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追趕超越在陝西|西漢的千年大計:長安城南郊水系的改造,和昆明池的興利除害

文|李令福(方塘智庫學術委員、陝西師範大學西北歷史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漢武帝開鑿昆明池,對西漢首都長安城郊的自然環境尤其是水文環境帶來了深遠影響。

首先,昆明池以面積三百餘頃的人工湖面為主景,改善了自身及周邊的生態環境;

其次,為保障昆明池安全蓄水,對其上游的潏滈諸水進行了大規模的人工整理,使它們改道西流入灃,形成了新的河流——交水,改變了長安城南郊的水環境;

第三,為供應漢長安城內外各宮殿園林區的用水,昆明池下游開鑿了三條人工水渠通過泬水及其支渠向長安供水。

昆明池對大西安的生態環境提升,有著顯著的功能。但也應該看到,對長安南郊水系的改造,但也帶來了城市水浸、下游洪澇等威脅。但通過一系列舉措,興利除害,昆明池水利工程持續穩定發揮了近千年的作用,成為漢代時的「千年大計」。

1漢唐時期的昆明池的生態模樣

昆明池創建於西漢武帝元狩三年(前120年),這在歷史文獻中有明確記載。漢武帝所建的昆明池周長達到四十里,面積332或320頃,這是古代學者的基本記載。

按漢代一里(一里為300步,一步為6尺,一尺為0.231米)約合今415.8米計算,周長大致摺合16632米,也就是16.6公里。經過唐代稍微擴大了的昆明池遺址周長是17.6公里,面積約16.6平方公里。

漢代昆明池仿照滇池而建,水面遼闊,浩淼的景象可以想見,當時的人們把它看作是天上的銀河,在其東西兩岸雕刻有男女兩個神像,象徵著天河兩邊的牽牛與織女星。班固《西都賦》寫道:「左牽牛而右織女,似雲漢之無涯。」張衡《西京賦》也說:「日月於是乎出入,象扶桑與濛汜。」怪不得漢武帝夜遊昆明池時,要與隨行的司馬遷與司馬相如討論天上的銀河與星辰,並讓他們為文頌之。

漢代昆明池,水面遼闊,煙波浩淼

文獻資料和鑽探結果還表明,在昆明池以北的不遠處,還有兩個與之相連的水池——鎬池、滮池,這樣一來昆明池一帶的水面更大。《水經注·渭水》:「渭水又東北,與鎬水合。(鎬)水上承鎬池於昆明池北……鎬水又北流,西北注與彪池合。(滮池)水出鎬池西,而北流入於鎬。」 明確記載著昆明池與鎬池、滮池是呈南北分佈且相連的三個水池,即鎬池在昆明池之北,滮池在鎬池之北,鎬池之水承自昆明池而流入滮池,最後,滮池之水流入鎬水。

昆明池水中魚翔淺底,綠草點點,環池一帶綠樹成蔭,動植物資源豐富多彩,也是皇家觀賞遊獵的好地方。

唐代小說《酉陽雜俎》提到,「漢武昆明池中有水網藻,枝橫側水上,長八九尺,有似網目,鳬鴨入此草中皆不得出,因名之。」昆明池中有浮根菱,根漂在水面,葉子隨著波浪擺動,煞是好看;水網藻平鋪昆明池水面,長可八九尺,像網一樣。

宋代李昉《太平廣記》卷四○九記載:「芰一名水菜,一名蘚苔。漢武昆明池中,有浮根菱,根出水上,葉淪波下,亦曰青水芰。」

昆明池中的魚與水鳥就更多了,種類數不勝數。

東漢學者班固《西都賦》描寫了帝王游宴昆明池所見到的景象:「臨乎昆明之池……茂樹蔭蔚,芳草被堤。蘭茝發色,煜煜猗猗。若摛錦布綉,爥耀乎其陂。鳥則玄鶴白鷺,黃鵠鵁鸛。鶬鴰鴇鶂,鳬鷖鴻鴈……鳥群翔,魚窺淵。招白鷳,下雙鵠,揄文竿,出比目。撫鴻罿,御矰繳。方舟並鶩,俛仰極樂。遂乃風舉雲揺,浮遊溥覽」。

昆明池的池中島上和四周岸邊,修建了許多離宮別館,雕樑畫棟,金碧輝煌,林村掩映,風景十分迷人。

《史記·平準書》:「大修昆明池,列觀環之。」文獻可考者就有池東岸的豫章觀與白楊觀、池南的細柳觀、池西邊的宣室宮等。

昆明池自交河引水,在漢長安城西南高地上形成一個巨大的水面,改善了自身及周邊的生態環境。其以人工湖水面為主景,布設樓台亭閣,融人工建築於自然山水之中,形成河湖水面一望無際,清澈漣漪,殿閣亭台倒映湖中,與迴廊、綠樹、鮮花、雕刻交相輝映,絢麗異常,在長安城郊區環境特別優美

