搬遷全程在陽光下運行。

同一片區域,同樣的政策,「群眾自治」后的效果截然不同:短短兩個月,328戶居民搬遷簽約率超過95%,實現「零上訪」。

堅持問題導向,將城鄉居民問題訴求通過基層議事協商,按照「大事」、「小事」、「私事」進行分類分責處理,合理界定政府部門、社區組織和居民群眾個人的職責邊界和互補共生關係,響應訴求、化解矛盾、維護和諧——這是南岸區關於「三事分流」的具體定義,其核心正是「廣泛參與」、「權責對等」和「協同共治」。

通過合理劃分「三事」,明確了權責邊界。政府以社區信息化推進「大事」辦理,以創建法治社區引導「私事」辦理,把村(社區)「兩委」工作重點和服務方向引導到居民需要解決的「小事」上來。就如居民們自己總結的順口溜:「大事政府辦」、「小事協商辦」、「私事自己辦」。

圍繞「三事分流」,開展問計於民,規範了議事機制,擴大了社區協商。南岸區相繼規範建立了「三級議事」、「社區組織議事」、「一事一議」3種基本協商機制,規範了社區協調會、評議會、聽證會等民主協商制度。比如長生橋鎮桃花橋社區針對老舊散居民區提煉總結的「131」散居居民自治模式,曾被人民日報人民網、國家行政學院評選為「全國創新社會治理最佳案例」之一。

社區共治

充分激發社區活力

以「三事分流」為主線,一系列社會治理創新舉措由此延展開來。

其中的一個顯著成果就是激發社區活力的「社區共治」。

南岸區南湖社區「微益坊」活動室,靜謐的氣氛隔絕了窗外的燥熱,60歲的李華渝手握畫筆正在一個可愛的葫蘆身上細緻描繪,筆至形顯,一幅山水畫卷栩栩如生。

作為社區「名人」,李華渝的這些特色葫蘆通過包裝吆喝,如今成為了商品,在線上線下同時進行銷售,所得收入又反哺注入社區公益基金,用於社區的扶貧濟困等各項公益活動。

2015年6月,南湖社區微益坊正式成立,並一舉成為轄區社會組織的孵化基地、活動基地、展示基地。目前,已有心連心黨員幫扶基金、南湖人家報、巧手工坊等40餘個社會組織進駐「微益坊」,服務範圍涵蓋公益、慈善、家政、文體、教育、關愛老人兒童等多個領域。

近兩年來,南岸區區級登記社會組織由不足300家增長到500餘家,備案社區社會組織超過800個。這些社區社會組織都把「微益坊」當作了自己的家。

除了「微益坊」,南岸區還全面建立了社區社工站,先後建成區級社工機構7家,並引進了重慶民悅、冬青、仁懷等專業社工機構到城鄉社區開展服務,先後實施了市級購買社工項目87項和區級購買社工項目30多項。南坪鎮渝能社區「燕子姐姐熱線」、彈子石街道「微心愿」、南坪街道「V益案」等優秀社工項目均在全市引起廣泛關注。回龍灣社區、花園路街道南湖社區、南坪街道東路社區先後入選民政部「全國社會工作服務示範社區」。

南岸區「社區共治」的另一個重要意義,便是開全市先河設立了社區「基金會」。

以政府資助為引導、社會捐贈為主體、居民出資為補充建立的「重慶民泰社區公益事業發展基金會」,目前已經接收捐款3200萬元,基金會鏈接社會資源和社區公益需求,支持開展了300多個社區自治項目和公益活動,創建了「社區公益節」、「四點半課堂」、「節氣行」等品牌活動。

在這一「大基金」的支持帶動下,各社區又相繼建立了社區公益站和社區公益資金這類「小基金」。目前,通過「小基金」持續推進的社區公益活動和自治項目達700餘項,撬動社會資金共計4000多萬元。

大小基金互相配合、互為補充,居民從被動參與到主動參與,從個別參與到全員參與,為南岸區培育社區社會組織、資助社區開展自治活動和公益項目、推行「三事分流」提供了可持續的資金保障。

創新實驗

培育「幸福南岸共同家園」

以「三事分流」為代表的創新社會治理,如今已成為南岸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系統工程,成為區域的特色工作。

經過幾年的實踐探索,「三事分流」經驗被民政部評為2014年全國社會治理十大創新成果,長生橋鎮「131」老舊散小區治理案例入圍2015年全國「創新社會治理典型案例」十佳案例,2015年南岸區被確定為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2016年榮獲全國創新社會治理優秀城市稱號,被民政部評為「全國第二批社會工作服務綜合示範區」。

在南岸區相關負責人看來,「三事分流」釐清了政府社區居民多元主體關係,社區治理由「政府獨唱」變為「群眾合唱」,由基層政府或基層組織的「單邊行動」變為「多邊互動」,推進「無限政府」向「有限政府」轉變。同時,激發了社區自治組織和社區社會組織活力,自治能力和水平不斷提升。此外,增強了村(居)民群眾的自立精神和責任意識,營造了和諧安定的社區環境。

尤其是成為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后,南岸區不僅將實驗區建設列入區委、區政府重要議事日程,作為「幸福南岸」的主要內容強力推進,還成立了由區委書記任組長的領導小組,不斷健全工作體系,以「三事分流」為主線,以「三社聯動」為載體,不斷強化改革創新,促進了全區基層社會治理水平的整體提升。

在創新社會治理工作強力助推下,南岸先後榮獲全國文明城區、全國衛生城區、全國雙擁模範城等稱號。

按照南岸區委、區政府今年出台的《關於以黨的群眾工作引領創新社會治理的實施意見》,未來5年,還要著力培育在全市叫得響、全國有影響的「幸福南岸共同家園」創新社會治理品牌,切實提升群眾參與率和滿意率。(王彩艷 圖片由南岸區委宣傳部提供)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