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扶風旅遊:扶風博物館的館藏銅鏡鑒賞

【扶風縣博物館位於陝西省寶雞 市扶風縣城關鎮,是一座融廟宇古建與文物陳列一體的,頗具地方特色的綜合性博物館,收藏曆代文物和近代革命文物近1萬件,其中以西周青銅器稱最,享譽海內外。該館共收藏曆代銅鏡400餘面,年代從周秦延續至明清,鏡子有大有小,形狀有圓形,橄欖形、菱形甚至花瓣形,從簡單的線型、銘文裝飾,到蘊含寓意的龍鳳花鳥、人物故事紋飾,無不體現著古代人們的智慧與審美。】

銅鏡是古代常見的生活用品,其最早產生何時,目前尚無有力證據作為定論,在神話傳說中,銅鏡和很多不能考證起源的器物一樣,被賦予了黃帝首創的標籤,據《軒轅黃帝傳》中記載(黃)帝因鑄鏡以像之,為十五面,神鏡寶鏡也」(見《軒轅黃帝傳》),但就現有的考古資料看,在青海和甘肅兩地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齊家文化墓葬里就已經發現了最早的銅鏡。

除作為佩飾和照容作用外銅鏡還被賦予了鎮惡辟邪的功能,古人往往認為邪惡多處幽冥之地,而銅鏡可以采陽光以破之,漢代時期的日光鏡銘文「見日之光,天下大明」、「見日之光,長樂未央」等就是對其這方面作用的記述,關於銅鏡鎮邪的功能南宋時周密《酉辨識》里說.....大殮後用鏡懸棺蓋,取以光破黑暗現有的考古資料也表明,有些地區在人死後在墓頂部有懸挂銅鏡的風俗,這種現象在陝西地區金代墓葬中經常可見,而延續至今在家門框鑲嵌玻璃鏡子辟邪的習俗在陝西關中很多地方仍有遺留;銅鏡的辟邪作用在文學作品里也屢屢出現,如在《古鏡記》、《西遊記》等小說中就有關於照妖鏡的描寫,這些都是現實中銅鏡功用的延伸。

除上述功能外,在唐代銅鏡還被作為賞賜之物被皇帝賞與臣下,典型的銅鏡有千秋鏡和秦王鏡,是玄宗皇帝在千秋節(農曆八月初五日)時賞給恩寵的臣下,隱含告誡之意。銅鏡也是夫妻感情的象徵和紐帶,從漢代到唐代的銘文鏡中文字多有反映夫妻相思挂念的內容,同時期詩詞中也常見以銅鏡為題的愛情故事。

最早的銅鏡也被稱為鑒或監,二字同義且通用,其使用僅局限於有一定地位的貴族階層,在甲骨文和金文里,監字是一個人俯身跽坐於一個敞口的盆狀器皿邊,盆內有表示平直水面的橫線,應該是表示用水來照容的含義,所以後來對於銅鏡也就有了「鑒若止水」來形容其鏡面平整的說法,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里對監的解釋是「監,即可取水於明月,因見其可以照形,故用之為鏡」,可見監應該是一個會意字,而且可以看出監是銅鏡出現以前照容工具的前身。隨著封建社會的第一個高峰發展時期——漢代的到來,銅鏡也迎來了它第一個興盛時期,這一時期銅鏡的裝飾繁縟,內容多樣,製作工藝也有很大的提高,時代特徵鮮明,是對墓葬或其它遺迹進行斷代斷代的一個重要輔助依據,尤其圖案裝飾和銘文的運用能夠突出反映當時的社會面貌和社會風氣;唐代是銅鏡的另外一個重要發展時期,這一時期的銅鏡裝飾、造型、鑄造技術都和漢代有很大的差別,尤其銅鏡鑄造時金屬成分中含錫量的提高,使得唐代銅鏡多具有光潔明亮的外觀,同時出現了很多諸如菱花形、葵花形、亞字形、方形等新種類的銅鏡,裝飾圖案更趨於寫實,多為生活氣息濃郁的花鳥、蜂蝶、鳥雀、鸞鳳等,折射出唐代國強民富、欣欣向榮的社會面貌。

1、蟠虺紋鏡

戰國時期,19721月扶風縣召公鎮靈護村墓葬出土,直徑11.5厘米,鏡呈圓形,三弦鈕,鈕外有圓形鈕座,內區有變形蟠虺紋,邊緣為斜坡狀,外沿直立。蟠是指一種彎曲的小蛇,應該是龍的前身,傳說中虺五百年后可以變化為蛟,蛟千年化為龍。作為紋飾多出現在曾出現在戰國時期青銅器裝飾上,文獻里也有記載《韓非子》蟲有虺者,一身兩口,爭相齕也。遂相殺,因自殺。

