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眼淚可以代表任何一種情緒,但是,它究竟意味著什麼呢?

托馬斯·狄克遜(Thomas Dixon)是倫敦瑪麗女王大學人類情緒歷史研究中心的主任。2008年,他出版了著作《利他主義的發明》(The Invention of Altruism)。

本文AEON 授權《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發布,你可以在 Twitter 上關注他們

眼淚是一種在全世界有著通用含義的符號。從古代起,哲學家和科學家就試著尋找哭泣的含義。他們認為人類有著共同的情緒表達語言,而哭泣就是這種語言的組成部分。但是,眼淚本身沒有任何含義。無論是在眼眶中徘徊打轉還是滴落臉頰,旁人都只能暫時性的猜測這些鹹鹹的淚滴背後到底蘊藏著什麼情緒。只有知道更多關於特定心理狀態和社會狀態的信息之後,我們才能更清楚全面的了解哭泣者的眼淚到底意味著什麼。

我們因悲傷、不幸和哀痛而哭泣,也因喜悅和歡樂而落淚。有的人因為看到他人飽受苦難而落下同情憐憫之淚,有的人因為目睹他人慘遭壓迫而湧出憤怒不平之淚。當然,有的時候人們落淚的理由也可能非常簡單:打了個哈欠或者切了個洋蔥。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的英國記者哈莉特·馬蒂諾(Harriet Martineau)曾翻譯過法國社會學家奧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晦澀難懂的著作。在這個過程中,她因為狂喜入迷而流下閃爍著智慧光芒的淚滴。我的一個朋友是蒸汽機車的狂熱愛好者。第一次在國家鐵路博物館(National Railway Museum)看到創下時速記錄的「綠頭鴨」(Mallard)號蒸汽機車頭時,他不禁哭出聲來。淚水是一種有著通用意義的符號象徵,但是在不同的時間和場合,它又有著不同的含義。它之所以能成為一種有著通用意義的符號象徵,原因在於淚水可以代表任何一種情緒。

圖片來自

Pixabay

作為表達感受通用語言的一部分,如果哭泣只能代表一種含義,那這種情緒必然是悲傷。通常來說,說到哭泣人們最常聯想到的感受就是悲痛。不過在去年夏天的倫敦,我們也看到了太多喜極而泣的畫面。

無論是奧運會還是殘奧會,運動員們都肆意的宣洩著自己的情感。頒獎儀式中,冠軍運動員所屬國家的國歌緩緩響起。此時,無數人也流下了激動的眼淚。在這些深情的熱淚里,我們看到了驕傲和欣喜。在奧運會開幕式和奧運會結束后一個「讓人熱淚盈眶而體驗情緒高潮」的集會活動中,倫敦市長鮑里斯·約翰遜(Boris Johnson)多次誇耀自己因為奧運盛會而揮灑「飽含愛國自豪感的熱淚」。1872 年,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寫下《人類和動物的情緒表達》(The Expression of the Emotions in Man and Animals)一書。在當時,達爾文稱「英國人很少哭泣」也許是符合事實的描述。2012 年,倫敦市長和英國民眾毫無保留的宣洩著自己的感情,徹底「推翻」了達爾文的觀點。

我自己的例子也能證明這一點。當我的兒子在聖托馬斯醫院呱呱墜地時,泰晤士河上正在舉行女王登基六十周年慶祝大典,成百上千條船隻穿梭不停。得知產房內那場令人擔憂不已的緊急剖腹產手術圓滿成功后,我灑下了歡喜和釋然的男兒淚。

眼淚有三種屬性:人體分泌物、病症和象徵符號。各種解釋眼淚的理論在面對這三種屬性時都不能做到自圓其說。同為人體分泌物,我們應該以對待尿液的方式對待眼淚嗎?同樣是病症,我們應該以對待皮疹的方式對待眼淚嗎?都是象徵符號,我們應該以對待藝術品的方式對待眼淚嗎?要想正確的解釋眼淚的內涵,需要解釋者掌握生理學家、醫生或者形而上學者才具備的專業知識嗎?

