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民間文化藝術的一朵奇葩——洛南剪紙

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溫潤涼爽的山水氣候和源遠流長的人文歷史,孕育出了洛南豐富獨特的民間文化藝術,洛南民間剪紙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它不僅彰顯著三秦雄風,而且蘊含著荊楚柔情。

獨樹一幟的洛南民間剪紙

「融天地物於心,化自然為神奇。」剪紙是一種運用寓意、象徵等手法來塑造形象的平面裝飾造型藝術,是一種歷史悠久、古樸厚重、生動典雅的藝術形式,藝術風格或粗獷豪放、寫意大氣,或細膩靈巧、簡潔明快,或渾厚圓潤、洗鍊誇張。

剪紙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見、適應面廣,而深受廣大群眾的歡迎,尤其適合農村婦女特別是中老年婦女閑暇時製作。洛南民間剪紙題材豐富廣泛,表現形式多樣,造型質樸生動,鄉土氣息濃郁,加之剪工細膩、剛柔相濟、節奏和諧、風韻自然,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感染力和影響力。它將北方剪紙的粗獷渾厚和南方剪紙的纖巧秀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是陝南民間傳統文化的一種形象載體,是當地民間藝術中最能體現傳統性和民俗性、地域性和時代性的美術形態之一。其古老而獨特的造型方式和視覺形象,反映勞動人民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其中蘊含著極其豐富的歷史信息和文化符號,表達了廣大民眾的社會認識、民族意識、道德觀念、實踐經驗、思想情感、生活理想和審美情趣。

洛南民間剪紙主要以生肖、人物、花鳥、動物、婚禮、勞動場面、生活場景為題材,以春花、喜花、底樣花和團花等形式,運用寓意、象徵、比擬、諧音、符號等表現手法,抒發勞動人民的喜怒和哀樂,寄託他們的理想與信念。它善於把多種物象組合在一起,然後生髮出理想中的美好結果。在剪紙作品中,無論單純使用一個形象,還是綜合使用多個組合形象,皆是「以意構象」「以象寓意」來造型,而不是根據客觀的自然形態來造型。它善於運用寓意、象徵等手法創造出多種吉祥物,把約定成俗的形象組合起來,表達美好的思想和願望,如:雞——吉祥,蝙蝠——幸福,蓮和魚——連年有餘,喜鵲和梅花——喜上眉梢等,而追求吉祥如意、富貴平安、健康幸福的喻意,成為意象組合的最終目的。

洛南民間剪紙既可作實用之物,美化器物、裝點居室、扮靚生活,又可抒發感觸、傳情達意、寄託理想。如過春節時家家都要貼窗花,常見的作品有《吉祥如意》《四季平安》《連年有餘》和《金玉滿堂》等,寄託著人們辭舊迎新、接福納祥的美好願望;婚嫁活動中,人們在洞房的門上、牆上、窗戶上、床頭和柜子箱子等傢具上,都要貼上「囍」字增添喜慶,或者用《龍鳳呈祥》《喜上眉梢》《和和美美》《鴛鴦戲水》等寓意吉祥的喜花來裝扮洞房,表達對一對新人的美好祝福;在壽誕宴會上,剪紙作品常為《鹿鶴春鳴》《八仙祝壽》《福祿壽喜》和《五福捧壽》等,寓意幸福安康、健康長壽。

除此之外,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和勞動實踐中,人們為了避邪消災、祈子求福,常常利用剪紙剪成不同的形象,或供奉或焚燒,來祈願擺脫災難、保佑富貴平安。如《財神爺》《灶王爺》《門神》和《掃天婆》等剪紙作品,都反映了勞動人民醇厚質樸的民俗情感和對平安幸福的願望祈求。

總之,在洛南,無論是過年過節,還是婚喪嫁娶、陰陽祭祀,都離不開剪紙。過年貼窗花,過節綉兜肚,結婚剪紅雙禧、糊屋子頂棚貼團花,清明、喪事剪白紙幡,天陰想要天晴剪掃天婆等,所有的民俗活動都需要剪紙。正是因為人們的生活離不開剪紙,而剪紙藝術又源於生活,所以,這項流傳千年的民間技藝,便自然而然地代代相傳、恆久不衰。

民間剪紙藝術的沃土

洛南民間剪紙在境內各鎮村均有分佈,尤以北路的石門、麻坪、石坡和柏峪寺等鎮最具代表性。

由於歷史的原因,洛南民間剪紙藝術曾經一度備受冷落,但它早已在勞動人民的思想和生活中紮下了深根,在艱難地尋找著適合自己生長的那片土壤,並積蓄力量等待著重生的時機。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社會經濟還欠發達,文化娛樂相對滯后,剪紙藝術便普及於城鎮鄉村,出現過母女相襲、姑嫂互學、鄰里交流的鼎盛局面。改革開放之後,隨著國家對剪紙藝術的高度重視、對剪紙藝人的悉心關懷,洛南民間剪紙又光芒四射,重放異彩,相繼湧現出了李香亭、呂永順等一批傑出的剪紙藝人。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已故的90多歲高齡的民間剪紙藝人李香亭,堪稱洛南民間剪紙藝術的「泰斗級」人物,其作品構圖豐滿、造型生動、粗獷渾厚,格調古樸而大器。