蟠虺紋鏡

2、太山仙人鏡

西漢末期,1975年9月扶風縣揉谷鄉陵東村(現屬於楊凌區)出土,直徑16.5厘米,鏡呈圓形,半球形鈕,方形鈕座,內區為飾有規矩紋和四神圖案,單體圖案之間有突出的小乳釘作為間隔,外區為順時針旋讀的一圈銘文,邊緣飾有鋸齒紋和流雲紋,銘文為隸書,釋讀如下:「上太山,見神人,食玉英,飲醴泉,駕虯龍,乘浮雲,宜官秩,保子孫,貴富昌,樂未央兮」。銅鏡基本完整。

太山仙人鏡

3、王氏仙人鏡

王氏仙人鏡,西漢末期,19743月扶風縣新店鄉萬楊村(現屬於城關鎮)出土,直徑15.5厘米,形制和太山仙人鏡相類,邊緣飾有波折紋和鋸齒紋相間的裝飾,外區有順時針旋讀銘文一周,銘文字體為隸書,內容如下:「王氏作竟(鏡)真大好,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飲玉泉飢食棗,浮遊天下敖(遨)四海壽如金石為國保」。查閱相關文獻可知,這是對上古時期黃帝與蚩尤的故事的傳說,在《山海經.新釋卷十二》中記載「......黃帝與蚩尤戰,九戰而不勝,遂歸於太山,三日三夜,雲霧迷茫,見一婦人,婦人者,玄女也黃帝拜之,婦人授之以兵法,至此在涿鹿勝之,殺之於青丘........」,「渴飲玉泉飢食棗」則是對黃帝等仙人的長壽養生方法給予了說明,如《山海經》中記載「登崑崙兮食玉英,與天地兮比壽」「.......丹水出焉,其中多玉膏,其源沸湯,黃帝是食。玉膏之所出,玉色乃清,五味乃馨,堅栗精密,澤而有光,五色發作,以和柔剛,天地鬼神是食是饗,君子服之,以御不祥。」「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峚(音密).......丹水出焉........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源沸沸湯湯,玉膏湧出之貌也。黃帝是食是饗。」(見《山海經卷之二 .西山經》),通過《史記.孝武本紀》記載在武帝時期,對神仙的崇尚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漢武帝竭力追求長壽之法效法黃帝故事的行為,到了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的地步,他曾經對方士公孫卿說,如果能夠像黃帝那樣(成仙),就把拋棄老婆孩子看的就像脫掉鞋子一樣簡單,足見其沉溺其中到了利令智昏的地步,不能不說是他雄才大略的治國生涯中的敗筆,這面銅鏡的銘文正是對當時全面盛行慕仙崇道社會風氣的真實反映,同類銘文的銅鏡在全國各地都有發現,足見這類銅鏡的存在具有地域上的廣泛性。

王氏仙人鏡

4、秦王鏡

唐代,1980年扶風縣絳帳收購站揀選,直徑9.3厘米半球形鈕,圓形鈕座,內區為高浮雕奔跑瑞獸圖案,內外區之間有高棱相隔,外區有順時針楷書銘文,開首文字前有一小圓點標記,銘文如下「賞得秦王鏡,持不惜□(千)金,非關欲照膽,特□(是)自明心」,邊緣呈斜坡狀突起,圖案生動傳神,表面包漿自然。相同形制的銅鏡,在吉林省集安地區也曾出土過,銘文內容稍有區別,銘文如下:「賞得秦王鏡,持不惜千金,非關欲照膽,特□(是)自明心」,銘文為楷書,順時針旋讀,時代應該在在唐初武德年間。從其銘文知道此類銅鏡明確地體現出賞賜品的特點,銅鏡的製作精良也說明了這一點, 銘文內容源於一個歷史傳說,據《西京雜記》卷三記載.....有方鏡,廣四尺,高五尺九寸,表裡有明。人直來照之,影則倒見。以手捫心而來,則見腸胃五臟,歷然無硋。……秦始皇常以照宮人,膽張心動者則殺之。,由此可見傳說秦始皇曾利用這面神奇的銅鏡,能夠探知人的心膽張合情況,並依此判斷被臣下的忠心與否。延至後世,比喻鑒照心跡的銅鏡也被稱為秦鏡,如唐代詩詞里有萬古秦時鏡,從來抱至精」「但見人窺膽,全勝響應聲」( 仲子陵秦鏡》)的詞句,這種說法和古代人們對人的思維產生大腦而不是心理的知識局限性有很大關係,對這個傳說的進一步發揮體現在唐玄宗時期的對臣下賞賜銅鏡的做法上,典型的銅鏡如唐玄宗時期的千秋鏡上就是這種情況,據《舊唐書.玄宗本紀》中載,唐玄宗在開元十八年(730年)的千秋節上,賜給四品以上官吏「金鏡、珠囊、縑彩等」,君臣同樂,並以銅鏡對臣下暗寓比照告誡之意,銅鏡銘文充分體現了這一用意。而在此之前的一代明君唐太宗名言「以人為鏡,可知得失」來比喻諍臣魏徵為體察得失的銅鏡,由此可見對銅鏡的引申含義在這一時期得到了充分體現。

