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伊利董事長潘剛:發展實體經濟不創新無未來

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

中新網3月3日電 「不創新,無未來。在消費升級的時代背景下,想要從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就必須堅持創新驅動,鼓勵全員創新,通過創新挖掘潛力、提高效率,點燃企業發展的新引擎。」談及實體經濟企業的創新發展,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表示,從全球範圍來看,創新越來越成為推動企業發展的主要力量,可以說創新驅動是大勢所趨。

眾所周知,實體經濟是國民經濟發展的物質基礎和產業主體,是國家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體現。當前,經濟發展已步入新常態,振興實體經濟發展,引導資本向實體經濟的重點領域投放,平衡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比例並達到良性互動,仍然是各項工作的重點,不容忽視。

與此同時,國家也多次在重要會議上點題實體經濟的重要性,去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提到了要著力振興實體經濟,培育壯大新動能。時值2017年全國兩會,有關振興實體經濟發展的話題再次成為熱點。

提到實體經濟發展,同時身為全國政協委員的潘剛深有感觸並坦言,目前的實體經濟發展面臨著創新能力不足、綜合成本上升、資本衝擊實業等諸多問題。

潘剛表示:「近年來,實體經濟研發投入雖然在持續增長,但與發達國家相比,卻仍處於較低水平。數據顯示,2015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投入約佔銷售收入的0.9%,而發達國家企業的這一比例平均為2%。研發投入的不足,創新的缺失,直接導致實業企業在產業鏈的很多環節中,只能依靠高價進口產品和技術。」

同時,近年資本在二級市場頻頻舉牌優質實體企業成為一大現象,不少資本多次舉牌同一家企業,在全面控股后,屢屢出現干涉公司管理層的任免等事宜,造成原有經營思路被屢屢調整,最終不但沒有支持企業的發展,反而損害了企業的穩定經營能力,對實體經濟的健康發展造成了較大的衝擊。

以上幾點,無疑是當前實體經濟所面臨的最為重要而緊迫的問題。為此,為振興實體經濟發展,提高實體經濟質量和競爭力,潘剛建議首先要出台支持和鼓勵企業創新的扶持政策。包括在全國各地設立產業創新研發中心,推進實體企業創新戰略;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用嚴厲的懲罰措施扼制侵權行為發生等。其次,要進一步降低實體企業成本負擔,全面清理整頓行政事業型收費,積極發展直接融資渠道,推進資產證券化創新發展,規範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金融資本的侵入對實體經濟的衝擊不可小覷。在潘剛看來,金融的要義就是服務實體經濟,如果實體經濟不能保持健康發展,金融業的穩健發展就會失去根基。因此,一方面要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優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環境,加強金融資本監管,引導資本向實體經濟的重點領域投放。另一方面要完善法律法規,對涉及國計民生和社會穩定的農業、食品等行業,要嚴格金融企業資本進入的審批制度,建立起有效的反收購措施,建好「防火牆」。

面對複雜的國際國內經濟環境,相關實體企業究竟該從哪些方面著手?為此,潘剛認為,推動實體企業的創新發展,關鍵要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分別是「要以品質為信條,打造『品質企業』;要堅持創新驅動,點燃企業發展的新引擎;要以國際化視野整合全球優質資源。」

潘剛以伊利集團為案例,指出「品質企業」就是在發展過程中,企業始終把品質放在最重要的位置,這裡的品質包括高品質的品牌、高品質的產品和高素質的人才。品質之外,最為關鍵的則是「創新基因」。

「對企業來說,只有依靠創新驅動,才能抓住消費升級的機遇。」潘剛表示,不創新,無未來。現在大數據已經成為企業重要的戰略資源,所以伊利積極探索打造數字化運營體系,開發了「伊利大數據雷達平台」,覆蓋了250多個數據源,有效數據量級達到全網的90%以上。通過這個雷達,公司可以精準地洞察消費者,為他們提供更加高效和優質的服務與支持,這是創新的體現。

潘剛強調稱,資源整合能力的強弱,不但成為衡量創業者、企業家能力的主要指標,更直接關乎企業的成長發展。目前大多數企業仍然停留在「產品走出去」的階段,離「全球企業」還有很大距離。因此,企業要改變過去的思路和做法,以國際化視野搭建全球資源重新配置的平台,把全球最有價值的資源整合到我的價值體系中,為我所用。

同時需要指出的是,一個優秀的企業離不開成功企業家的帶領。在潘剛看來,新一代實業家群體要有勇氣直面現實,不迴避「痛點」和「短板」,既有創新精神,又追求卓越品質,就像蘋果公司的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一樣。「不僅具備創新精神,更需要對品質的不懈追求。」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