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乾貨 | 「用形狀遊戲點燃孩子的想象力」線上講座實錄

本周二(7月25日),我們舉辦了一場題為「

用形狀遊戲點燃孩子的想象力」的大型線上講座,共吸引了4萬名讀者一起收聽。

今天,我們特地將本次線上講座的講稿整理髮布,希望可以對更多讀者有所幫助。

溫馨提示:

1. 了解講座詳情,請戳:

線上講座預告 | 用形狀遊戲點燃孩子的想象力!

2. 本次推送共有6000餘字,乾貨滿滿。您可先行收藏或分享,請在時間充裕時仔細閱讀。

3.伊娃娜形狀遊戲主題圖畫書共6冊正在魔法象官方微店進行團購,原價223.8元,現150元包郵。開團截止時間為8月3日(下周一),手慢無哦!

掃碼進入團購頁面:

好了,讓我們一起跟隨浙師大兒童文學專業徐靜靜老師,走入伊娃娜·奇米勒斯卡的創意世界吧!

各位親愛的朋友,大家晚上好,我是這次的主講人徐靜靜。非常高興今天晚上與大家一起分享我特別喜歡的作家伊娃娜·奇米勒斯卡的六本創意十足的圖畫書。

一、生活中無處不在的

形狀遊戲

我們對孩子的藝術和文學啟蒙,都是以開發兒童的想象力創造力為首要任務的。

何謂形狀遊戲?在一個圖形的基礎上展開想象,創作出有趣的圖像的過程,就是形狀遊戲。

安東尼·布朗《形狀遊戲》內頁

安東尼·布朗《一起來玩形狀遊戲》內頁

生活中形狀遊戲無處不在。

水果店老闆用水果做出創意造型

媽媽做愛心早餐時,拼盤成為有趣的圖案

人類仰望星空展開想象,不同的星座得以命名

這些都是形狀遊戲。

你在生活中肯定也和孩子一起玩過形狀遊戲,是不是?您肯定曾指著天空中飄過的一朵雲問孩子:你看它像什麼?

也曾搜集許多的樹葉,讓孩子玩樹葉拼貼畫。

就是在這樣的形狀遊戲中,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得以發展。

二、藝術家們怎樣使用

形狀遊戲進行創作?

形狀遊戲是許多藝術家進行創作的靈感和源泉。他們觀察雲朵,創作出《夏天的天空》《雲娃娃》《七號夢工廠》……拼貼落葉而成《落葉跳舞》等想象力豐沛的圖畫書。

《雲娃娃》內頁

《七號夢工廠》內頁

童年時代,孩子的想象力是無拘無束的。帶領孩子閱讀創意無限的圖畫書,對於開發他們想象力和創造力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2013年11月,我在南京舉辦的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頒獎典禮上聆聽了圖畫書大師安東尼·布朗的講座,題為「變!玩一玩形狀遊戲」,他說小時候最喜歡和哥哥一起玩「形狀遊戲」。

安東尼·布朗在南京

他直言不諱:「毋庸置疑,這個遊戲對我的個人事業至關重要,因為在我創作的每本書中它都不可或缺。遊戲規則很簡單:第一個人畫一個很抽象的圖形;第二個人要用另一種顏色的筆將它變成一個東西。」許多年以後,他甚至邀請他的友人參與這個遊戲,比如伊恩·麥克尤恩、昆廷·布萊克、埃米莉·格雷維特等。

我們今天主講的波蘭插畫師、藝術家、博洛尼亞國際童書展最佳童書獎、布拉迪斯拉發國際插畫雙年展「金蘋果獎」得主伊娃娜·奇米勒斯卡也深愛這個遊戲。

上圖這位睿智而美麗的藝術家,就是伊娃娜。她創作的一系列圖畫書都是形狀遊戲的最佳詮釋:在《有麻煩了!》《上學的路》和《會思考的鉛筆》《普通的書》等書中,她從簡單的圖案出發,做出豐富的聯想。

伊娃娜·奇米勒斯卡的代表作及其中部分形狀變形

三、怎樣讀伊娃娜·奇米勒斯卡的圖畫書?