鮑里斯·約翰遜將自己的喜極而泣形容為「眼睛的射精」。這樣一來,他就有意將兩種人體分泌物(眼淚和精液——譯者注)混淆在一起。反對在公共場合哭泣的人表示,流淚是一種「情緒上的失禁」。這種說法起源於十九世紀晚期的精神病學文獻,其核心觀點是認為當眾哭泣應該被貼上與當眾小便一樣恥辱標籤。2011 年,BBC 第四頻道拍攝了一部關於當眾哭泣的紀錄片,出品人是著名喜劇演員喬·布蘭德(Jo Brand)。布蘭德極力反對當眾哭泣,她認為我們只應該在極少數的場合流下淚水,而且應該私下裡默默流淚才對。紀錄片播出后,網上有大量觀眾留言點評,充分證明和布蘭德持同樣觀點的人並不是少數。一位叫 Algol60(這也是一種編程語言的名稱)的網友寫道:

如果你想要哭,那請找個沒人的地方默默擦眼淚去吧。小孩子和沒有男子氣概的外國人也許能在公眾場合哭泣,但是任何超過八歲的英國人都應該有自控力才對。

喬·布蘭德(Jo Brand)的紀錄片 For crying out loud

這種評論似乎與二十一世紀的主流看法有些違和。但是它也尖銳的提醒人們,英國人心中還存在一種「沉著堅定,不露感情」的思想理念。早在達爾文著書闡述情緒問題的時候,這個理念就開始萌生。而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這一理念發展到全盛時期。將哭泣比喻為情緒失禁的說法表明,眼淚應該是厭惡和恥辱的代表。

在二十世紀中期的數十年中,政府開啟一個名為「民意調查」(Mass Observation)的研究項目,對英國人日常生活的很多領域進行了探究。上世紀五十年代,科學家設計了一份由一系列問題組成的調查問卷:你是否在看電影時哭過?如果有,哪部電影讓你潸然淚下?你哭的程度如何?如果你還記得,究竟是電影的哪個情節讓你淚流不止?這種在公共場合哭泣的行為是否讓你感到羞愧?如果是,那麼羞愧程度如何?在這套問卷中,科學家同樣深入了解了受訪者對人造黃油和外國人的看法。

很多受訪者否認自己感到羞愧,但是其中一位受訪者(一名四十多歲的男子)的答案直擊問題核心:「我看電影時從來沒哭過。倒是中途去過廁所。我為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愧,因為我浪費了電影票的錢。」

另一位同樣四十多歲的未婚男子則回答道:「我不因自己的情緒感到羞愧,因為哭泣就好像感激之情一樣正常。這表明我依舊具有被感動的能力。在電影院昏暗的環境掩護下,也許我們大部分人都或多或少沉浸於多愁善感的情緒之中。這時候,我們情緒的反應模式與獨處一室面對悲傷之事時的反應模式非常類似。」

其實,眾多受訪者也是分成兩派:有的感到羞恥,有的毫無愧疚。不過他們都將淚水與尿液對比,甚至將淚水與性腺分泌物對比。在他們看來,淚水是人體在黑暗環境中分泌出來體液,是值得我們享受的東西。無論是在電影院這樣的半公共場合還是自己家中這樣的私密場合,淚水都能給我們帶來豐富的體驗和感覺。

淚水與人體分泌物之間的聯繫雖然在二十世紀似乎有了新的發展,但這絕不是什麼創新。早在 1586 年,英國牧師、醫生蒂莫西·布賴特(Timothie Bright)就寫下了頗具影響力的《論憂鬱》。很多人都是這篇文章的忠實讀者,其中就可能有莎士比亞。

布賴特表示,淚水是「一種與尿液相差無幾的排泄物」。為了諷刺約瑟夫·艾迪生在 1712 年發表的著名悲劇《卡托》(Cato: A Tragedy),亞歷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寫出了詩歌《一位看了卡托之後想上廁所的女士》(A Lady Who P-st at the Tragedy of Cato)。在這首詩里,蒲柏描寫了一位看了悲劇《卡托》的女士。相比於其他人看完此劇后的淚流滿面,這位女士反而尿意正濃。