正是有李香亭、呂永順這樣的老一輩剪紙藝人,憑著對剪紙藝術的一腔赤誠和執著追求,才使得這一優秀的民間藝術奇葩得以薪火相傳、發揚光大,為洛南民間剪紙藝術在新時代的繁榮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87年,老藝人鹿蔓蔓在巡檢區文化站舉辦了首屆剪紙藝術展,極大地推動了洛南剪紙藝術的發展。

隨著社會的迅猛發展、時代的飛速變遷,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後,經濟活躍了,人們有錢了,文化娛樂的選擇方式和途徑也越來越多元化、多樣化。特別是近年來,洛南民間剪紙的傳承與發展,遇到了史無前例的嚴峻挑戰。「打工潮」來臨,廣大的農村年輕人已不滿足於守著一畝三分地過日子,紛紛外出進城打工,沒有人再願意學什麼剪紙技藝。而留守在家的老年人,年歲已大,老眼昏花,力不從心,剪紙藝術已是青黃不接,香火難續,後繼乏人,瀕臨失傳。

就在此時,一位民間剪紙藝人的勇敢擔當和奮力作為,衝破了「黑暗」,打破了「冰河」,迎來了洛南民間剪紙藝術陽光燦爛、繁花似錦的春天。

這個人就是汪淑芳,洛南民間剪紙藝術的代表性傳承人,今年63歲,洛南縣石門鎮王橋村一組人,現為商洛市倉頡藝術研究會會員、洛南縣美術家協會會員。

汪淑芳的祖母、母親和姑姑,都曾是從事剪紙、刺繡和面花的能手和高手。她從小就深受家庭藝術氛圍的熏陶,對民間藝術產生了極大的興趣。11歲時,她就跟隨祖母、母親和姑姑開始學習剪紙、刺繡、面花和泥塑等手工藝術,尤其鍾情、酷愛剪紙藝術。

後來,她有幸結識了洛南民間剪紙藝術的「泰斗級」人物李香亭,拜其為師,學到了「絕活」,取得了「真經」,對她在剪紙藝術上的成長、成才與成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提攜與鋪墊作用。

周圍十里八村的人家,逢年過節、結婚、過壽,都少不了要請她剪個「囍」字、「壽」字和「福」字,並以能貼上經她的妙手而剪出的手工窗花剪紙為榮。

她的剪紙作品題材廣泛,形式多樣,構思新穎,線條流暢,情趣濃郁,將傳統與現代有機結合,將民風民俗與時代精神融為一體,不但具有傳統性和民俗性,而且具有地域性和時代性。

她最拿手、最具代表性的剪紙作品,是結婚喜慶的「大團花」。「團花」起源於商代的青銅器上,流行於隋唐,常見的形式有龍鳳呈祥、鳳戲牡丹、六畜興旺、十二生肖等圖案,其結構繁複、布局嚴謹、造型生動、大氣舒展、豪華養眼、刀工精細、寓意吉祥,是最流行的一種剪花,多貼在門窗、箱櫃和堂屋的正牆上。汪淑芳的「大團花」作品,運用寓意、象徵、誇張、變形等手法,表現出深厚、淳樸、粗獷的民風民俗和明朗、歡快、活潑的美學理念。

為了加強對洛南民間剪紙的保護力度,該縣早已成立了「洛南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以汪淑芳為代表的多名民間藝人多年來多方籌資,舉辦培訓班30餘次,積極培訓民間剪紙愛好者,培養出剪紙新秀近百人,輔導少兒剪紙愛好者達800餘名,受到縣文化館、縣教科體局的表揚和肯定,市、縣電視台都多次對她的事迹作過報道。

汪淑芳不但注重剪紙藝術的保護、傳播和繼承,全力培養自己的女兒王榮和王穎、兒子王鵬、兒媳馬超燕,更注重對其進行創新。她和女兒王穎精心合作,探索、研究、創造出了一種全新的剪紙藝術表現形式——彩拼剪紙,使這一傳統藝術古樹發新花,歷久更彌新。

在她的精心指導下,剪紙愛好者石晶(代表作《水滸傳》《西遊記》《封神榜》人物臉譜)成為剪紙藝術的傳承人。她要力爭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使這一十分珍貴的文化遺產、寶貴的藝術奇葩,得以完整、完好、完美地繼承和流傳。

