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創新挑戰賽獎:開闢創新資源利用新格局

創新挑戰賽獎:

開闢創新資源利用新格局

王小理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信息中心

遠望智庫特約研究員

開放創新時代,隨著國際科技變革和國際經濟社會治理變革的深度推進,各類創新資源在全球、全域、全局範圍內的流動、分化、組合、整合和運用呈現出新的特點。2011年以來,美國聯邦政府主要行政部門大範圍、系統開展一種新型科技資源統籌利用模式——「創新挑戰賽獎」。作為一種新型科技激勵模式和科技治理工具,「創新挑戰賽獎」適應開放創新時代創新民主化、開放化、多元化等現代化因素,契合公共治理現代化時代背景,具有多重激勵作用,對於創新過程和公共服務效能提升有著巨大的潛在影響,有望深刻改變科技資源和創新思想全球配置的既有格局。事實證明,公共部門在開放創新領域實施「創新挑戰賽獎」漸成星火燎原之勢,通過在賽事活動論證設立、制度設計、實施等方面的系統性舉措,的確取得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成果和潛在收益。同時,要以辯證眼光看待新生事物,也應充分重視開放創新時代國家利益博弈新形態、新途徑的可能負面影響,並保持理性警覺。

1. 「挑戰賽」的復興:源於契合開放創新時代大趨勢

「創新挑戰賽獎」是一種屬於「誘導型獎項」的創新政策工具。按實施機制劃分,「獎勵」機制一般可區分為兩種:一種是對獲獎者以往成就進行後期承認的「成就獎」(achievement prizes),另外一種則是對激發潛在創新、對獲獎者進行更及時表彰的「誘導型獎」或「科技懸賞獎」(inducement prizes)。作為一種「誘導型獎」,「挑戰賽」(Challenges)表現為針對事前明確的重大需求和問題,靈巧組織並激發大範圍公眾乃至全社會的創造力來參與需求滿足或問題解答,並對獲獎者提供的創新方案和獲獎者本人進行即時的承認和激勵。

「挑戰賽獎」概念也早已有之,最早的挑戰賽獎可以追溯至1714 年的經度獎。而美國政府實施的「創新挑戰賽獎」(prizes and challenges)是按照《美國創新戰略:推動可持續增長和高質量就業》(2009)和《美國創新戰略:確保美國的經濟增長和繁榮》(2011)和《美國創新戰略》(2015)頂層規劃,參照社會組織運用挑戰賽激勵創新的思路,而積極推進的一種鼓勵創新的激勵工具。

「創新挑戰賽獎」是對創新激勵流程的過程重塑。「創新挑戰賽獎」運行機制與以「成就獎」為主的科技獎勵制度、科技項目運行機制都有顯著不同。挑戰賽獎既是獎項,也是一種知識市場交易。簡單而言,「成就獎」獎勵制度體系的核心在於對於獲獎者以往成就、後期的承認和獎勵,表彰活動組織者的需求在事後體現出來。而「創新挑戰賽獎」則表現為對獲獎者現有創新方案即時的承認和激勵,挑戰賽組織者需求在事前就體現出來。與科技項目運行機制通常表現為「相關機構部門提出科研創新目標→研究人員提出研究項目申請→相關機構對研究項目立項並給予資助→獲資助者完成(或沒能)完成立項項目→相關機構驗收(或停止資助)」流程相比,「創新挑戰賽獎」的流程是:「挑戰賽組織者(如政府部門)提出科研創新目標或問題→參與者提出解決方案→挑戰賽組織者驗收並頒獎」。可以看出,「創新挑戰賽獎」呈現為一種圍繞知識需要提出和滿足進行交易的「知識市場」現象,實施流程更加簡潔流暢,成果轉化也更快捷。

「創新挑戰賽獎」集多種激勵機制於一體,順應公共治理現代化大趨勢。在公共治理民主化、web 2.0、開放創新背景下,「創新挑戰賽獎」最顯著特徵是擴大了創新參與範圍,同時具有表彰卓越、影響公眾認知、動員社會傑出人才參與、發揮團體力量解決問題、強化解決問題的團隊自我組織、充分利用社會資本等組合功能優勢,能夠有效調動各領域的多元化主體,激發其內在潛能和活力,促進各領域主體的縱向交流和相關信息流動,協同推動社會進步,這是現有各類激勵機制所不能替代的。而且,通過與社會性基金組織合作,公共部門設立的「創新挑戰賽獎」甚至可以在短時間內迅速調動全球智力資源,形成極強的創新能力或提出有效的問題解決方案。因此,「創新挑戰賽獎」理論上具備成為一種可更廣泛推行、推動全社會創新的新型政策工具的潛力。當然,作為一種更加開放的系統,「創新挑戰賽獎」機制也有其內在局限,例如單個「創新挑戰賽獎」賽事活動並不一定能夠實現其預先設定的目標、可能存在一定「泥龍混雜」現象,因而需要精細的前期系統方案設計等。

