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上海「最難挖」道路背後的人文氣質

原標題:上海「最難挖」道路背後的人文氣質

一條貫穿上海市中心區域的主幹道路,開建了。簡單描述,這條路建成后,將有效緩解上海市中心東西向車流的擁堵程度,它橫跨長寧、普陀、新靜安、黃浦、虹口、楊浦6個上海中心城區,涉及中山公園、曹家渡、長壽、靜安、上海火車站、蘇河灣、四川路、虹口濱江、楊浦科技園等10餘個中心商務區,全長19.2公里,開挖難度之大,前所未有。

走在上海街頭,你只要稍加留意,便會發現,許久不見的施工工地又開始在市中心黃金地段上出現了。只不過這一次,工地不再是塵土飛揚、水泥四濺的傳統模樣。想要找到這些工地,你可能得費些心思,它可能就藏在辦公樓隔壁或公園中央,一處不起眼卻異常整潔的臨時小樓里。

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注意到,正在建設中的上海最大工程北橫通道項目,其承建方之一——上海建工集團,派出了一支以35歲以下青年為主要力量的青年突擊隊來「操刀」。由此,這條被滬上媒體譽為「最難挖」卻也「最重要」的道路,呈現出一番不同於一般道路建設項目的「後生相」——守法講理,具有人文氣質。

「找不著」的施工工地

北橫通道建設之難,從它的規劃過程,就能一窺全貌。

「上海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就想建一條從普陀到楊浦的主幹路,以緩解延安路高架的擁堵。但這一規劃,已經進行了20多年,一直沒有完成。」負責北橫項目結構規劃的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結構負責人侯劍鋒介紹,實際上,上海市領導一直都很重視北橫通道的建設,然而,開挖難度超出所有人的預期,「想過建高架,也想過挖隧道,最後都沒弄成,實在太難了」。

侯劍鋒指出,整個北橫通道建設,最終採取了高架、隧道和地面道路并行的設計方案,也就是說,建成后,如果一輛小汽車要穿過整條北橫通道,那麼它要上上下下好幾個來回。但根據測算,即便算上上上下下穿梭的時間,從西往東的路程,至少節約半個多小時。

「挖路」是整個道路設計的最難點,哪裡往下挖、哪裡往上架、哪裡走地面,所有這些,都要設計研究院的年輕人們「面面俱到」。99名設計人員中,超過50%是35歲以下青年。

他們要考慮的事兒,遠遠超出這個年齡人群的基本知識覆蓋範圍,「少拆遷,少影響交通,少動幾條地下管線」。而這,也正是北橫通道設計方案歷時20多年讓人「下不了決心」的最大原因——在市中心開挖,動靜太大,影響太大。

3月初,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花了半個多小時,才在綠樹環繞的中山公園裡找到了北橫項目中山公園工作井項目工地。超乎想象的是,這處工地擁有少見的「生態圍牆」——綠色植物鋪滿了整個工地的圍牆,與公園融為一體。

為了對「公園破壞程度最小」,設計方將工作井位置「擺放」在公園內的湖泊上。抽干湖水,建起「綠色圍牆」,再開挖;工程結束,將湖泊恢復原貌。項目經理王瑾介紹,整個工作井項目部有22名管理人員,全是年輕人,「大家在外頭見過立體綠化,就給自己工地也出了個好點子」。

這片工地,幾乎沒有揚塵。高學歷、高職稱的青年管理者們,不會為了節省開銷罔顧環境。他們的觀點是「該省的地方省,該花的地方就得捨得花錢」,他們引入了先進的噴霧設備,每天進行防塵降噪處置,「投訴少了、環境好了,工期也能加快」。

上海建工北橫通道建設指揮部聯合黨委副書記、副總指揮湯文軍這樣評價高學歷的年輕人給工地帶來的變化,「整個建設施工過程關注人性化,軟體、硬體都提升了一個檔次。」剛從工地回來的湯文軍穿著一身工裝,隨手摸了摸自己位於工地邊緣辦公室里的桌椅,「你看看,現在都是一塵不染」。

青年突擊隊員個個是「居委會大媽」

更大的困難,來自「協調」。湯文軍說,過去上海建工蓋樓的項目比較多,蓋一棟樓,只需要派一兩名有經驗的老同志跟周邊居民打交道就行。但在北橫通道項目上,一路涉及60多個街道,「靠老同志打天下」已經不可行了。

年輕的項目經理們被派到了第一線。這些「不按套路出牌」、真誠溝通的年輕人,受到挑剔的沿線居民的肯定。

北橫通道天目路高架段項目經理余偉,除了管工程,還要像一個「居委會大媽」一樣,照顧到施工沿線的居民和企事業單位。

工地剛一建成,余偉做的第一件事兒,就是把周邊4個街道的黨工委幹部、居委會主任、居民代表聚到一起開了個「共建會議」。

有人因交通事故受傷,不服法院判決,來找施工隊的麻煩;有人擔心高架建成后,家門口太吵,拉低房價;有人發現夜間施工照明燈正好對著自己床頭,影響睡眠;還有人固執地認為高架匝道出口在自家門前,會影響自己進出小區,強烈要求「高架出口換一個」。

