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理論】高校教師對科普創作態度的調查與分析(上)

吳 君 李 洋

國際競爭已不再局限於某個領域的競爭,而是國民整體素質的競爭。改革開放以來,科學技術研究水平得到的飛速發展,得益於國家政策的改革,得益於科研工作者夜以繼日的不懈努力。然而,在國與國之間的持續競爭中,如果國民整體科學素養不高,那麼政策的改革與科研工作者的努力則很難將「速度」變為優勢。

科學傳播與普及以提高公眾的科學素養為目標,是向公眾傳播科技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的一種活動,是提高公民科學素養的重要方式,對推廣科普教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科普創作作為科學傳播與普及工作的核心,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科普創作具體是指普及科學技術知識的創造性作品,它的目的在於把人類已經掌握的科技知識,以及先進的科學思想和方法,通過深入淺出的方式生動準確地傳播給大眾,讓原本艱澀難懂的理論變成可操作的社會實踐,從而提高國民的科學文化素養[1]。

科技成果只有惠及國民大眾,才能真正發揮作用,轉化為提升社會科學化水平的動力。因此,高校作為科學研究的陣地,介入科普工作有其現實性和必然性。高校是科技知識密集的地方,人才濟濟、設備齊全且成果豐富,進行科普創作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

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裡,由於缺乏對高校教師進行科普創作的引導,使得教師在科普意識和科普動機等方面認識不夠,再加沒有很好的科普激勵機制,導致高校科普創作數量和質量不高。因此,研究高校教師對科普創作的態度和需求有其現實意義。

本研究運用心理學中態度、興趣等相關概念理論,借鑒已有的研究成果,理論聯繫實際,對河南大學高校教師對科普創作的態度進行相關分析,對該校教師的科普意識、科普動機進行調查,以期得到高校教師科普創作滯后的原因,並為高校科普創作的發展提供參考。

1

研究方法

1.1

參與者

採用自編問卷對河南大學17個院系(數學學院、外語學院、新聞傳播學院等)的教師進行隨機抽樣,發放問卷共126份,回收105份,問卷回收率為83.8%。社會人口學統計分佈如表1所示。

表1 社會人口學統計分佈表

1.2

研究工具

1.2.1 質性訪談

質性研究專家Jaber F.Gubrium建議「線性主題(Liner-Topic)的深度訪談(In-Depth Interview)樣本數在28~40為宜,這樣可以保證研究的集中度和有效性(Concentration and Effectiveness)」。本研究對28位教師進行了訪談,參與訪談的教師分別來自數學學院、工商管理學院、化學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環規院、藥學院、物理學院、醫學院、藝術學院和體育學院;年齡在28~50歲之間;訪談主要採用網路訪談(QQ、MSN以及Email等)、電話訪談、面對面訪談三種類型。訪談遵循開放、無明顯結構化的原則,主要涉及以下幾方面的問題:(1)訪談者對科普及科普創作等相關概念的認知程度;(2)訪談者對科普意義的認識;(3)訪談者對未來科普創作趨勢、潮流和職業科普作家的看法等。分析時均不透露教師姓名,以代號命名。

1.2.2 自編高校教師對科普創作態度和需求問卷

基於質性訪談結果,結合相關研究中使用的題項,本研究問卷設計主要集中於以下幾個方面:(1)對科普及科普創作等相關概念的認知,對科普意義重要性認識及高校科普義務的態度;(2)科普動機因素分析;(3)在列出科普創作的不同形式后調查者的態度變化(內外歸因)。

問卷主體包括:(1)高校教師對科普創作態度(15道選擇題與1道問答題);(2)態度內外歸因量表(共10題,採用likert5點計分,1為非常重要,5為非常不重要),具體題項參見結果分析中的項目。其中,高校教師科普創作態度與需求統計為頻次與百分比,態度內外歸因量表則借鑒心理測量的標準,經檢驗Cronbach』α係數為0.782,建構效度指標值分別為χ2=70.033,p<0.05,χ2/df=2.918,GFI=0.893,AGFI=0.756,PGFI= 0.390,RMSEA=0.134,NNFI=0.732,CFI=0.875,SRMR=0.0903,信效度良好。

1.3

統計工具

高校教師科普創作態度與需求統計為頻次與百分比,態度內外歸因量表進行配對樣本t檢驗,均採用SPSS19.0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質性分析——對河南大學教師的訪談

