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甘為梭梭戰黃沙 誓讓沙海變綠洲

原標題:甘為梭梭戰黃沙 誓讓沙海變綠洲

▲圖布巴圖在沙漠里的梭梭林邊(5月16日攝)。

新華社記者任軍川攝

▲圖布巴圖和老伴騎行在自己種植的梭梭林里(5月16日攝)。

新華社記者鄧華攝

新華社記者李仁虎、殷耀、於嘉

8月如火的驕陽熱辣辣地直射在巴丹吉林沙漠上,一個矮小的老人一邊擦著頭上的汗珠,一邊彎腰給腳下的梭梭苗澆水。細小如笤帚枝的梭梭苗饑渴地汲取著水分,歡快地搖曳著身軀。老人伸出樹皮般粗糙的手,撫摸著幼苗。

幾十米外,一望無際的沙漠滾著熱浪,腳下,一棵棵高矮大小的梭梭簇擁著圍成1000多畝的綠洲。一年365天,圖布巴圖有300多天在林子里與梭梭相伴。15年來,他帶著妻子把5萬多棵梭梭植進荒涼的沙漠里。

回鄉造林:出人意料的行動

2002年7月,從內蒙古額濟納旗原古日乃蘇木人大主席位置上退下來的圖布巴圖,面臨著三種選擇:一是做生意,收購羊絨、絨毛,年輕時干過這個行當,駕輕就熟;二是當翻譯,甘肅師範大學畢業的老圖通曉蒙古國語言,一家公司答應給他每月一萬多元;三是享清福,老兩口每月退休工資一萬多元,跟著3個已工作的孩子住在旗里。

老圖的決定出人意料:回家鄉古日乃嘎查種樹,從小目睹風沙肆虐的他決心以一己之力與沙漠抗爭。人們不理解:「老圖這是圖什麼?」圖布巴圖說:「我寧願做擋風沙的梭梭,也不願當有好吃的老鼠。梭梭死了,橫在地上也能擋住沙子。」

嘎查里的沙漠一望無際,有一片沙地,牧民都不願要。老圖向村裡提出申請,然後簽訂一個簡單的合同。當年8月的一天,他從銀行里取出兩口子工作以來的全部積蓄近5萬元,購買40多捆鐵絲網,拉起一道總長10公里的圍欄,面積2000多畝,為來年開春購苗栽種做準備。

2003年3月,一個春寒料峭的日子,老圖扛起鐵鍬,掘開板結的土地,灌了滿滿一坑水。一小時后,水才慢慢滲進土裡,老圖一路奔跑到家,把梭梭苗抱在懷裡,輕手輕腳地栽下。一株,兩株……看著弱小細長的梭梭苗在寒風中排成隊、列成行,老圖心裡一陣喜悅,「種下一棵梭梭,荒灘就有了生命」。

當國小教師的妻子陶生查干也已退休,她深知老伴「定下個事,九頭牛也拉不回來」。她一邊陪丈夫種樹,一邊養羊增加收入。在冬春的風沙里,在夏秋的炎熱里,丈夫種樹,妻子養羊;妻子澆水,丈夫栽苗。

夫妻倆退休金每月1萬多元,但他們總摳著花錢,寡肉少菜,粗茶淡飯,一件衣服穿幾年、十幾年。「這些年來投入80多萬元,都花在樹苗、網圍欄、澆水車、買汽油上了,我們的錢都在沙子里。」老圖笑道。

梭梭品格:鍥而不捨的堅持

圖布,漢語的意思是正直,巴圖是堅實。名如其人,圖布巴圖在沙漠里種梭梭,一種就是15年。

最初,選擇樹種是一個難題。沙地表層板結,上面有一層白白的鹼花,彷彿撒了一層細鹽,降雨量只有四五十毫米,但蒸發量卻有五六千毫米。圖布巴圖在蘇木當幹事期間,曾試驗多種栽種方法和樹種,發現最好活的是梭梭、沙拐棗、黃蒿、灰蒿。老圖選擇了梭梭,「梭梭耐旱,耐病蟲害,即使樹心被蟲子吃了,只要表皮連著一點兒就能活」。

春天風大,老圖把梭梭苗泡在水裡,等風勢減弱時,搶時間栽種。累得直不起腰,坐在地上歇一會繼續種。夏天是梭梭苗補水的季節,沙漠中的氣溫高達五六十攝氏度,雞蛋埋在沙子里一會就煮熟了。他頭上裹著毛巾,一趟趟拉水澆灌,外衣在烈日照射下,不時散發出焦味。

別人種梭梭一年只澆一次水,老圖澆3次,一次一窩苗澆8公斤水。塑料桶一桶裝4公斤,一天澆30至50桶。苗木成活率超過90%。

整整3年,老圖手提肩挑,擔水澆苗。年齡越來越大,實在擔不動了,便買了一輛機車,每次擔8桶。後來又改用毛驢擔水,一次牽3頭毛驢,一頭馱10桶水,又是3年。「養毛驢還得喂草喂水,費事。」後來請女婿把機車改裝成沙灘車,最多一次裝48桶水。老圖經得住風吹日晒和常年顛簸,但車子經不住,近10年來用壞了6輛機車、一輛沙灘機車。