知識網路市場發展,形成對政府部門角色新定位的需要。知識經濟時代,科技創新主體多樣化,分散在不同區域、不同組織;科技創新主體對知識資產進行共享和交易的需求日益增長,也需要政府或公共機構通過建立可以挖掘外部專業資源的知識交互網路市場,將不同的創新元素匯聚起來、進行協同創新。為應對知識網路市場所帶來的機遇與挑戰,經濟合作組織(OECD)正在加緊研討「知識網路市場」相關公共政策,加強科技創新治理能力。美國白宮科學技術政策辦公室、白宮社會政策理事會和CASE基金會也於2010年聯合舉辦了推進「創新挑戰賽獎」發展的會議 「推進創新:獎勵、挑戰賽和開放型資助」,35家政府機構和35家私營或非營利性組織的200多名代表參加了會議,對政府公共部門設立「創新挑戰賽獎」達成高度共識。美國白宮管理與預算辦公室發布的備忘錄《利用「創新挑戰賽獎」推動開放政府指南》中,就引用全球知名管理諮詢企業麥肯錫《未來的勝利者是——正在贏得社會性獎金機遇的人》報告,來論證美國政府推動「創新挑戰賽獎」設立的價值。

本屆DARPA創新挑戰賽,來源:網路

政府精細化治理需要。「創新挑戰賽獎」體現了政府管理精細化的理念,有助於增強經濟發展的耐力和後勁。此前,雖然類似的「誘導型獎項」已經在美國航天、國防和能源部門實施,例如國防先進研究項目局「大挑戰」推動了無人駕駛汽車的發展,航空航天局的「世紀挑戰」推動了月球登陸器、高效能航天器等技術發展,能源部資助「L獎」鼓勵開發出高質量、高效能固體發光裝置等,但這種模式並沒有在政府各部門廣泛推廣。歐巴馬任期內的美國政府推行的「開放政府國家行動計劃」提出,為更有效地利用美國公眾的知識、智慧和創造力,將使用挑戰賽來促進國家創新突破、增強社會創新能力等。作為該計劃的一部分,「創新挑戰賽獎」通過對創新流程的制度變革,追求以更小的代價提供更優質的服務,體現了政府管理精細化的理念。

社會組織大規模運用挑戰賽的公共政策示範效應。社會性基金組織設立獎項不僅數量、規模增大,公眾影響也越來越大。例如,2015年美國巴勒斯•韋爾卡姆基金會等6家基金組織舉辦的「生命科學研究突破性技術」公開挑戰賽得到全球科技界熱烈回應,來自30個國家的參與者提出超過200個候選技術,來自68個國家超過900人參與項目評審。針對上述「生命科學研究突破性技術」挑戰賽,美國白宮科學技術辦公室官方博客刊發了公共事務合作官員的署名文章,也證明了對事件的重視。一組數據也引人注目:在1970~2009年間,全球超過10萬美元的社會性獎金中,科技獎項數量增長15倍;重要的是,在1991年之前,97%的獎金流向「成就獎」,而此後,有78%的資金用於面向特定目標的「誘導型獎項」。社會性基金組織設立挑戰賽獎項來提升科技創新的效率,間接對政府創新政策設計帶來巨大示範效應。

3.美國發展「創新挑戰賽獎」的實踐:立體政策舉措、漸趨成熟的實施流程和日益凸顯的成效

美國政府在「創新挑戰賽獎」工具的制度設計、落實與考核方面均有重大舉措,並取得系列初步成果。

推進「創新挑戰賽獎」部署的立體政策舉措。加強政策指導,構建政策框架。為推進「創新挑戰賽獎」的順利啟動和實施,美國2009年以來通過發布創新戰略、行政指令、備忘錄、定期報告等方式,為「創新挑戰賽獎」的實施構建了政策框架,主要包括:公布《美國創新戰略》,明確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頂層框架,提出將創新挑戰獎作為政府機構「標配」創新工具;通過《美國競爭法再授權法案2010》,以立法形式明確「創新挑戰賽獎」作為《1986聯邦技術移轉法》修正案的一部分,成為政府相關部門法定職責;發布《利用挑戰和獎項推動開放政府指南》,進一步掃清相關的政策和初步法律障礙;發出指令,要求行政部門和機構啟動實施「創新挑戰賽獎」。