2潏滈入交改變了長安城南郊的水文環境

為保障昆明池安全蓄水而且不對下游長安城造成危害,西漢時期對其上游的潏滈諸水進行了大規模的人工整理,使它們改道西流入灃,形成了新的河流——交水,極大地改變了長安城南郊的水文環境,影響至今。

其一,滈河與潏河的變遷。

《水經注·渭水》記載有滈水的流路:「(滈)水上承鄗池於昆明池北,周武王之故都也……鄗水又北流,西北注與滮池合……鄗水北逕清冷台西,又逕磁石門西…鄗水又北注於渭」。鄗池、滮池的位置前文已有討論。磁石門「悉以磁石為之,故專其目,令四夷朝者,有隱甲懷刃入門而脅之以示神,故亦曰卻胡門也。」

《史記·秦始皇本紀·正義》引《三輔舊事》:「阿房宮以磁石為門,阿房宮之北闕門也。」一般認為在今新軍寨村西。《水經注》的滈水源出滈池,北流經滮池、磁石門西入渭,今有太平河流經鄗池遺址,當即此滈水殘遺。此滈水上源只到滈池,沒有交待上游的水源,實際是一個斷頭河。

今南山有滈河,源出石砭峪,北流經王曲鎮折西北行,經皇甫、黃良間,至香積寺匯入交河。根據實地考察,香積寺以下今滈河流道的正下方遺存著一條寬闊的古河道窪槽,西北向沿今赤蘭橋、南雷村、堰渡村、東西干河、樓子村、三角村、大羊吉村、孫家灣、李柳樹一線趨於石匣村北。現地表上還有排水渠一條,降雨一多,便有大片積水地出現。其下正可注入昆明池,北接滈池。這樣,今滈河、《水經注》的滈水與此故河道正好相互連接起來,這就是完整的古滈水的流路。

原來獨流入渭的滈河,後來在香積寺附近折而西流經交河匯入灃,中間河段斷流,只餘下滈池以下一小段。滈水的這種河道變遷發生在酈道元《水經注》以前很久,酈道元只以最下游段當滈水,已全然不知還有它的上游。至於是何時何因促成此種變遷,請看下文分析。

不僅滈水河道發生了巨大變化,潏水也是如此。潏水又叫泬水,出自西安東南60里的大義谷,西北流依次接納小峪、太乙峪諸水入樊川,經杜曲、夏侯村、新村、小江村、何家營至小磨村,其後穿神禾原西北流,又折而西南流,至香積寺南與滈河交匯入交河。后一段河床深塹於神禾原之中,兩岸高陡,深達8-10米以上。宋張禮《游城南記》曰:「今潏水不至皇子陂,由瓜州村附神禾原塹,上穿申店,而原愈高,鑿原而通,深者八九十尺,俗謂之坑河是也」。而《水經注·渭水》所記的泬水則是上承皇子陂於樊川,西北流,大致同今皂河路線,北流入渭河。按張禮所說,潏水在宋代已發生改道,即向南移徙,下附神禾原西流,原趨流於皇子陂的潏水故道被遺棄。

古潏河是獨流北入渭河的,而後來也同滈水相類似改變成西流並交河入灃。其原因與滈水改道應該是相同的。

其二,交河的人工鑿成及其作用。

交河上承潏滈二水,從香積寺西略呈東北西南流向,塹槽經里杜村、施張村、張牛村、張高村到北堰頭,這段河道流向順直,河槽狹窄。其後繼續西流入豐河,因接納樊杜諸水,故流量豐富,稱得上城南巨川。

漢長安城引水渠復原圖

西漢司馬相如作《上林賦》謂城西南上林苑,「豐滈潦潏,紆餘委蛇,經營乎其內」,其中有滈水,卻沒有交水。到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時則是滈、交二水並見,說明此時已經形成了交水。交水即今交河,是潏河、滈河人工改道交流后出現的新名字,宋張禮《游城南記》說,潏水「與御宿川水交流,謂之交水」,明確指出了這種情況。否則,交河為城南一條主流大河,熟悉上林景緻的司馬相如不會注意不到,《水經注》的滈水也不會是斷頭河,交水的名字也不會在北魏才出現。因此,交河是指潏滈交流后從香積寺至入豐這一段。

滈河、潏河都發生過河道變遷,由原來的獨流入渭,轉而折曲向西,潏水與滈水相匯並注入灃河,原來各自獨流的水系皆納入了灃水水系,也增加了一個新的人工改道形成的河流——交河。

現在的部分潏河和整個交河是人工河道,它們把古滈水和古潏水攔腰截斷,使之向西併流匯入豐河。

從地理角度來看,潏滈不走原來的自然流路,而由人工改流,走較高的路線,甚至穿原而行,並改變原流的方向,顯然是為了控制水流,從較高處引入灃河。從地望上看,潏滈故道下游距離漢長安城較近,而豐水則相對遠一點。開鑿交河的目的似乎是要把靠近漢城的水引得距城稍遠一些,再排入渭河。