秦王鏡

5、鵲繞花枝鏡

唐代,扶風博物館舊藏,出土地點不詳,鏡呈八瓣菱花形,半球形鈕,鈕外以高浮雕手法飾有飛翔鳥雀、鴛鴦與長莖花枝相間的圖案,外沿每個花瓣內飾有折枝花葉,整個鏡背圖案生動,生活氣息濃厚,由於銅鏡製做時含錫量較高,所以具有很高的的光潔度,是唐代銅鏡中的上乘之作。唐人詩詞中也常見描述此類銅鏡圖案的詩句,如「嫁時寶鏡依然在,鵲影菱花滿光彩」(薛逢《追昔行》)、「匣中縱有菱花鏡,羞對單于照舊顏」(白居易《湖上招客送春泛舟》)、晚入紗窗靜。戲弄菱花鏡楊凌《琴曲歌辭·明妃怨》)、貝葉經中空世念,菱花鏡里謝宮裝」(劉秉忠《江月晃重山》)等,由此可見這種菱花形銅鏡在唐代產生后,作為一種穩定的式樣在當時存在了相當長一段時間。

鵲繞花枝鏡

6、雙鸞銜綬鏡

唐代19788月扶風縣太白鄉小楊村出土,直徑15.1厘米,鏡呈葵花形,半球形鈕,鈕外飾有對稱的浮雕鸞鳳銜綬圖案,鸞鳥一足踩長莖花葉左右相對,鈕上下有折枝蓮紋,外區飾一周花葉圖案,表明光潔如銀,鏡面小弧度凸起,鏡緣外下折,裝飾簡約主題鮮明。鸞鳳是古代時期傳中象徵瑞祥的神鳥,也是具有高尚品德的君子的象徵,據《山海經.大荒西經》中記載鸞鳥自歌,鳳鳥自舞。」,(《山海經.南山經》)....有鳥焉,其狀如雞焉,五彩而文,文曰鳳凰,首文曰德,翼文曰義,翼文曰義,背文曰禮,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所以鸞鳳、鳳鳥紋也常常作為西周時期主要紋飾之一被應用到青銅器的裝飾圖案上,出現在後世銅鏡圖案里,則多是表示男女之間的愛情含義,有些在銅鏡圖案上採取表示永不分離白頭偕老的鴛鴦圖案,鸞鳳口中的綬帶是用錦帶挽成的同心結樣式,寓永結同心之意,當時的詩人在詩詞中也經常提到這類銅鏡的圖案和現狀,如」「雙雙銜綬鳥,兩兩渡橋人」「願得化為紅綬帶,許教雙鳳一時銜」等,可見此種類型的銅鏡在唐代十分常見。

雙鸞銜綬鏡

7、達摩渡江鏡

元代,19743月絳帳收購站揀選,直徑7厘米,。銅鏡為圓形,圓鈕,鈕外有浮雕圖案,內容為達摩渡江的故事,圖案中達摩身穿袈裟,頭戴斗笠,手執雨傘,面向一側,半張的雨傘和微曲的身體襯托出江風之勁烈,腳下為翻滾的波浪,整個畫面主題鮮明,人物刻畫生動傳神。這個圖案內容來源於印度高僧達摩來傳道的故事,據說達摩也稱菩提達摩,意譯為覺法,為當時南天竺人,也就是現在的印度人,師從釋迦牟尼的大弟子摩訶迦葉之後的第二十七代佛祖般若多羅為師參學佛理,學成得道后,遵師父建議,獨自駕船克服重重困難歷時三年時間,來到了南方宣講大乘佛教教義,后因為其教義和南方佛教界主張相左,於是渡江北上,來到北方地區繼續傳道,最終在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到達河南嵩山少林寺。就把少林寺作為他落跡傳教的道場,廣收門徒首傳禪宗。達摩也因此被尊為佛教禪宗的初祖,少林寺因為禪宗首創之地而被稱為佛教禪宗祖庭,寺內保留有達摩參禪面壁的遺迹和一葦渡江的故事壁畫同類銅鏡1983年在陝西西安市東方機械廠曾有發現,惟二者形制略異,陝西出土為菱花形邊緣,稍大。(見張達宏 王長啟《西安市文管會收藏的幾件珍貴文物》,《考古與文物》1984年第4期)。這面銅鏡對於研究元代時期佛教的發展情況具有重要價值。

達摩渡江鏡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