挑戰賽活動現場

搭建多方位後勤保障平台。建立Challenge.gov一站式服務平台,2010年啟動,可方便政府部門(機構)提交挑戰賽項目,以及參與挑戰賽的人員瀏覽;聯邦事務管理總局2011年推出專業技術支持,為相干機構設計「創新挑戰賽獎」提供配套服務,大幅度減低開展公私合作、利用外部專家資源所需時間;航空航天局主導建設政府層面的「合作創新卓越中心」,為各部門實施「創新挑戰賽獎」提供全過程技術支撐服務。

開展工作進展報告和工作規範督促。提供年度報告規範模板,要求所有政府機構在每年12月30日前向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提交「創新挑戰賽獎」實施年度報告,匯總後向國會參議院商務科學交通委員會、眾議院科學技術委員會報告。內容包括:挑戰賽的名稱、資助機構、摘要、網站網址、問題描述、需求目標、設立獎項理由、希望參與者類型、動員公眾參與的方式和效果、激勵類型和規模、評審評價形式、與其他組織合作方式、所用資源、成效等。

「創新挑戰賽獎」實施流程。「創新挑戰賽獎」不同於以往「成就獎」科技獎勵制度、科技項目,其實施體系也具有新特點。「創新挑戰賽獎」實施流程主要包括以下環節,但部分環節更加註重透明、注重參與,從某些方面可以說是對以往科技激勵的工作機制與實施流程的系統性改造或再造。

形成「創新挑戰賽獎」部級實施戰略或工作機制。《美國競爭法再授權法案2010》要求政府部門(機構)行政長官為「創新挑戰賽獎」的負責人。部分政府部門(機構),例如健康人類服務部、環境保護署已經形成部門級的「創新挑戰賽獎」戰略和相關政策。

設計、論證和計劃 「創新挑戰賽獎」具體項目。就實施挑戰賽的必要性、挑戰賽獎的類型、挑戰賽實施全過程,特別是獎勵前和獎勵后階段的工作計劃、是否選擇合作機構或社會組織、潛在的法律問題、政府購買服務的倫理問題(避免腐敗)、知識產權問題、操作流程等各項事務,政府部門(機構)的行政長官將開展廣泛諮詢,包括成立特別諮詢委員會進行特別諮詢。具體的技術細節可得到聯邦事務管理總局、「合作創新卓越中心」的後勤保障支持。

確認挑戰賽相關的資金來源。《美國競爭法再授權法案2010》沒有就實施「創新挑戰賽獎」授權增加政府部門(機構)預算。從實施操作上看,所需資金主要通過從現有預算中抽取(實際上「創新挑戰賽獎」的獎金金額一般都不是很高)或者與社會非盈利組織(機構)建立合作機制來獲取外部資金。法案要求,挑戰賽獎金金額只有超過100萬美元,才需要得到政府部門(機構)的行政長官授權;挑戰賽設置獎金超過5000萬美元的,才需要向國會相關委員會提交書面通告。而實際情況是,「創新挑戰賽獎」獎金金額一般都在50萬美元以下,從預算角度看,可以說「創新挑戰賽獎」進入門檻較低。

配置工作人員。部分政府部門(機構)有專職人員從事「創新挑戰賽獎」的設計和實施,例如航空航天局、健康人類服務部、國際開發署等。但從掌握的數據來看,多數機構沒有新增專職人員,主要是通過政府效能提升來進行具體工作實施,如國家科學基金會。

組建評審體系。各政府部門(機構)制定「創新挑戰賽獎」的評審指南,組建專家庫,並根據具體「創新挑戰賽獎」項目組織評審專家團隊,確定評審指標,確保遴選的專家團隊專業均衡,並以透明的方式運作。

提交具體「創新挑戰賽」需求。政府部門(機構)通過Challenge.gov網站提交具體「創新挑戰賽獎」項目。特別標明實施機構、項目目標、合作夥伴、實施周期、激勵方式、評審團隊、評審標準、參與資格、參與方式等內容。對參與資格者的資格要求一般不太高,通常為大學畢業、在具有一定資質的機構工作的人員均可。