2.1.1 自反性前言

基於深度訪談對訪談者本身訪談技巧要求較高,加上訪談者初次涉及訪談,因此,訪談者面臨心理素質與自身談話技巧的雙重考驗。又或是因為研究者的研究所身份,或是被聯繫者工作繁忙以及對研究問題不感興趣,研究者在初期遭遇了聯繫訪談者困難的局面,雖然每次訪談結束后,研究者都花時間總結之前的經驗,改進方式方法,但與成熟的深度訪談研究仍有一定差距。

另外,我們發現,儘管高校教師對於科普涉及到工作都發表了意見,但是當提及科普的具體概念或者科普現有的情況時,高校教師不能夠明確回答。為此,質性材料僅作為量化分析的補充工具,用於探索高校教師科普創作的態度。

2.1.2 訪談內容總結

(1)科普的意義,即重要性方面,大部分教師都給予充分的肯定,認可科普工作所具有的社會公益性,同時,認為高校教師有科普的義務。如教師1、教師2、教師3。

教師1:「我們在上課的時候,也是在傳播知識,老師肯定要擔當這個責任,對大眾進行普及。」

教師2:「我覺得高校教師應當承擔一部分責任,來帶動整個民族的科學水平,對社會都是有益的。」

教師3:「這個主要就是,像我們搞科普,只是對社會應盡的義務,這是服務社會,但是服務社會的形式有很多。」

但是,也有教師對此提出不同的觀點。如教師4。

教師4:「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沒有義務做任何義務,不是說你有責任、有興趣可以做,現在80后、90后一般都對科普事業感興趣,他們對這個有好奇心,但是放下工作做這個有點不太現實,有激勵措施可能會好一點,有些可以用錢解決,有些不能,社會沒人認可。」

(2)對於高校教師在開展科普工作時的阻力,教師們的看法和態度大相徑庭。有些教師認為科普對象的科學素養水平影響了高校教師科普工作的效果,如教師5;有些教師認為市場阻礙了高校教師的科普工作,比如一些商人誇大商品效用,披著國家政策許可的外衣,引導了社會輿論,對此高校教師也無能為力,如教師6;有些教師認為科普工作只是業餘的事情,與教師正常的教育教學有距離,如教師7;有些教師認為專業知識轉化為科普性的常識,需要經過培訓,如教師8。

教師5:「科學普及還是要有一定的基礎,有一定的知識,這樣,效果不一樣。」

教師6:「像食品、藥品、保健品(之類)的(科普),如果(比如)像(給)葯(品)做科普的話,可以選擇一些生命科學的、藥學的(知識),其實做這個東西很簡單……(但)就是這裡邊有利害關係,你如果說這個東西沒用,就會得罪廠家,他們會用各種手段,甚至是違法的手段不讓你說。這裡邊沒有相應的保護措施和完善的體制,這個是國家(應該)做的,比如說保健品,要通過檢測,證明有效,就給你發相關證書……可是老百姓不知道,這是不行的,還有前段時間,一些所謂的專家說板藍根有效,一時間,市場上買不到(板藍根),其實這沒什麼用,可是老百姓不知道,這其實是很基本的科學知識。」

教師7:「有時間當然可以,但是我現在沒時間,主要精力都在科研和教學上。」

教師8:「怎麼把深奧的東西用淺顯的語言表達出來,讓大眾接受,這需要技巧,我覺得要進行專門的訓練。」

(3)在高校教師科普以及科普創作的前景或者發展方向上,大部分教師認為國家應該出台一些政策去鼓勵高校教師參與科普工作(包括科普創作),如教師9。此外,部分教師也認為科普市場化可以提高校教師科普工作的熱情與參與度,如教師10。

教師9:「有機制,有措施,政府應每年拿出一部分資金投入高校,讓老師承擔這些項目,也讓老師有一定的報酬,從而調動積極性,這個是社會效益,整個國家的民族素質提高,整個民族受益。」

教師10:「剛開始階段,國家扶持,就像基金委員會一樣,撥款5 000元,學生會動心,撥款10萬元、20萬元(或)30萬元科學家會動心,使科學家能養活自己,社會足夠重視了,商業化環境比較好了,之後就不需要國家扶持,科普的社會商業價值出來了就不需要國家扶持了,而且,科普也像電影產業一樣,有保護制度,就可以靠商業廣告支撐資源。」

吳君,河南大學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碩士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為計算數學圖像處理;

李洋,安徽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碩士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為現代社會心理。

來 源:《科普研究》2014年第2期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