而在意第緒語(中東歐猶太人及其在各國的後裔所說的一種語言——譯者注)中,人們用一個傳統的詞語形容哭泣。翻譯過來,這個詞語的意思就是「眼睛的小便」。

過去的一個半世紀里,眾多現代科學發現進一步為英國人這種古老的思想理念提供了支持。近幾十年來,在眼淚問題上被引用最多的理論家當屬美國生物化學家威廉·弗雷二世(William H Frey II)。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他便堅稱我們應該以字面含義來對待將流淚比作人體排泄物這種形容。

1982 年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弗雷表示哭泣是「一種外分泌過程,與呼吸、小便、排泄和出汗沒什麼區別」,都能將人體內有毒物質排放出來。在哭泣過程中,人體排出的是所謂的「應激激素」。弗雷從生物化學角度對哭泣是情緒失禁理論進行了闡述分析。不過,他的解釋也只是一系列影響力巨大的重要理念的衍生品而已。十九世紀誕生的對思想的心理分析模型就是這些理念的其中之一。

利用心理分析解釋眼淚這一方式的核心是兩個理念:壓抑和回歸。二十世紀中葉,這兩個理念逐漸成為心理學正統,被眾多專業教授和社會大眾所接受。壓抑的理念表明,眼淚是此前被壓抑情緒的溢出和排放。回歸的理念則表明,成年人哭泣的現象可以被認為是某種回歸嬰兒時期(甚至是胎兒時期)體驗和情緒的行為。

圖片來自

Wikimedia Commons

1893 年,約瑟夫·布羅伊爾(Josef Breuer)和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就《歇斯底里現象的心理學機制》(Psychical Mechanism of Hysterical Phenomena)這篇文章展開了「初步探討」。這期間,兩人解釋了被壓抑的創傷性經歷記憶如何能在多年後演化成歇斯底里的臨床癥狀。他們認為催眠能幫助我們接觸到這些創傷性記憶。在他們看來這些記憶屬於「異物」,應該被從人們的心智中清理出去。布羅伊爾和弗洛伊德表示,一旦病人能夠敞開心扉暢談創傷性經歷記憶,他們身上的歇斯底里癥狀就會消失。

從很多方面來看,這一理論都能解釋眼淚的作用。總的來說,眼淚可能讓我們健康,也可能讓我們患病。

面對創傷事件時,人會產生很多有意或者無意的反應。與這些反應一樣,眼淚也具備對人體有益的功能:幫助人們宣洩情緒或者強烈的感情。人們認為情緒是一種精神性質的液體,我們需要將其排出體外。哭泣剛好就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手段之一。為了宣洩情緒,布羅伊爾和弗洛伊德還提出了另一個類似的權宜之計:復仇行為。簡單說,眼淚與其他言語和行為一起共同發揮了發泄情緒的作用,是人們感情的溢出渠道和放氣閥門。

雖然眼淚在弗洛伊德的理論中可以發揮健康的發泄作用,但它在其他場合下也能危害人體健康。其中典型的例子便是艾美夫人(Frau Emmy von N)。她前去找弗洛伊德看病,稱自己感到困惑,而且伴有失眠和突然哭泣的癥狀。每次哭泣發作,都會持續數個小時。弗洛伊德診斷後認為,她的眼淚是一種歇斯底里的癥狀。

在弗洛伊德的另一個案例中,一位女性患者定期在丈夫生病、衰弱和死亡的紀念日中哭泣不止。弗洛伊德稱這屬於令人傷心的私人「紀念日回憶」。在這個病例中,他認為哭泣不是歇斯底里的表現,而是一種「發泄的延遲」。這種發泄雖然來得晚了些,但是也能幫助病人排解情緒,將創傷排出體外,從而起到有益健康的作用。

