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城市溫度|上海未來的街道應該是什麼樣?

原標題:城市溫度|上海未來的街道應該是什麼樣?

街道,是很多人對城市的第一印象。如果要回答「什麼是宜居城市」,人們會想起茂密的林蔭道,窗明几淨的沿街商鋪,安靜有序的車流,陸續經過的騎行者……作為城市最基本的公共產品,街道是市民關係最為密切的公共活動場所,是城市的「毛細血管」。


「令人嚮往的未來城市,建築是可以閱讀的,街區是適合漫步的,公園是最宜休憩的,市民是尊法誠信文明的,城市始終是有溫度的。」剛剛閉幕的上海市第十一次黨代會上,對於未來城市的描繪引發熱議。什麼是適合漫步的街區?未來我們的街道是什麼樣?2016年,上海市規土局、市交通委、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編製發布了《上海市街道設計導則》(以下簡稱:《導則》),從中或許能找到答案。

步行與活動空間

從「道路」轉向「我們的街道」

「構建人性化的街道,首先要轉變人們對城市與街道的認知。」上海市規土局市政規劃管理處處長鬍曉忠表示,在現代城市生活中,街道日益被賦予多重角色。一條理想的街道,不僅僅是允許車輛、行人通過的基礎設施,還應該能夠促進人們的交往與互動,寄託人們對城市的情感和印象,推動環保、智慧的新材料、新技術的應用,增強城市魅力和激發城市活力。

打造一條安全而有活力的街道,需要社會多方的參與。因此,《導則》不僅僅面向規劃師或設計師,而是意在統籌協調各類相關要素,讓所有與街道相關的管理者、設計師、沿線業主與市民等群體,明確街道的概念和基本設計要求,達成對街道的理解與共識。

那麼,如何促成「從道路到街道」的轉變?這就需要從街道設計的理念、方法、技術和評價四個方面入手,比如從「主要重視機動車通行」向「全面關注人的交流和生活方式」轉變,從「道路紅線管控」向「街道空間管控」轉變,從「工程性設計」向「整體空間環境設計」轉變,從「強調交通效能」向「促進街道與街區融合發展」轉變。

從「主要重視機動車通行」向「全面關注人的交流和生活方式」轉變

從「道路紅線管控」向「街道空間管控」轉變

從「工程性設計」向「整體空間環境設計」轉變

從「強調交通效能」向「促進街道與街區融合發展」轉變

慢行優先,打造更安全的理想街道

可以漫步的街區應當是安全的,除了確保交通有序、過街安全、設施可靠以外,市民還需要怎樣舒適的公共活動空間?

未來的街道應當強調「慢行優先」、「步行有道」。《導則》提出,要合理控制機動車道規模,增加慢行空間,設計車速30公里/小時及以下的城市支路可適當縮減機動車道寬度,大小混行的路段機動車道寬度可減少至3.25米,小汽車專用車道寬度可減少至3米。鼓勵機動車流量較小的社區道路採用機非混行車道,集約利用空間和控制車速;設置共享街道和全鋪裝交叉口,改善慢行體驗。居住區內的街坊路和公共通道可採用水平或垂直線位偏移等方式,對車輛路段和節點速度進行管理。在2007年至2012年外灘改造中,中山東一路(外灘段)的11車道就被縮減到4條車道和2條臨時車道,人行道由原來的2.5至9米拓寬到10至15米,大大增加了沿街歷史建築的公共活動和觀景空間。

步行通行區寬度推薦值

《導則》重點關注人行道空間的設計,人行道要進一步分區,形成步行通行區、設施帶和建筑前區。沿街建築底層為商業、辦公、公共服務等公共功能時,鼓勵開放退界空間,與紅線內人行道進行一體化設計,統籌步行通行區、設施帶和建筑前區空間。比如,大學路從設計之處就具備了2米的設施帶用於種植樹木,3米的建筑前區變成沿街餐飲的外擺區域,並為行人提供了3米的步行空間,「人性化」的設計引來了不少人流。

在一個慢行城市,騎行需要是順暢的。《導則》提出,需要確保騎行網路完整、連續和便捷。盡量避免設置禁非道路。《導則》鼓勵腳踏車道支路在路口後置機動車停車區,擴大非機動車停車區;鼓勵設置非機動車道路。