施工前,項目團隊已經從各個職能部門抽調了青年骨幹,一邊記錄居民意見,一邊調整項目施工方案,儘可能為居民考慮周到。

嫌聲音吵的,施工隊將原定的半開放式聲音屏障,改成全封閉式雙層隔音玻璃屏障;嫌燈光亮的,施工隊上門測算燈光折射角度,調整打光方向,安裝燈罩,不影響居民正常休息;嫌匝道出口離家近的,施工隊多次上門解釋,項目經理和設計骨幹上門講施工方案,把各種路線都給居民介紹一番。

過年前,余偉收到了一名絲綢商店老闆送來的錦旗。過去幾個月里,這名老闆因為動遷后自己沒處開店,來施工隊鬧了好幾次,堅持不肯搬遷。余偉帶著幾個項目部的年輕人一起,在附近跑了十幾個門面房,幫助他挑選新鋪面,還把施工隊倉庫借給他臨時堆貨。

余偉告訴記者,自己的項目團隊87%以上都是35歲以下年輕人,大家最大的特點是「有事兒說事兒」,「能辦的,情理之中的要求,我們都盡量滿足。不能辦的,我們也一定會說明理由」。

湯文軍說,北橫項目改變了以往「等居民上門」的做法,而是由青年突擊隊員「主動上門」先找居民約談。

為此,青年突擊隊創造出了「五個一」的新方法。施工隊入駐前,先與居民代表開一次務虛會,出具一份環境保護、文明施工的保障計劃,到居民小區實地走訪一次,印一份施工宣傳小冊子,公布一個可以讓居民隨時直接聯繫的聯繫人手機號碼。

「北橫通道項目很多技術攻關領先國際同行,現在管理模式也達到了國際級水準。」湯文軍說。

建一條路而已,有那麼難嗎?

青年突擊隊的作用,是完成一些急、難、險、重的特殊任務。很多人會納悶,無論北橫通道建設牽涉多少上海市民的切身利益,它畢竟也只是一條馬路而已,修建一條馬路,有那麼難嗎?

實際上,據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了解,北橫通道上,有多處在全國乃至世界範圍內都是「難點」的施工路段,對施工技巧要求極高。

比如天目西路高架段,它本身就要建在上海已有的南北高架橋上方,最高的地方距離地面有30米,橫向跨度達到史無前例的76米(一般高架橫向跨度約30米——記者注),施工難度極大。建成后,這個高架轉盤將連接上海火車站地面交通,南臨蘇州河,北接火車鐵道。

而要在一年有270多天擁堵的南北高架上方施工,又給北橫通道天目西路高架段帶來了挑戰。怎樣施工才能盡量減少對本就已經擁堵不堪的道路的影響呢?青年突擊隊員們想了很多辦法。

僅把「路面架到天上」這一項,就特別費勁。過去,建設高架道路通常會使用履帶式起重機。但南北高架下方道路擁擠,一台起重機往路面上一擱,會佔用至少10米寬的路面,使得原本已經擁堵的主幹道路不能行車。

為了不影響路面交通,施工隊試了很多辦法,最終選擇了佔地2.4米×2.4米見方的小型塔吊。因為佔地面積不大,它可以放置在路邊綠化帶中,不影響交通。但這給工程施工帶來了麻煩,小型塔吊承重較小,工程隊要一次一次、一點一點把馬路吊上天。

在中山公園工作井,王瑾所帶領的青年團隊正在建設可能是全世界最大、最深的盾構機過站井。負責挖地道的盾構機一旦開挖,就不能停,其間如果出現什麼機械故障,只能在盾構機過站井裡維修解決。

與一般過站井不同的是,中山公園工作井不僅要在施工過程中成為盾構機的檢修站,還要在盾構機穿過後,成為北橫通道中的一個上下可供進出的匝道。施工隊需要一次性不停澆築出65米的地下連續牆面。

在地下,施工隊要挖一層土、做一層牆面支撐,防止塌陷。挖到地下31米時,要一次性完成底板澆築。這一過程,耗時40小時,共澆築4500立方米混凝土,全程不停歇。

王瑾說,施工隊將整個前期施工時間控制在99天,而如此大的工作量一般耗時至少半年。

即便是在這樣「大收大放」的施工中,細節也帶有施工隊中少見的人文氣質。據王瑾介紹,中山公園工作井江蘇路匝道的施工方案還在進行微調,因為涉及管線、交通、周邊拆遷等影響,方案「還在談」。

他透露,設計方目前已經聯合施工方一起出具了約20稿方案,其中3稿有了初步意向,準備進行公示,「我們會先進行公示,再邀請各行業代表來參加聽證會,討論清楚再開工」。

湯文軍認為,北橫通道項目很有可能是上海最後一個橫穿整個市區的重大工程,「應該多讓年輕人鍛煉管理水平,這個工程能做好,將來就什麼都能做了」。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