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質樸的激情

盛鑫煜

藝術家國際推廣平台

國際藝術大獎賽 雙年展 藝博會 境外展覽

從1950年代開始,美國畫家羅納德·布魯克斯·基塔伊就一直生活在英國。然而1994年泰特美術館的一場回顧展引來了針對個人的尖刻評論。畫展結束后僅僅兩個星期,他47歲的妻子、同為畫家的桑德菈·費希爾便撒手人寰。基塔伊遷怒於那些評論家,並同他旅居的這個國家反目成仇。1997年,他帶著年輕的兒子離開英國,前往洛杉磯。10年後,74歲的基塔伊自殺身亡。

對這位充滿激情卻又性格乖張的畫家,在舉辦的兩場畫展中做出了重新評價。展出的作品均來自柏林的猶太博物館。展館之一是倫敦卡姆登鎮的猶太博物館,它挑選的是一組為數不多的作品:在這些畫中,作者正視自己猶太身份的方式最為直白。《開箱整理我的藏書》是1990年開始創作的。畫中,一個滿頭白髮的人由於竭力想把書藏到外套中,幾乎將身子彎成了一張弓。他的鬍鬚和眼睛很像作者的偶像之一、猶太作家瓦爾特·本雅明,但卻無疑是作者本人。基塔伊承認自己愛書成狂,他在1990年寫道:「 我的畫會以質樸的激情,從我的書中吸取養分。」

此畫正是基塔伊畫風的縮影。這一畫風讓他享譽戰後的歐洲畫壇,也讓眾多詆毀他的人為之抓狂。《開箱》一畫動感十足,其間飽蘸的情感拿捏得十分準確。作品有幾分滑稽(比如不願幫妻子收拾房間、試圖溜之大吉的主人公),但也是對身份的堅持:既有流離海外的猶太知識分子這一身份,也有秉筆耕耘的作家這一身份。基塔伊的繪畫都是表象藝術,不過同書籍一樣,它們需要觀者的解讀;這在批評者眼中卻甚是造作。

漢娜·阿倫特有一部作品講述的是審判阿道夫·艾希曼(組織猶太人大屠殺的兇手之一)。基塔伊在1970年代初拜讀這部作品之後,便開始十分重視自己的猶太身份,甚至沉迷其中。繪畫《辦公桌旁的謀殺》就援引了阿倫特的「辦公桌旁的兇手」這一措辭。這幅作品,他斷斷續續地畫了14年,才於1984年完成。畫中,一套1940年代的辦公物件呈現出陰森恐怖的輪廓,而血紅的背景則幻化成一輛流動毒氣車的形狀。創作於1980年的《喬·辛格在藏身處側耳傾聽》用彩粉生動地描繪出一位大屠殺倖存者的形象:他躬身藏在地下,驚懼之色一目了然,而這一形象指代的恰恰是基塔伊本人。

作品《婚禮》完成於1993年。這是基塔伊自己的婚禮,畫中的他頭戴猶太便帽,與妻子翩翩起舞,周圍是他的伴郎大衛·霍克尼,以及他們的猶太朋友盧西安·弗洛伊德、弗蘭克·奧爾巴赫和里昂·科索夫(也即基塔伊口中的「倫敦畫派」)。《如果不是,那便不是》是他1970年代中期的大作。此作品畫風艷麗,形式完美,令人心醉神迷。畫中,一泓碧藍色的湖水如夢似幻,其靈感正是來自喬爾喬涅的《暴風雨》;湖水上方森然籠罩著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大門,而四周原野則零散堆砌著富有象徵意味的物品和人物。基塔伊藉此向同為美國僑民的托馬斯·艾略特致謝,並感謝其偉大詩篇中的「荒原」這一意境:在他看來,「荒原」正「如通往地獄的前廳」。

羅納德·布魯克斯·基塔伊(R.B.Kitaj)


1932年10月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克利夫蘭的一個猶太族家庭。2007年10月21日逝世,享年74歲。人物畫畫家。
1950年,拜美國超現實主義倡導者悉尼·德雷溫特(Sydney Delevante)為師,學習藝術,此時他還對艾略特和卡夫卡等人的文學作品有所接觸而影響其一生;1956年應徵入伍;1958年到英國牛津入拉斯金學校研習藝術;1959年秋轉入倫敦皇家藝術學院就讀研究所;1961年與霍克尼(David Hockney)、波修爾(Derek Boshier)、瓊斯(Alien Jones)、菲利普(Peter Philips)等人在倫敦舉辦了「當代青年藝展」,並在此畫展中確立了他的繪畫藝術地位;1963年在倫敦馬爾伯勒畫廊舉辦首個個展,1961年後在英國教學、繪畫;1995年獲威尼斯雙年展繪畫類金獅獎;1997年遷回美國。