弗洛伊德的理論與達爾文和其他十九世紀進化論理論學家的觀點非常契合。據這些理論學家研究,人類有很多種排解過度緊張能量的渠道,而哭泣便是其中一種。對達爾文來說,哭泣只是其他有益行為的副作用而已。達爾文首先進行觀察,發現引起流淚的原因最初是「眼睛內任何外來異物的刺激」。接著他猜測嬰兒大聲啼哭期間雖然雙眼緊閉,但是引起哭泣的原因可能是淚腺受到壓迫刺激。

達爾文猜測稱,經過多代的遺傳進化,嬰兒啼哭與疼痛和飢餓之間的聯繫逐漸擴展成哭泣與各種痛苦心理狀態之間的聯繫。這樣一來,即便沒有異物刺激人們也會流淚和啼哭。弗洛伊德認為眼淚能帶走精神上的「異物」,從而給人體帶來釋放。這樣來看,他受達爾文觀點的影響可謂非常深刻。弗洛伊德對眼淚的解釋總是能讓人想起達爾文的觀點,因為他強調哭泣在行為語言層面上「沒有任何意義」,只是能幫助我們排出「逐漸增多的大腦刺激」。

圖片來自

Pixabay

如果說弗洛伊德和布羅伊爾從本質上將哭泣理解成一種排泄功能,而眼淚則與其他體液具有類似的功能,那麼後世的心理分析領域的理論學家便用多種奇怪卻神奇的方式將這個理論進一步擴展。在上世紀四十年代的多篇文章中,極具影響力的菲利斯·格里納克(Phyllis Greenacre,美國人,弗洛伊德學派學者)提出一個觀點:我們可以將女性因為神經緊張而哭泣理解成小便的代替行為。在這個理論中,我們能看到「陽具崇拜」理念的身影,而女性的哭泣行為則是試圖模擬男性小便。

格里納克又把女性哭泣行為進一步細分:嚎啕大哭和淚流不止。嚎啕大哭是指哭的很厲害,流下的眼淚量很大;淚流不止則是指悄聲哭泣,但是淚滴不斷滑落臉頰。格里納克解釋說,這兩種哭泣都與「嬰兒時期奮力小便」這一行為有關。在這個解釋里,她透露出對陽具的強烈羨慕。大體來說,這兩種女性心理上的不同在於前者因為沒有陽具而感到悲傷,而後者還在反抗,腦海中暗含一種自己有著男性陽具的錯誤幻覺。對於淚流不止的女性而言,她們的哭泣是模仿童年時看到的男性小便行為。實際上,她們一直很渴望自己也能擁有陰莖。

圖片來自

Pixabay

不是所有人在解釋哭泣時都如此看重小便這個行為。對於其他心理分析學家來說,解釋哭泣的關鍵還是眼淚和羊水之間的關係。1959年,托馬斯·斯扎斯則(Thomas Szasz)在給紐約醫學心理分析學家協會(Society of Medical Psychoanalysts in New York)講課時表示,哭泣可能代表了不自覺的回歸胎兒狀態,也就是置身於羊水之中的那個階段。這樣說來,哭泣就是一種關於回歸的幻想,好像自己重新回到那種被子宮內鹽水環境所包圍的狀態。

但是,心理分析學家又將如何解釋 2012 年倫敦奧運會上那些因為喜悅和驕傲而出現的淚水呢?1956 年,精神分析醫師桑德爾·費爾德曼(Sandor Feldman)發表了經典論文《在大團圓結局時喜極而泣》(Crying at the Happy Ending)。與我們看到的表象不同,他認為世界上不存在喜極而泣這種東西。有的人因為電影大團圓結局而潸然淚下,有的人因為生命中某個時刻(孩子出生、與分離已久或者身處險境的愛人團聚、獲得奧運會金牌)而流下驕傲喜悅的淚水。這些人也許會認為自己的眼淚源於心中的喜悅。實際上,費爾德曼稱這些眼淚只不過是遲到的負面情緒發泄,或者是某些負面情緒發泄渠道的替代品。

