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真的有「月子病」嗎?

最近一個很火熱的新聞:山東淄博一產婦由於坐月子而中暑身亡——這其實是一個具有「特色」的疾病所致。國內權威教科書《中華圍產醫學》就詳細介紹了「產褥中暑」這個病。有調查證實,「產褥中暑」是孕產婦的第 5 大死因。但查閱國際權威教科書《威廉姆斯產科學》、《高危妊娠》卻看不到這個疾病。也就是說,國際上根本沒這病!怎麼會這樣呢?根據《中華圍產醫學》的介紹,「產褥中暑」的發生與「避風寒」的風俗有關。通俗的講就是「坐月子」導致!

國外不「坐月子」所以沒有病。而人「坐月子」則折騰出一個具有「特色」的疾病出來,你說這叫啥回事?故老相傳,這是為了避免未來得風濕病——因為月子里沒侍弄好、受了風寒呀。而風濕科醫生們也經常碰到有人來詢問:這是不是「月子」沒坐好,弄出風濕病呀?

孕產婦的骨骼肌肉疼痛的確不少見!

妊娠是一個許多軀體和生理狀況改變的時期。孕婦必須要提供胎兒所需的營養和環境。孕婦自身也需要適應新的體型和激素環境的改變。比如:

  • 1. 孕婦必須經歷一個體重顯著增加的過程。隨胎兒生長發育變化,懷孕女性的體重重心也發生顯著改變。體重重心改變引發脊柱腰段過度前凸、頸部前屈以及雙肩向下移動。
  • 2. 懷孕女性的四肢關節、脊柱關節出現顯著鬆弛。這導致腰椎、四肢關節不穩定,從而容易帶來骨骼肌肉損傷。
  • 3. 為生產準備,骨盆前傾程度出現明顯增加,這導致維持身體平衡的 骨盆肌肉過度使用。為產道準備,孕婦骶髂關節和恥骨聯合會增寬,並且活動性增加。
  • 4. 孕婦會存在明顯的體液瀦留。這種體液瀦留會除帶來體重增加外,部分神經、肌肉等軟組織水腫受壓而損傷。
  • 5. 胎兒生長發育所需,引發「骨骼和鈣」代謝的激素變化。比如甲狀旁腺素會發生周期性波動改變。在舊,北方冬天的孕婦往往因胎兒奪走身體鈣質而出現嚴重骨質疏鬆,甚至有孕產婦牙齒鬆動脫落。

綜上述生理改變,這引發了一系列孕產婦相關骨骼肌肉疼痛。在這裡我們分別討論:

一. 上肢的疼痛

(1)de Quervain 肌腱病:病人往往描述手腕橈側疼痛,並在拇指和手腕活動時加重。一些患者還可能會注意到手腕橈側存在一定程度的腫脹和壓痛。常發生患側難以握持或抓緊物體。疼痛可放射至拇指或前臂。

(2)腕管綜合征:指腕管的正中神經受壓引起的拇指、食指和中指的感覺異常、疼痛或麻木。受累患者常常從睡眠中醒來,伴有正中神經分布區域的燒灼感、麻木和麻刺感,75% 的患者為雙側發病。患者常報告會甩動手部以緩解不適。妊娠期相對常見,發生率為 2%-35%。雖然經常發生於妊娠晚期,但也可發生於任何時間。大多數病例在產後數周至數月的時間內逐漸緩解;然而,對於進行母乳餵養的女性,癥狀可延長數月。普遍認為是由妊娠相關的液體瀦留導致腕管中的神經受壓所致;影響骨骼肌肉系統的激素變化也可能參與其中。

(3)手臂:一般認為是由於女性手臂力量弱,懷抱孩子等等帶來的勞損。適當鍛煉後手臂酸痛等癥狀可以緩解。

二. 孕產婦的腰背痛

就如前述,這是體重增加、重心改變、關節鬆弛等多因素的共同所致。比如,孕產婦 L4-L5 水平腰椎的自然滑脫不少見。雖然有人把腰背痛歸咎與生產時的椎管內麻醉。但這並沒有可信依據。因為無論是否做椎管內麻醉,腰痛發生率不會改變。

(孕產婦腰背痛)