宣傳、動員公眾參與。政府部門(機構)一般通過網路、郵件、研討會、社交媒體、視頻、新聞發布會等多種手段向社會發布挑戰賽需求,這一環節特別注重公眾參與性和運作透明性。

參與者按期提交解決方案。挑戰賽參與者按照參賽要求和時間節點,提交針對挑戰性問題或需求的解決方案或應對策略。

評審評價。各政府部門(機構)組織評審專家團隊根據項目內容和評價指標,對參與者提交的各項解決方案進行綜合評價。

結果公告和頒獎。各政府部門(機構)根據計劃,在實施周期內選擇「獲勝者宣布日」公布挑戰賽的最終獲獎結果。物質獎勵將通過現金或轉賬方式贈與獲勝者,其他非資金獎勵根據情況分別考慮實施,如邀請獲勝者出席重要會議、向社會各界推廣介紹獲勝結果等。

後期實施效果評價。美國重視挑戰賽獎的實際效果和成果轉移,特彆強調分析實際目標和參與者動機以及後期開發活動。《利用挑戰和獎項推動開放政府指南》指出,「政府部門應當全面規劃挑戰賽開發和實施的各個環節……,資助機構應當在考慮獎項類型之前就充分考慮獎項的實際目標,並分析參與者的動機。政府部門應當充分計劃獎項公布后的情況,通過其他投資和相關後期工作,加強獎項的實際影響。」

年度總結報告。各政府部門(機構)根據法定授權,按照格式撰寫創新挑戰賽獎的實施情況報告,並向白宮科學技術政策辦公室提交,後者對報告匯總後撰寫總報告,提交國會。

「創新挑戰賽獎」實施初顯成效。「創新挑戰賽獎」機制2011年在美國政府各部門(機構)全面推行以來,以較低投入取得較大成效,引發各界廣泛、積極反饋,凸顯了該創新工具在推動開放創新中的重要價值。

設立「創新挑戰賽獎」的數量大幅攀升。2012財年參與政府部門和機構10個,發布獎項總數約50項。2013財年,參與政府部門和機構25個,發布獎項總數87項。2014財年,參與政府部門和機構30個,獎項總數97項。2015財年,參與政府部門和機構41個,獎項總數116項。目前,尚沒有具體數據證實具體獎項的實際經濟和社會效果,但從向美國國會提交的報告內容來看,部分創新挑戰賽項目也確實取得較大影響,或成果具有重要應用價值,也提升了美國「組織」創新資源的新能力。下面為幾個案列。

國防威脅降低局設立的「演算法開發挑戰賽」,獎金總額100萬美元:全球2700人積極反饋,提交65套解決方案。由兩名生物信息學家和一名計算科學家組成的團隊提交的一套名為「MetaScope」方案獲得大獎。該挑戰賽賽事管理人指出,該方案賦予了美國陸軍在真實、有限資源背景下快速處理、分析生物序列數據的能力,顯著提升了國防威脅降低局對生物威脅的研判和處理水平。

國家航空航天局設立的「氣候模擬挑戰賽」,獎金總額7000美元,挑戰賽結果包括:獲得一種具有廣泛應用的氣候數據源,而此前該機構氣候科學家完全不熟悉此數據源;獲得關於現有數據集高效使用的新建議。

國家科學基金會設立的「促進農業發展基礎研究創意挑戰賽」,獎金總額25萬美元,向全球所有學術性和非營利性機構開放。挑戰賽的結果超出預期,來自68個國家或地區的800人報名,其中40%來自美國以外其他國家/地區。參與人員包括高級研究人員、博士后和研究所,後者佔30%。

健康人類服務部健康信息技術國家協調辦公室(ONC)設立的「健康設計挑戰賽」,獎金總額5萬美元,目標是改進醫療記錄的設計,方便醫療記錄的推廣使用,同時進行公眾教育。該挑戰賽號稱為ONC組織實施的「最為成功的挑戰賽」,得到包括個人、設計公司、健康事務相關組織等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住房和城市發展部設立的「通過設計重建獎」,旨在推動受到颶風影響災區的重建。超過15個國家/地區的148支團隊提交了方案,其中不乏全球頂級工程、建築、設計、景觀規劃企業與知名研究所、高校,而獎金總規模不過20萬美元,該獎項也被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評為2013年「CNN 10佳創意」之一。