2014年,在縣委、縣政府、農業局和文廣局的大力關懷與支持下,汪淑芳註冊成立了「洛南縣如意紅剪紙專業合作社」並擔任理事長,使這一民間藝術奇葩得到了更好的保護、傳承和發揚光大。

以她為代表性傳承人的洛南民間剪紙,2012年6月成功入選商洛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後,又於2015年6月成功入選陝西省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多年來,汪淑芳堅持個人和集體創作從未間斷,並積极參加各級各類剪紙培訓,不斷拓寬眼界、思路,不斷提高技藝、水平。她的剪紙作品時常見諸報刊,被社會各界剪紙愛好者所收藏,多幅精品被洛南縣文化館永久館藏。

汪淑芳多次參加省、市、縣剪紙展覽及各種民間文化藝術展覽,捧回20多項大獎,其作品《三猴祝壽》在北京世界婦女大會手工藝品展評大賽中榮獲一等獎,《蛇盤兔》榮獲商洛地區「首屆花卉工藝展——民間工藝」一等獎;《喜字團花》榮獲第三屆陝西省農民文化藝術節手工技藝一等獎,《賽龍舟》榮獲陝西省第三屆科技節技能創意作品大賽銅獎,《老虎團花》榮獲由非遺保護中心和省文化廳聯合舉辦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剪紙藝術展」三等獎,《倉頡造字》《十二生肖》在廣東省中山市文聯組織的「最美夢」民間藝術作品展覽中分別榮獲一、二等獎。

「金雞唱盛世,巧手剪華章。」2017年2月5日,洛南縣2017年慶新春「金雞賀歲·剪紙添彩」剪紙作品交流展在秦唐街公園群眾文化活動中心隆重開幕,共展出如意紅剪紙專業合作社21名社員的72幅剪紙精品,是對近年來洛南剪紙藝術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一次集中展示與總結。

本次展覽,檢閱了剪紙隊伍,發現、培養了剪紙人才,亮出了洛南剪紙的絕技與絕活,展示了洛南剪紙的雄風與氣勢,成為2017年洛南縣春節文化藝術展演系列活動中的一大亮點,城鄉各界觀眾雲集,慕名觀賞者如潮。

巧手剪出新天地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經濟騰飛一日千里,雖然新生的藝術品形式多樣、琳琅滿目,但它們都替代不了早已牢牢根植於人們心靈深處的剪紙藝術。

追求高端大氣時尚的現代人,同時也在發掘和尋求著傳統藝術的返璞歸真。洛南民間剪紙作為具有陝南特色的民間傳統藝術品,經過代代相傳、不斷發展和日臻完善,已逐漸成為各類消費群體所青睞和鍾愛的送禮佳品和裝飾用品。

剪紙藝術作為一種民俗文化,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具有深刻的人文底蘊,其文化價值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它所表現出的形式特點體現了對真、善、美的追求和嚮往,體現了「以人為本、天人合一」的思想觀念。同時,剪紙藝術來源於生活,是民間文化藝術的重要載體,是泱泱中華五千年歷史傳統和文化藝術共同積澱的產物,是中華大地上口口相傳、身導手授的原生態、活態、動態文化傳統,有著悠久深厚的歷史傳統和極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洛南民間剪紙藝術不僅是民間文化藝術的產物,更是人們對生活感悟的一種表達,具有強烈而鮮活的生命力。現在,不但在鄉村的家家戶戶能見到剪紙,即使在繁華的都市也經常能看到它的存在,它以頑強茂盛的生命力,衝擊著人們的視野和內心,釋放著自身獨有的魅力和光彩。

如今的洛南剪紙,已不再是形式單一、內容單調的傳統圖案,它隨著社會的變革和人們審美觀念的變化而變化,這是時代進步和發展的需要。

現代的剪紙藝人,在接受新生事物的同時,還要不斷學習傳統剪紙,即「鑽進去,走出來」,以現代人的審美觀點對傳統剪紙進行恰當的取捨,在變化中求創新,在創新中求發展。現代與傳統相得益彰,互補互融,相互促進,不斷推進、提升、繁榮著現代剪紙藝術。

小小的一把剪刀,薄薄的一張紅紙,洛南民間剪紙以它特有的表現語言,默默地喚起人們對祖國的祝福、對生命的渴望、對生活的嚮往、對理想的追求、對真善美的讚揚,對夢的期盼。它為不斷滿足人們更高、更多的精神需求而茁壯成長,為河洛文化不斷注入新鮮的血液。

一把剪刀一張紙,剪尖紙上傳真情,描出新天新地新生活,剪來好家好國好時代。願這份藝術瑰寶永葆青春,願這份文化經典永垂不朽。

文/圖 郭夏季 王穎 王曉強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