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腦癱康復誤區之會爬才能練站走


爬行是嬰兒大運動發育的重要階段,正常孩子在該爬的月齡有適宜的爬行訓練,對以後各方面發育都有較大的好處,早期康復的腦癱孩子1歲內較好的爬行訓練,也是站走訓練的重要基礎。

1歲以上不會爬、站走的腦癱孩子,如何安排大運動訓練,有兩種不同的認識和方法。一種是一定要爬好了再練站走,一種是我們的以足立位持重、站走訓練為主,有時間可補爬行訓練,沒時間只能捨棄。

分析20年來兩種方法的結局是,前者遺留較多不能行走或只能爬行、跪走的孩子;後者都能足立位行走,其中部分姿勢較差、部分需輔用助行器。

能讓重症腦癱孩子走起來,那怕是藉助工具,也比癱在那強的多。首先這些孩子能基本生活自理了,給家庭減少了許多負擔,我們看到不少輪椅推來較大的腦癱,他們的父母已經抱不動他們了。另外腦癱多數智力正常或落後不多,癱在床上精神壓力極大,由此給家庭、社會帶來的麻煩甚多。因此對重症腦癱,雖然按目前最好的方法也不可能正常了,我們就要儘早把他塑型在足立位,為此訓練就要有所舍才能有所得,因為孩子的體力、時間是有限的,外周向腦輸入的錯誤信息形成頑固的錯誤模式影響正常模式的建立。

傳統方法治療腦癱兒合併髖關節異常的比例較高,有學者報告,3-12個月、13-24個月、25-36個月三組腦癱兒合併髖臼發育不良、髖關節半脫位等異常的分別佔40%、53%、46%。我們分析除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等原因外,傳統訓練方法適時的立位訓練不夠是重要因素統計用我們方法治療的腦癱孩子髖關節異常比例明顯為小

研究證實,骨、關節的發育除營養外、持重不可缺少。宇航員營養全面並有一定活動,但在失重條件下大量丟鈣、骨密度下降;卧床1周后,尿鈣明顯增加,骨礦物質含量平均每周減少0.9%;264名芬蘭少年隨訪11年觀察到,每周運動2次或以上、每次超過30分鐘的較不足者股骨頸密度高7.6-10.5%。臨床已證實腦癱患兒均有不同程度的骨密度減低,肌肉活動較少的痙攣型比肌肉活動相對較多的徐動型反映骨異常的生化改變更著。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