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劉奇:怎麼看,怎麼建「田園綜合體」

專家介紹

劉奇

農業經濟學會副會長

田園綜合體是出現在中共中央2017年一號文件中的一個新詞,一個生於天字第一號文件的國家命題、一個打造詩意棲居理想地的時代課題、一個構建城鄉命運共同體的現實問題。

「田園綜合體」的建設理念

一是以旅遊為先導。鄉村旅遊已成為當今世界性的潮流,田園綜合體順應這股大潮應運而生。看似匱乏實則豐富的鄉村旅遊資源需要匠心獨運的開發。一段溪流、一座斷橋、一棵古樹、一處老宅、一塊殘碑都有訴說不盡的故事。瑞士有被稱為無煙工業(手錶、軍刀)、無本買賣(金融業)、無中生有(旅遊業)的「三無經濟」。旅遊本就是一個無中生有的產業,瑞士在這方面開發得風生水起,值得借鑒。

二是以產業為核心。一個完善的田園綜合體應是一個包含了農、林、牧、漁、加工、製造、餐飲、酒店、倉儲、保鮮、金融、工商、旅遊及房地產等行業的三產融合體和城鄉複合體。對農民來說,遠走他鄉和拋家別親的進城務工犧牲太大,在本區域內多元發展,從多個產業融合發展中獲取收益的模式更為可行。沒有一個比較高的生活水準,人心必背,沒有產業支撐的田園綜合體也只能是一副空皮囊。各級各類現代農業科技園、產業園、創業園,應適當向田園綜合體布局。

三是以文化為靈魂。文化就是「人化」與「化人」的過程。田園綜合體要把當地世代形成的風土民情、鄉規民約、民俗演藝等發掘出來,讓人們可以體驗農耕活動和鄉村生活的苦樂與禮儀,以此引導人們重新思考生產與消費、城市與鄉村、工業與農業的關係,從而產生符合自然規律的自警、自醒行為,在陶冶性情中自娛自樂,化身其中。缺乏文化內涵的綜合體是不可持續的。

四是以交通、物流和通訊等基礎設施為支撐。各種基礎設施是啟動田園綜合體的先決條件,而及時地提供一些關鍵的基礎設施又會對後續的發展產生持續的正向外部性。缺乏現代化的交通、通訊、物流、人流、信息流,一個地方就無法實現與外部世界的聯繫溝通,鄉村偏僻的地理位置被阻隔世外,就無法與外部更廣闊的地域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向外開放的經濟空間。

五是以體驗為價值。田園綜合體是生產、生活、生態及生命的綜合體。在經濟高度發達的後現代,人們對「從哪裡來」的哲學命題已經無從體悟,田園綜合體通過把農業和鄉村作為綠色發展的代表,讓人們從中感知生命的過程,感受生命的意義,並從中感悟生命的價值,分享生命的喜悅。

六是以鄉村復興再造為目標。在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初始階段,農業和鄉村與國家和社會的落後往往緊密聯繫在一起,城市化和工業化的過程就是鄉村年輕人大量流出的過程和老齡化的過程、放棄耕作的過程和農業衰退的過程,以及鄉村社會功能退化的過程。田園綜合體是鄉與城的結合、農與工的結合、傳統與現代的結合、生產與生活的結合,以鄉村復興和再造為目標,通過吸引各種資源與凝聚人心,給那些日漸蕭條的鄉村注入新的活力,重新激活價值、信仰、靈感和認同的歸屬。

「田園綜合體」的核心要素

一是景觀吸引區。可以是自然景觀,也可以是有特色的人造景觀。二是「三養」集聚區。即養神、養生和養老的聚集區,讓暫居的養神者恢復精神和體力,讓久駐的養生者頤養生命、增強體質和預防疾病,讓常住的養老者享受鄉村的田園風光,頤養天年。三是農業生產區。這是有別於鄉村特色小鎮與城市社區最顯著的標誌。農業生產區的意義不單單是為了提供安全、放心的生態綠色食物和獲取相應的收入。農業與自然密切交織在一起。農田的維持和管理有利於氣候的穩定、儲存雨水、調節河川流量並防止洪澇,農業也有利於延續傳統文化,並形成綠色的空間和景觀。更重要的是,農業支撐著區域鄉村共同體的活動,農業活動本身「嵌入」到自然和鄉村共同體之中,讓整個鄉村社會恢復到其應有的狀態。從生活的角度看,農業生產就是「農活」,它是人性的綜合。四是居民生活區。居民生活區應該是一個日常的生活世界,是以面對面的熟人關係結合而成的、充滿活力的鄉村新型現代社區。環境打造上,必須克服高樓大廈的城市模本,小橋流水的鄉村圖景在這裡應充分展現。五是服務配套區。服務是田園綜合體的生命線,生產性服務業應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務業應向精細化和高品質轉變。讓遊客與居民吃住放心,娛樂舒心。在主體架構中,核心要素是:田園生產、田園生活、田園景觀。

「田園綜合體」的意義

田園綜合體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主要表現為「五器」,即資源聚集的推進器、產業價值的擴張器、新型業態的孵化器、區域發展的牽引器、農民增收的助力器。同時,它還有重要的社會、文化、生態意義。

