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這位「拍照帝」的62張自拍跨越了晚清 民國和新中國

1907年,時年27歲、還留著清朝長辮子髮型的葉景呂拍下了自己第一張全身照。此後,他每年不間斷地留下一張照片,直至1968年過世。62年,62張「自拍照」,整整跨越了晚清、民國和新三個時期。

3月13日起,由上海圖書館主辦的「觀我——葉景呂肖像志1907-1968」開展,展示了收藏家仝冰雪收藏的葉景呂先生的肖像作品。

1907年,陽傘、鐘錶在當時都是時髦物件。

「這個生於1881年的普通人,用如此獨特的方式記錄了生命個體在時代潮流中的波折與變遷,我們可以從這62年的照片中感受到歷史的演變,」該組照片的收藏者仝冰雪向前來觀展的觀眾介紹。

仝冰雪愛收藏老照片,2007年一位專門兜售老照片的人找到了仝冰雪。「起初我並沒有在意,但是對方說整整一套照片都裝在老相冊里,是一個人連續62年的留影,並且每張照片下都有此人親筆所寫的拍攝時間、年齡、以及當時發生的國家大事。」仝冰雪得知概況后覺得太不可思議,幾番周旋終於買下了這本老相冊,「這樣的端莊並富有儀式感的自拍加上照片背後那極具歷史意味的文字,構成了一個在特定歷史時期下的個人影像自傳。」

1909年,葉景呂身著「洋裝」。

照片的主人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行為藝術」?他是誰?這一生過得如何?為了尋找相片里的主人信息,仝冰雪仔仔細細地推敲著相冊中的零散信息。從留影的時間來看,仝冰雪推測此人生於1881年,且有一張照片題了「景呂先生」四個字,相冊中多數照片註明是在福州時代照相館和藝光照相館拍攝。

多方探尋無果后,仝冰雪將部分老照片以及說明郵件了福州幾家媒體。媒體見報當天,一位名叫葉林的人打來電話,告知照片中的人是他的爺爺,葉景呂,已經過世多年。

1911年,坐姿的葉景呂。

「在這些老照片中,不少照片背景非常西化,還有很多當時的時髦物件,說明葉景呂的家境及生活水平還是不錯的。在後來與葉林的溝通中也證實了這一點,葉景呂於1881年出生在福州,1896年還前往英國倫敦,在駐英國大使羅豐祿處工作,回國后長期居住在福州。成為一家當鋪和茶葉店的掌柜,雖不是大富大貴,也算是個『職業經理人』。家庭方面,與夫人感情相當要好,」仝冰雪介紹。

觀看整組照片,還可以發現一個奇特的地方:葉景呂採取了一年「站」一年「坐」的姿勢輪換照相。

1934年,人到中年。

仝冰雪不無遺憾地介紹,本來是有機會弄清葉景呂留影的初衷,據葉景呂的長孫葉毅回憶說,葉景呂什麼事都做個記錄,家裡的事、國家的事、國際的事,每天都總結一下,每天寫備忘錄。「可惜『文革』時期,被家中後輩燒毀。這是特別大的遺憾。」

不過葉景呂「一站一坐」的姿勢在1941年-1945年間出現了中斷,且僅有半身像。仝冰雪對此解釋:「我們看以前的祖宗像都明白,人畫像、照片一開始是忌諱拍只有半身的。但葉景呂拍半身像的這幾年正是日本侵華時期,1941年半個已經淪陷。所以我們推測葉景呂是因為國難才改變了照相方式,而且從照片看,往日的那種悠閑自得已不見,表情凝重。」

1941年,半個淪陷,葉景呂開始了半身照。

1946年,抗戰勝利,恢復全身照。

1946年,抗戰已經勝利。這一年的照片,葉景呂恢復了站姿全身像,且在照片中少有地露出了笑容。

說葉景呂的62張照片體現了時代發展的側面一點也不為過。1949年,69歲的葉景呂讀起了報紙,拍照的這一天是新成立的日子;1952年,「三反」「五反」運動中,葉景呂兩次被後輩誣陷,當年只留一張剪影。

1949年,新成立當天拍的照片。

1952年,「三反」「五反」運動中,葉景呂兩次被後輩誣陷,只留一張剪影。

1968年,葉景呂選在「六一」兒童節這天,自己拄著拐杖走到時代照相館拍了他一生的最後一張照片。兩個月後他就去世了,享年88歲。

1964年,葉景呂帶著時興的列寧帽。

1968年,葉景呂過世,享年88歲。

「在5000年的文明進程中,中華民族創造和發展了悠久的歷史文化,人形成了自己的民族品格。作為其中一分子,葉景呂身上體現的沉靜、平和、堅持、淡泊的人生態度,正是中華民族典型的氣質之一;而中華文化中的開放性、包容性、多元性的特徵,又在葉景呂身上有著相當的顯現:他成長於大清『開放』口岸的福州,曾經留洋英國,信奉基督教,又採用舶來的攝影術記錄自己的人生,這種中西合璧的品性,正體現了中華文化在那個時代發展的一個側面,」仝冰雪說,希望葉景呂這樣一個個人影響的歷史傳奇被更多人看到,而觀眾不僅是看葉景呂,也是看時代,看自己。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