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攝影專題:傳承老手藝,最美是匠心

曾幾何時,一代又一代的老手藝人用靈巧的雙手為我們的生活製作了諸多傳統手工藝品,這些實用、耐看、有文化底蘊的手工藝品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以及美的享受。然而,隨著工業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傳統手工藝品被工業產品所取代,許多傳承千百年的老手藝正面臨著失傳的險境,甚至已經成為只能在影像資料中看到的記憶。

慶幸的是,如今,國家對民族傳統文化愈加重視,包括傳統老手藝在內的一大批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重新進入人們的視野,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在這樣的背景下,有著「一圖勝千言」優勢的攝影,毫無疑問應該成為記錄、弘揚、傳承這些老手藝的代表形式,這也是時代賦予攝影人的責任,更是時代給予攝影人的光榮。——本文選自攝影報第26期7版去哪拍

宿州:老少齊忙打茅窩

秋末冬初,手藝人開始採集製作茅窩用的蘆纓。 王洪洲 攝

茅窩,又名毛翁,是安徽省北部宿州一帶民間就地取材、巧妙製作的一種草鞋,輕便、保暖,較為實用。特別是雨雪天氣,路面泥濘,穿上它既保暖又不濕足,盡顯其優勢。茅窩不僅老少皆宜,且窮人穿得起,富人不嫌俗,因此自古流傳至今。

緊苘繩非常重要,關係到茅窩的質量。 王洪洲 攝

茅窩的歷史沿革已無可考,因為古時皖北平原地區是濕地澤國,人們冬季出行勞作不便,加之氣候寒冷,就嘗試用湖泊、水塘里的蘆纓和岸上的柳木製作出這種手工草鞋。由此推斷,茅窩至少不會晚於明清宮廷的「高跟鞋」。茅窩的編織原料主要是蘆纓、柳木、苘等,蘆纓剪採的最佳季節是秋末冬初,木底最好選用大柳樹的坐底根,以苘繩為經,蘆纓為緯,經精選蘆纓、加工木底、搓窩羽、編織、拾沿等多道工序細心編織而成。茅窩的木底高約6厘米,老人們以穿草底平跟為宜,草底是用馬牙草、布條編織,以求行走穩當。茅窩穿著時間是從農曆十月到來年春暖,伴隨人們度過寒冬。

每年冬天來臨前,是打茅窩最忙的季節,男女老少「齊上陣」。 王洪洲 攝

茅窩製作工藝簡單,先把4至5厘米的原木鋸成不同規格鞋的長度,從中劈成兩半,再把圓弧形的一半經過鋸、鑿、削等工序加工出中間凹、兩頭高的屐齒,然後刨平另一面,木底的製作就完成了。老人、孩童的茅窩底砍成一指厚,下面為防滑則摳出淺淺的凹槽;中青年人的砍成三指厚,後為半圓柱形,前為馬蹄形,下面的凹槽寬、深適中,太窄容易塞泥,太寬容易折斷。接著,用自己製作的手鑽在木底的一周均勻地鑽出穿麻系子(編織蘆葦纓子的經線)的孔,把準備好的蘆葦纓子,成撮兒的一圈一圈地編成鞋幫子。

隨著社會變遷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飾及鞋襪的生產已逐漸現代化,茅窩這種傳統手工草鞋已漸漸稀少,但現仍能在皖北偏遠鄉村拍攝到這一民間製作草鞋的習俗。▣王洪洲

丘北:壯家「標誌」火草被

壯族老人將染色的細火草線合成粗火草線。 李紅林 攝

在雲南地區的少數民族中,手藝是生存技能,是立身之本,舊時代如果沒有掌握相應的手藝,甚至影響婚嫁。其中,紡織是壯族女性必須具備的一門手藝。以前,火草被作為嫁妝及生活必需品,雲南省丘北縣境內的壯族村寨幾乎家家戶戶都有民間自製的織布機,每家的婦女都會織火草被。

丘北壯族源於白越族群,分為儂支系、沙支系、土支系,約佔全縣人口的30%,是當地最古老的民族之一。這裡的壯族多居住在水資源較好、氣候溫暖、土地平坦而肥沃的河谷區和壩區,從事農業生產,主要種植稻穀、玉米,相比其他民族,農田耕作技術比較進步,普遍使用鐵制生產工具、牛耕、水田三犁三耙,栽培管理施用肥料,糧食產量較高。