社會方面:一是「三生融合」的統一體。「三生融合」,就是生產不離生活,生產、生活不離生態。三者互為因果,互相促進,這樣才能打造出高品質的生活、高效率的生產、高文明的生態。放眼世界,莊園生活、莊園經濟飛速發展成莊園外交,這應是田園綜合體努力的最高境界。二是城鄉重構的新生體。城與鄉的關係是相互配合的夫妻關係,各有分工,不是非此即彼的對立關係,少了誰都不行。城鎮化的本意是居民不論在哪裡生活都能享受到與城市相仿的公共設施和公共服務。田園綜合體是城鄉共享的開放型社區。尤其在城市病加劇的背景下,人們發現,身處田園才是最宜居的環境。三是功能整合的多元體。一個完整的田園綜合體應該包括六大功能:食物保障功能、就業收入功能、原料供給功能、旅遊休閑功能、生態保育功能、文化傳統功能。在一個合理的田園綜合體里,這些功能應相互促進,相互融合,成為在經濟價值、生態價值和生活價值上獲得均衡的人類「生的空間」。四是健康的養生體。健康有三層含義:一是提高老百姓的健康水平和長壽水平;二是要有健康理念,配備完善的健康服務條件,以及基本的健康保障;三是要求把健康列入國家發展首位,實施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務和健康保障。田園綜合體緊緊圍繞健康這一核心做文章,體現這三個方面的價值意義。可以預言,它不僅能夠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美」的三增目標,還能夠向著「人民增壽」的四增目標拓展。五是休戚榮衰的共同體。田園綜合體應打造四個層面的共同體:利益共同體、情感共同體、文化共同體、命運共同體。按市場規律生成的田園共同體中每個個體都將圍繞共同的利益超越自我,在更深廣的時空里,思考共同的價值,建立相互聯繫、相互支撐、唇齒相依、休戚與共、和諧共處、平等共生的緊密關係。

文化方面:一是盛世鄉愁的存放地。在田園綜合體里,可以體驗閑適、體驗農事、體驗自然風光。二是農業文明的復興地。農業文明是與工業文明、城市文明并行不悖的一種文明形態,是人類文明的三大基本載體之一。沒有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就是空中樓閣,沒有農業文明,城市文明也會曇花一現。復興農業文明,田園綜合體就是一個絕佳的載體。三是傳統文化的弘揚地。鄉村是中華文化的源頭,幾千年積累的傳統文化精華大多與農村、農業息息相關。中華文化發源於鄉村,田園綜合體可以做好「發源與發揚」、「傳統與傳承」的大文章。四是家園紅利的再生地。家園紅利增強了一個社區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歸屬感。家園紅利是中華民族長期積澱的寶貴資源,應予傳承。近些年來,由於農民工大量外流,鄉村親族的紐帶越來越淡薄,社會資本消耗殆盡。就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而言,家庭的集合是家族,家族的集合是民族,民族的集合是國家,這是一個環環緊扣的生態鏈。田園綜合體的建設,即可提高社區的向心力、凝聚力、歸屬感,重新累積生成家園紅利。五是「詩意棲居」的理想地。「詩意棲居」是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對人類生活最高境界的精妙概括,詩意則源於對生活的理解與把握,尤其是內心的那一種安詳與和諧。田園綜合體可以在環境的詩意、文化的詩意、哲學的詩意和技術上的詩意四個方面體現、滿足詩意的棲居。

生態方面:一是自為的綠色發展。現代的田園綜合體,圍繞原有的自然景觀,按照生態學原理去設計和建設,實現原有的自然景觀的延伸。這是自發自為的綠色發展。二是自覺的生態認知。生態環境破壞的源頭在西方四唯論即唯人類論、唯科技論、唯速度論、唯對立論。與四唯論相反,田園綜合體在自然面前保持謙遜,它是工農結合、城鄉結合、人與自然結合的地域複合社會,生活在其中的個體,對周遭的生態環境有著非常自覺的認知。三是自律的生態保育。田園綜合體是生命的共同體,個人生於斯長於斯,鄉與土維繫著人們的魂,團體道德有很強的約束力,個體的自律已內化為潛意識,時時處處在約束自己的行為。四是自警的生態捍衛。田園綜合體是人們生活、工作賺錢和子孫賴以生存的地方,利益所系,他們尤其警惕來自外部的對本社區生態環境的破壞。我們有古今中外最嚴厲的環保制度「責任終身追究制」,但再嚴厲的制度約束也不如當地人自我捍衛來得有效。五是自然的生態循環。田園綜合體是一個按照自然規律運行的綠色發展模式。人們生產生活方式由過去的「二物思維」轉變為「三物思維」,植物是生產者,動物包括人是消費者,微生物是分解還原者,三物組合,構建起一個完整的生態循環鏈條。比如農作物的秸稈通過微生物發酵工程變為飼料或肥料,生產出綠色生態有機農產品將成為常態。

總之,農村是「鄉愁」的載體,也是「問題」的載體。田園綜合體,是一個值得開拓探索、常議常新的「百年立論」,是一個需要世代實踐、薪火相傳的「世紀命題」。我們有理由相信,田園綜合體普及建成之日,就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之時!

文章來源:北京日報,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後台留言聯繫小編。

旅遊一站式諮詢服務熱線(可複製)

景老師:159 1065 2749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