在遼闊、荒寂的沙漠上,那一叢叢綠色頑強地生長,一片一片地放大,鮮艷地映染著大地和天空。老圖的面龐烤得越來越黑,彷彿刷了一層漆,雙手皸裂如樹皮,藍色中山裝晒成灰白色。

梭梭選擇了沙漠,沙漠選擇了梭梭,梭梭是巴丹吉林沙漠最抗旱的植物,是沙漠的保護神。梭梭灰白的軀幹、綠色的枝葉、灌狀的形態,浮動在老圖的眼睛里,飄遊在老圖的睡夢裡。走在梭梭林里,他兩隻不大的眼睛總是透著沉靜和滿足感,那時,他彷彿變成了一棵移動的梭梭——頑強、忍耐、堅韌、奉獻。

夢牽梭梭:矢志不渝的守望

2009年,老圖的前列腺增生和膽結石病情加重。兒女們把他送到280公裡外的醫院治療,老伴守在家裡養羊、護林。老圖嫌治療費時費力,堅決要求兩個手術一起做。沒想到術后渾身乏力,病情時有反覆。醫生叮囑他必須好好休養,避免重體力勞動。那是老圖最難熬的3個月,他白天想著梭梭,晚上夢著梭梭,嘴裡念叨著梭梭,但眼裡見不到梭梭,他的心裡像貓抓一樣難受。病情稍有好轉穩定,他就不顧兒子的勸阻,回到嘎查一頭扎進梭梭林里。

2012年底的一天,妻子陶生查干突然腦出血摔倒在地,孩子們帶著她輾轉600多公里,兩次轉院,終於把病情越來越重的母親從死亡線上救了回來。躺在病床上的陶生查干蘇醒了,孩子們這才把父親接到醫院。老圖一邊守著林子,一邊擔心著妻子的安危。見到妻子狀況好轉,他放下了心。

家中亟待接羊羔,梭梭也需澆水。在醫院陪護老伴兩天後,他隻身回到梭梭林。出院后,陶生查干被兒女接回旗里休養,病情逐漸好轉。她放心不下老圖和家裡的梭梭、羊羔,在女兒家住了半年,不顧女兒的阻攔,執意回到嘎查,兩口子的身影又重現在梭梭林里。

老伴醫藥費花去15萬元。2013年春栽樹時節,家裡沒錢,「但樹不能不栽」,老圖找外甥借下4萬元用於買樹苗和汽油。

2014年,妻子能夠歪歪斜斜地走路,就跟著老圖去種樹。老兩口迎著朝陽去,踏著夕陽回,在幾百里荒無人煙的沙漠里,你一言我一語,相互攙扶慰藉。「沒想到她還能站起來,陪我一起種樹。」說到這裡,老圖眼淚簌簌而下,「人活著要往前走,不能往後退。」

在梭梭林里,有兩棵緊挨著的梭梭很顯眼,一棵高大粗壯,一棵苗條婀娜,老圖給它們取名為「夫妻樹」,「就像我和老伴,誰也離不開誰,更離不開這片林子。將來我們不在了,還有它們替我們守望」。

一生所求:身後留下一片林

幾排平房被沙地緊緊地包圍著,圖布巴圖走出家門,低頭是沙,抬頭是沙,遠望是遼闊的沙海。冬去春來,那一片沙海一點一點地變綠,築起一道綠色的屏障,把沙海擋在了村外,守護著幸福的家園。

樹就是老圖的命根子,有著生命般的崇高地位。他說:「一棵樹是一個水泵,把天上的水吸到地上,植物多了,雨水也就多了。」

老圖栽樹有「三不」:

一不圖名。老圖栽樹的目的簡單——「不願看到風沙侵蝕家園」「願意看到沙漠里處處有綠洲」。他認為人的價值就是「一輩子干好一件事」。他說,「對我來說種樹最幸福」「過去喇嘛要留廟,現在我要給後人留下一片林」。

二不圖利。老圖精通種肉蓯蓉的技術,如果主種肉蓯蓉,他一年輕輕鬆鬆就能賺20多萬元,但他現在主種梭梭。老圖說:「種肉蓯蓉太費時間精力,還有那麼多沙地沒有種上梭梭。」

三不要國家補助。15年來,他從未伸手向國家要錢要物要苗,他堅信靠自己的力量能夠人進沙退,「我還想再擴大幾千畝」。

40年前,老圖在蘇木當通訊員的時候,有一次把肉蓯蓉開花的頭放在梭梭上做標記,後來開花的籽落在坑裡,第二年春天長出一窩肉蓯蓉,這個意外收穫讓他很興奮。

老圖試驗幾次后發現種肉蓯蓉的訣竅,先種梭梭,在梭梭根里撒上肉蓯蓉的種子,肉蓯蓉寄生在梭梭根上,稍微有一點水就能長得很好,這個辦法比嫁接省事有效。他把這項技術傳授給當地牧民,幫助他們找到了一條既治沙又致富的新路。