三. 骨盆、恥骨等的不適

雖然骨盆、恥骨、髖骨的不適也可以歸類與廣義的腰背痛。但由於孕產婦該部位的問題更為常見和複雜,所以單獨列出討論。

(1)骨盆帶疼痛:它是一種發生在髂嵴後方和臀溝之間的銳痛,尤其是在骶髂關節附近。疼痛可能會放射至大腿后側,並可能合併恥骨聯合的疼痛或單獨存在。疼痛可能在承重時加重,但久坐也可引起疼痛。可能存在骨盆底壓痛。應注意需排除腰椎引起的疼痛。這類疼痛一般在生產後 6 個月內自然消退,少數人可能會遷延到 2 年以上。但長時間的遷延的疼痛需警惕為情緒反應而不止是生理現象。

(2)恥骨聯合:該部位的不適很常見。孕產婦為生產而出現恥骨聯合分離現象。這現象利於孩子生產卻帶來孕產婦疼痛。剖腹產並不減少該現象所致疼痛。好在多數在生產後 1 個月內好轉。

(3)感覺異常性股痛:它也是產婦的經常主訴。股外側皮神經是一單純感覺神經,由於它從腰骶叢發出,行經腹腔,經腹股溝韌帶下方,進入大腿的皮下組織,因此容易受到壓迫。當它受壓迫損傷后,就會出現疼痛、感覺異常等癥狀。大腿外上側出現灼痛、感覺異常(麻木和刺痛)以及感覺遲鈍(感覺減退)是感覺異常性股痛的典型表現。癥狀出現於妊娠晚期,通常在產後 3 個月內緩解,很少需要治療。其他該部位的神經損傷也類似。

(4)髖部不適:該癥狀的常見病因有:一過性髖部骨質疏鬆、髖臼唇撕裂、鈣代謝紊亂相關的骨軟化症、甚至股骨頭壞死。體重增加、特定體位改變、胎兒對鈣需求旺盛等等都是原因。一般來說髖部的疼痛也可以生產後自行緩解。只有持續不緩解的,才考慮超聲、MRI 檢查。

(髖關節不適)

四. 腿痛

(1)痙攣性腿痛:腿部痛性痙攣常見,通常在妊娠後半程發生,且常在夜間發生於小腿。被認為是繼發於乳酸和丙酮酸累積,導致受累肌群的非自主性收縮。不過,這也只是假說而已,還不夠肯定。一般認為是缺鈣所致,但有研究發現補鈣並不能緩解癥狀。補充鎂元素、水分或許有益。

(2)腰骶部神經叢性腿痛:

①懷孕時相對罕見。可能是因妊娠子宮直接壓迫而累及腰叢上段。癥狀常發生於妊娠 32 到 34 周左右。典型表現為腰痛或腹股溝痛、出現髖關節屈曲和內收無力,以及局限於大腿前內側的麻木和感覺異常。

②生產過程、生產後相對常見。位於骨盆緣附近的腰骶干不再得到腰肌的緩衝,而是緊貼骨性骨盆。胎兒下降過程中可以對腰骶干帶來直接壓迫。因此相對容易損傷。這常帶來小腿外側和足背側的麻木和/或感覺異常,同時伴發足下垂。分娩時由於硬膜外麻醉而癥狀並不明顯。容易被誤認為是典型的產前陣痛,直到數小時后出現更明顯的無力癥狀。

五. 下肢

(1)膝關節疼痛:就如前述,姿勢改變、體重增加和韌帶鬆弛度增加都會促使膝痛發生。膝部韌帶鬆弛發生在妊娠後半程,而孕婦體重顯著增加也發生在此時。因此癥狀往往在這個時候突出。膝關節疼痛則往往在生產後 4 個月後才顯著改善。體重未能恢復減少產婦的膝痛病程延續風險高。

(2)足痛:其病因、病程等等跟膝關節類似。只是外周性水腫也可促成妊娠期足部不適。寬鬆合適的鞋襪是對症治療的常見措施。

六. 其他

(1)胸壁痛:妊娠女性在接近足月時可能會主訴低位肋區不適 (酸痛、壓痛),常常發生在右側。推測這可能是由於子宮的壓力作用於這個區域,且可通過穿寬鬆的衣服和改變姿勢來提供更多的空間而緩解。

(2)妊娠期及產後頭痛:孕周大於 20 周的新發頭痛的妊娠女性應排查子癇、腦血管病變。雖然偏頭痛女性在懷孕是往往會緩解,但頭痛輕度發作也不少見。產後頭痛相當普遍,雖然多數較輕。但癥狀偏重的情況下要小心:椎管內麻醉副反應(硬膜穿刺後頭痛)、腦靜脈竇血栓形成性頭痛、子癇頭痛。「坐月子」不動增加血栓風險,導致女性更容易出現腦靜脈竇血栓形成性頭痛等腦血管病變。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