保障步行優先順序,營建綠色的理想街道

《導則》指出,在空間保障優先順序排序中,應將步行通行排在首位,其次是公共交通,再次是非機動車通行。在軌交站點周邊,應形成連續便捷的換乘路徑。公車站宜設置候車亭,無法設置獨立候車亭時,應提供相應照明、遮蔽與信息設施。在交通銜接方面,應將公車站、軌交車站、非機動車停放設施與重要公共開放空間和公共服務設施進行整合,方便不同交通方式相互銜接轉換。

空間分配優先順序排序

可以步行的街道,還需要宜人的生態景觀。《導則》指出,景觀休閑街道、寬度超過20米和界面連續度較低的各類街道宜形成林蔭道。林蔭道宜採用落葉喬木,夏季能夠提供遮陰,落葉后冬季陽光可以照入街道空間。商業與生活服務街道中,綠化為人服務的作用高於景觀裝飾功能。《導則》建議以綠化覆蓋率取代綠地率作為街道綠化評價指標,鼓勵以樹列、樹陣、耐踐踏的疏林草地等綠化形式取代景觀草坪、灌木種植,形成活力區域。人行道鼓勵採用透水鋪裝,鼓勵沿街設置下沉式綠地、植草溝、雨水濕地對雨水進行調蓄、凈化與利用,並進行雨水收集與景觀一體化設計。

在街道空間有限時,路側設施可以用作多功能帶,滿足行道樹種植、非機動車停放、商業和休憩活動、停車帶設置等需求。街道空間分配留有彈性,針對周末和工作日形成不同的空間分配和使用方式。鼓勵街道空間分時利用。

凸顯歷史風貌,構築更有活力的理想街道

保存的歷史風貌區展現的是上海的城市氣質。《導則》提到,歷史文化街區重在保護外觀的整體風貌,整體性保護街巷網路和街坊格局。保護歷史文化街區與歷史文化風貌區的歷史建築、城市肌理、空間格局、綠化等。

上海還擁有更多的普通街道,《導則》認為這些街道同樣要塑造風貌、形成社區特色。比如,四平街道就對蘇家屯路、撫順路進行重新布局邀請專業設計師、建築師,還有大學師生眾籌創意,對社區空間進行微更新,將鞍山新村的一覺角打造成集休閑、建設、娛樂和景觀為一體的社區景觀街道。因此,《導則》鼓勵居民參與相應空間環境設計,強化社區認同。社區道路鼓勵使用色葉樹和花木,按照「一街一樹」進行種植,強化內部街道的識別性。此外,鼓勵街道傢具和其他環境設施設計藝術化,在街道中間設置公共藝術作品。

打造符合功能,在不同地塊設置商業、辦公、居住、文化、社區服務

有活力的街道還體現在細節之處,賦予城市更多的溫度。比如沿路種植行道樹,設置建築挑檐、騎樓、雨棚,為行人和非機動車遮陰擋雨。非交通性街道沿街應設置公共座椅及休憩節點,形成交流場所,鼓勵行人駐留。在道路交叉口、軌道交通出入口等步行交通密集區域,鼓勵設置公共地圖、介紹標識、導向標識等。景觀休閑街道宜設置跑步道與腳踏車專用騎行道,並提供相應路徑指引設施與飲水設施。街區、街坊和地塊進行土地複合利用,形成水平與垂直功能混合,在相鄰街坊和街坊內部不同地塊設置商業、辦公、居住、文化、社區服務等不同功能。

輔助出行,推進更加智慧的理想街道

打造智慧街道,需要完善出行輔助。如提升交通信號燈智能化水平、提供具有時效性的公交信息發布、由公共腳踏車租賃點提供周邊租賃點信息及預約服務等。如今,風靡上海的共享腳踏車就是通過掃碼開鎖、APP定位等科技手段,利用人人可以負擔的成本,讓更多城市裡的人用腳踏車出行,解決「最後一公里」的問題。共享腳踏車企業也反過來對城市服務領域進行縱深探索,通過和研究機構合作,挖掘腳踏車數據分析城市街道對慢行交通的契合度,提供優化的空間設計方案。

智慧空間街道模式

《導則》提出,需要對智慧街道進行設施整合,智能集約改造街道空間,優先保證道路基本功能。智慧街道還需要增加維護城市安全、關注弱勢需求為主的智能監控,提升公共服務水平的信息交互,加強街道環境檢測、降低能耗的環境治理等。

(欄目主編:張奕,編輯郵箱:[email protected],題圖來源:視覺,內文圖來源:上海市規土局,圖片編輯:項建英)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