早在明朝初期,丘北就有壯族群眾製作火草被的傳統。丘北不產棉花,當地群眾要抵禦冬寒,晚間就必須有保暖的被褥。於是,丘北壯家婦女就在山上尋覓發現了火草,壯語叫「滿尾」的一種可以充當棉花用的甘草本植物。丘北壯族火草被不僅象徵著壯族悠遠的歷史、心靈深處的共同情感,還是壯族歷史文化的傳統符號,也是壯族相互認同的標誌。

火草被製作過程極為複雜。秋天是採摘火草葉的最佳時節,因為這個時候是火草的成熟期,採摘所需的部分長得又白又軟又厚,最適合用於編織火草被。這個季節,壯家婦女背上背籮到山上去採摘火草葉,採回的火草葉用水漂洗乾淨后裝在簸箕里。然後趁水氣未乾透,從葉片根腳往下剔,剔時要小心,用力均勻,盡量把像棉花的部分完好地剔下,把剔下的葉片一張接一張地在大腿上搓成線,火草線的粗線要盡量均勻,織出的火草被才平整,要搓夠一床火草被約需要十多籮火草葉。把搓好的線隨意地放在篩子里,然後放在通風乾燥的地方晾乾,等干透后,才把火草線裹成線團。近年來,為了使火草被更加好看,製作好的火草線還會先用植物染料染成各種顏色,再進行紡織。

織火草被 李紅林 攝

織火草被時,以麻線為經線,用火草線在麻線上來回穿梭,但是由於火草線不牢固,聰慧的壯家婦女在織火草被時,穿三四次火草線就穿一兩次麻線,這樣織出的被子就又暖和又牢固,不輕易破損。織火草被用的麻線,也是採用本地自產的貯麻。製作貯麻線的工序更是複雜,一般要經過砍麻、剔皮、去外皮、捻線、搓線、煮線(用草木灰)、洗線、晾乾等十幾道工序才能上架使用。要織一床火草被,工時無可計算,大約需要兩三個月的時間。

火草被採用純天然植物經過傳統工藝精紡而成,是人類早期護身禦寒的生活用品(被子)淵源流變歷程的一個實例。它不僅是實用工藝品,而且是壯族傳統文化的載體,體現了壯民族祖先的智慧。

為了傳承好火草被這一獨特的壯家手工技藝,2009年8月,丘北縣壯族火草被被雲南省人民政府、省文化廳評為雲南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部門舉辦培訓班邀請專業技術人員授課,著力培養傳承人,不斷提高火草被紡織技術和大眾審美意識,使織出的火草被更具民族特色和藝術感染力。

近幾年來,由於普者黑國家4A級風景區知名度逐步提高,到丘北旅遊的人數逐年增加,丘北壯族火草被開始成為特色旅遊產品進入市場。火草被將成為丘北壯家人增收致富的一個有效渠道,這也成為對民族傳統工藝進行動態保護和傳承的一種有效方法。李紅林

浦江:米塑煥發新活力

形色各樣的浦江米塑 方文 攝

米塑,又稱「粉塑」,是將米磨成粉,蒸熟後用手工捏成各式形態。浙江浦江人自古信神,浦江米塑於是成為獨特的一種敬神拜祖的祭品,並逐漸成為一些節日擺供的必備供品,曾在浦江全縣廣泛流行。米塑傳承人給米塑塗上麻油和顏料,使其更顯得流光溢彩、栩栩如生,這種手法賦予米塑更加旺盛的生命力。目前,在浦江農村,每逢祭祖及婚嫁喜慶活動,均可看到作為祭品和擺設供品的米塑蹤影。2006年,浦江米塑被列入金華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浦江縣岩頭鎮許村的米塑老藝人李興有今年已經78歲高齡,耳聰目明,是浦江米塑代表性傳承人。李興有和他的妻子用煮熟的米粉團為原料,加入一定量的糯米粉和蜂蜜,採取揉、捏、掐、刻、扮等手法,用多種色彩精製成人物、龍鳳、花鳥、走獸等工藝品。