伊娃娜的坦言:「我作品中的任何細節都有意義,不是偶然的。但我不喜歡解讀,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出於對讀者的尊重,我不做過多解釋。讀者若從書中發現疑惑會自己尋找答案,我相信那樣會更有趣,也更有挑戰性。」

伊娃娜的創作心態是自由而開放的,她用精簡的筆觸簡白的語言表達主旨,十分克制自己灌輸和說教的衝動,而讓讀者自己去閱讀,去品味。

每個讀者都有自己的前閱讀體系,所以一本書就有了被多元解讀的可能。所以,作為故事講述者的我們,更應該克制自己說教的慾望。

我從她的書里讀出了以下三點,拋磚引玉,希望大家也會有自己的看法:

1. 從單一圖形到多個圖形的形狀遊戲——對想象力的進階挑戰

在《有麻煩了!》這本書,「我」不小心把媽媽心愛的白色繡花桌布燙了一個熨斗印。作者隨手添上幾筆,使得熨斗印變成成了炸彈、洗滌劑、強壯的勇士,貓頭鷹,煙斗、椅子、小寶寶,窗子、鐵鍬、船……等等圖案,並且這些圖案構成了一個溫馨的生活故事。

《有麻煩了!》中的熨斗印是一個獨立的圖形,而《上學的路》的腳印和《會思考的鉛筆》中的鉛筆,則是兩個圖案的組合。

在作者的故事裡,腳印和鉛筆可以變為一個物品,也可以變為的兩件事物的一部分,這些分分合合的圖像,對作者的想象力是更進一步的挑戰。

而在《普通的書》一書中,四個半圓形可以變化組合成更多的圖案,變成兩個圓形,可以任意疊加,還可以切割或組合成不同的形狀……這讓作者創作的空間更大,讓讀者解讀的空間也更豐富。

在已有的具體圖形上進行創作,看似是一種框限,是作者人為設定的藝術難度,但也因為這樣的牽制,反而讓作者和讀者的想象力有了一個固定的支點,得以如風箏一樣高高飛揚。

2. 文圖互補,意義相生——主題與創作技法的完美結合

伊娃娜·奇米勒斯卡的圖畫書,完美展現了圖畫書圖文互補特性。此次集結出版的六本書無不如此。作者在繪圖上極為精簡,文字表達上也極為淺白,但卻恰恰正是兒童思維的特點。

正所謂,「大巧若拙、大音希聲」。作者對兒童思維和圖畫書藝術有深刻理解與掌握,對兒童閱讀力與理解力有充分的信任,才敢於這樣表達。

這「深刻的簡單」, 是作者對高超藝術境界的極致追求。 (詳見周明剛《一半?一半!》導讀《簡單的深刻——最好的哲學啟蒙讀本》)

在《有麻煩了!》一書中,熨斗印是形狀遊戲的基底,也是作者想象力生髮的關鍵。這故事講述了家庭生活中最常見的一個問題:孩子犯了無心之失之後,他有什麼心理變化?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這是外婆繡的桌布,

也是媽媽的最愛。

熨衣服的時候,

我一不留神……

惹了大麻煩!

孩子首先想到的是彌補錯誤。但他不管用任何方法,都沒法去除印記,錯誤已經發生,無可挽回。

不管多強大的人,

都對付不了這樣的印跡。

再貴的洗滌劑也洗不掉。

無論多麼聰明的建議

……

然後,他想推卸責任,將錯誤轉嫁到其他人身上。

要不就說是弟弟乾的?

或者說是爺爺弄的?

乾脆說是風在搗亂?

