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從好萊塢對《戰狼2》的批評中,我們能得到什麼啟示?

截止今天,《戰狼2》的票房已經逼近40億人民幣,打破周星馳《美人魚》創下的紀錄。

票房軟體預估,此片的票房期待值超過50億人民幣。這個數字放在美國市場,大概可以追平或超越《阿凡達》(7.6億美元),僅次於《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9.3億美元)。

還記得2015年暑期檔,《捉妖記》創下24億票房時已令人瞠目結舌,沒想到兩年後這個數字就可以翻倍了。但如果我們把時間撥回三十多年前,50億票房所代表的一億多人次的觀看量,並非多麼令人難以置信的天文數字。

吳京把《戰狼》系列,從一個沒人看好的題材,做到如今的全國第一,了不起。

這也是電影久違的酣暢淋漓的大勝。

大勝固然可喜可賀,但大勝后的經驗總結更寶貴。尤其是吳京已明確表示將開拍《戰狼3》。不妨一起來看看好萊塢主流媒體是如何評價《戰狼2》的?這部電影又能給電影帶來什麼啟示?

《戰狼2》預告片在YouTube已累計點擊量30萬,好評居多。

從外國人對《戰狼2》預告的反應,大致可以看出——

一,當下,功夫仍是華語片第一招牌。二,《戰狼2》的戰爭規格,讓他們「吃驚」,至少,在過去的華語片中沒怎麼見過。

不得不說,《戰狼2》的票房大賣已引起外媒廣泛關注,越來越多媒體對影片產生好奇。

在評分背後,他們的憑據是什麼?

動作戲一致好評。《好萊塢報道者》充分肯定了吳京在這部電影里的魅力:矯健靈活的動作,讓肉搏戰更抓人眼球,特別是他和「老爹」充滿血性的搏鬥,為電影創造出恰到好處的高潮。

《洛杉磯時報》也用力點贊:動作特技讓人咋舌:水下功夫,冷鋒與無人機的貓鼠戰,還有血腥震撼的坦克對撞。

毫無爭議,動作戲是《戰狼2》最硬的一環。

但他們也幾乎同步承認——精彩的動作戲一定程度掩蓋故事的薄弱。

還是《好萊塢報道者》:兩小時的狂轟濫炸會造成疲憊,慶幸的是,緊湊的節奏讓觀眾根本沒有時間去思考情節漏洞或人物發展。

外媒也關注了電影的主旋律——

《Film School Rejects》看到的是《戰狼2》愛國情懷的軟著陸:

因為冷鋒離開軍隊,所以他宣揚愛國情緒的機會變少了……這種情緒很明顯,而且比起前作,自然多了。

當然,像CG特效這些,給分就相對平庸了,畢竟好萊塢對自己的工業水準信心滿滿。

像《Film School Rejects》就指出:吳京在許多大場面都太過依賴CG特效……CG血液、火箭、直升機墜毀,這讓這部本來抓人的電影被添上了一些不太好看的畫面。

有意思的是,評價《戰狼2》時,幾乎每家媒體都把它比作版《第一滴血》,冷鋒在他們眼裡,就是「蘭博」,而不是什麼版「美國隊長」。

▲《第一滴血》(1982)

人們把《戰狼》和史泰龍的《第一滴血》系列相比,動作場面的風格調度的確很像,但和平年代和冷戰時期背景完全不同,兩者的人物塑造也有很大差別。《戰狼》更接近的其實是伊斯特伍德的《美國狙擊手》。

從幾大美國主流媒體對《戰狼2》的綜合評價可以看出,整體仍相對客觀,裡面提到的優缺點,幾乎與國內一致。

這說明,《戰狼2》不是一部「零缺點的神作」,也絕非有些外媒所謂的「靠愛國主義嘩眾取寵」之作,它的動作場面,國際化視野,同樣贏得了別人的認可和尊重。

今天《戰狼2》的票房爆款,馬後炮而論,它很強有力地結合了愛國激情與陽剛動作,同時參考了好萊塢電影的敘事節奏與角色塑造方法,雖然被歸為主旋律電影,但它和傳統的愛國主義主旋律電影在手法和風格上缺少可比性,更好參照的是那些推銷美國價值的好萊塢大片。