為米塑「雄雞」上色 方文 攝

今年適逢雞年,在拍攝現場,李老現場向我們展示了一隻「雄雞」的製作過程。他先在米粉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糯米粉和蜂蜜和成麵糰。上鍋蒸熟后取出米粉團,為了減少水分流失,用毛巾包起來。再取出一團米粉團,揉一會兒讓粉團變得柔軟;把圓形的粉團搓成一個大體,再慢慢塑造成雄雞的模樣,加上底座,使它能平穩地放在桌上。再取米粉團捏出雞冠、翅膀、尾巴等,細細塑造好形狀后,用小刀刻出翅膀上面的紋路。以彎刀割長條形竹絲,折斷一小段,固定雞冠、翅膀、尾巴等。修飾細節,用小刀刻出嘴巴,取小麵糰製作兩個圓形的眼睛,一隻雄雞就基本成形了。接下來,李老用毛筆蘸上紅顏料,繪製雞冠和脖子等部位,筆頭要干,不能過於濕潤。雄雞身體的顏色比較豐富,依次上色完成後,再上一層清油保色,便於長久保存。方文

蔚縣:做工考究青砂器

制坯 郭宏 攝

蔚州青砂器是河北省蔚縣的一種漢族傳統手工藝製品,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

青砂器以當地人所稱的「甘子土」為原料,經過1400攝氏度高溫燒制而成。這種土有砂性,細碾過濾后,細膩、柔軟、可塑性強,具有單一配方成型的特性。蔚縣砂器造型樸素大方、輕巧,通常比其他地方的砂器要薄,其製作過程精細,重工藝、重技巧、重火候。燒成的器皿呈藍灰色,愈用愈亮,具有煮食品藥物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的特點。

燒坯 郭宏 攝

青砂器做工考究、精細,工具有輪盤、木板錘、繩子、雕刀、模、底座、草墊、邊模、籠蓋(用黃土和泥做成,形狀似鍋,直徑約80公分,燒坯時用)、鐵棍(挑揭籠蓋用)、鐵叉(挑取青砂器用)。製作工藝流程分為五步。一是和泥:先把坩土礦石粉和煤燒焦粉碎取磨,然後按3:1的比例加水混合均勻成泥。二是踩泥:赤腳踩,踩時由起點一腳一腳緊挨著轉圈踩,直至把塊狀泥全部踩碎,這樣反覆踩,一般最少要十五六遍,踩的次數越多,泥才越有韌勁,成品越結實。三是制坯:一個人操作先撥動輪子,使其轉動后,再在輪上撥泥制坯。四是上釉:原料是純白土,事先準備兩個空水缸,把白土放在一個缸里加水攪拌,待土塊溶解后,把溶液轉入另一個缸里沉澱,留部分水,把多餘的水倒掉,上釉時攪拌均勻后,把砂坯在藥水里快速蘸一下,皿體表層便可附著一層薄厚均勻的藥水。五是燒坯:用明火燒,先把塊煤砸成1.3厘米左右的顆粒狀,三個固定連體煤窩同時燒,一個人埋煤窩,一個人烤坯,其餘兩人輪流挑籠蓋。火一定要旺,焰要高達1米左右。然後把坯放在煤窩,用籠蓋扣住砂器,燒到籠蓋發紅,此時挑下籠蓋,快速把砂器挑出,扣在鐵鍋蓋下焐2-3分鐘,再取出,這樣成品就會發藍發亮,否則發紅,影響成品質量。

燒好的青砂壺 郭宏 攝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這種砂器與現代各種器皿相比不夠美觀,市場需求越來越少,現僅存蔚縣南留庄鎮白河東村一家燒制青砂器的作坊。目前青砂器產品雖然遠銷北京、天津、內蒙古、遼寧、山東等地,但銷量越來越少,這種漢族傳統工藝面臨失傳的境地。

想到蔚縣拍攝青砂器製作的影友需注意:首先和燒制青砂器的師傅們取得聯繫,確定燒制日期。由於燒制青砂器溫度高達1000多攝氏度,拍攝距離太近,人、機受不了,距離遠了,又抓不住器皿燒制的精彩瞬間,以我的經驗,使用24-70mm變焦鏡頭為佳。 郭宏

禹州:刺繡如林飛針忙

禹州刺繡 庄玉柱 攝

素有「中原刺繡之鄉」的順店鎮,位於河南省禹州市西北15公里處,因傳承千載的刺繡文化特色產業,2008年被文化部授予「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稱號。

