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甘肅敦煌博物館館藏珍寶

導語

敦煌市博物館成立於1979年,新館於2011年建成開放,館藏文物一萬三千餘件,其家一級文物138件,現擇其中的五件珍貴的一級文物作簡要介紹。

敦煌位於甘肅省西北部,為世界知名的文化聖殿,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古絲綢之路重鎮,境內有莫高窟、懸泉置、玉門關、漢長城等多處世界文化遺產。

西漢宣帝地節元年曆譜

此歷譜為著名的敦煌漢簡一部分,1990年出土於敦煌清水溝。簡長36-37厘米,寬0.6-1.3厘米,厚0.3厘米,字跡清晰,以漢隸書寫,排列整齊,有上中下三道細麻繩捆編,上繩完好,下繩已失,中繩存一半,現存27枚,木質。該簡冊屬太初曆法,為西漢宣帝地節元年(公元前69年)歷譜,是該式歷譜中保存最完整的。

每簡上端寫有日期,下面橫書十三行,為一年每日的干支,也可知該年有閏月。從右到左,一日一簡,按日編排,出土時除缺一、二、三簡外,四日至三十日排列整齊完整。

殷光明考證后指出:該歷譜中,日數下為十三行干支,干支下置八節、時辰。原存六節,分別是:立春、立夏、秋分、立秋、立冬、冬至,綜合佚去三簡,可知佚者為春分、夏至二節氣。它是已發現漢代歷譜中,用八節注歷的最早實例。該歷用12時辰注歷,為至今發現古代歷譜中所僅見。歷譜中紀有八個時稱,從八時所紀干支來看,是按十二辰紀時。歷譜除閏月外,還有正、五、六、七四個月未置時,其他所紀時辰與東漢、晉代的十二時辰完全一樣,遲至唐代基本沒有變。該歷譜中還有建,三伏,臘諸歷注,建是相當於月建的十二支日設置的,閏月沒安排建。該歷三伏為夏至后第四庚為初伏,立秋後第一庚中伏,立秋後第二庚后伏。該歷冬至后第四戌為臘。地節元年曆譜是迄今發現的最早最完整的太初曆譜簡冊,它的出土為認識漢武帝太初改歷后的標準歷譜格式提供了實物資料,對研究太初曆法乃至古代曆法都有重要意義。

1999年5月,敦煌市博物館清理了一座西晉時期的佛爺廟灣畫像磚墓,該磚出土於墓葬數米高的照牆上。磚長33.10厘米,寬16.10厘米,厚6.10厘米。該磚是由黑色線條描繪出畫面。磚的四周為黑色邊框,畫面正中央坐著一女性,為西王母,她著寬袖漢襦,兩手相交放於寬袖中,頭束髻,左側插簪,端頭垂纓,頭頂有華蓋。兩側跪二侍女,持華蓋柄。在該磚下層的三塊磚,分畫三隻青鳥。

西王母是神話體系中一個主要的神祗,在漢晉時達到了鼎盛期,並且東王公與西王母相配的圖像,成為此時期銅鏡、畫像磚上較為流行的題材。殷光明先生認為:敦煌歷年發掘的畫像磚墓就在「三危之山」腳下的佛爺廟墓群,出土畫像磚上是三隻青鳥,其形象如烏,與《山海經》記載的三危之山,有三青鳥居之,為西王母取食者的記載相同,這也可以證明三隻青鳥上面的人物就是西王母。此墓葬的照牆上也同時出土了東王公墨繪磚,與西王母並列排布。

畫像磚中以傳統神話傳說、祥禽瑞獸為主要描繪題材,是魏晉時期各階層存在的驅邪升仙流俗觀念在這一地區盛行的反映,也是雜祀鬼神和道教思想在當地流行的表現。而且魏晉畫像磚墓在繪畫與藝術風格等方面與莫高窟壁畫有著很深的淵源關係。這些畫像磚的繪畫、雕刻藝術比莫高窟現存的洞窟還早一百多年,由此可為探索敦煌藝術的淵源提供了相當重要的實物資料。

此罐在1980年5月出土於敦煌佛爺廟墓群,罐高6.5CM,腹徑6CM,腹部圓鼓,陶質灰色,罐腹從右至左豎行朱書16行75字。內容是:「庚子六年正月水未朔廿七日己酉,敦煌郡敦煌縣東鄉昌利里,張輔、字德政,身死。今下斗瓶□人,五穀瓶,當重地上,生人青烏子,告北辰詔詅,死者自受其殃,罰不加兩,移殃轉咎,遂與他里,如律令。」庚子,是西涼國武昭王李暠的年號,庚子六年即公元405年,也即墓主死亡的時間,從而也說明此墓為西涼時期墓葬。李暠於公元400年建立西涼,定都敦煌,其庚子年號只使用了五年(公元400-404年),而在鎮墓罐上出現了庚子6年正月的紀年,說明墓主死後庚子年號仍在使用。西涼國只存在了22年,墓罐上的紀年,考證了歷史記載的不足,具有一定的補史作用。

