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他是抗戰殉國第一位軍長,獲國共兩黨公祭,民政部追認為革命烈士


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爆發時,時任國民革命軍第九軍軍長的郝夢齡正在應召去四川陸軍大學學習的途中。得知消息,他立即自重慶返回部隊,請求北上抗日。

他在報告中說:「我是軍人,半生光打內戰,對國家毫無利益。現在日寇要滅亡,我們國家已到生死存亡的最後關頭。我們應該去抗戰,應該去與敵人拼。」

經過再三上書請纓,國民政府批准他率部北上。

忻口是日軍從晉北通向太原的最後一道防線。1937年9月底,日軍在平型關遭八路軍115師重創后全線撤退,集結在代縣附近,準備拿下忻口,直取太原。

1937年10月4日夜,郝夢齡率部抵達忻口。當夜,他在布防前召集營以上軍官講話時說:「此次抗戰是民族戰爭,勝則國存,敗則國亡,所以只許勝,不許敗。軍人的天職是保國衛民,現在民不聊生,國將不國,就是我輩軍人沒有盡到應有的責任,實感可恥……現在大敵當前,我決心與全體官兵同生死,共患難,並肩戰鬥。」

10月12日,南懷化被日軍佔領,敵我雙方在忻口西北、南懷化東北高地展開激烈的爭奪戰。日軍在我陣地進行肆無忌憚的狂轟濫炸,平均每日造成傷亡一千多人,最激烈時一天傷亡達數千人。但第九軍官兵頑強阻擊敵人,每天爭奪戰多達十幾次。

郝夢齡在當天的日記里寫道:「往日見傷兵多愛惜,此次專為國犧牲,乃應當之事。此次戰爭為民族存亡之戰爭,只有犧牲。如再退卻,到黃河邊,兵即無存,哪有長官?此謂我死國活,我活國死。」

10月15日,郝夢齡早飯後仍在第一線督戰。當天夜裡,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衛立煌增派七個旅交郝夢齡軍長指揮,由正面襲擊,左右兩側同時出擊策應,以期夾擊敵人。他最後一次寫日記:「10月16日凌晨兩點,對南懷化之總攻打響。」

16日凌晨,軍隊分數路撲向日軍陣地。時任郝夢齡參謀處長的李文沼回憶:這時敵已發現我軍動向,機槍小炮一齊射來,我請他進指揮所洞內休息。郝軍長說,「我在前線督戰是自己的任務,是自己的本份,豈能畏縮不前?」

官兵們再三勸阻,郝夢齡只是說:「瓦罐不離井口破,大將難免陣前亡」。

凌晨五時,他率領第五十四師師長劉家麒、獨立五旅旅長鄭廷珍等將領繼續帶兵前沖。日軍潰退以猛烈火力掩護逃跑。此時郝夢齡等將領已深入敵人散兵之前,終不幸腰部連中二彈殉國。

郝夢齡年僅39歲的生命就此定格。

他殉國后,士兵在其衣袋裡,發現一封尚未發出的致友人信:「余受命北上抗敵,國既付以重任,視我實不薄,故余亦決不惜一死以殉國,以求民族生存。此次抗戰,誓當以沙場為歸宿。」

10月24日,郝夢齡的靈柩由太原運至武漢。1937年11月16日武漢各界舉行公祭,后以國葬儀式將郝夢齡遺體安葬在武昌,一萬多人參加了葬禮。

隨同靈柩一同抵達武漢的還有郝夢齡寫的第二封遺書《與妻書》,這封裝在小箱子里的遺書寫於在忻口戰役打響前一天。書中,郝夢齡對夫人劇紉秋說:「余自武漢出發時,留有遺囑與諸子女等。此次抗戰乃民族國家生存之最後關頭,抱定犧牲決心,不能成功即成仁。為爭取最後勝利,使中華民族永存世界上,故成功不必在我,我先犧牲。我即犧牲后,只要國家存在,諸子女教育當然不成問題。別無所念……倘吾犧牲后,望汝好好孝順吾老母及教育子女,對於兄弟姐妹等亦要照撫。故余犧牲亦有榮。為軍人者,對國際戰亡,死可謂得其所矣!書與紉秋賢內助,拙夫齡字。雙十節於忻口。」

1937年12月6日,國民政府追贈郝夢齡為陸軍上將。蔣介石寫下祭文:「嬌嬌郝君,一軍獨領,身先士卒,縱橫馳騁。神皋禹甸,寸土寸金,有寇無我,人同此心。仗茲精誠,虜入吾掌,一尊妥殮,尚其來享。」

漢口《大公報》報道說,民國以來,軍長之因督戰,而在沙場殉職者,實以郝將軍為第一人。

郝夢齡將軍是抗戰初期犧牲在抗日疆場上的第一位軍長,1938年的國小國語課本中就有「第一個軍長」的題目描寫他。

1938年3月12日,毛澤東在延安追悼抗敵陣亡將士大會上的講話中,高度評價郝夢齡「給了人民以崇高偉大的模範」。

1941年,郝夢齡將軍殉國4周年紀念日,馮玉祥將軍著文稱讚他為「國民的模範、軍人的模範、革命黨員的模範」,音樂家冼星海也專門作《郝夢齡將軍悼歌》。

1946年,漢口日租界吉林路被命名為「郝夢齡路」。

1983年,民政部追認郝夢齡為革命烈士。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