39歲的古日乃嘎查牧民額爾頓巴圖,幾年前跟老圖學肉蓯蓉種植技術,老圖手把手地教。過去他家收入主要靠養羊,現在既養羊,又種梭梭和肉蓯蓉,僅肉蓯蓉一項一年收入8萬多元,是養羊的4倍。

鄰居巴圖、烏力吉巴雅爾、孟克巴圖等人在老圖的指導下,種了二三百畝梭梭和肉蓯蓉,大夥高興地說:「梭梭林就是我們的銀行。」

方圓幾百里的牧民和治沙企業紛紛來向老圖請教,老圖毫不隱瞞,把所掌握的技術全無保留地教給他們。近幾年,當地牧民通過種肉蓯蓉,每戶純收入增加4萬元左右。

代代接力:給荒灘披上綠衣

梭梭迎風挺立,頑強地生長,與風沙搏擊。在巴丹吉林沙漠,有一批像圖布巴圖一樣的人,堅韌不拔,植樹治沙,一代接一代,把綠色的夢想逐步變成現實。

「鴻雁高飛頭雁領。」額濟納旗副旗長陳鐵軍說,「15年前,這裡種梭梭的人沒有幾個。正是在治沙先進的帶動下,參與種樹的人越來越多。」

年逾古稀的蘇和是阿拉善盟原政協主席,14年前,他申請提前退休,和老伴一起,到荒無人煙的額濟納旗黑城遺址邊上,克服重重困難,用鐵一般的毅力,種下9萬多棵梭梭,治理沙漠3500餘畝,植起一道長3公里、寬500米的綠色屏障,擋住了風沙對黑城遺址的侵襲。

50多歲的嘎布亞圖,2005年起與妻子紮根寸草不生的額濟納荒漠戈壁,挖坑、定苗、澆水,種植梭梭、紅柳2000多畝,帶動附近20多戶牧民植樹上千畝,給荒灘披上了綠衣。

……

政府引導,社會助力,全民參與,誓讓沙海變綠洲。

六七年前,額濟納旗首次舉辦生態建設表彰大會,給蘇和、圖布巴圖等治沙先進頒發獎狀,獎勵2萬元。「獎狀重重的,兩隻手捧著,一直發抖。」老圖說,政府還出資幫他打井、購置鐵鍬等用具,「種樹是自己的事,政府的獎勵激發了造林的幹勁」。

牧民紛紛行動起來,組成一支植樹造林的大軍。「古日乃、拐子湖、馬鬃山等偏遠地區,幾乎每個牧戶都種了梭梭,全旗七成以上有草場的牧民參與了造林。」陳鐵軍說。

如今,大漠戈壁不再清寂,到了植樹季節,隔三差五就有單位或家庭自發組團義務幫老圖種樹。全旗造林企業和造林大戶達60多戶,人工造林面積超過50萬畝,額濟納的綠洲在綿綿不斷地延展。

「愚公」圓夢:築就綠色屏障

地處內蒙古西端的阿拉善盟是北方沙塵暴源頭之一,巴丹吉林、烏蘭布和、騰格里三大沙漠貫穿全境,一度出現「握手」之勢,全盟面臨被沙漠吞噬的危險。

惡劣環境和艱苦條件沒有擊碎人們綠色家園的夢想。為了建設家鄉,圖布巴圖讀完大學回到嘎查;為了治理沙害,他拿出所有積蓄栽樹;面對惡劣環境,他風雨無阻克服萬難,詮釋著「顧全大局、無私奉獻、堅韌不拔、艱苦奮鬥」的「阿拉善精神」。

上世紀末,阿拉善盟20多萬幹部群眾堅定「人進沙退」的決心,進入風沙四起的大漠,義無反顧大規模造林,為後來的科學治沙總結教訓、積累經驗。

近年來,當地明確綠色生態定位,推進工業集中發展、農業收縮發展、牧業適度發展,關停高耗能、高污染企業,退耕還林還草、嚴禁新開耕地,嚴格落實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放棄了經濟效益好但環保壓力大的發展機會。

前些年扔下草場另謀出路的農牧民,看到家鄉的發展潛力,紛紛回到嘎查,參加合作社,種植梭梭和肉蓯蓉,實現生態和經濟效益雙贏。

圖布巴圖家離東風航天城約150公里,航天城承載著人的航天夢和強國夢。圖布巴圖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實現著自己的綠色夢。老圖的梭梭林和阿拉善一道道綠色屏障守護著航天城,老圖為此引以為自豪,他的綠色夢聯繫著航天夢和夢。

東方吐白,一輪又紅又圓又大的朝陽從沙漠東邊升起,圖布巴圖邁著敦實的腳步,向離家幾百米外的梭梭林里走去……

新華社呼和浩特電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