鎮墓罐也叫鎮墓瓶、斗瓶、五穀瓶、今俗稱「衣祿罐」,是古代墓葬中的隨葬物,興起於東漢中後期,盛行於魏晉。墓罐多陶制,個別泥質,是敦煌地區很有特色的葬俗。在罐上有朱書或墨書的固定題文,除了記載死者的姓名,死亡的具體年月日外,還有為死者祈福,解罰,約束亡靈的破除讖語,在於使生人家宅安寧,死者冢墓穩定,並為死者求福。最後效仿官府文書的文體「如律令」結束。而從此墓罐上的文字來看,帶有濃厚的神鬼迷信色彩,試圖通過誦神咒達到驅邪降魔的目的,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這一時期人們的思想狀況、信仰和民俗民風。

三危山北涼石塔

北涼石塔在1981年發現於敦煌三危山王母宮,高36厘米,底徑12.7厘米。石塔結構完整,各部均有不同程度的殘損,由八面形塔基、圓柱形塔腹、覆缽形塔肩、塔頸、相輪、塔蓋六部分組成。塔基下有榫頭,說明塔基下原有塔座,是典型的圓錐形犍陀羅藝術。石塔雕刻精巧,刀法細膩,線條流暢,書法雋秀。

石塔最上為半球形覆蓮寶蓋。塔頸極短,上托五重相輪,五層相輪雕分檔豎線,相輪逐層收呈錐形。塔上一周為八尊佛像,造像是過去七佛與彌勒,按照《周易·說卦》中的「帝出乎震」一節來排列,來說明七佛與彌勒就像萬物的生長,隨著時空的變化周而復始,循環不已,以此宣揚佛佛相襲,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輪迴的佛法永存思想。龕內殘存七像,另一像殘損缺失。

圓柱形塔腹周刻佛教經文,字體勁健有力。覆缽形塔肩周開八個圓拱形龕,上飾單線大瓣覆蓮。八面形塔基每面寬邊方框內為減地平雕刻立像,僅殘存四面,另四面殘損嚴重。立像姿態自然,刀法簡練,各有表情,栩栩如生,有頭光、披帔帛、男像上袒下裙,女像上束腰窄袖襦下著長裙,手中供物均為蓮花。每像左上方刻一易經八卦符號,排列由震卦始,止於艮卦,從左止右與《周易·說卦》中的八卦方位順序一致。這個塔的顯著特點是將佛教的「行善積德」,「因果報應」和道教的「陰陽、八卦」融匯於一體。

北涼石塔為北涼政權時期(公元397-439年)雕刻的佛教文物,主要流行於歷史上「河西走廊」地區,該地區相繼出土了一種體型很小,造型古拙,仍保留著濃郁西域風格的小型石塔,存世的僅有14座。北涼石塔是已知時代最早的古塔實例,其功能和用途,一般認為是由發願造塔者出資雕鑿后,供奉在廟宇中作禮佛觀象之用的。因此塔體上源雕鏨刻了許多佛教造像和有關紋飾,並通過傳統文化的基本理論,將佛教教義形象化,反映了當時佛教的傳播及其與傳統信仰結合的情況,是研究早期佛教藝術和佛教思想流派的重要實體資料。

唐地誌殘卷

唐地誌殘卷,寫於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出於敦煌莫高窟藏經洞,寬31厘米,長277厘米,由七張麻紙粘連而成。卷正面為《唐地誌殘卷》,卷背面為《占雲氣書》,在《占雲氣書》前面繪《紫薇垣星圖》。

殘卷正面殘存文字一百六十行,記有隴右道、關內道、河東道、淮南道、這些道管轄138個郡(州府),614個縣,每行先寫州(府)名,后寫所屬縣名,州府名下,註明了去京都的里程數,貢物及公廨本錢數。

《占雲氣書》有76個圖解,前48條有說明文字,先圖後文。前28條文字敘述如何觀察雲,注意它的色彩和形成。其它條文都是關於氣的。該書顯然是特意為軍隊使用的秘密的占星手冊,古代軍隊的大將要上知天象,下知地勢,而此書是通過觀察雲和氣而得知如何占算軍事行動的吉凶進退,所以這是一本秘密的書,它不可能廣泛流傳,只有少數抄本,故較其它卷子更為少見,現能留存至今,實屬珍貴。

《紫薇垣星圖》則為珍貴的天文學資料,該圖將紫薇垣諸星繪在直徑分別為26和13厘米兩個同心圓內,內垣把紫薇垣的東蕃和西蕃連接起來,外圓外亦繪有一些星。這件星圖標繪細緻,並繪出上規(內規)圓圈,據此可推測出它的觀測地點和年代。據學者考證,這幅星圖觀測地點的地理緯度為北緯35度左右,相當於西安、洛陽等地。

此地誌殘卷,屬全國性地誌,內容豐富,特點鮮明,行文簡潔,內容實用,為少見的唐代地誌,對於了解和研究唐代地理、公廨本錢制度及天文氣象,都是不可多得的珍貴資料。1943年著名歷史學家向達先生,看到此卷,給予高度評價說:「唐初地誌傳世無幾,則雖殘篇、斷簡,亦可寶也。」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