可以說,美國主流媒體的批評,也是我們的不滿足。

其實評價這部片,有三個類型維度:戰爭片,主旋律,動作片。

戰爭片,說實話,《戰狼2》不及格。好的戰爭片,都是「以戰止戰」,是講戰爭對人性的異化,是說戰爭一旦開始,就沒有勝利者,從《全金屬外殼》,到去年的《天空之眼》,無不如此。

主旋律,《戰狼》有6.5到7分。它的可貴是,在格式化的表達慣性中,做出一定突破性的嘗試,比如它講了某些不言而喻,龐大與微小的對撞。但比起優秀的主旋律,仍有不小差距。而《戰狼2》,還是沒為我們展示一個英雄那種天人交戰的內心衝突。

動作片,在這個領域,《戰狼2》絕對有8分。除了那些吳京用命拼回來的動作戲,還有動作背後的情感。好的動作片,動作必然服務情感,情感是翻飛的拳腳的粘合劑。美媒《Film School Rejects》影評說:這是一部有趣的電影……最可貴的,是「情感」,對戰友與家庭的情感。

這正是《戰狼2》這部電影真正卓爾不群的地方。

《戰狼2》好就好在,吳京發自內心相信冷鋒這個人物捍衛的價值觀,相信軍人的信仰,相信軍隊出生入死的情誼,乃至相信英雄主義(多看他的大直男採訪就知道)、愛國主義(無條件植入國酒可見一斑)。

某種程度,冷鋒,就是吳京個人人格的投射。

這,或許是《戰狼2》帶給電影,真正的啟示。

今天的電影,絕大多數商業片的失敗就在於,從一開始就把它當作生意——圈部網路IP,找個流量明星,搭套好萊塢特效班底。

往好的說,叫「定製產品」,往壞里說,是對觀眾智力和品味的輕視。

而從去年至今,一個個「眼裡常含淚水」但依然輸掉底褲的項目教訓,我們欣喜地看到,觀眾開始厭棄顏值,重視情感,開始不相信炒作,相信口碑。前陣子馮小剛導演說過:垃圾電影太多,因為有垃圾觀眾捧場。然而觀眾這麼快就用逼近40億票房給出了漂亮的回擊:隔壁在放大明星大IP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但我們還是一遍遍刷糙爺們的《戰狼2》,為啥?因為我們不是垃圾觀眾,好壞我們還是分得清的。

我們看到,IP生意,流量經濟,似乎,好像,正在破產。

《戰狼2》的高歌猛進不僅給電影正了名,也給咱觀眾正了名。

可以想象,《戰狼2》的大賣,一堆照本宣科的計劃書又被提上日程。

就像《葉問》后一堆《葉問**》,就像《泰囧》后一堆《*囧》。

從小鮮肉轉向硬漢,從愛情片轉向主旋律,動作片,這樣就能成嗎?

不可能。

還是沉下心來,多問問自己吧。

《戰狼2》並不完美,但它夠誠意、夠努力,已經不算年輕也不算美型的吳京,塑造了一個夠man夠血性的硬漢形象。這片子是他冒著傾家蕩產的風險,拿命去拍的,活該人家賺得盆滿缽滿,這樣的成功理直氣壯。

當然,不可否認,《戰狼2》的成功也有時代贈予吳京的機遇,但它的根基,絕對離不開吳京不懈的努力,以及他為這部作品打上的強烈的個人印記。

《戰狼2》過後,電影該接棒出現的——也絕不是什麼《戰熊》《戰虎》《戰貓戰狗》。

而是更多像吳京一樣,找到自己的爪和牙齒的更優作品。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