開放創新時代國家利益博弈呈現出各類新形態、新方式。開放創新時代,創新資源在全球範圍內將更加自由化流動,創新資源的全球流動、分化、組合、整合和運用將體現、已經體現出一些新的特點,必須加以新的更加系統分析。作為一類新生事物,包括美國、英國等國家政府層面推行的「創新挑戰賽獎」工具雖然剛剛起步,但具有「少花錢辦大事」的優點,假以時日,很有可能推動形成科技資源利用的全新格局。從積極的角度面講,可以開啟全球科技創新進入新時代,從負面角度來講,則可以以成熟的運作手法,操控全球智力資源「為己所用」。對這一趨勢和其他國家利益博弈的潛在新途徑,應保持理性警覺,並加強開放創新時代國家利益博弈新形態、新領域的研究利用和實踐操作,力爭開拓國際綜合競爭新領域。

提升國家科技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科技強國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必然需要率先創新對創新資源統籌利用的方法。當今社會,創新的作用日益突出,全社會創新活力迸發並有待引導,創新資源有待進一步「組織」起來,沒有組織、組織不好或者為其他組織不合理利用都是一種無形的損失。推進政府科技治理能力現代化關鍵是目標凝聚力、資源整合力與創新工具使用能力等方面的突破,亟需加強社會組織、公眾所掌握的稀缺資源與政府系統掌握的龐大公共資源的系統性整合、互動。建設科技強國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核心一條是對各類創新資源的利用具有全球視野、全局運籌能力。

圍繞全局、全球資源整合,特別是科技資源有效整合的國際競爭新態勢,結合大眾創新的新趨勢和潛在需求,必然需要進一步推進政府精細化管理和政府效能建設,完善針對社會性重大問題解決的社會性激勵機制,進一步「有效組織」創新資源和整合社會變革性因素,尤其需重視利用開放創新時代促進社會、科技、經濟協同創新的新工具,並將這類創新政策工具納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頂層設計,並探索新的、其他形式的創新資源配置新工具,充實創新工具「彈藥庫」和「預備隊」。

部分社會組織扮演新先鋒角色, 設置新型科技領域「賽場」。由於一些科技領域的敏感性和前沿性,相關部門不便出面,而推出非政府部門或公益性組織在一些重要、核心科技領域扮演新型「賽場」設計者「先鋒」的角色。對這類現象,也應當給予特別重視。對國內外非政府公益性組織(社團),包括一些跨國企業附屬研究機構所開展的科技規劃、科技項目遴選活動,需要建立跟蹤、分析和評估機制,指導其健康有序發展,規避在隱形化的科技競爭中自有核心智力資源的單向度流失。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從更深遠角度看,開放創新時代創新資源利用格局的轉變還可能從根本上影響各類創新主體的創新行為,乃至進一步引導、顛覆全球創新格局的演變方向,對此還需更深度思考。

後記:國內相關「創新挑戰賽」賽事內嵌有作為高潮階段的頒「獎」環節,實質上就是「創新挑戰賽獎」。另,本文成文較早,重點在於闡述「創新挑戰賽獎」與時代的關係、可能影響,部分內容《創新挑戰賽獎:美國全球配置創新資源新舉措》(學習時報,2016-01-21)已發表,此次僅對個別數據和文字進行了更新,歡迎學界同行不吝賜教,郵箱[email protected]

一網打盡系列文章,請回復以下關鍵詞查看:
創新發展習近平 | 創新 | 創新創業 | 科技體制改革 | 科技創新政策 | 協同創新 | 成果轉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礎研究 | 產學研 | 供給側
熱點專題軍民融合 | 民參軍 | 工業4.0 | 商業航天 | 智庫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基金 | 裝備採辦 | 博士 | 摩爾定律 | 諾貝爾獎 | 國家實驗室 | 國防工業 | 十三五 | 創新教育 | 軍工百強 | 試驗鑒定 | 影響因子 | 雙一流
預見未來預見2016 | 預見2020 | 預見2025 | 預見2030 | 預見2035 | 預見2045 | 預見2050 |
其他主題系列陸續整理中,敬請期待……

「遠望智庫」聚焦前沿科技領域,著眼科技未來發展,圍繞軍民融合、科技創新、管理創新、科技安全、知識產權等主題,開展情報挖掘、發展戰略研究、規劃論證、評估評價、項目篩選,以及成果轉化等工作,為管理決策、產業規劃、企業發展、機構投資提供情報、諮詢、培訓等服務,為推動國家創新驅動發展和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