發現此路不通之後,他想逃避懲罰,躲藏到沒有人發現的角落裡。

好想躲到一個沒人知道的地方。

挖條地縫鑽進去,

或者,逃到世界的盡頭。

彌補、推卸、逃避——是幾乎所有人在做錯了事情之後,共同的心路歷程。

如果父母在發現孩子做錯了事情的時候,不聽緣由就給予孩子懲罰,那麼,以後孩子做錯事情,永遠會做前面這三步,而不會勇敢邁出第四步——承認錯誤。

可是,麻煩明明是我惹的。

我無處可逃。

媽媽就快回來了。

還是承認錯誤,請求原諒吧。

而書中的媽媽是我們所有家長的楷模,她用溫暖的話語化解了孩子的焦灼,還幫助孩子找到了最好的解決辦法——她在這熨斗印上,再印一個熨斗印,然後縫製出一條魚。

媽媽終於回來了,看到桌布……

哎喲,好漂亮的圖案啊!

媽媽拿起熨斗……

從那以後,它就成了我倆的最愛。

一個無法去除的錯誤,變成了親子間親密聯結的紐帶。

在《親愛的女兒》一書中,作者使用了布藝拼貼加雙面繡的技法來設計圖案,隨著每一次翻頁,讀者能從背面的圖案中獲得翻轉的驚喜。

每一頁正面顏色鮮艷的圖案,像是我們展示於人的一面,反面晦暗的圖案,像是我們隱藏或未知另一面。

這藝術構思契合了該書的主題: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就如同渾然天成的石塊。我們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就會有不同的發現。只有跟一個人深入接觸,我們才能真正地認識彼此。

母親是最了解孩子的一個人,她不會因為孩子某一面的「不足」、「不完美」而改變自己的愛,所以在書籍最後一面,坐在輪椅上的小女孩依然是媽媽最親愛的女兒。

在《上學的路》一書中,作者利用一隻腳印進行圖像設計。

孩子獨自一人從家庭走向學校,這是孩子人生的一大進步,是走向獨立的開始。孩子謹記著媽媽的訓誡,在上學路上用心觀察,仔細感受,每走一步都是對未知的探索,每走一步都有新的發現。

這腳印既代表著孩子們每天行走在上學路上,又暗示著這是一個人在人生路上的一步步行走。

而結尾處小寶寶開始蹣跚學步。

他什麼時候開始獨立行走,又有怎樣的人生路呢?開放式的結尾,引人深思。

在《會思考的鉛筆》一書中,作者用一隻鉛筆作為關鍵圖案,講述了一個人進行思考、創作或創造的過程。

作者的奇想與敏思,讓鉛筆有了無限豐富的變化。鉛筆,變成了作家靈感的轉化器。

人的千變萬化的抽象想法,得以用具象的圖形傳達。作者的構圖靈動,變化萬千,這也正應和了靈感的特點。

作者選擇最獨特的圖案進行藝術表達,讓讀者們透過具體可感的事物,了解抽象的概念和寓意;

而作者意圖表達的主題,又像是一根無形的絲線,連接起無數看似散亂的圖像,就像串起一串串精美的珍珠。

文圖互補,意義相生,構成一本精美的圖畫書。

3. 最喜小中能見大,還求弦外有餘音

不同於普通的認知性圖畫書,伊娃娜六本圖畫書輕靈卻又蘊含深意,作者將自己的教育理念、生活感悟、創作心得、人生哲學等等蘊含在其中。

《有麻煩了!》想要強調的不僅是對兒童的訓誡:做錯了事情要勇敢地承認錯誤。更是對家長最溫情的提醒:了解孩子做錯事情的心理,並協助孩子找到錯誤的彌補方法,才是教育的最佳之路。

而對於我們成人來說,又何嘗不是如此?人生路上的每一步,如果錯誤已經發生,事實既定,我們抱怨、苛責、糾結、逃避都是於事無補的,唯一的方法就是樂觀積極面對現狀,尋找新路,才能將困局扭轉。

《上學的路》這本書既是對一個好奇心十足的孩子內心貼切而生動的描寫,也是對家長們、教育者的警醒。

龍應台在《孩子,你慢慢來》的《放學》一文中記錄了讀國小的兒子安安在放學路上一路走,一路嬉戲與觀察,十五分鐘的放學路走了一個多小時。

作家沈從文也曾在《我讀一本小書同時又讀一本大書》中回憶自己的童年時代,說自己在上學路上觀察人生百態,他坦承道:「我的心總得為一種新鮮聲音,新鮮顏色,新鮮氣味而跳。我得認識本人生活以外的生活。我的智慧應當從直接生活上吸收消化,卻不須從一本好書一句好話上學來。」

我們的孩子對世界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但如今孩子們的上學路卻被精簡為車接車送,疾步匆匆,家長要求孩子只讀「聖賢書」,一切與成績無關的事情都要靠邊站。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上學的路》正對成人提出警示:讓孩子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十分的必須且重要!