在1995年第51屆威尼斯雙年展獲得金獅獎的基塔依,從此登上了當代藝術領域的高峰,他那傳統意味的架上繪畫得到了國際的認同。基塔依作品的平面化、色彩薄塗手法和表現出的歷史感,無不證實著它具有當代藝術的特徵。然而基塔依的藝術道路卻主要是從汲取傳統經驗中走出來的。

基塔依系學院出身,接受過傳統訓練,對繪畫作品持審慎態度,他那幅有代表性的鉛筆素描《艾薇·卡文迪什小姐》(1958年),看似大膽、幾乎輕率,實際上至少經過四五個小時或者兩三天時間的認真細緻觀察琢磨后,才畫得出來。

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閱歷的遞加,基塔依的表現題材從比較單一逐漸朝向社會的外在世界轉化,受超現實主義詩歌的誘導,他的繪畫向具有同樣性質的外在和內在世界互動的詩歌性轉移。在這一點上,基塔依是反對後現代主義的,因為後現代主義有其自己的嚴肅性,而基塔依所重視的悲劇因素,恰恰是後現代主義所要避免的。

基塔依的中期作品更加嚴謹地對待畫面,少了前期的直率和隨意,多了理性的分析和科學的方式。不單大色塊的平塗,對於色塊之間的關係處理也更加含蓄,技術也更加純熟。架上繪畫「表現性形式」具有意味,對色塊與黑白的處理到了可謂出神入化的地步。《洛杉磯第15號》、《洛杉磯第17號》、《浴缸》,是他這個時期的代表作。

基塔依的畫,力求尋找線與色塊的契合點,減弱對光影的處理,這使他更加接近畫家內心最本質的狀態,甚至有點色情味。他不斷挖掘繪畫的表現性形式,使它越來越貼近自己內心的孤獨世界。如《浴缸》,大面積地運用燦爛的黃色,藍色則代表著永恆,畫中的那個老男人抱著他的年輕美貌的妻子,正是畫家自己。畫面充滿輕鬆愉悅,完全脫離了中期時候的那種深沉含蓄,畫得更自由、更博大而又有永恆感,這也是畫家到了晚年想要回歸的理想狀態,畫面本身的形式語言提升到了另一種境界:通向「生命的形式」。

在繪畫題材上,基塔依的選題在創造性的藝術對象中毫不失色,像一些意義深遠的歷史題材的作品,以其結構的巨大,令人想起籍里柯或是普桑等那些早期的繪畫大師們,與他們一樣都是將畫布當作一個虛幻的舞台,畫中的人物,通常都處於一個戲劇性的關鍵時刻,例如在偷吻時、處決時、謀殺時,以及在死亡、舞蹈、爭吵時。1991年的《反對誹謗》看似無關聯的幾組人物,實則暗含了事件發展的內在因素,粗獷的筆觸和短線的運用,表現出了場面的激烈和氣氛的緊張,他喜歡錶達那些私密的場合和曖昧的動作。他認為社會沒有內在和外在、私密或公開之區別,只有一個不可分割的連續體。從這個意義上講,基塔依的畫似乎在提醒我們,人們所有的行為都會被寫入生命之作,除了自己,其他人也可以感覺得到。

大屠殺是上世紀歐洲歷史上的大事件,基塔依抓住暴力留下的後遺症,認為大屠殺與有史以來的其他許多悲劇一樣,並非出於國家或軍隊,而主要來自能夠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的個體。基塔依還為他們充滿殘忍的性本能,做過描繪。如《作為女人的自畫像》(1984年),描繪了一位正回首四分之三的后側身裸女像,畫中的主人公是一個二戰期間與猶太人偷情的奧地利人,後來被納粹發現,剝去衣服,掛上牌子,在維也納遊街。作品還把女人的臉換成了作者自己,把自己置於這位女子的境地,使它在外表上發揮一定的移情作用。這幅油畫就成了一次深刻的情感的交互形式。

基塔依將他對文化的理解轉變成畫面語言,藉助於架上的繪畫,表達了他對生命的認識和對人類的情懷。他那超越現代主義的當代藝術探索之路,驗證了英國詩人濟慈的名句:「噢,為了一個純感覺的世界!」

「盛鑫煜公眾號」 為國際藝術活動推介平台

美國ARC國際藝術沙龍大獎賽證書

「盛鑫煜」推薦藝術家韓味獲得

國際風景沙龍藝術大獎賽獎證書

「盛鑫煜」推薦藝術家李景峰獲得

美國油畫丙烯畫協會秋季國際大獎賽最佳風景獎獲獎證書

「盛鑫煜」推薦藝術家王龍生獲得

美國肖像畫協會優秀獎證書

「盛鑫煜」推薦藝術家董聰賢獲得

專註藝術家國際推介

國際藝術大獎賽

雙年展與藝博會

境外寫生與境外展覽

藝術遊學與藝術家駐留

直通國際藝術前沿

藝術家·國際藝術推廣聯繫[email protected]

電話︱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