3改造水系帶來的洪澇威脅

其次看歷史事實,較大規模地利用和改造城南諸水始於漢代。漢初最先引入城的是潏水,後來漢武帝開鑿昆明池於漢長安西南方向,其位置比都城高出一級階地,除向東引出昆明渠與漕渠相通外,又下引昆明池水通過潏水供應漢城用水,其作為漢城的主要蓄水庫似無可非議。昆明池規模宏大,需要大量的水源供應,察其水源,主要應該是滈水,可能也有潏水。其來水必須是有控制的常流量,以保持穩定地引水,達到供取基本平衡,這就要求對城南諸水源進行大規模的人工整理。

昆明池水漢時功,武帝旌旗在眼中(唐•杜甫)

在修築昆明池為漢城用水帶來方便之時,還應該看到,它又給漢長安城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和潛在的威脅。

漢城位於渭河一級階地,昆明池則高居二級階地,漢城正處於昆明池浸水下游,昆明池蓄水必然會給其帶來地下水位的上升,如果不能有效控制的話,可能會導致地表充水、瀉鹵為害的局面。

漢京師長安確實也發生過水溢地濕之害,「至成帝建始二年三月戌子,北宮井泉稍上,溢出南流」。在元帝時就有「井水溢,滅灶煙,灌玉堂,流金門」的童謠,即長安城內不管是像「灶煙」那樣普通的地方,還是像「玉堂、金門」之類的高貴之區,都會遭受到地下溢水之害。要消除水患,降低地下水位,只有減輕昆明池的壓力,即有效而穩定地控制昆明池水量。

還有,城南潏滈二水接納有不少南山峪水,流量豐富,如處理不好,容易泛濫,不僅威脅著京師的水庫昆明池,而且也可能給整個漢長安城帶來巨大的危害,尤其是北方雨季,降雨集中,河流易漲溢,洪水對下游的威脅更大。

比如潏水改道之處後來有碌碡堰,當地民諺曰:「水上碌碡堰,漂泊長安縣」,意思是說潏水若發大水沖開了碌碡堰,現在的西安市地區就會受到水流的浸淹。這就要求設計昆明池時,必須在加強引水工程的同時統籌安排除澇防洪的排水體系。

交河的開鑿大致始於西漢時代,或為開鑿昆明池所派生或是在昆明池修成後漢城遭受水害時進行增修的。其作用是攔截潏滈二水主流,向西排入灃河,以便於控制向昆明池的引水,解除對漢長安城的水害威脅。在峪口導引潏滈二水入豐,上流水源被截斷,昆明池水就可縮減,地表水就會下降,水浸對長安城的影響就會緩解。同時相應地在截流處建設堰壩,還能夠較穩定地保持昆明池的水源,使昆明池這一漢城蓄水庫的作用能夠持久充分地發揮出來。

昆明池的水源來自交水,《水經注》有明確記載:「交水又西南流與豐水枝津合,其北又有漢故渠出焉,又西至石碣分為二水:一水西流注豐水,一水自石碣經細柳諸原北流入昆明池」。文中的「石碣」又稱石炭堰或石闥堰。黃盛璋先生認為:「石闥堰設在堰頭村」。呂卓民先生不同意此觀點,認為石闥堰應設於潏滈二水相交的香積寺附近。從城南潏滈二水改道及交水的形成來看,我贊同呂先生的觀點。隋唐時永安渠渠首的福堰也正位於此處,其遺址已經被發現,漢代引水堰想也距此不遠。

石闥堰作為昆明池的引水設施,可以說決定著昆明池的興衰。胡三省早就看出這一點,所以他說:「唐太和以後石闥堰廢而昆明池涸。」

石闥堰似乎是溢流壩,平時在堰上引交水入昆明池,洪汛季節,由堰頂溢流,多餘的水沿交水排泄入豐河。以堰頂高程式控制制入昆明池流量,防止入池水量過大而產生危害,這是古代常用的一種水工建築形式。

城南潏滈二水河道的變化及交河的形成,只有聯繫漢昆明池這個巨大都市供水工程的營建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釋。也可以說,西漢時在興修昆明池時或其後曾經有效地把城南諸水進行過一次大規模的人工整治,除害興利,水文環境發生了不小的變化,才使昆明池水利工程持續穩定發揮了近千年的作用。

編輯:潘鵬

設計:孫月園

追趕超越在陝西

轉型,陝西故事。方塘智庫將持續推出「追趕超越在陝西」系列研究文章,聚焦「一帶一路」、大西安、文化旅遊、創新創業等熱點,立體講述陝西省的轉型發展故事和追趕超越戰略。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