《一半一半》這本書,用最形象的方式給予讀者哲學啟蒙。每個人看待世界的角度不同,立場不同,就會有不同的想法。因此,我們對世界的認知才是豐富而獨特的。

同一本書,不同的讀者閱讀就會有不同的體悟,正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一件事,不同立場的人講述就會有不同的故事,正如《三隻小豬的真實故事》里大野狼對自己的辯護。

而我們也應對世界萬物心懷善意,擁有同理心。只有理解,才能寬容。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政治立場、宗教信仰、人生理念、生活準則。

正因如此,故事的講述者切切記得:在講述伊娃娜的圖畫書時,不要自下定論,給出主題,而應敞開地面向讀者,聽聽讀者們的看法。我的這些看法,只為拋磚引玉之用。

四、伊娃娜的圖畫書怎麼玩?——延伸課程的設計與開發

我曾給幼稚園、國小生、大學生、教師群體、家長們讀過伊娃娜的作品,他們在閱讀時,均會有不同的感悟和收穫。

伊娃娜的圖書可以讀得很厚,用她的書進行藝術設計延伸、文學創作延伸、心理團體活動延伸……示例如下:

例一:《有麻煩了!》

延伸課程設計示例

設計一:看封面,猜故事

請問封面的圖案像什麼?學齡前孩子會立刻展開無邊的聯想:朱古力,飛船,房子……根據孩子的想象圖案,讓他們編一個故事。

設計二:拿出實物熨斗,進行生活知識普及

熨斗的歷史?使用熨斗應該注意什麼? 熨斗在熨燙不同材質的衣物時,需要設定不同的溫度,為什麼?利用蒸汽熨斗,讓孩子們試試看,怎麼熨衣服。

設計三:形狀遊戲

給孩子們一個熨斗印圖案,讓孩子們把它變成獨特的圖案

可以用指印畫、鉛筆畫、蠟筆畫、水彩畫等不同方式作畫;也可以讓孩子們用不同材質的物品進行拼貼,如紐扣、珠釘、彩紙、豆類等。

延伸想象:如果是兩個熨斗印組成的錐形圖案,又可以怎麼玩?在我的課堂上,孩子們說可以變為一張大嘴、一個羊角麵包、一隻蝴蝶、一隻鳥兒、一條魚、一艘船、一個彩色的盤子……

而四五位孩子組成小組,就可將完成的圖案聯合成一個有趣的故事。

設計四:角色扮演

讓孩子們扮演書中不同的角色或動作。深切體會「我」做錯事之後的內心感受。來說一說,自己做錯了事情時,是怎麼想的?

設計五:媽媽,請您這樣做

讓孩子們講述,自己無心做錯了事情時,家長是如何處理的?讓孩子模擬家長的言行,並講講自己當時的想法。邀請家長一起共讀本書,並討論家庭教育的正確方法。國小生可以將想法記錄下來。

設計六:與國小語文二下課文《玲玲的畫》比較閱讀

《玲玲的畫》中,玲玲將畫弄髒了一塊污漬,爸爸提示她補畫上一隻小狗,玲玲的畫得了獎。

《玲玲的畫》

課本中的爸爸是教育者的角色,是比孩子具有更多人生智慧的引導者,他告誡玲玲要積極應對人生中的困境。但顯而易見,《有麻煩了!》有更多元而豐富的意涵。

例二:《上學的路》

延伸課程設計示例

設計一:形狀遊戲,請在腳印的基礎上延伸創作。

設計二:畫一畫你的上學路,說一說上學、放學路上的趣事。寫一寫自己在上學路上的新奇發現。

設計三:選擇同題圖畫書,給孩子做幼稚園或國小入學的心理準備輔導用書。例如:《我要上學啦!》《媽媽,今天是我第一天上學!》《啪嗒貓,第一天上學》《小兔子去上學》……