費爾德曼表示,驕傲或者喜悅瞬間的背後是我們對生命和歡樂短暫本質的清晰認識。看到小孩也許會令人溫柔的哭泣,但這是因為我們知道這些小孩終將向我們一樣失去純真,度過田園牧歌一般的童年後便會進入醜陋的成人社會。據費爾德曼觀察,「小孩自己在看到大團圓結局時不會哭泣,而是會笑。這是因為他們還沒接受人會死亡的這個事實。當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人生結局時,你大概就學會了在看到大團圓結局時哭泣。」死亡的結局必然來臨。因此費爾德曼總結說:「世間沒有什麼喜極而泣,只有傷心的淚水。」

將哭泣看做情緒失禁的理論目前在科學界不算流行,不過它在社會上的傳播度和接受度倒是一直很廣。通過實驗,威廉·弗雷二世稱自己展示了情緒化的眼淚能發揮排泄應激激素的作用。但是目前為止,其他人還從未成功重複他的實驗。弗洛伊德提出的壓抑和回歸的觀點已經不再佔據主導地位——女性哭泣是想要模仿男性小便,從而實現自嬰兒以來的夢想——人們表示弗洛伊德的這個理論太過稀奇和令人難以置信,其可信程度與古代內科專家或者中世紀神學家提出的種種理論差不太多。

2012 年,神經科學家邁克爾·克林布(Michael Trimble)出版了《人類為何喜歡哭泣》(Why Humans Like to Cry)一書。2013 年,心理學家艾德·威格爾茲(Ad Vingerhoets)發表了《為什麼只有人類哭泣》(Why Only Humans Weep)一文。在這些科學領域對哭泣的最新探索中,人們發現證據並不支持哭泣是情緒溢出或者宣洩的這個理論。

克林布和威格爾茲都將目光放在了人類文化形態的歷史和進化之上,研究了音樂、戲劇、文學和宗教儀式等領域。通過將研究成果與自己專業知識結合,他們試圖更好地理解哭泣這種神秘的人類現象。兩人都認為,導致人類哭泣的心理狀態是具有普遍性的。不過他們對人類哭泣行為觸發條件的 太過廣泛模糊,本質上將所有東西都包含了進來。

克林布強調悲劇、憂傷、同情、憐憫和希望。不過,他的解釋以神經學為基礎,前提是眼淚與最模糊的心理學分類——「情緒」有一定的聯繫。雖然科學家最終拒絕在心理學和神經學領域將認知和情感拆分開來分析,但是「情緒」的確無所不包,幾乎涵蓋了所有心理狀態。

威格爾茲列出的導致眼淚產生的關鍵前因變數。不過,他的清單也很廣泛。他討論了無助和失去的狀態,但也將個人恩怨、怒火、拒絕、不恰當的感受、自怨自艾、喜悅以及其他由音樂和電影帶來的情緒包含其中。對於威格爾茲而言,幾乎所有在胎兒時期、嬰兒時期、愛情關係以及社交關係獲得的情緒狀態都能導致我們留下淚水。換言之,情感上的隔離能導致哭泣,不同情緒的碰撞也能導致哭泣。比如說失去和悲傷能讓我們淚流滿面,成功和喜悅則會讓我們老淚縱橫。

達爾文有一點說得對:眼淚不可能單純的與任何一種心理狀態綁定在一起。他寫道:「無論是截然相反的情緒還是壓根就沒有情緒,人類都可能流下不止的淚水。」

淚水本身沒有內涵。在特定心理狀態、社會狀態和事件中的淚水則可以意味著一切。

阿爾弗雷德·丁尼生(Alfred Tennyson)寫道:「眼淚,無用的眼淚。我不知道它們的含義。」即便如此,我們還是想要弄清楚眼淚的意義,想要找出眼淚的內涵。

翻譯 糖醋冰紅茶

題圖來自 Pixabay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報 ,每天看點不一樣的。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