相傳,順店刺繡是北宋時期在宋綉工藝基礎上從東京汴梁傳入並發展起來的。但北宋滅亡、宋室南遷后,隨著宋繡的沒落,如火如荼的順店刺繡業卻在北方越來越興旺,並經營出了一片「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綉業新天地。到了明代,順店已擁有絲貨行和染坊數十家,綉坊數百家,織機數千架,數千名綉工終日里飛針走線。到了清代,順店刺繡更是迎來了鼎盛時期,順店被譽為「中原刺繡之鄉」而揚名四海。當時針法之多、應用之廣,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山水、人物、花鳥、龍鳳,各種圖案無所不能;綉品種類繁多,上至官服官帽,下至手帕鞋帽,無所不包;古鎮上店鋪林立、綢緞滿架、客商雲集、人挑畜運、車水馬龍,順店發展成了長江以北最大的絲綉品產地和交易市場。

戲衣上的刺繡 庄玉柱 攝

雖然順店刺繡一開始傳承了宋繡的工藝,但聰明智慧的順店工匠們在傳承過程中從來不拘一格,先後在宋繡的傳統基礎技藝上,引進了蘇綉、蜀繡的工藝,巧取各地之長、融合各家精華。綉法的融合,使得順店刺繡逐漸形成了構圖秀麗、針法活潑、綉工精細的獨特風格,使得它更貼近生活、更受老百姓的喜愛。另外,順店刺繡技藝有套針、遞針、別針、槍針等多種針法,輔以盤金、網邊等多種形式,可以淋漓盡致地表現出綉品的華麗與質感。 庄玉柱

長葛:星點精密木杆秤

割秤星 劉海龍 攝

手工製作桿秤是一門古老的傳統手藝,相傳已有約2500年的歷史了。位於河南省長葛市董村鎮的十里鋪村製作木杆秤的歷史悠久,迄今已有400多年歷史。

據史料記載,1615年,有個王姓師傅(其名不詳)在長葛市董村鎮一帶收徒傳藝,開創了長葛手工制秤業。由於官府嚴禁民間私自製秤,當時長葛的制秤業發展緩慢。1765年前後,長葛秤工約有50人,到1865年已有百餘人,並成立了民間組織「星秤會」。到了1943年,長葛已有秤工近700人。上世紀80年代,董村鎮木杆秤生產達到了全盛時期,全鎮從事木杆秤及配件生產的技工有4000餘人,制秤專業村占該鎮自然村的三分之二,專業戶約佔全鎮總戶數的70%,年生產量已過百萬桿。上世紀90年代,董村鎮被河南省命名為「衡器之鄉」。

上刀子 劉海龍 攝

2009年6月,董村木杆秤的製作技藝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木杆秤主要由秤桿、秤鉤、秤盤子、秤錘、秤星、秤環、秤紐等部件組成,看似簡單,製作起來卻並不容易,過程複雜精細,包括畫線、包鑲秤頭、上刀子(也叫鉚千斤)、鑽眼兒、分佈(找出等分的點)、割秤星、磨星、著色、上光等,做成一個木杆秤,需約20道工序,而且大多數工序要靠手工完成。這不僅考驗秤工的技術,而且考驗秤工的耐心。做木杆秤是個細緻活兒,要求手法嫻熟,稍不留神就會出現偏差。

桿秤所用的木材較為挑剔,需要選用木質好、密度大、不易變形的材質,如紅木、楠木。木材要先被截成木板,再分割成秤桿毛坯。毛坯經過打棱、刨桿后,變成了一頭粗一頭細的圓柱體。圓柱體經過打磨后,裝上秤鉤,兩端套上銅皮,桿秤便初具雛形。

接下來是確定桿秤零刻度,即定盤星。定盤星的位置很重要,是隨後幾道工序的基礎。確定零刻度后,下一道工序則是釘秤花,將一段段細銅絲插入眼兒中,折斷、銼平,留下一個個星點秤花。然後,秤工給秤桿均勻地刷上一層石灰水去除油污,石灰水自然風乾後用清水把桿秤沖洗凈,再晾乾。最後一道程序便是用濕砂紙打磨秤桿至光潤,這樣,一個木杆秤便製作完成了。

現年83歲的桿秤製作技術傳承人陳學增向我們展示了他手工製作桿秤的嫻熟技術。精密的星點之間,展示了陳學增老人的匠心獨運;簡而不單的一副木杆秤,彰顯了傳統非物質文化的博大精深。 劉海龍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