例三:《會思考的鉛筆》

延伸課程設計示例

設計一:鉛筆造型:讓孩子們用實物鉛筆進行拼搭,構成圖案。可以是平面圖,也可以是立體圖。

設計二:鉛筆屑造型圖:用鉛筆刀轉出鉛筆屑,進行拼貼畫。

設計三:學習如何用具體的事物描寫抽象的感覺。

例四:《普通的書》

延伸課程設計示例

設計一:形狀遊戲:給學生四個半圓形,請學生們拼貼出任意造型。

設計二:請同學們將自己的數張造型連接成為一個故事。

設計三:尋找最特別的書。請學生從圖書館或書店中尋找特殊的印刷、用紙、裝幀設計、造型等的圖書。或是給你最特別的閱讀體驗的書。

設計四:用不同的紙張、裝幀設計,與學生一起製作圖畫手工書——這可以設計成系列課程。

例五:《親愛的女兒》

延伸課程設計

設計一:布藝拼貼畫

設計二:

心理課程之一 ——認知「自我」

1、用數個詞形容自己。如,溫柔,善良,勇敢……舉例說明。

2、寫出這些詞語的反義詞,如,暴躁,惡毒,懦弱……想想自己是否也會表現出這樣的性格?

認識自己性格的多面

延伸心理課程二:認識你的親密家人

1、用數個詞形容你的父母、配偶、孩子。

2、想想看這些詞的反義詞。你的父母、配偶、孩子,是否也會表現出這樣的性格?

3、想一想:我們對一個人的認識是不是在變化的?

4、想一想:給一個人貼標籤的行為,是不是正確的?

5、想一想:我們身上的性格特點,有多少遺傳自父母?又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們的孩子?

設計三:填一填心理測試「周哈里窗」

一個人的心就像一扇窗,周哈里窗是心理學術語,展示了關於自我認知、行為舉止和他人對自己的認知之間在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前提下形成的差異。一個人的內在可以被分成四個部分:大眾我、盲目我、隱藏我、未知我。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這些心理遊戲可以幫助我們深切地了解自己。

設計四:認知自我,自我認同主題閱讀活動

比較閱讀作品推薦:「大腳丫跳芭蕾」系列,《Susan Laughs》《珊珊》《你是特別的,你是最好的》《我喜歡自己》等。

例六:《一半?一半!》

延伸課程設計示例

設計一:親子換位遊戲。可以身高換位,孩子被爸爸抱起,媽媽蹲下,進行親子活動,或是組織集體遊戲。

設計二:兒童同理心訓練

1、讓孩子們在閱讀中,說說自己的想法,進行換位思考。

2、設計情景模擬:只有一個蘋果,蛋糕或是獎盃,現在有數個孩子來談談怎麼分享?

3、根據孩子不同階段的心理發展,設計情景劇,請專業心理輔導員介入,分析如何培養同理心,如何在發生衝突時,找到共識,找到問題解決之道。

設計三:同類作品比較閱讀

比較閱讀作品推薦:《你一半,我一半》(陳木城/著;曹俊彥/繪)、《99厘米高的彼得》【(德)胡伯爾/著;(德)奧爾特/繪)】等。

結語

跟著圖畫書一起玩形狀遊戲,是點燃孩子們的創意和想象力的一條捷徑。

只要你的思維足夠敞開,就會有豐富的創意和靈感,而不管大人還是孩子,都能沉浸其中。

我相信,跟孩子們一起閱讀伊娃娜這些創意十足的圖畫書,每個人都會樂在其中,也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收穫。

掃碼進入魔法象童書館

更多資訊,請點擊閱讀原文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